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木川-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树敏的父亲李天炳被解放军处决在宁羌阳平关,消息传到广坪,李老太太当天晚上吃了一碗蒸腊肉,两碗白米饭,还喝了烧酒。夜里,趁人不备,穿戴整齐,将自己吊上了房梁,奔了黄泉之路。出了这样的事,李家的子弟不敢承担责任,按当地规矩需由舅舅魏富堂做主,死者娘家人说了话,才能入土。而魏富堂正在接受整训,不能私自外出,就由刘志飞和两个战士协同魏富堂一块到广坪处理丧事。

埋葬李老太太,一切都是低调,没人穿孝,没人哭丧,来到广坪的魏富堂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三句话,也没有跟他的任何一个外甥交谈。处理完丧事,立刻赶回县里,在广坪姐姐家待了没有半个钟头。

有人说,这是不能让人原谅的半个钟头。

魏富堂根本就不应该在广坪出现!

也有人说,广坪后来的暴乱与魏富堂的到来大有关系,在李家亲眷中,难保没有土匪暗线混杂,看似魏富堂只是简单地在他姐姐棺材前站了一会儿,身边一直有刘志飞等人跟随,而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谁也不能保证不会透露出某种信息。

终是查无实据。

李老太太的死,李树敏夫妇没有在场,就是下葬那天也没见他们出现,谁也不知道他和媳妇刘芳在何处游荡。

李家人口众多,对五媳妇刘芳的来历,却全然不知。1945年底刘芳跟着李树敏回到广坪,还带着几箱行李,看样子是要在广坪家里长住下去。李树敏对母亲说这是他在宁羌娶的媳妇,山外人,受过专门培训,能文能武,本事大得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不知怎的,李老太太看着五儿媳妇有点儿发憷,那言语做派哪里找得出一点儿做媳妇的基础!五媳妇说官话,有时还夹杂着英文,高傲冷漠,跟妯娌们保持着距离,看得出,她是打心里看不起她们。五媳妇的穿戴都是山里人没见过的新鲜,常着男装,蹬着带马刺的长靴,抡着马鞭,嚓嚓地在庭院里走动,把李家的女人们看得眼睛发直。五少爷会打枪,五媳妇会甩刀,妯娌们看见五媳妇嫌花狸猫叫得不中听,坐在房里,隔着门帘,手轻轻一抬,嗖的一声,外面的猫应声而倒。众人惊叫一声,捡起来看,一把拴着红绳的细刀正扎在猫眼睛上。那猫是老太太屋里的宝贝,是老太太最心爱的东西,猫死了,老太太心疼得吃不下饭,也没见五媳妇说什么,人家根本不在乎,不在乎猫也不在乎老太太。五媳妇在广坪来去无踪,有时候半夜出去,一走几天;有时候闷在房内,数日不见人。她由山外带来一架机器,嗒嗒地敲,敲出来的字都是窟窿。有一天老太太到她的房里去,她正戴着耳套子在机器上敲打,见老太太进来,顺手抄起桌上的灯没头没脑地砸过来,说没有她的允许谁也不许进入她的房间,那架势不是媳妇对待婆婆,整个是主子对待奴才。老太太跟儿子发了脾气,说婆婆上媳妇房里,理所当然,难道还要像下人一样地报门而入不成。李树敏劝慰他妈,说这个媳妇不是本地女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来历非同一般,连他爹在县上见了她也要低矮三分,他让母亲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老太太说,什么是大局,家里的秩序就是大局,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任何时候也不能乱了纲常。要么在家里给我俯首称臣,老老实实当李家的儿媳妇,要么就收拾她那些不伦不类的衣裳,带着她的洋家伙走人!

刘芳在李家成了孤家寡人,无法居住下去,李树敏索性让她住进了“斗南山庄”,大家眼不见心不烦。李树敏是国民党宁羌党部的委员,住进“斗南山庄”后与刘芳一起终日遨游山林,打獐猎兔,半为绅士半为土匪,过起了天马行空般的生活。解放后我军在陕南山区展开了艰苦的剿匪工作,土匪中有惯使飞刀,号称“黄鳝尾”的,后来查明就是李树敏、刘芳的队伍。

由于刘芳的进入,渐渐地“斗南山庄”成了政治中心所在,魏富堂的豪华庄院倒显得有些冷落。

胡宗南在陕南期间,每到青木川,必去“斗南山庄”,其部下也时常往来其中,走动最频繁的是姜森。姜森是国民党军统上校情报处长,生得虎背熊腰,不苟言笑,如阎王座前的判官。姜森在“斗南山庄”里有专门房间,跟刘芳的关系相当密切,常来常往的还有胡宗南的副官于四宝。于四宝人秀气和蔼,容貌清俊,骑马走在青木川街上,让街上的女人们赞叹天下竟有如此俊美男儿!

胡宗南撤离陕西,姜森和于四宝留了下来,奉命组织国民党陕甘游击总队,姜任总司令,确定以平时分散,用时集中的方式,隐藏深山密林,伺机暴乱、破坏。活跃在广坪、青木川地区的“黄鳝尾”是反共游击队中的一支,以残忍暴戾著称,专与政府对抗,破坏土改,祸害百姓。

那天林岚在松树岭跟冯明分手后,中午饭时就到了广坪。广坪位于宁羌西域,南与四川朝天镇接壤,西与青川县毗邻,北与甘肃康县相连,广坪河、安乐河、金溪河由北而南,从甘肃康县境内发源,流过广坪,分别注入嘉陵江、白龙江。广坪沿河上下是连接川陕甘的羊肠小路,是由青木川经阳平关到宁羌、汉中的必经之路,解放初时跟青木川同属凤凰乡管辖。跟青木川相比,广坪镇街相对平整,周围山场林木茂密,是盛产木耳,点种鸦片的绝佳地域。林岚和她的战友到达广坪后,让广坪乡的副乡长曹红萧召集镇上青年召开了“缴匪反霸”宣传骨干会,为下一步工作做宣传鼓动。要在墙上刷大标语,要结合镇上具体情况编小戏演出,要教唱革命歌曲……工作实在是不少。曹红萧是新任命的非党员副乡长,主要因为他熟悉当地情况,有初中文化,家境贫寒,也是组织有意培养当地干部,便对这名十九岁的青年委以重任。林岚常来广坪,跟曹红萧很熟识,在林岚跟前,曹红萧不像乡长,更像小兄弟。

那天开完宣传会,天色有些晚了,青年们不走,他们要听宣传队的同志们唱歌。宣传队的人站在讲台上给大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解放区的天》,林岚给大家唱《北风吹,雪花飘》,唱《黑咕隆咚的枯井万丈深》。广坪的青年们热情很高,不住地鼓掌,不让林岚下台……那晚曹红萧头一次听林岚唱歌,他没想到林岚唱得那么好,那么动听,悠悠的歌声伴着窗外的风传得很远,广坪很多人都听到了悠扬的歌声,那是林岚留在广坪最后的歌。在几十年后还有人说,夜深人静时还偶尔能听到女声的吟唱,只是那歌词已经含混不清。

开完会林岚让曹红萧陪着她去拜访了当地歌手洪老汉,记了些民歌。从洪家出来的时候,月亮已经转到了正南。天很晚了,月光下的广坪静谧安详,镇边的清溪河在月光下闪着淡淡的银光,四周的山脊、岩石、流瀑沐浴在月光之下,明朗、清晰,比白日似乎更加生动。空气是甘美的,从山谷吹出的风带着花的甜香,使人产生了微微的醉意。林岚在前面走,曹红萧紧紧地跟随在后面,月亮正当头,曹红萧看到林岚的影子成了短短的一条线,盘绕在她的脚下,随着林岚的走动而变化,时有时无。这时,他极不合时宜地想起母亲告诉他的话,鬼是没有影子的。他仔细看前面的林岚,的确,有一段路根本就看不到影子,只是一个形象行走在白白的月光里。他低下头看自己,也没有影子,放心了,他为自己的想法而害羞,觉着自己应该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觉悟,不要经常产生这种毫无名堂的怪念头,以这样的思想境界,要入党恐怕差得还远。走在前面的林岚停下来等他,他紧走几步说,林姐姐,将来工作结束了,你们还走吗?

林岚说,那要看需要,其实留在青木川也挺好。

曹红萧说,那你就不要走,就留在我们广坪,我们这儿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出好茶,出山歌,是神仙一样的地方。

林岚说,你把广坪说得这么好,我就不走啦!

曹红萧说,可我是要走的,我要到北京去,上专门培养干部的大学,完了再回来,当干部还是得有文化,不能光凭热情是吧?

林岚说有机会一定推荐曹红萧到外头去学习,随着建设新国家的全面展开,会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有能力的干部。

林子里有树枝折断的响动,两个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向那黑黝黝的林子张望,林岚说那边好像有人。曹红萧说,是野猪,这些家伙常晚上结伴出来,在田边地头找东西吃。

两个人又朝前走,在乡政府门口分手,曹红萧看着林岚进了乡政府大院,自己继续朝东再走两百米,就到了家。夜路上“野猪”的小小插曲,成为了曹红萧一生的心痛,他没有听从林岚的判断,致使一张险恶的大网,在夜的掩护下,严丝合缝地围拢,将广坪密不透风地罩护其中。

回到乡政府,同伴们都已经进入梦乡,林岚没有睡意,她披着衣服坐在油灯下细细地做着工作笔记。陕南初夏的夜,温暖清新,屋后溪水潺潺,有小虫子在叫,林岚歪着头仔细听了一会儿虫子们的鸣唱,她想起了冯明,想起了和他在一起的种种愉快。她参加革命以来,还没有对哪一个男同志产生过这样的感情,革命队伍中优秀的男青年不少,在和她一起参加南下工作团的城市青年学生中,佼佼者也大有人在,可她偏偏对冯明情有独钟。在年轻的教导员身上,有一种让她着迷的军人气质,果断干练,勇敢机智,这是以往她从来所没有接触过的。是的,个人问题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冯明从县上开会回来,她要和他好好谈一次,如果顺利,待青木川的工作告一段落他们就打报告结婚。一想到结婚,一想到将来要成为冯明的妻子,林岚有些激动,她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那是她做女孩儿时反复憧憬的梦,这个梦很快要变为现实……她和他会同床共枕,枕着白缎子的绣花枕头,在被的下面,他会亲她,摸她……他们会有孩子,一个两个三个,儿子女儿,会有安定的生活,地点无所谓,贫富无所谓,只要能长相厮守……

林岚的这些想法是冯明后来从她的笔记上窥探出来的,笔记背面胡乱划出的“枕头”、“儿子”、“女儿”、“厮守”,泄露了她那晚心底的秘密,那是一个女子梦境的延伸。

曹红萧回到家里,母亲睡下了,兄弟曹红林正在灯下试验自己制作的墨水。曹红林在镇完小读书,夏天就要毕业,准备着到青木川去读中学。曹家父亲去世早,母亲将两个儿子拉扯大实在是不易,好在解放了,好日子刚刚开了头。

见哥哥进来,曹红林兴奋地告诉曹红萧,他的墨水试验成功了,用的是娘染布的颜色,添加了明矾和草木灰,写出的字再不深浅不匀了,下面他再加把劲,争取做到不退色,就跟县城卖的墨水一样了。曹红萧看着瘦弱的弟弟,看着他那双被染料染得蓝蓝的手,心里一阵热,拍拍曹红林的肩说,下个月发下津贴,我一定给你买一瓶墨水,真正的墨水。

曹红林说,可你还没有领过津贴。

曹红萧说,下月,我说过了,下月就给了。

曹红林说,我要上海出的“鸵鸟”牌。

曹红林一边脱衣服一边说,我知道“鸵鸟”,蓝黑色,就像干部们用的那种。

曹红林说,我不要蓝黑,我要纯蓝,我喜欢纯蓝。

曹红萧说,纯蓝就纯蓝……

曹红萧太困太累了,一躺下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蒙眬中弟弟在推他,让他赶快起来,他坐起来,发现曹红林还没有睡,曹红林说外面好像不对劲,乱得很。母亲披着衣裳也起来了,他们听见街上有杂乱的脚步声,哭喊声和零星的枪声。有人吆喝:“土匪来了,赶紧跑啊!”曹红萧立刻断定遭到了土匪的袭击,他二话没说,冲出门去,临走又折回来对弟弟说,抄小路,赶紧到青木川,告诉解放军,广坪出事了,火速来支援!

兄弟俩一前一后出了门,母亲追出来,往小儿子身上披了件夹袄,嘱咐说,人命关天的事,千万别耽搁!

曹红林说,妈你放心,我跑得快!

曹红萧赶到乡政府,看到武工队的同志正组织突围,部分土匪冲进了广坪街,奔乡政府而来。武工队长李体壁组织大家往镇东河边撤离,曹红萧对李体壁说已经派曹红林到青木川报信去了。他让李体壁放心,说曹红林熟悉通青木川的道路,如果快,那边的解放军一个小时就可以赶到。

土匪的队伍团团包围了广坪街,控制了东北面的任家湾、东南面的羊圈梁、南面的窄垭子等几个制高点,周围都架设了机枪,枪口对准了广坪街道的各个角落。为保护宣传队员,李体壁让解放军两个班前后各一个,将12名干部夹在中间,从政府大院冲出。为了不使群众遭受损失,他们避开人口稠密的街道,沿下街向东冲到河边。南北两面的土匪迅速用机枪封锁了河岸,岸上尘土飞扬,河面像下雹子,水花四溅。见对面枪声密集,队伍又从河边折回乡政府,紧急商议,决定从小学背后冲上街西面的小山包——银锭堡。

武工队开始向银锭堡冲击的时候,林岚胸部中弹,栽倒在政府门口。她身后的乡长任世英立即停下脚步,托起林岚,林岚挣扎着说,别管我,快走……

跑出去的曹红萧见状,又折回来,和任乡长一起,抬起伤势沉重的林岚要往山上跑。还没有走下台阶,土匪的先头股匪就冲进广坪政府,他们被土匪们撞个正着。哗啦啦一阵枪栓响,他们被围在中间,任乡长大喝,你们想干什么?与人民为敌,只有死路一条!土匪中有人认识任世英,说找的就是你!几个土匪丧心病狂,同时向任乡长射出了子弹,任乡长血溅四壁,当即壮烈牺牲。曹红萧用身体护住奄奄一息的林岚,最终被逼押在南墙根,捆绑起来,等待发落。

这边,李体壁带领大家上了银锭堡,银锭堡是一个独立的山包,山上林木茂密,青杠树有碗口粗,四周山坡树木丛生,荆棘遍地。形势极其恶劣。占领了银锭堡制高点,后一个班用机枪封锁北面楼子垭豁,一个班用步枪盯住南面窄垭子,阻击匪徒,等待救援。干部和宣传队的同志全部卧倒在山顶,用石头垒起掩体,其余战士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