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上面的记录可以看出,在苏州工业园区这块土地上,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户甚至数户企业或院校落户在此。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凤凰”在此地落巢?那是因为王金华和他的团队将金鸡湖这片热土的每一个细节都雕琢得无与伦比、光芒四射,让所有想在中国投资与创业的天下富商及知识精英们心动。
初战告捷,苏州人以宽阔的胸怀,拿着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次年1月15日,由市委书记陈德铭为团长,市长杨卫泽为副团长,副市长、园区管委会主任王金华等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的苏州市访新代表团启程,在新加坡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向李光耀等新加坡领导通报了2001年园区的工作和新一年的打算。李光耀非常高兴地设宴招待了苏州客人,称赞:“苏州人干得比我们好!”李光耀资政同时很深情地说,他到过中国20多次,一直认为中国的发展潜能很大。尤其是现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要做的事很多。他表示相信中国定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把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得更好。李光耀特别希望苏州搞好环境建设,为旅游者创造一个更优美的环境。新加坡总统纳丹也在总统府亲切接见了陈德铭一行,总统愉快地回忆了前一年参观苏州工业园区留下的美好印象。他对园区取得的出色成绩感到高兴,并为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取得的良好进展感到欣慰。纳丹总统说,新中两国要继续发展相互合作,新加坡和苏州两地也要发展相互合作。他表示希望苏州既要吸引外资,也要走出来发展,寻找更多的合作方式和机会,到新加坡探索发展机会。
新加坡之行,得到了“师傅”的良好评价,这让王金华等苏州人内心深感欣慰。2002年,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批示精神,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乘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强劲东风,一如既往地抓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突出抓好园区的基础建设,使得这一年园区工作全面开花结果,国内外宾客纷至沓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王金华要求园区关注台湾企业入驻园区的战略部署。文人小说下载
1月21日、22日,台湾著名企业家焦廷标、张忠谋、曾繁诚和宣明智等一行访问园区,洽谈投资事宜刚完,园区管委会和CSSD就派出赴台湾考察与招商团赴宝岛,代表团此行拜访了一批潜在客商,并组织了园区情况说明会。
3月初,王金华刚刚部署好新一年年初的各项工作,拉起旅行包,又率团赴美国、日本招商;4月,园区管委会和CSSD赴欧洲招商团又在欧洲各国频频出击;与此同时,园区管委会和CSSD在韩国的招商团连连得手……5月份,王金华率团抄到新加坡的本土在这里展开了一轮热火朝天的招商活动,成果同样斐然。
“园区发展和经济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肯定是在招商引资上,所以我们园区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围绕这个关键点上。”都说“开发王”王金华会抓钱,他自己说,“抓不抓到钱,本事就在能不能招到来投资的客户。”这一年,王金华自己亲自率团到国外招商就达4次,可以一窥这位日理万机的园区“一把手”是如何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的。
2002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引进合同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和40%;实现GDP122亿元,财政收入16。5亿元,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其中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50%和21%、22%。
特别是在这一年,投资两亿多美元的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美国的迈拓集团和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施耐德(苏州)有限公司,投资1。2亿美元的来自马来西亚的嘉盛半导体公司、台华纸业包装(苏州)有限公司,来自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松下在中国的第二个研究开发基地——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和同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本旭化成、旗航超导磁浮铁道(苏州)有限公司、香港宏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等著名企业都是在这一年入驻苏州工业园区的。
这一年,又一位学者型出身的“博导”,当了苏州市委书记,他就是现在吉林省的省委书记王珉。
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王珉,到苏州后的第一个“到下面去”的调研对象就选择了园区。那天大雨纷纷,他在年轻的市长杨卫泽的陪同下,到园区调研后,强调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力争早日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国际一流的开发区。
“国际一流”的概念从此在园区深入人心。
“这也是我们苏州园区告别初创阶段,转向展示自己真正水平的时代的开始。”王金华这样评价这一历史性的转折。
这一年的12月30日,园区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金华站在主席台上作了《与时俱进,争先进位,全力打好新三年大会战关键战役》的报告,这位激情澎湃的“开发王”几度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用特别的男高音向他的战友们说:“过去,苏州园区是我们在新加坡的师傅们带着创出来的,现在我们出师了!徒弟出师了,要干什么,要干成什么,就全靠我们自己了!市委王珉书记要求我们建设‘国际一流’的园区,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国际一流’是个什么概念?那就不是一般的水平,而是当今全世界最好、最发达的水平。我们苏州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你们说?”
此时,台下一片寂静。
“你们说,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王金华的犀利目光直逼台下众人。
“有——”
“有吧……”声音七零八落,参差不齐。
“到底有没有?”王金华有些发火了,把声音提高了一倍。
“有!”台下顿时惊天动地。
于是,王金华的脸上露出憨厚的农民式的笑容……
于是,金鸡湖畔从此掀起更高一股崛起的发展浪潮……
2003年,对园区和王金华的团队来说,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因为“非典”疫情,全国的投资环境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恶劣和最困难的年份,依靠外向型经济为支撑点的苏州工业园区却一枝独秀,不仅没有受太多的疫情影响,反而以更大的吸引外资份额而获得了全面发展,从引进的外资数量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而且从新方接过的CSSD公司也在这一年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的成绩,公司净资产恢复到1亿美元,并且首次向股东分红。这对所有参与园区投资的财团们来说,极具标志性的意义。
“我说此人一定会比我们干得好嘛!”李光耀听到CSSD的新方副总裁吴天仁报告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
“我是2003年受命到CSSD工作的,这几年园区完全按照我们预期的规划在一步步往前走,而且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些。作为新方派驻CSSD的副总裁,我经常要到世界各国去,碰到那些外国企业老板,他们总是说:到苏州园区一看,就觉得像是到了你们新加坡,更多的人说,去了苏州园区,就不用再去新加坡了,因为苏州园区甚至比新加坡更好些。这说明我们当时与中国进行软件合作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我回新加坡就算是出差,一到那里司机们就会跟我说,他们都知道苏州园区很好,我也非常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现在的家在苏州,那里的空气非常好、风光更美。苏州人抓住了机遇,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迅速出击,吸收了大量外资,同时又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夯实了自己的底子和基础,所以自2001年以来,园区的发展突飞猛进,我们CSSD的盈利情况更是喜人。虽然现在我们新方不是大股东了,但园区是中新双方搞起来的,它的成功,比我们光赚钱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因为除了与中国关系更密切外,我们有了与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使得新加坡在世界其他地方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但我还是要重申一句:到目前为止,我们新加坡在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中,苏州园区是最成功的,这种局面估计若干年里还难以改变……”讲一口流利中文、年轻精干的吴天仁先生与我握手道别时,补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所以我比任何人都高兴看到苏州园区的欣欣向荣。”而他的这话,让我对这位“洋老乡”充满好感。
园区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苏州的一张独特而耀眼的城市名片,她使往日“小桥流水”的姑苏,从小家碧玉成长为光艳世界的“大家闺秀”。近些年,园区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加强高精尖端的技术含量,用现任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的话说:“现在多少亿美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已不再是我们的‘兴奋点’了,而是要看来投资的企业有多少科技含量。”而这,也正是苏州人当大股东后坚持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建设园区的独创思路。从2001年起,他们就开始十分注重园区产业的转化,变世界“制造中心”为世界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相继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苏州工业园区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外国跨国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等条例和激励机制。
随之,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正式开园。
2004年的3月和5月,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考察了国际科技园,赞赏科技园办得好,并希望办出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同时又被信息产业部列入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九大基地之一。
2005年3月,园区和国际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中国欧美软件出口试点基地”。同年5月,园区又成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6月,国家广电总局认定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9月,国家科技部再给戴冠,认定其为“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11月,俗称“天使基金”的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基金规模增加到2亿元,同时成立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发展基金。
2006年3月22日,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建,国内第一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也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首期总额达10亿元。
2006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再次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决定》和《苏州工业园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试行办法》等新政策。2006年4月16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北部的中新科技城开工。同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苏州工业园区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这是目前江苏省惟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5月24日,落户园区国际科技园的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了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最高级别——CMMI5级的认证,成为苏州市第一家、江苏省第二家通过此项认证的软件企业。8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中国—新加坡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尽早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一个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科技部正式成为中方理事单位。9月18日,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协议,这是苏州市首个国家级研究机构,总投资达5亿元。这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确立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工作,列入试点的企业将获得优于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园区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不断做大IC设计、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研发、动画影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对区域发展有战略意义的科技产业。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园区科技发展局局长张东驰介绍说。
进入2007年后,园区推进科技创新的力度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3月7日,《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这项实施《意见》中规定,凡经园区管委会评审合格后,单个企业可获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园区还相应建立了1亿元创投风险补贴基金,专项用于创业风险跟进投资,使科技创新型人才及研发机构有了更大的投资积极性。此项政策一出台,惹得世界各地的那些热心科技创造发明者和投资家心旌鼓荡,纷纷拥向美丽的姑苏城东那个金鸡湖畔。
“我们的‘重磅炸弹’投出,一年引来400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园区,这就是效益和成果。”
听主人滔滔不绝地“翻阅”园区的“科技账”,你会被它的流光溢彩所迷惑。
我想用一个最简单和直观的办法去理解园区的科技景象,于是攀到园区管委会的那栋大楼的18层楼道处,然后再举目远望——哈,这回园区的所有美景尽收眼底,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那湖光水色间的科技园、生物纳米,还有簇拥在花丛中一个“研发中心”与高校实验楼,奇妙而绚丽,神秘而璀璨……呵,这就是我的故乡新貌,她正从雄伟的“制造城”迈向多姿多彩的“科技城”、“生态城”、“大学城”……人间天堂的一切美丽的可能尽在此实现。
德国前总理科尔有一次应李光耀之邀来到苏州,他对老朋友李光耀说:“这里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你们新加坡。”
李光耀听后非常高兴,说:“我很高兴科尔先生这样的评价,因为这是我的成功,也是中新两国合作的成功。”
科尔参观苏州园区后,对中国主人说:“你们这儿很有点中国书法、绘画味道。”
当时苏州人一下没有反应过来,问科尔怎讲?科尔说,中国书法讲究的是“留白”不是?你们的园区在厂与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