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儒学批判-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Chinese

    Mind。

    1973年,方东美自台湾大学退休,旋即应辅仁大学之聘,为该校客座教授。

    1976年病逝。台北《哲学与文化》杂志专集纪念。近年,门生故旧所编辑的《方东美全集》,已由黎明文化事业公司陆续出版。

    方东美极富诗人的才气和情感,他的许多著述如大鹏扶摇,理想高远,又如天马行空,俯摄万象,理情交融,诗哲洽通,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美的境界。但是,也正因为他的诗人气质过重,有时不免以文害义。此种情形正如刘述先所言:“东美师的文字表达,一则喜欢对各种不同的哲学与文

    ①冯沪祥:《殊语传夏声——〈中国人的人生观〉译序》,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版。

…… 289

    新儒学批判762

    化的境界作现象学的描述,再则喜欢对各种不同的生命情调与美感发而为诗人的赞慕与咏叹,以至好些苦心经营的方法论的痕迹乃被淹埋而不显。这对于纯然作境界的观赏来说固然无妨,但对于作哲学的解析来说则不免有憾。“

    ①

    (一)人生两界六层说对人的研究,始终是古今哲学的主题,方东美的文化哲学亦不外乎此。

    他认为,人既是物质的人,更是精神的人。

    人与宇宙的关系,是人之生命同宇宙万物相连,并由此而超升,最后达到超乎宇宙万物的境界。其过程是:人首先必须视物质世界为生活的起点、根据和基础。这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一层建筑”。惟有这一层建筑,人们方可在此基础上把物质点化成生命的支柱,去发扬生命的精神,即“去追求更高的意义、更高的价值、更美的理想”。这样,便有了艺术世界、道德世界和宗教世界。方东美说:“所以,在建筑图里面是个宝塔型,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生命世界为上层,以心灵世界为较上层,以这三方面,把人类的躯壳、生命、心理同灵魂都做一个健康的安排。然后在这上面发挥艺术的理想,建筑艺术的境界,再培养道德的品格,建立道德的领域,透过艺术与道德,再把生命提高到神秘境界——宗教境界。”

    ②

    所谓的“建筑图”

    ,是方东美在《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

    ①刘述先:《方东美先生哲学思想概述》,见罗义俊编《评新儒家》,第460页。

    ②《方东美演讲集》,第14—15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

…… 290

    862新儒学批判

    影响》一文中所作的一个附图。在这个“建筑图”里,他把宇宙分为两界:自然界与超自然界。自然界分为三个生命层次:物理生命、生理生命、心理生命;超自然界亦为三个生命层次:艺术生命、道德生命、宗教生命。

    在方东美看来,人首先是自然人,所面对的首先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并且必须有一健康的身体。因而自然人的最大特点和能力就是行动。凭其行动,即便没有物质世界,他也可以创造出一个物质的世界。所以说,自然人同时又是“行能的人”。但人之为人,仅有行动尚嫌不够。

    “假如我们要把这个生命存在领域从物质境界提升到真正生命的境界里面,那么就要有第二种能力”

    ,拥有此种能力的人叫做“Homo

    Dionysiacus“。

    此种人的人生是一种疯狂的人生,所采取的是疯狂的行动,其结果势必将生命引向危险和死亡的境域。因之,此种人必待修正,要把他点化过来,使之成为“Homo

    Creator“

    ,即“有创造行能的人”。

    他不是走向危险和死亡,而是发扬生命精神,从而完成从物质世界到生命世界的提升过程。但是,此种人生仍嫌不足,还须继续提升,从而又达到“知识合理的人”。此种人不再是盲目的创造,而是“侧重于理性的表现,以理性为指导形成各式各样的系统知识”。

    ①

    方东美认为,上述三个层次的人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自然人,“他一方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伟大的生命活动力,再有开明的世界”。然而,人类倘若到此止步,不再提升了,那还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把人发展成为完满的自然人,甚至

    ①《方东美演讲集》,第16页。

…… 291

    新儒学批判962

    于达到一种大科学家的地位,还不能够满足我们哲学上的要求,也不能够满足我们文化上的要求“。

    ①也就是说,自然人的境界只是形而下的境界,而人生的意义必须到形而上的境界里去寻找。所以方东美提出,必须在自然人的三种生命层次的基础上,再予提升,进入第四层次,即“符号人”。符号人运用种种符号,创造种种语言,并由之而创造出一个美的艺术世界。像诗人、画家、文学家、雕刻家、建筑师就是属于这种符号人。他们各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将世界美化,但这还只是“形而上世界的开始”

    ,因为在艺术世界,不仅可以表现美,同时也可表现丑,“毕竟不是完美的世界”

    ,“在价值上面不能代表美满”。方东美认为,我们必须在这个世界的基础上再往上提升,成为更高尚的人。即是说,我们不仅要美,而且还要善,尽美而又尽善。这样,就要求艺术家们再提升他们的成就,“使他再变成另一种人”。这另外的一种人,就是高尚其志、纯净的精神人格,即所谓“道德人”。

    然而,在方东美看来,“道德人”还是有局限性的。他必须再次提升,由“道德人”进到“宗教人”。此种人的境界,方东美这样写道:“因为他能够囊括宇宙一切的秘密,在知识上面彻底了解,在行动上面能够顺应,而且在理想上面,他能够符合他的精神要求。……那么,就是说有最高的智慧、有最高的精神发而为生命,而这一个生命可以旁通一切人类、一切物类

    ①《方东美演讲集》,第20页。

…… 292

    072新儒学批判

    的生命,一体俱化,成就最高的精神价值。这又构成了一种道德生活,假使一个人在他生活上面的阅历,由物质世界→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他这样向上面提升他的生命地位、生命成就、生命价值,到达这个时候,他这个人得以真正像庄子所谓‘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如此,他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人格,而是在他的生命里面各方面的成就都阅历过了,都提升他的精神成就到达一个极高尚的地位。

    在那个地方,他不是人的这一点。

    人的这一点,更不是人的小数点,那是个真正的大人。而这个大人,他整个的生命可以包容全世界,可以统摄全世界,也可以左右、支配全世界。那一种人我们可以叫做‘全人’。而那个全人的生命能力叫做全能。那个全能,从世界许多文化上面看,我们拿艺术名词赞美他不够,道德名词赞美他不够,世界上许多宗教的神圣价值赞美他的生命才庶几乎近之。“

    ①

    这种最高层次的“全人”

    、“宗教人”

    ,方东美认为,中国、印度和西方古代与中世纪都有其人格模式,中国儒家称之为“圣人”

    ,道家称之为“至人”

    ,佛教所谓人性完成之后再完成佛性,即此之谓,基督教称之为“Godman”。

    问题是,既然“全人”不仅仅为中国所有,那么作为现代儒者的方东美又有何必要在人生的层次问题上大作文章呢?

    原来在这一方面,他走的仍然是梁漱溟曾经走过的路,仍然没有跳出我们前述的几位新儒家的思维圈子,即把近世西

    ①《方东美演讲集》,第21—22页。

…… 293

    新儒学批判172

    方人的文明仅仅看作物质文明,将其人生仅仅看作自然的人生。说到底,其目的仍然是对西方文明的贬抑。因为在他看来,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人,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人,精神的人。

    如果不从精神上不歇地提升,那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无从实现。而西方文化就是一种专注于自然世界的科学文化,这种文化对于人生来说,只是个基础,而非目的。

    为批判西方人的科学文化,方东美特别举了笛卡尔一例。

    他认为笛卡尔一方面在他的解析几何、坐标几何发现之后,把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放在几何结构上表现严格的秩序,从而产生出一种机械化的思想模式,另一方面,笛卡尔从数学入手,把整个世界也作为机械化的处理,致以“人类的生命也随着机械化”

    ,“这样子一来,尽管引导出来近代以数学为基础建立各方面物质科学长足的进步,引起廿世纪的人站在科学面前就完全被它迷惑了,好像整个人类的文化,唯一决定因素就是科学”。

    ①笛卡尔个人虽然有深厚的宗教背景,但当他的机械论科学思想形成后,“他就开始等于把上帝锁在保险箱”

    ,从此,宗教精神开始灭亡,而且哲学也被人们完全概念化了。

    方东美认为,笛卡尔是推翻甚而摧毁哲学智慧的第一人。因为从他这里开始,“近代的科学家就开始对于道德价值守中立,对于艺术价值守中立,连带对于宗教价值也守中立,这样一切的价值差别都被他摧毁掉了”。

    ②

    (二)生命精神本体论

    ①《方东美演讲集》,第17页。

    ②《方东美演讲集》,第19页。

…… 294

    272新儒学批判

    对生命精神的强调,一直是方东美哲学探索的主旋律。

    在他看来,哲学的使命就是如何使人的生命精神得以提升。

    方东美认为,生命有形上形下之区别。形下生命为自然生命,形上生命为精神生命。如前文我们所看到的,对于两种生命,方东美所看重的是精神生命。在他看来,生命既深植根基于现实世界,同时又“腾冲超拔,趋于崇高理想的胜境而点化现实”

    ,①因之,从本质上说具有“既超越又内在”

    的形上性格。这在于,宇宙是一价值的领域,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两者浑然合一,浩然同流,共同迈向完美的世界。

    萧伯纳曾说:“生命中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不能从心所欲,另一种是从心所欲。”方东美亦云:“乾坤一戏场,生命一悲剧。”

    ②在他看来,宇宙为“生命环境”

    ,人生为“情理集团”。

    所谓“情理集团”

    ,即人生乃“情”与“理”的结合,“情缘理有,理依情生,妙如连环,彼是相因”。

    ③不过,在方东美的生命哲学里,“情”的意义远在于“理”之上。

    “情”是生命之本质,生命亦即“有情之天下”

    ,其实质为“不断的、创进的欲望和冲动”。而且,生命之“情”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情调,而是本体意义上的文化根柢,“生命是思想的根身,思想是生命的符号”。对此,方东美在《哲学三慧》中作过经典的表述。

    “人类含情而得生,契理乃得存,生存原为人类根本权利,

    ①方东美:《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第30页,成均出版社1983年版。

    ②方东美:《生生之德》,第34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

    ③方东美:《哲学三慧》,第2页,三民书局1987年版。

…… 295

    新儒学批判372

    故哲学之在宇内,势用可以周遍圆满,……人之能有知,知审乎情,合乎理,谓之智。智者所缘之谓境,境具相状,相状如实所见,是谓智符。人生而有欲,欲称乎情切乎理,谓之慧。慧之所系之谓界。界阗精蕴,精蕴如心所了,是为慧业。“

    ①

    也就是说,“情”与“理”的结合,乃人生智慧的源泉,共同创造出人类的文化价值。在这里,“情”与“理”又并非相隔相碍,而是乳融为一的,一并构成生命的精蕴,即“生生之德”。而且,方东美并非将这生命精神看作人类所独具,而是给予宇宙论的理解,将其看作宇宙万象万化的内在力量。

    所以他又将其称为“普遍生命”

    ,认为“一切现象里面都藏有生命”

    ,因为“宇宙不仅仅是机械的物质场所,而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他强调:大千世界,宇宙万象,“生命大化流行,自然与人,万物一切,为一大生广生之创造力所弥漫贯注,赋予生命,而一以贯之”。

    ②

    方东美认为,对生命精蕴的理解,中国人最有智慧。希腊人智照实境,慧孚名理,其精神固然优美卓越,但无形中“隐伏着一种颓废的弱点”。

    近世欧洲人尚权崇能,薰生业力,但因心弦脆弱,自陷心迷,难契宇宙真情实理。只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知生化之无已,体道相而不渝,统元德而一贯,兼爱利而同情,生广大而悉备,道玄妙而周行,元旁通而贞一,爱和顺而神明。其理体湛然合天地之心,秩然配天地之

    ①方东美:《哲学三慧》,第2页,三民书局1987年版。

    ②《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第98页。

…… 296

    472新儒学批判

    德,故慧成如实。其智相辟宏天下之博,翕含天下之约“。

    ①

    中国此种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生命情神本体论,方东美称之为“超形而上学”。他说:“我以‘超形而上学’一辞,来形容典型的中国本体论,其立论特色有二:一方面深植根基于现实界,另一方面又腾冲超拔,趋于崇高理想的胜境而点化现实。它摈弃了单纯的二分法,更否认‘二元论’为真理。从此派形上学的眼光看来,宇宙与生活于其间之个人,雍容洽化,可视为一大完整立体式之统一结构,其中以种种互相密切关联之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