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肉长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从虹口向天通庵车站至横浜路段开枪挑衅,另一支部队向宝山路、八字桥和天通庵路进攻,被孙元良师击退。

当天下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将张治中的部队改编为第九集团军,同时命令周至柔的空军协同地面作战,担任要地防空。

大家还记得,1931年的那场淞沪抗战,中国守军是没有飞机的。国民党的空军,创建于1932年。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是个坐飞机会晕机的女人,但她认为,一个国家的军队,必须有先进的空军保护自己的领空。国民党空军机少人缺,没有实战经验。西安事变发生后,宋美龄对丈夫说,她愿意设法把空军变成克敌制胜的有效武器。蒋介石同意了夫人的提议。

美国女作家尤恩森说过,蒋介石愿意让夫人出面主持“摇篮时期”的国民党空军,实在是有他的苦衷。他认为,国民政府需要现代化的军力,尤其需要战斗机。而购买飞机涉及大笔款项,蒋介石信不过腐败的官僚,只信赖自己的妻子。宋美龄花了许多时间研究飞机,然后与外商洽谈,订购了价值两千万美元的产品。她从采购商摇身一变为国民党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对一个女人而言,这是史无前例的。

宋美龄独揽空军大权,不容别人染指,严格执行空军纪律。她规定,空军中若有行窃者,将被处以极刑。

宋美龄聘请了前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霍布鲁克当顾问。她提出一个问题:什么人可以在短时期内把中国空军改造成像样的军种?霍布鲁克马上想到了一个长相酷似老鹰而又十分慓悍的老飞行员,这个人就是陈纳德。

1937年春天,陈纳德从旧金山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中国生涯。一个炎热的下午,他在上海见到了宋美龄,当晚在日记中写下了他对宋美龄的印象:“她将永远是我的公主。”

“七七”事变以后,国民党空军号称拥有五百架飞机,能起飞的还不到一百架;日军则有三千架飞机,在上海就配置了四百架,还在上海建了机场。中国空军大大处于劣势,但飞行员的素质和爱国心却堪称一流。

8月13日清晨,南京光华门大校场空军司令部收到蒋介石的电令,要求空军在拂晓前炸沉长江中向东逃跑的五十艘日本舰船。如果日舰已经驶进吴淞口,停泊在黄浦江内,就不准轰炸,以免引起国际纠纷。

刚从南昌转场来扬州的空军第五大队接到命令,值班员王倬立即向大队长丁纪徐报告。

丁纪徐接过电令,命令中队长刘粹刚率领十八架霍克三式驱逐机,每机携带一枚五百磅的炸弹,立即追击长江中的日舰。

王倬驾机腾空,梁鸿云、雍沛和袁葆康等十几名飞行员一起驾机升空。天刚蒙蒙亮,机翼下的山川还在沉睡,笼罩着一片白雾。

霍克式驱逐机编队飞行,越过江阴要塞,长江像一条白练闪闪发光。机群沿长江向东搜索,江面上没有发现一艘军舰。机群飞近长江口时,他们才看到吴淞口以东的白龙港停泊着一艘飘扬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舰。

长机当即下令改变队形。战机一架接一架地向着鲨鱼似的舰艇俯冲投弹。刘粹刚领头半翻滚,直冲敌舰投弹,炸弹带着尖啸,激起冲天水柱。接着是二十五岁的副队长梁鸿云驾机俯冲投弹,命中了日舰尾部,随即浓烟四起。其余战机一架接一架投弹。日舰缓缓沉入滔滔江水。全队凯旋时,初升的太阳从浓云中透出淡淡的阳光。

四行仓库中国旗帜飘扬(2)

以“出云”号为旗舰的日军第三舰队,对中国军队构成最大的威胁。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一就在这艘舰上。白川不断命令舰队的炮火支援陆军在虹口作战,运送并掩护增援的陆军在上海登陆。消灭日军第三舰队,是中国空军的紧迫任务。从广德起飞的二十一架美国造诺斯罗普轻型轰炸机,穿云破雾,来到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上空。但是,他们只能轰炸日本军舰,万万不可炸错目标。黄浦江上不仅停靠着日本军舰,还有美国、法国和英国的军舰。

飞行员们低空飞行,仔细搜寻挂着太阳旗的目标。可是,日本军舰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组成了纵横交错的防空网,低空飞行要冒很大的风险。

一架中国飞机眼看就飞到“出云”号上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飞行员身负重伤,拉杆跃升,拖着浓烟向“出云”号俯冲下去。只听得一声巨响,飞机和“出云”号相撞爆炸,日本水手死伤惨重,但“出云”舰庞大坚固,只受了一点损伤。

同一天,高志航的第四驱逐机大队击落了袭击杭州笕桥机场的三架日军飞机,击伤一架。

第二天,日军木更津空军联队的十八架轰炸机从台湾新竹基地起飞,轰炸杭州及广德的机场。机群越海窜入笕桥上空,中国空军从笕桥机场紧急升空。高志航率领郑少愚和李桂丹的两个机群,共二十七架战斗机,分途拦击日军飞机,击落六架日机。这是中国空军的第一次空战,创下赫赫战果,自己的飞机没有一架受损。宋美龄当即建议:将8月14日定为中国空军节。

同一天,南京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15日,日军统帅部下令组建上海派遣军,任命松井石根为司令官;增派藤田进第三师团、吉住良辅第九师团和山室宗武第十一师团到上海,要求部队“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松井石根狂妄地宣称:一个月内占领上海。

在此期间,年轻的中国空军,又与日军航空队展开激战,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日军航空队出动六十多架轰炸机,分别袭击杭州、嘉兴、曹娥和南京的机场。中国空军第九大队在曹娥上空击落四架日军飞机,第四大队在杭州上空击落十六架,并协同第三大队、第五大队和航校暂编部队,在南京上空共同击落十四架。

开战的第四天,日本航空队又出动二十多架轰炸机分别袭击中国各地,又被中国空军击落八架。经过三天激战,中国空军共击落五十五架日军飞机,给日军鹿屋航空队和木更津航空队以歼灭性的打击。木更津航空队长石井大佐几天后切腹自杀。

开战第五天,中国空军三个大队出动四十四架飞机,由副大队长孙桐岗及中队长刘粹刚、董明德和杨鸿鼎率领,分批前往虹口轰炸日军阵地,重创了日军地面部队,击落两架日军飞机。日军高射炮火猛烈射击,阎海文座机中弹,阎海文跳伞,降落在日军阵地,举枪击毙几名包围他的日军,用最后一颗子弹向自己射击,壮烈殉国,其余日军向他的遗体致敬,将他掩埋。不久,日本在国内举办阎海文事迹展览,吸引了成千上万日本民众参观。

开战第七天,中国空军为打击长江口外活动的日军舰艇,由第四大队和第二大队出动二十架战机,轰炸白龙港水域的日本军舰,沈崇诲驾机冲向日舰,炸沉巡洋舰一艘,自己壮烈牺牲。

空战的胜利鼓舞了地面部队。张治中集团军从15日起,在炮火支援下,向虹口和杨树浦的日军发起多次围攻,王敬久师占领了沪江大学,孙元良师冲入日军坟山阵地后受阻。在沈崇诲牺牲的那一天,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从西安赶到,投入了战斗,两天后攻入汇山码头,严重威胁日本海军陆战队。

日军重点在江湾路、北四川路、吴淞路至汇山码头一线防守,他们的司令部设在江湾路。张治中向王敬久师和孙元良师下达作战命令,要求他们力争在一周内消灭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孙元良师第二六四旅担负右翼主攻任务。旅长黄梅兴指挥第五二七团和第五二八团的炮兵,向江湾路的日军据点开炮。大炮轰鸣,好似暴风雨前的滚滚炸雷,震得大地颤抖。日军据点被炸得千疮百孔。黄梅兴下令冲锋,官兵们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过街巷,到达日军据点前,日军跳出来,两军白刃肉搏。黄梅兴旅用人海战术,龙腾虎跃,将疯狂的日军压制下去。在呐喊声中,日军一批批倒下。

黄梅兴旅拔除了一个个小据点,逼近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遇到了日军的钢板屏障,炮弹打上去咣当一响,不是被弹了回来,就是在别处爆炸。据点内吐出长长的火舌,一批又一批官兵中弹倒下。进攻持续两个多小时,没有丝毫进展。黄梅兴请示孙元良,率部队转移到持志大学。

黄梅兴旅包围了持志大学,首先炮击高大坚固的建筑。里面的日军受不了强大的火力,向上海法学院逃窜。第五二七团第三连连长陈永水抱着一挺机枪,向逃跑的日军猛射。正在兴头上,被一发子弹击倒。副连长见陈永水牺牲,跑上去接过机枪,继续扫射。

黄梅兴命令方雨章的第五二八团抄近路拦阻逃跑的日军,把日军夹在中间,只用半小时就将他们歼灭。

四行仓库中国旗帜飘扬(3)

黄梅兴又指挥部队进攻爱国女子大学。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疯狂还击,方雨章团被机枪火力阻挡。黄梅兴命令方雨章派人用炸药摧毁据点,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方雨章皱着眉说:“没有现成的炸药包,只有几箱零散的炸药。”

黄梅兴说:“赶制炸药包!”

官兵们按照黄梅兴的指点,从日军尸体上扒下几条棉裤,扎住两条裤腿,往里面填装炸药,把两头扎紧,再装上导火管。不出一个小时,十几个炸药包做好了。士兵们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手抱着炸药包向日军据点冲去。不一会,爆炸声阵阵传来,日军据点土崩瓦解。部队发出呼喊,向爱国女子大学冲锋,和日军肉搏,将他们消灭。

黄梅兴站在阵地前,拿起步话机向孙元良报告,突然飞来一颗炸弹,黄梅兴倒在血泊中。

这天的战斗,黄梅兴旅伤亡一千二百多人,十八位连长战死,黄梅兴阵亡。黄梅兴旅的官兵们体味着血腥味过浓的胜利,沉痛地等待着新任旅长到来。

张治中听到黄梅兴殉国的消息,往桌子上猛击一掌。他知道,他的部队将面临更为残酷的战斗。

张治中曾向蒋介石请求,集中三个师的兵力,突然消灭上海的五千多名日军。蒋介石一直迟疑未决。现在日军有了充分的准备,构筑了坚固的防御,要消灭这股日军已非易事。可以预见,日军的增援部队19日就可抵达上海,抢滩登陆。张治中可以想到,战局的恶化将对中国守军非常不利。

怎么办?堵截日军的增援?不知道日军在哪里登陆。再说,能有多少兵力去堵截日军呢?张治中拿起电话,向蒋介石报告战况。蒋介石发出三点指示。第一,力争在日军增援到来之前结束战役;第二,向全国各地调集部队增援上海;第三,请教德国顾问团,如何歼灭现有的五千名日军。

早在三天前,蒋介石已接到军统局长戴笠的密报,日本陆军部和海军部在8月10日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向上海增兵。12日上午,日本内阁批准增兵。当天下午,陆军部和总参谋部提出向上海增兵的方案,要求动员三十万兵力和八万七千匹战马。14日下午,已有两个师团接到命令,在大阪和长崎集中,15日登舰。

半小时后,戴笠又送来一份密报: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官谷川清,已于15日第二次向海军部求援,日本海军军令部急令驻中国旅顺口的特别陆战队一千四百多人,和佐世保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一千二百多人,立即开赴上海。

蒋介石连接两份密报,同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紧急磋商,命令罗卓英的第十八军、霍揆彰的第五十四军、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第六师和炮兵第十六团开往上海,担任蕴藻浜以北至长江岸边及浏河以东地区作战,防止日军在上海登陆,并迅速歼灭原有的五千多名日军。

根据各方面情报,蒋介石预感到淞沪战役规模将会扩大,时间也会延长,投入兵力会逐渐增多,便下令成立大本营,下设六个部。大本营六位部长天天开会研究对策,大幅作战地图上标满了红蓝箭头。他们讨论攻守策略,常常争论不休,通宵达旦。

蒋介石接受了秘书长张群的建议,亲自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原司令长官顾祝同降为副职。长官部从宜兴移到苏州,协调上海的海陆空三军作战。

张治中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找到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向他请教战法。法肯豪森指着地图说:“现在贵军攻击受挫,日军伤亡也很大,时间对双方都很宝贵。他们急切地等待援军,援军一到,他们便可反守为攻。我们必须在大批日军到来前把这股日军歼灭。”

张治中焦急地说:“这我知道,我就是想请教顾问先生,有什么好的战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日军据点。”

法肯豪森握起一只拳头,比画着说:“我建议贵军采取铁拳战术。日军阵地从汇山码头向吴淞路和江湾路曲折延伸,宛如一条长蛇,我们选择一点,用铁拳拦腰一击,斩断蛇的中部,然后打击头尾,分别围歼两部分日军!”

张治中琢磨着铁拳战术如何实施,一时没有吭声。法肯豪森以为张治中心存疑虑,解释道:“这个战术在欧洲十分流行,德军在魏森堡战役、汉诺威战役和兰登堡战役中,靠它取得大胜。”

张治中决定一试。他从王敬久师和孙元良师中挑选了五百名精壮官兵,组成敢死队,每人携带冲锋枪和十枚手榴弹,全队配备三十挺机枪。

后半夜,敢死队整装待发。张治中前来送行,动情地说:“希望你们用生命和鲜血坚决消灭这股日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弟兄们,你们现在先走一步了!”

队长刘宏深举起拳头,带着五百名队员向张治中宣誓:誓死保卫国土,消灭日军!张治中右手用力一挥,大声说:“弟兄们,出发!”

天还没亮,东边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寂静中,偶尔有几声枪响划破天空,接着又是一片宁静。敢死队小跑步前进,沿着曲曲弯弯的小巷,不出半小时,就到了北四川路交叉的虬江路上。这里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前沿防线。法肯豪森精心选择了这个突破口。

刘宏深看看手表,正好5点。他猛然摔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