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666-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初,在尊贵的科隆市,开小差的现象越演越烈)。

后来,英格博格的健康每况愈下。一个英国医生告诉他,这个漂亮、迷人的姑娘可能活不过两三个月,然后望着汉斯·赖特尔;后者一言不发,哭了起来。实际上,那医生与其说是看汉斯,不如说是在看汉斯的皮夹克,那欣赏的眼神很像皮货商或者皮匠。最后,汉斯还在哭着,医生就问他,这是哪里买的?买的什么?夹克啊。汉斯撒谎说,是在战前,在柏林一家叫做哈恩和弗尔斯特的商店。于是,医生告诉他,皮货商哈恩和弗尔斯特或者他们的继承人,可能是从梅森和库伯设计的皮夹克中得到灵感的;梅森和库伯是曼彻斯特的皮夹克制造商,在伦敦有分行;1938年他俩推出一款夹克,跟汉斯身上穿的一模一样,袖子一样、领子一样、纽扣数目一样;对此,汉斯耸耸肩,用夹克袖子擦擦面颊上的泪水作为回答;这时医生受到感动,向前迈了一步,一手搭在汉斯肩膀上,说他也有这么一件皮夹克,跟汉斯的一样,只是他那件是梅森和库伯制造的,而汉斯的是哈恩和弗尔斯特生产的;但手感上,两件一样,两件的原料似乎都来自1938年梅森和库伯使用的同一批货,这些原料是为了生产真正艺术品式的夹克,再说了,这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尽管梅森和库伯商店据说战时依然存在,后来听说梅森死于一次轰炸,医生连忙声明,不是炸弹的过错,而是他那娇气的心脏忍受不了向防空洞的奔跑,或者无法忍受飞机的尖叫、爆炸声和倒塌声,或者无法忍受警报声的喧嚣,天晓得;但汉斯可以相信他的话,因为医生是皮夹克的行家,是爱好者;医生说,实际上,梅森先生突发了心脏病,从此,梅森和库伯公司不是在生产上,而是在质量上有所下降,也许说质量问题有些夸张,有点追求完美了,因为该公司的质量过去和现在都没问题,如果不说新款式的细节,而是从心理情绪上说的话,假如这样的说法是正当合理、可行的,夹克的神韵就应该是手工艺品,应该是与历史同行或者逆行的一件艺术品;医生说,不知道我是不是说明白了。这时,汉斯脱下夹克,放到医生手里,说道:您仔细看看吧!说完在诊所里一把椅子上坐下来,继续哭泣。医生双手拎着皮夹克,到了这个时候好像才从皮夹克的梦里醒过来,方才说出一两句鼓励的话,或者试图说出几句鼓励的话,尽管明明知道丝毫无法缓解汉斯的痛苦;接着,他给汉斯披上皮夹克,再次想:这个皮夹克、一个科隆妓女经常出没的酒吧看门人的皮夹克,跟自己那件皮夹克一模一样;甚至,片刻间,他以为这皮夹克就是自己的那一件,只是稍稍旧了一点,仿佛自己那件皮夹克从伦敦的家里跑了出来,穿过海峡和法国北部,一门心思要来看他、看他这个主人——一个生活放荡的英国军医、一个免费给穷人看病的医生,只要这些穷人是他的朋友就行,或者甚至是朋友的朋友就行;甚至,刹那间,他想,眼前这个哭哭啼啼的德国年轻人刚才撒了谎,他不是在哈恩和弗尔斯特商店买的这件皮夹克,而是就在地地道道的梅森和库伯公司,地点就在伦敦的梅森和库伯商店;但是,医生一面帮助汉斯穿上皮夹克,一面想(这手感真有特色,真舒服,真亲切),生活基本上就是个秘密。

在随后的三个月里,汉斯把大部分时间都安排在照顾英格博格上。他从黑市上为她搞到了水果和蔬菜。弄到了不少图书让她阅读。他做饭,打扫同住的阁楼。看医书,找各类药方。一天上午,英格博格的母亲带着两个女儿来了。母亲说话不多,举止得体。但是,两个妹妹(一个十八岁,一个十六岁)一心想着出去逛逛科隆最有趣的地方。一天,汉斯告诉她俩,科隆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这个阁楼。两个妹妹笑起来。汉斯,本来只跟英格博格在一起的时候才有笑声,这一次也笑了。一天夜里,汉斯带她俩去酒吧。希尔德(十八岁的那个)看着那些妓女的时候带着高人一等的样子,可是当天夜里就跟两个美国中尉走了,直到第二天很晚才回家,她母亲急得直骂汉斯是个拉皮条的货。

另外,英格博格的病激化了她的性欲,可是阁楼太小,而且大家都睡在一个房间里,汉斯清晨五六点钟回来时,英格博格要求做爱的话,让他感到十分拘束。他尽量解释说,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母亲会听见他俩的动静,因为她不聋啊。英格博格就生气,说他已经不爱她了。一天下午,小妹妹(十六岁的那个)格蕾特拉着汉斯去居民区毁坏的地方散步,她告诉汉斯,她大姐在柏林的时候就看过心理医生和神经科医生。大家诊断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疯病。

汉斯仔细打量一下格蕾特:很像英格博格,但是比姐姐高和丰满。实际上,她很高,很像田径运动员中的标枪手。

格蕾特说:“我们的父亲当过纳粹。英格博格那时也是纳粹分子。不信你问她。跟希特勒青年团一块活动。”

'〃文〃'汉斯问:“照你这么说,她已经疯啦。”

'〃人〃'格蕾特说:“疯得厉害。”

'〃书〃'不久,希尔德告诉汉斯,格蕾特开始爱上他了。

'〃屋〃'“照你这么说,格蕾特爱上我了?”

希尔德瞪着眼睛说:“爱得直说梦话。”

汉斯说:“真逗!”

一天黎明时分,汉斯悄悄地走进室内,不敢吵醒睡觉的母女四人,爬上床铺,贴住了英格博格温暖的身体;他立刻发觉她在发烧,眼睛里很快充满了泪水,感觉头晕,但是来得缓慢,因此没有特别的不快。

接着,他发觉英格博格抓住了他的阴茎,给他手淫;他掀起了英格博格的睡衣,直到腰间,找到她的阴蒂,开始给她手淫,一面想别的事情,想着他正有进展的长篇小说,想着普鲁士的海洋,想着俄罗斯的河流,想着住在克里米亚半岛海岸深处行善的怪物;最后,他的手碰到了英格博格的手——正把两个手指塞进阴道,然后用这两个粘上了黏液的手指去涂抹自己的肛门,接着,她要求,不,是命令汉斯把阴茎放进去,做肛交,汉斯没耽搁时间,想都不想,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肛交英格博格会做出什么反应,但是,那天夜里他的意志运作得如同一个入睡中的男人,无法做出预见,只顾眼前;于是,二人一面性交,英格博格不断地呻吟,正在这时他看见从角落里站起一双眼睛,像猫一样在黑暗中浮动;接着又是一双眼睛站在暗处。他听见英格博格声音沙哑地命令那些眼睛,睡觉去!这时他发现她开始出汗,自己也开始出汗了;心想这对退烧有好处;于是,他闭上眼睛,继续用左手抚摸英格博格的性器官。等他睁开眼睛时发现有五双猫眼在暗处浮动,他觉得这是个明白无误表明自己在做梦的信号,因为三双眼睛属于三姐妹,再加上母亲的一双眼睛,一共四双,这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五双眼睛就不合乎时空的一致性了,除非那两个妹妹邀请了两个情人,这不在他估计之内,既不可能,也不可信。

第二天,英格博格情绪不好,无论她妈妈和妹妹说什么和做什么,她都认为她们跟她作对。从此后,母女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她看不下去书,他也无法写作。有时,汉斯感觉英格博格在吃希尔德的醋,可真正应该吃醋的是格蕾特。有时,汉斯在上班前从阁楼的窗户里看见希尔德经常外出寻找的那两个美国军官,站在对面的人行道上喊希尔德的名字和吹口哨。不只一次,汉斯跟希尔德下楼时劝她多加小心。她漫不经心回答道:

“能把我怎么样?轰炸我?”

说罢,她笑了。汉斯听了这回答,也笑了。

“最多他俩把我给干了,就跟你和英格博格干的事请一样。”有一次,她这样说道。这让汉斯反复思量她的意思。

我跟英格博格干的事怎么了?我对英格博格就是爱呀。

终于,有一天,母亲和两个女儿决定回韦斯特林山去,那里是老家呀。汉斯和英格博格再次独住阁楼。英格博格对他说:咱们可以安安静静地做爱了。汉斯看看英格博格,她已经下床了,正在整理房间。睡衣是象牙色的,双脚很瘦,很长,差不多也是象牙色的。从那天起,她的健康越来越好了。到了那英国医生宣判的死期,她比任何时候都好。

不久,她到一家缝纫铺干活去了,工作是以旧改新,把过时的服装改成时装。那家铺子有三台缝纫机,由于女老板积极肯干(有进取心,但是对前途悲观,坚信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在1950年爆发),生意红火。起初,英格博格的工作就是按照拉布太太准备好的服装样子缝纫;但不久,由于这小铺子有了大活计,她的工作就是去时装店拿订单,回来亲自完成交货。

在那段时间里,汉斯·赖特尔写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名是《鲁迪斯科》。他跑遍了科隆大街小巷,寻找可以出租打字机的人,因为他决定不找熟人借钱,不找熟人借打字机,就是说不让别人知道他名叫汉斯·赖特尔。最后,他找到了一位有法国打字机的老人,虽说老人不出租,但对作家例外。

老人要价太高。起初,汉斯打算继续寻找下去。但是,一看见那台打字机的样子,保存得非常完好,没有丝毫污点,字母整整齐齐,可以在纸上留下清晰的文字,便决定值得多花点钱租下来。老人要求他支付定金。当天夜里,汉斯·赖特尔在酒吧从几个女孩那里借到了钱。第二天,他回到老人那里,拿出钱来。可是,老人从写字台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想知道汉斯的姓名。汉斯一下子就说出了脑海里闪出来的名字。

“我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

老人盯着汉斯的眼睛,说道,别耍小聪明;说出你的真实姓名来!

汉斯说:“先生,我的姓名是本诺·冯·阿琴波尔迪。要是您认为我是在开玩笑,我最好走吧。”

片刻间,二人都不说话。老人的眼睛是深褐色的,虽说他书房灯光不亮让眼睛看上去像是黑色的。阿琴波尔迪的眼睛是蓝色的。老人觉得这像一个青年诗人的眼睛,劳累过度,发红,但年轻,在某种意义上,纯洁,尽管老人早就不相信纯洁了。

老人对汉斯·赖特尔——从那个下午起就变成了阿琴波尔迪了——说道:“这个国家一度以纯洁和意志的名义打算把几个国家扔进深渊里去。在我看来,您将来就会明白,纯洁和意志是地地道道的阴阳怪气。由于这个纯洁和意志,咱们大家,请记住,是大家,每人都有份变成胆小鬼和打手,归根结底,这二者是一回事啊。如今,咱们痛哭流涕了,难过得要命,喊着,那时我不知道啊!我什么也不知道啊!都是纳粹分子干的!要是那时明白怎么回事,肯定不会那么做的!我们会啜泣不已。我们善于引起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没关系,让别人嘲笑吧,只要能赢得同情和原谅就行了。将来有时间可以开启一座遗忘的长桥。您理解我的意思吗?”

阿琴波尔迪说:“我明白。”

老人说:“我当过作家啊。”

“可是我放弃写作了。这台打字机是我父亲送给我的。他是个慈父,有文化,活到九十三岁。他本质上是个好人。是个相信进步的人,这话多余。可怜的爹啊!他相信进步,当然也相信性本善。我也相信性本善,但这没意义。一个杀人犯,本质上也是善良的。这一点,咱们德国人很清楚。那又怎么样?我可以跟一个杀人犯整宿喝酒,也许俩人望着曙光唱歌,或者哼唱贝多芬的曲子。那又怎么样?那杀人犯可以靠在我肩膀上哭泣。这正常。杀人不容易。您和我都清楚这个。一点也不易。杀人要求纯粹和意志、意志和纯粹。像水晶般地纯粹,像钢铁般的意志。甚至我也可能靠在杀人犯肩膀上哭泣,对他说些甜言蜜语,称兄道弟,什么‘哥们儿’、‘同志’、‘难友’。在这种情况下,那杀人犯也是善良的,因为他本质上是好人,而我是个白痴,因为本质上就是白痴,我俩都多愁善感,因为我们的文化修养无法阻挡地倾向于多愁善感。但是,这事一结束只剩下我自己的时候,那凶手打开我房间的窗户,迈着护理人员的碎步,把我给杀了,让我滴血不剩。

“我可怜的爹啊!我当过作家、作家啊。可是,我懒惰成性的大脑逐渐蚕食了我的内脏。是我自己普罗米修斯的秃鹫,或者是我自己秃鹫的普罗米修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好文章,甚至可以出版对得起印刷纸的好书。但是,我也知道自己永远到不了或者进入不了咱们所说的杰作。可能您会说,文学作品并非都是杰作,而是充斥了很多二流作品。这个我也信。文学是一大片森林,杰作是湖泊,是参天大树或者怪树,是奇葩或者隐秘的山洞;但是,森林里还有普通的树木、草丛、水坑、寄生植物、蘑菇和野花啊。我错了。实际上,不存在二流作品。我是说二流作品的作者不叫张三、李四。张三、李四是有的,这没有疑问;他们吃苦受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时不时地也出版一本还对得起印刷纸的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和文章,如果您仔细看,会发现不是他们自己写的!

“任何一部二流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秘密的作者;按照定义来说,任何一个秘密作者都写过杰作。这样的二流作品是谁写的呢?表面上看,是一位二流作家。这位可怜作家的老婆可以作证,她看见丈夫坐在书桌前,面对白纸,绞尽脑汁,奋笔疾书。看上去她是个无懈可击的证人。但是,她看见的仅仅是外表。是文学创作的外壳。是表面现象。”这位从前的老作家对阿琴波尔迪说道。阿琴波尔迪则想起了鲍里斯·安斯基。老人说:“真正写这部二流作品的人是一位仅仅接受一部杰作指示的秘密作家。

“咱们这位好匠人在写作。他全神贯注于好赖都体现在纸上的那些东西。老婆悄悄在观察他。不错,的确是他在写作。但假设他老婆有透视能力,就会发觉丈夫不是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而是在接受一次催眠。这位坐在那里写作的男人内心里,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