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肉长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玉贞率领余部突围,在城外被日军炮弹击中,以身殉国。

姜玉贞旅与日军血战十天,从旅长以下,几乎全部牺牲。

正面防御战打得激烈的时候,八路军从东、西两面迂回,破坏日军侧后纵深的交通线,使日军前线不能及时得到粮食和弹药,不得不调回相当兵力守备后方。

贺龙率第一二○师深入到大同附近时,发现日军每天从大同不断往前线运送弹药,又往大同拉回伤兵和尸体,异常繁忙。这一来一去,必须经过雁门关。贺龙派贺炳炎和廖汉生率领第七一六团日夜兼程赶向雁门关,寻找机会打击日军。

宋时轮率领雁北支队开拔,趁黑夜赶到平鲁、右干和大同之间的敌占区。贺炳炎团其他部队经过三天急行军,到达雁门关西南几公里处的老窝村。第二天拂晓,部队查探了地形,决定派第一营和第三营分别埋伏在陡坡南北,由第一营派出一个连向阳明堡方向警戒,第三营第十一连埋伏在西面,截断日军后路。全团突然攻击,力求把日军全部消灭在黑石头沟内。

雁门关是山西内长城要隘,也是沟通雁北高原与晋中腹地的门户,为历代戍守要地,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几次交战后,自以为这一带中国军队早已败退一空,因此警戒疏忽,横行无忌。

18日拂晓,鸡叫头遍,八路军沿着崎岖的山路,埋伏在黑石头沟附近。天微亮时,日军三百多辆汽车,在步兵队护卫下,朝雁门关鱼贯驶来,这是日军将原平前线撤回的死伤士兵拉回大同。

“打!”贺炳炎下令。八路军各种火器朝日军车队射击。第三营突击连在军号声中冲下山去。日军相当顽强,用汽车做掩体,组织力量抵抗,双方血战,形成胶着状。

忻口太原会战(2)

这时,日军又从广武方向开来一百多辆汽车,满载弹药与增援部队。宋时轮支队正在广武与日军激战,击毙五百多名日军。从广武方向开往雁门关的这个车队,有可能是在宋时轮支队打击下逃过来的。这给贺炳炎团的战斗增加了难度。于是,贺炳炎拨出一路人马,与这支日军血战。

广武方向的日军跳下车占领一个山头,威胁贺炳炎团左翼。四架日军飞机赶来增援,双方又激战多时。廖汉生考虑伏击目标已达到,下令主动撤出阵地。这一仗,贺炳炎团击毁日军三十辆汽车,消灭两百多名日军,日军南北两个车队三百辆汽车卡在雁门关,浓烟滚滚,动弹不得。

南京政府对贺炳炎团传令嘉奖,海内外报纸纷纷报道雁门关大捷。

三天之后,日军二百多辆军车再次进入伏击圈。这次,他们不敢端坐在车上,而是下车搜索前进,人走前,车走后,还有八架飞机侦察助战。但是,八路军的火网还是突然将他们笼罩,又击毁汽车十多辆,毙伤日军一百多人。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向贺炳炎团反扑,贺炳炎团早就撤出了阵地。

同一个月,刘伯承的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由团长陈锡联率领,来到山西代县滹沱河畔寻找战机。

忻口战役正在白热化地进行,日军飞机不断从战士们头上掠过,向忻口和太原方向的国民党军队轮番轰炸。陈锡联感觉到日军的机场可能就在附近。

陈锡联和三位营长化装成老百姓,带着电台去侦察,碰到一位刚从机场逃出来的民工,得知日军的机场就在阳明堡附近,停有二十一架飞机,其中八架是“大家伙”。守卫机场的日军只有两百名。

18日,陈锡联团趁着夜色越过滹沱河,逼近阳明堡机场。第三营营长赵崇德率领两连战士悄悄爬过铁丝网,摸了进去。当时,日军对后方的戒备麻痹大意,不相信会有中国军队绕到背后来攻击。战士们来到了飞机跟前,日军还没有察觉。

赵崇德一声令下,战士们端枪向飞机齐射。赵崇德喊道:“朝飞机肚子里扔手榴弹!”战士们纷纷拿手榴弹向飞机砸去,机场腾起一片火焰。

守卫机场的日军冲过来了,八路军与他们近身格斗。八路军的步枪没有刺刀,只能用枪托打击日军。赵崇德身负重伤,通信员跑过来背起他后撤,日军一排子弹射来,两人倒在血泊里,再也没有起来。战士们高喊“为营长报仇”,向日军冲击。不到一个小时,二十四架飞机全被炸毁,日军大部被歼。

战斗结束后,副师长徐向前赶来,在陈锡联陪同下观看了现场,表示要为陈锡联团请功。

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使日军失去了空中突击力量,大大减轻了国民党军队在忻口方面作战的压力。

正面防御战场上,日军占领崞县和原平以后,忻口一线的守军阵地,暴露在日军火力之下。日军企图一举吞并忻口,直逼太原。

10日,板垣师团从代县向忻口前进。两天后,五千多名日军在三十多架飞机、五十多辆坦克和五十多门火炮掩护下,向守军南怀化阵地及阎庄阵地发起猛攻。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南怀化沿河工事被毁,守军死伤严重。日军渡河,突破南怀化阵地。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派出两个团增援,卫立煌派出一个旅配合,夹击日军。两支部队激战一整天,击毙日军三千多人,击毁日军坦克二十二辆,恢复了南怀化东南高地。黄昏时,进攻阎庄的日军增加到三千多人,突破了守军前沿部分阵地。

卫立煌组织部队反击,打算围歼突入的日军。凌晨两点,中央兵团傅作义军第二一八旅,在年轻的山西人董其武率领下,反击南怀化以北弓家庄的日军。董其武的部队非常顽强,只用五个小时就攻克了弓家庄。一小时后,日军再次集结一千多人、十辆坦克、十五架飞机和二十门火炮,向下王庄至弓家庄一线反扑。董其武旅连续打退日军四次冲锋,董其武身受重伤,坚持指挥战斗,将日军击退。

与此同时,日军也向南怀化增兵进攻,战斗惨烈地持续了一整天,南怀化阵地又被日军占领。守军右翼兵团经过一天激战,将当前日军压制在滹沱河东岸至灵山脚下一带;左翼兵团于当天拂晓攻占旧练庄,日军反扑,两军形成对峙状态。

卫立煌考虑到南怀化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关系到忻口战役全局,决定集中五个旅的兵力,全歼南怀化日军,又派第八师从旧练庄向前后城头行动,夹击日军。

下午两点钟,南怀化阵地反击战展开。董其武旅向日军侧背攻击,用了五个小时,便攻占了旧河北,接着占领了南怀化北端的河岸。

守军前敌总指挥部设在忻口后沟的第九号战备窑洞内,郝梦龄在这里指挥作战。他对官兵们说:“先前我们一个团守这一阵地,现在我们剩下一百多人,编成一个连,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下遗嘱,不打败日寇决不生还。现在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大家敢陪我坚守阵地吗?”

全体士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

郝梦龄高兴地说:“好,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然后挥笔疾书“站在哪里,死在哪里”八个字,晓谕全军将士。

忻口太原会战(3)

第五天凌晨两点钟,反击开始。郝梦龄指挥部队连克几个山头,到5点钟,天色微明,他急于赶到第五旅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官兵们告诉他,前面有一段路被日军火力封锁,十分危险,劝他写个书面命令派人送去。郝梦龄说:“瓦罐不离井口碎,大将难免阵前亡。”

郝梦龄说罢,向前沿阵地奔去,在穿过离日军仅两百米的阵地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三十九岁。同时牺牲的还有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祺,稍后,独立第五旅旅长郑连珍也阵亡殉国。

郝梦龄的部队,原来驻扎在贵阳。国难当头,郝梦龄请缨北上。他对妻子说:“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应该去抗战,应该与敌人拼。”

他在武汉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说:“我爱你们,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不忍看到行前家人哭哭啼啼,便悄悄写下遗书,让孩子们日后拆阅。遗书写道: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教调,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

国民政府为郝梦龄举行了国葬,追赠他为陆军上将,以示褒扬。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称赞郝梦龄等人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

郝梦龄殉国了,守军伤亡惨重,卫立煌请求蒋介石增派援军。蒋介石和阎锡山分别派出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的孙震第四十一军、第九十四师和第一七七师的第五二九旅前去支援。与此同时,日军的四百多辆汽车,满载着士兵,从团城口向西进犯。卫立煌决定坚守待援,等援军到达后进行反击。

很快,日本陆军在空军支援下,连续三天不断猛攻中央兵团各个阵地。结果,日军损失了二十多辆坦克和同等数量的装甲车,没能前进一步。每每到了这种时候,日军就会开始使用毒气。守军中央兵团各阵地,遭到大量催泪性毒气的攻击,然后被日军爆破。接着,日军加派萱岛部队投入战斗。守军伤亡三分之二,不肯放弃阵地,还积极组织反突击,双方形成拉锯战。打了十多天,卫立煌手下几乎每天都有两个团的兵力战死,阵地固若金汤。

日军的两翼与后方,遭到八路军连续不断的打击,在正面战场的进攻力量大大削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徐海东旅主力在平型关一带卡断了日军的交通,截击日军一百三十辆汽车,打退日军一个营的几次反扑。接着,徐海东旅又夜袭团城口,收复平型关和浑源县城。第六八八团夜袭沙河镇,缴获大量军粮和物资。独立团在广灵以南的冯家沟设下埋伏,歼灭一百多名日军骑兵,缴获一百二十多辆满载军用物资的大车和三百多匹骡马。三天后,第六八八团又攻克繁峙。不久,骑兵营等部又接连攻克平山、唐县和完县等城镇,严重威胁着日军平汉铁路北段的交通。

毛泽东关注的娘子关,位于正太铁路线上,西边是平定,东边有井陉,是太原东面的门户。日军占领石家庄后,以一部分兵力沿平汉铁路继续南侵,主力部队川岸师团等部沿正太铁路西进,企图四面夹击,夺取太原。娘子关的局势日益紧张。

10月中旬,日军对娘子关发起攻击,守军还没有全部到位,只有赵寿山的第十七师在井陉附近仓促应战。日军在第二天的进攻中增加了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下午6点攻占了井陉。阎锡山急令孙连仲的部队返回娘子关地区,加强防守。

第三天早晨,日军继续向西推进。一千多名日军猛攻赵寿山师右翼的旧关,守军拼死抵抗,日军还是突破了旧关。井陉地区的日军则向赵寿山师正面的雪花山阵地攻击,战士们顽强反击,日军未能得逞。为了阻滞日军的攻势,到了夜晚,赵寿山率部向长生口出击,不料日军趁机占领了雪花山。赵寿山命令部队掉头反击,激战到第二天拂晓,付出了死伤近千人的代价,还是没能夺回阵地,不得不退守乏驴岭一带。

雪花山一带战况紧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命令曾万钟第三军主力向左转移,以照应赵寿山师作战。第十二师转移到新关一带。与此同时,孙连仲的部队也抵达了娘子关。第二十七师等部队向旧关和核桃园等地的日军发起反击,围歼了关沟地区的日军。经过两天激战,守军共击毙日军川岸师团第七十七联队五百多人。接着,守军向旧关等地日军发起全线总攻。战斗持续了四天,守军以五千多人的死伤换来歼灭日军两千多人的战果。这次反击虽有进展,但赵寿山师阵地已被日军占领,自身伤亡比较严重,不得不停止进攻,撤回原阵地。

日军增援部队很快到达娘子关,发起步兵、大炮和飞机的联合攻势,向守军阵地全线进攻。守军连日血战,部队减员惨重,多处防线被日军突破,孙连仲致电阎锡山请求增援。

正在危急关头,八路军总部命令刘伯承师向娘子关东南的日军后侧进攻,伺机歼灭日军。

刘伯承的部队抵达平定东面,先后消灭了长生口、东石门和马山村的日军。10月25日,刘伯承接到汤恩伯的电话。汤恩伯沮丧地说:“你们的游击战不行了,还是撤吧!”

忻口太原会战(4)

刘伯承放下电话,对手下说:“游击战行不行,打给他们看看。”刘伯承当天就率领一行人到七亘村察看地形。这是日军从河北进攻山西的必经之路,大道两侧都是高达十米的土坎,杂草灌木丛生。刘伯承命令陈庚的第三八六旅在这里设伏。26日拂晓,第七七二团第三营进入设伏地区。

天刚蒙蒙亮,日军辎重部队在两百多名士兵掩护下,开始向西运动。9点左右,大部分日军进入伏击区。

突然,八路军战士发起猛攻。子弹和手榴弹从土坎上倾泻到日军头上,日军乱作一团。战士们腾身跃起,向日军冲锋。经过两小时激战,大部分日军被歼,八路军伤亡十多人,缴获大批辎重。

陈庚在日记中写道:“炮弹、子弹、无线电器材、干粮,堆积如山。一时群众欢呼,抗敌情绪突然高涨。”“终日搬运胜利品。群众无需雇请,自动参加搬运。”

这时,汤恩伯又给刘伯承打电话,说国民党军队已经放弃了娘子关。他说:“你们也赶快撤吧。”

刘伯承判断,骄横的日军不会因七亘村的失利而裹足不前,他们还会取道七亘村直取平定。于是,他再次派陈庚旅在七亘村伏击。果然,到了28日,日军一百多名骑兵和三百多名步兵,掩护着辎重队,又在原道上出现。八路军又是第三营突然发起猛攻。这一次,由于日军已有精神准备,加上八路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