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沃黄龙石-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迹天涯,做个没有家的孤魂野鬼。”
我对着老太太弯腰至九十度说:“老人家,告辞!”
张心一掀帘,冲到了院子里,我不再觉得这场面好笑,而是觉得可悲,一个读书人,一个经受了现代文明的人,在二千多年前,却要通过瞎编乱造的故事来赚取老太太同情的眼泪。
老太太不再像从前那样畏缩,而是主动送我们出门,站在院子对张心千叮咛万嘱咐,张心也不停地安慰老太太,嘱咐老太太随着不同的天气要注意保重自己。张心的手拉着老太太,就不放开,实在没有话说时,也会握着那双粗糙的双手,时不时摇上一摇。
这时,刘太公领着刘仲来了,刘仲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农民,看来,刘太公不但不会收留我们,还会武装逐客。
此时,张心猛地跪到地上,失声痛苦,叫着:“大姑,走矣,我且远走,再不回也,保重!”
张心站起来,低头往院外疾走,一头撞在刘太公身上。
刘太公愣住了,张心扶着太公的肩头,含泣说:“姑丈保重,侄今复归江湖,请辞。”他见太公没有表示,继续说,“侄自知错言,可致大祸,但念我温家一门,惨死于暴君,血海深仇,杀父奸姊,岂能不时刻铭然于心。侄今离姑丈远走,了无依靠,更失长辈教诲,必无生理,今日一别,定天各一方,姑丈请多保重。”
说完,张心坚决地一甩头,毅然朝院门走去。
老太太却大声地喊:“尔将其事,道与姑丈。尔将其事,道与姑丈。”
张心返身回到老太太身前,发声大哭,并诉说:“侄儿已然错过,姑丈定难再容侄儿,我的遭遇,难免引得姑丈不快,还是不道的好。”
刘仲虽然积有家产,也还算成功,但却非常敦厚,看父亲没有言语,便不知所措,只是一味的任由张心表演,博取同情。我实在看不下去,独自走到了院门外,反正他们也当我是个局外人。
刘太公也许受到此情此景的感染,主动要张心讲出自己的悲惨遭遇,张心转跪到刘太公的面前,开始诉说他此生的不幸生活。原来,他有一个爱他的父、母、姊,一家人生活幸福,但在他刚懂人事的时候,秦兵攻破城池,接着**烧杀,他好好的一个家就被毁掉了。父母和姊被杀,最可怜的是他的姊,为秦兵十数人所奸,惨死当场。他因得家人的我保护,躲在茅坑里才躲过一劫,从此,他与我流落江湖,做些小生意,最近总算集蓄了一些钱财,想找个地方安家落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见到刘太公,就有了亲人的感觉,所以才想留下来,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侍候太公二老。
此时的刘太公与刘仲都开始默默地流泪,为这个苦命的孩子而心酸。张心站起身,握住刘太公的双手,有力地摇了摇,表示自己真的就走了,不再给刘家带来任何的麻烦。
张心刚走出院门,刘太公喊:“侄儿先留步,容我再思量。”停了一下,他接着说,“尔要离开,我不留,但尔可再住上三五日,否则,于我心不忍。”
张心返回身,抱着刘太公直叫“姑丈”,我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倒不是因为刘太公愿意收留我,而是张心的表演令我全身起鸡皮疙瘩。
接下来的几天,张心变得十分老实,只要刘太公不问,他绝不再多说一句。刘太公虽然岁数不小,但还是得经常下地劳动,跟个全劳力没有多大的区别,刘仲和媳妇每次见到他都让他不要再下地,他们会安排人管理,但他却根本闲不住。最终,刘太公所有的活儿都落到了我的身上,也许是我做农活儿挺像那家人,他也非常放心,后来,他居然将所有的活儿安排给我,领着张心到街上去找那些老朋友聊天去了。我想,虽然张心年龄也不算小,但是,因为皮肤白晳,个头小,说不定在当时人的眼睛里,还是个半大人。为了支持张心,就算变成无偿的长工,我也心甘情愿,支持像他这样有思想、有见识、有作为、有目标的读书人,是我的荣幸,虽然他前几天的表演有些令我不齿,但这也不过是不得已的应变之举。
经过上次的波折,张心与刘太公和老太太的关系进一步融洽,两位老人总是相方设法来关心他,特别是老太太,嘘寒问暧,甚至商量着要给他娶门亲。因为他们多少有些嫌我是个下人,所以腾出当年刘帮小时曾住过的房子要给张心住,张心趁机表白,说两位老人对他比亲生父母还要亲,如果有这样的父母,死而无憾,于是,两位老人就要收他做义子,一个老幺儿。张心自然求之不得,满口应承了,就要磕头,老两口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答应哪天将几个儿子全叫来,搞个正式的认亲仪式。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刘太公出门,报丧的就来了,说刘太公的大儿子刘伯死了。老两口也没见有多大的震惊,也许是曾经死过儿子,他们匆匆地跟着来人出了门,并没有知会我们一声。
我到张心的新居告诉了他这个情况,他立即露出笑容。
第五十四章 好机会
张心说:“好,好!机会终于来了,装了这么多日子的孙子,总算渠成了。天道酬勤,果然不差。”他望了我一眼,表情略为严肃了一些,再继续说,“剧民,你准备一下,我们也跟去,总算给了我们一个出场的机会,机会面前,一定要准备充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千辛万苦,只为见证历史,不管搞什么学术,没有深入的社会实践,所有的成绩都不具备说服力,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
当我们赶到刘伯家时,整个院子里非常安静,根本没有几个人。如果说现代人注重生的话,那么古时的人就非常重视死,所以有先贤说事死要如事生,死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但在古人们的眼里,那也是生的开始,更何况一个人的死,如果安置妥当,可以为一个家族兴旺发达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死者还没有入殓,被摆在了屋子正中的一块架起来的木板上,孝子们跪着不停抽噎,张心见过了刘太公和老太太,也向刘伯的媳妇行了礼,然后肃立在遗体一侧。有七个人站成两排,分列在棺木的两边,应该是分别来自刘伯与刘仲家的人。虽然刘太公夫妇已经主动提出要认张心为义子,但现在还没有正式举行过仪式,外人还不知道,还算不上刘家的人,但张心还是以刘家的人自居,站到队伍的末尾。他边肃穆地站着,边朝四周观察,然后低声要我去帮外面布置丧仪的人。
我到院子里,已经有几个穿着破烂的人在挂一些白布条,我上前去帮忙,但他们打量了我一下,没有让我加入,让我有些奇怪。看这些人的打扮,多半是刘家请的劳力,此时,我已经对这个时代的情况有些了解。不要以为农民是社会的底层,当时的农民算是比较自由的阶级,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统治者的保护,相当于现在的中产阶级,而大量的失去土地的人,要么在统治者获得新的土地后,通过入籍获得农民资格,拥有土地,承担赋税徭役,要么就成为依附于有一定权势的人家,失去自由,成为略好于奴隶的农民工,不再计入国家的户籍。如果说农民们老实,听天由命的话,这些农民工则是自甘卑下,甘做牛马任人摆布,毫无自由可言。
对于此时的丧仪,我是全然不知,所以既得不到农民工们的接纳,也无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所以只好坐到院子的一个角落里,看别人忙碌。那几个人也可能搞不很清楚,所以比划了好长的时间,都没弄出个什么花样来。
突然,外面传来一大群人喧哗的声音,院子里所有的人都停下活儿来朝门外望,首先进门来的是刘邦跟萧何,两人的脸上也没见有什么悲意。刘邦进了院子后,才突然加快了速度,边小跑边喊着“伯啊”,萧何停下来,指挥身后的人布置丧仪,很快院子里就有了举丧的气氛。
当我再次进到屋子里的时候,灵堂里差不多已经站满了人,跟前面所见的气氛全不一样。前面有人一带头,屋子里就黑压压地跪上一大片,我只得跟着跪下去,抬头一看,前面全是蒙了灰的屁股,非常可笑。我曾经不只一次听到刘太公抱怨三儿刘季不争气,四十多岁,没有一点产业,成天跟一帮不务正业的人鬼混,但不知他见到现在的这个场景会怎么想。现在写到这里,也让我想起我家老四,也就是我的四爷爷,以前同样没个正经,但家里有事时,只要叫一声,总会主动来很多的帮手,古今相距两千年,情形居然不谋而同,时间让很多东西改变,但却总有一些东西能够顽固地保存下来,让人无法理解。
不但灵堂里,院子里的人也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在角落里,支起几口大锅,已经将水烧开,准备打米下锅。一群妇女围在由门板搭成的临时案台理着各种蔬菜,一会儿就堆成一座小山。这么短的时间里,餐具哪里来,蔬菜哪里来,我都还没有搞明白,但东西已经派上了用场。
吊唁的人越来越多,如同流动的河水,刘邦的到来就像是打开闸门的钥匙。屋子里已经站不下了,院子里也挤满了人,有的人就三五成群地挤到院门外的路边。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英雄,只从这件事情上你就可以看出来,一个英雄可能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只要掀袖振臂,必然一呼百应。
到中午的时候,饭煮了一轮又一轮,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过,我从没见到过有人从屋子里往锅边运米,反倒是院子外有不同的人不停地往院子里运送稻米、蔬菜。
刘邦从屋子里出来,居然引起了院子里不小的骚动,大家都朝他涌过去,很想说些什么,但却又不能出口。
我发现张心已经跟在了刘邦的身后,但看样子,他还没有吃饭,所以,我舀了一大碗饭给他送去。他确也饿得不行,狼吞虎咽,几口就将一大碗只有几片青菜叶的饭吃完,继续跟在刘邦的身后。应该说,他的目标已经得以实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曲,现在该是伸的时候了。
几天下来,刘邦俨然成了这家的主人,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人主动同他打招呼,吊唁的人来了,先和他照个面,客人离去,也要向他辞行。在吕雉身边,也总围着一大群女人,其中不乏仪态高贵,雍容华贵的妇人。除了孝子,除了才到之人,大家并无太多的悲伤之情,大家更像在参加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聚会,交流着各种不同的信息与感受。
刘邦差不多一直没有离开过刘仲家的院子,除了某些公务必须离开一会儿外,但他也并不忙,因为所有的事情萧何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承担任务的人也竭心尽力,毫无推萎搪塞。刘邦穿梭于各个人群之间,就像一条不停左右逢源的鱼,嘴倒是没有停过,不过,很奇怪,他与差不多所有人都有过交流,来客、家人、朋友,但却一直没有理睬过刘太公。刘太公孤独地坐在灵堂的角落里,面无表情,一声不吭,某时听到刘邦的声音,他还是会偷偷地望一眼,所以,我认为,他对刘邦还是有一些期待。
应该说刘邦对张心已经不再陌生,但张心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与他进行深入的交流,仅限于无数次的照面和几句简单的问候而已。从刘邦与那几个兄弟伙的交流来看,就算关系并不太好,只要有共同语言,很容易就建立起感情的桥梁,但我们却不能,因为我们无法模拟他们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再找出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说,我们对丧仪有比较多的了解,那么,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从而形成正面的沟通,然而,我们不能,就算是张心这样的饱学之士,也无法理解与设想当时人们的需求,读书人也有局限,历史通过文字被记录,这是一种压缩方式,而且属于有损压缩那一种,当我们利用文字进行还原的时候,结果不但不那么纯粹,更有许多人为的歪曲,更何况这种基本没有记载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穿越小说,他们仅是供人娱乐而矣,并无真实可信的时代背景,也不要对那些所谓的专家坚信不疑,他们最喜欢站在与此毫无关系的目的的基础上进行言之凿凿的猜测。
对此,我并不着急,因为我觉得我只是个旁观者,不管刘邦这帮人怎样兴风作浪,建功立业,都与我无关,也不能与我有关。但张心却不同,他以读书人的执着,偏要到他们的内部看个透透彻彻,不但要看清事情的来龙与去脉,更要看清发生这样的重大的历史变迁的社会基础与各色人等的内在心理基础,这样,才具有历史的参考价值,这是我最为佩服的地方。当然,他的执着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时甚至令我有些不齿,为了所谓的学术,难道就能丢掉自己的人格于不顾吗?难道这是读书人固有的坚持与奉献?
第五十五章 超标的丧仪
张心与所有读书人一样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在一个目标难以从正面达到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更加有效的迂回战术,神不知鬼不觉,目的就达到,而且做得八面玲珑,效果明显且具有长效性。张心很快转变了策略,他将目标定位在了吕雉身上,因为他看得出来,刘邦不但尊重吕雉,而且对她的话差不多也是言听计从。看过一些反映东汉开国时期的电影、电视,那里面所展示出的皇后、太后吕雉算得上少有的精明强悍之人,不管与外人争还是与内人争,无不果感有智谋,这与真实的历史还是颇为相似。如果是刘邦与兄弟伙打下了天下,那么,吕雉就与刘邦的兄弟伙保有了这个天下,虽然他曾经有过将刘家天下变成吕家天下的打算和实际运作,但至少是她使这个天下外表看起来四平八稳,没有大的人祸发生。
但是,吕雉作为一介女流,其思想境界并不差于一个男人,但他生活的圈子始终还是以女人为主,一个陌生的男人要想接近她,还是不太容易。张心时不时到刘帮为吕雉专门安排的一间屋子外转悠了好几次,但都没有能找到机会,他那时不时偷往屋里瞧,侧着耳朵朝里听的行径,反而让我更加担心。如果有人注意到他的古怪行为,很容易产生误会,因为那里面,是以吕雉为核心的女人聚集的地方,有老也有少,一个年轻男人将注意力放到那里,不得不让人生疑。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