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英豪榜-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内侍滚鞍下马,跪伏在地。泣不成声:“殿下…大王…大王在朝堂上主持政务时…猝发脑溢血溘然长逝了…华阳王后…请殿下立即返程…主持国政……”
嬴异人眼前一黑,跌倒在车厢里。
271:第七集
第七集
吕不韦和白镜连忙施救。
马夫赶忙调转马头,随众内侍向咸阳城策马狂奔。
70.议事大厅
华阳王后和文武大臣端坐在大厅里。
十分压抑的气氛中,华阳王后沉重地:“三日之内,我大秦国连丧二王。这种大不幸很容易引起局势动荡不安。天下列国存有畏惧我大秦国的一面,又潜伏着时刻对我大秦国展开报复的另一面。眼下我军在外征战的部队正纵深对韩、赵两国进行攻击。近年来我大秦国设置的很多郡县人心尚未完全巩固。如果列国乘我国大丧重新组建合纵联盟抗秦阵营,那么我大秦国就会变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新设置的郡县就可能暴发叛乱。为此眼下的局势对我大秦国极其不利。”
蔡泽:“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之计,唯有马上请太子殿下即位。然后召回在外征战的部队,封锁全国边境,对新设置的郡县实行全面戒严!”
华阳王后:“这只是一时之计。我大秦国唯一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闭关自守!这样做的结果,就等于给列国发出了我大秦国自取灭亡的信号!眼下,大秦国需要的是一个坚强的国君!”
71.太庙
在列祖列宗和商君的牌位前,华阳王后给嬴异人戴上了王冠。他的生母夏姬站在一旁泪水涟涟。
嬴异人对着众多牌位拜了九拜,又对华阳王后和夏姬拜了三拜,正式即位,称号秦庄王。
在两位母后的簇拥下,秦庄王走出太庙。
文武百官跪拜。
秦庄王显得有些麻木不仁。
夏姬轻声地:“我儿要领袖群伦,就切不可给百官以傲慢之感。”
秦庄王轻点了一下头,上前两步,向文武百官俯身下跪。
唐中期、公孙述、蒙骜等一干文武重臣惊喜交加,感动莫名。
蔡泽连忙一路屈膝而上,扶起了秦庄王。
满天彩云。
72.寝宫
秦庄王瞅着案桌上的几份加急奏章,心绪难平。
蔡泽、蒙骜、公孙述和唐中期走进来。
秦庄王默默地瞅了众人一眼,作了一个手势:“诸位大人请坐。”
几个人分别入座。
秦庄王:“乘国丧之机,五个新设置的郡县先后暴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暴徒们攻击地方行政机关,残杀地方官员,大肆抢劫沿街店铺,到处杀人放火。如果不马上制止这种暴行,恐惧就会像瘟疫一样在全国扩散。人心一旦涣散,我大秦国的基业就将土崩瓦解。”
唐中期:“历来在政权交接的过程中,骚乱难免。可像眼下暴发的叛乱,在我大秦国历史上尚属首次。针对当前的局势,老臣主张立即调集军队,平定叛乱。”
公孙述:“老臣则以为,应该采取安抚和镇压并举的手段。”
秦庄王:“安抚谁?镇压谁?”
公孙述:“暴徒。老臣以为大王应该立即诏令全国,对参与叛乱的暴民限期主动投案自首者给予宽大处理。抗令继续作恶者一律罪诛九族。另对于检举揭发和主动协助朝廷缉捕暴徒的民众,给予重赏。只要民心所向,相信叛乱很快就会得以平息。”
秦庄王想了想:“蔡相,您的意思呢?”
蔡泽:“臣赞同公孙大人的提议。如果动不动就调动军队,弄不好会更加助长恐怖气氛的蔓延。”
秦庄王点了点头:“自古人祸甚于天灾,处理方法一定要妥当。国内混乱,极其容易受到外敌入侵。蒙大帅,军队方面您一定要把好关啊。”
蒙骜:“在外征战的部队,已经全部撤离到边境一线严密防守。我军在从赵国撤退的过程中,遭到平原君率赵国军队的疯狂反扑,王龁大将军和断后的三万将士以身殉职了。”
秦庄王脸色苍白。
蒙骜:“据报,平原君在作战中身负重伤,死在了回邯郸的路上。”
秦庄王:“双方主帅皆亡,由此可见战况非常惨烈。我军从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守,前景堪忧啊。要厚恤所有阵亡将士的家属。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在短期内稳定军心,稳定民心。”
众人点头。
秦庄王:“为了安稳人心,我决定大赦天下。除了死囚不予特赦,其余罪囚一律释放。”
唐中期急切地:“大王,眼下局势动荡不安,倘让诸多罪囚回归社会,恐怕全国上下局面会更加混乱。”
秦庄王:“我相信在大秦律法的感召下,热爱祖国的人永远占大多数。在当前这种局面下最能验证曾触犯律法的人,可否已经真正地洗心革面!世间有很多事难辨黑白,但邪不胜正永远是真理!”
蔡泽:“大王拥有临危不惧的气度,相信我大秦国的旗帜定会高高飘扬!”
73.甘泉宫
细雨绵绵。
秦庄王在大厅中召见了吕不韦、王绾、白镜、冯劫和辛胜。
秦庄王:“在我大秦国风雨飘摇之际,我不想多说废话。诸位早存有报效大秦国之心,现在是发挥你们的能力的时候了。眼下全国局势紧迫,朝中诸多重臣年老体衰,急需精力充沛的人才参政议政。鉴于几年前范相就向先王上书举荐了诸位,在当前事态十分不稳的形势下公孙述等大人又再次举荐诸位,就请诸位临危受命,与我大秦国风雨同舟。”
众人一脸肃穆。
秦庄王:“车马已经在宫外恭候。王绾,你即刻去唐中期大人处报到。”
王绾受命离去。
秦庄王:“冯劫,你马上随公孙述大人赶赴叛乱区域,平定叛乱。”
冯劫受命离去。
秦庄王:“辛胜,蒙骜大帅正在等你。都城的保卫工作就交给你负责了。”
辛胜匆匆离去。
秦庄王瞅着外面飘洒的雨丝出了一会儿神,把目光转移到吕不韦脸上:“吕先生,我有意拜你为相。这个国家的命运今后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吕不韦闻言颇感意外,连忙离座下跪:“在下才德浅薄,恐有负大王重托。”
秦庄王:“当国君和当相国,都是不折不扣的苦差事。所谓一人苦换来万人甜。当国君的荣耀在于举国繁荣安泰;当相国的荣耀在于举国奋发图强。个人的悲欢荣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倘若你对我大秦国一统天下的伟业充满信心,就不要推辞,走马上任吧。蔡相在招贤馆里等着你议事呢。”
吕不韦:“大王……”
秦庄王:“国家危难,大丈夫应该挺身而出!思前顾后,不是志士风范!”
吕不韦咬了咬牙,向秦庄王拜了三拜,起身离去。
待他走后,秦庄王起身走到白镜身边坐下,诚挚地:“轻政绩,重务实,尊贤良,亲万民。这是您给我的训示。白先生,我希望您留在我的身边,早晚能给我予警示。”
白镜微笑。
秦庄王:“以您之见,我现在应该如何才能力挽狂澜?”
白镜想了想,用手指蘸酒在案桌上写了几个字。
秦庄王瞅了瞅:“攘外必先安内!精辟!”
74.东周国国都
袅袅香烟中,年迈的东周国国君杨慎在宗庙中参拜列祖列宗。
字幕:东周国国都巩城
杨慎泪眼朦胧地望着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人的灵位,追忆大周王朝昔日之辉煌,不禁掩面抱愧退出宗庙。
在外等候的上大夫季云看着杨慎满面羞惭的神态,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杨慎拭去老泪,垂首踱下了台阶。
季云迎上前,轻声地:“主公,微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杨慎情绪低落:“好话还是坏话…”
季云:“自几年前我大周王朝被暴秦践踏,祖庙被毁,西周三十六城尽数被暴秦吞并,天子蒙辱猝死,我东周之地被暴秦贬为附庸以来,有关大周王朝的话实在没有一句好听的了。到如今主公和臣等苟延残喘,维持着王朝仅存的一点香火,实在是生不如死。哪还有闲心去罗织赞美的言辞呢?”
杨慎缓缓抬起了头:“季云,你到底想说什么?”
季云:“臣以为,与其等死,不如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杨慎瞟了瞟四周,嘴唇颤抖;“…你…你是说叛乱……”
季云深沉地:“为重拾我大周王朝的尊严,摆脱暴秦的统治,怎么能说是叛乱呢?”
杨慎脸色变了几变:“可我国人少兵弱,如何能与暴秦抗衡?”
季云:“我大周王朝虽然陨落,但余威仍在。眼下暴秦连丧国君,国内频频暴动。侵略赵国的秦军又被打得落花流水。天下列国对秦国满怀憎恨。主公何不乘暴秦混乱之机,联络诸侯,共同讨伐,藉以恢复王室的地位和尊严…”
杨慎:“很久以前,诸侯就不把王室放在眼中了。我东周是天下最弱小的国家,诸侯横竖都不会把王室放在眼里啊。”
季云:“未必。暴秦是天下诸侯共同的敌人。主公若不想在屈辱中了此一生,请勿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杨慎再次瞟了瞟四周:“你有把握吗?”
季云:“只要主公有心恢复王室,微臣愿秘密出使列国,联络诸侯,讨伐强秦!”
杨慎埋头走到马车前,又转了回来,拍了拍季云的肩膀,提高了嗓门:“季云啊,你刚才所说的这个消食健胃的药方,寡人回宫后一定试试。以后还有什么好药方,要记得及时告诉寡人。”
季云会意地点了点头。
75.魏国国都
年近花甲的魏安釐王坐在江边垂钓。
字幕:魏国国都大梁
一名内侍飞马而来,滚鞍而下,跪地向魏安釐王禀报:“大王,东周国特使季云求见。”
魏安釐王:“嗯?请。”
一会儿,季云下了一辆马车,身着孝服走到魏安釐王跟前,俯身下跪:“外臣季云叩见大王。”
魏安釐王偏了偏头:“请起…尊使这身打扮,莫非东周君升天了……”
季云:“我王仍健在。外臣是提前给大王吊孝来了。”
魏安釐王抛下鱼杆,不悦地:“这是什么话?”
季云在魏安釐王身边坐下,眼望悠悠江水,叹了一口气:“外臣所说的话虽然难听,但大王一直在等死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年来,秦国和韩、赵两国交锋,贵国一直以中立的态度袖手旁观,难免结怨于韩、赵两国。事态很明显,如果秦国灭了韩、赵两国,贵国随即难逃被吞并的厄运。如果秦国停止攻打韩、赵两国,这两个国家必然会把怒气发泄在贵国身上,联手蚕食贵国。所谓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贵国左右都摆脱不了沦亡的厄运,所以外臣怕到时来不及祭奠大王,只好先把这身丧服穿上了。”
魏安釐王费力地咽了一口口水:“谁会轻易甘心把自己的生命化为东流水?无奈秦国太强大,我国一直保持中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尊使有何奇策能使我国摆脱厄运?”
季云:“外臣卑微,无回天之力。但有一个人不仅能拯救贵国,还能使贵国重新走上中兴之路。”
魏安釐王:“哦?请尊使不吝赐教,这个人是谁?”
季云:“信陵君。”
魏安釐王睁大了眼睛:“信陵君?”
季云:“对。信陵公子是大王的胞弟。尽管十年前因营救赵国心急窃了大王的兵符,但完全是出于一心拯救天下的义举,并非存心与大王作对。至今信陵公子客居赵国多年了。只要大王抛弃前嫌,诚心邀信陵公子回国。凭信陵公子的威望,一定能高举义旗,联络诸侯组建合纵联盟抗秦阵营,乘秦国内乱,一举发动猛攻,翦灭秦国!”
魏安釐王眼前一亮:“这…能够吗?”
季云:“自古内乱多亡国啊。秦国残暴,老天爷才在三天内使秦国的二王命丧黄泉。紧接着秦国国内又屡屡发生史无前例的暴乱。这些征兆都是亡国的信号。大王身为一国之君,如果不抓住这个能振兴社稷,重振雄风的机会,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魏安釐王沉吟不已。
季云等了半晌,失望地站起身来:“古人说得好啊,当懦弱成为一种习惯,活着的人就已经不是人,而是行尸走肉了。”
说着,移步向等候的马车走去。
魏安釐王操起鱼杆,又放下,起身紧走两步,张口呼唤:“尊使请留步!寡人想通了。”
季云停住脚步,转过了身,下拜:“外臣代天下人拜谢大王。”
76.赵国国都
平原府中开设灵堂,前来奠祀平原君的四方宾客络绎不绝。
字幕:赵国国都邯郸
头发已经发白的朱亥陪着须发如霜的魏无忌在赵胜灵前上了香,无限伤感地退出了平原府。
在门外等候的季云伺机走上前,向魏无忌施了一礼:“在下千里迢迢,专程来拜访信陵公子。请公子借一步说话。”
魏无忌:“阁下是……”
季云掏出名刺呈上去。
魏无忌接过名刺瞅了瞅:“原来是季大人。久仰!”
77.名流客栈
季云引魏无忌和朱亥走入一间豪华的客房,关上门,请两人入座之后,掏出一封信函呈给魏无忌。
魏无忌看了信函,不禁热泪盈眶。
季云:“魏王和信陵公子是亲兄弟,匆匆一别已经多年,如今魏王恳请公子归国重掌相位,高执义旗组建合纵联盟抗秦阵营。请公子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万勿推辞。”
魏无忌收起信函,镇静了一下情绪,深沉地:“蒙季大人说情,使我王兄赦免了我和朱亥十年前犯下的逆天大罪。岁月催人老啊。在下纵有冲天之志,已无远飞之力。恐难当重任,贻误天下苍生。”
季云:“您和平原君是名动天下的名公子,都曾使暴秦万分畏惧。现在平原君为抗秦血洒沙场,名垂千古。能振臂号召天下英雄抗击暴秦的人就只有您了。您十年前为拯救赵国,大义赴难。现如今为振兴自己的祖国,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更理应一马当先。年岁的长短和壮志的大小岂可混为一堂?”
魏无忌沉默不语。
朱亥:“季大人,我家公子浪迹天涯,并非畏首畏脚之人。只是诸侯之间一向貌合神离,合纵联盟抗秦之事实在令人冷齿啊。”
季云:“胡说!当年苏秦大人为保天下安康,促成六国合纵联盟抗秦。诸侯同心,致使暴秦多年不敢踏中原一步。暴秦是列国共同的敌人!只要列国同仇敌忾,一定能将其摧毁,还天下永久太平!”
魏无忌起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