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帕蒂亚的猜测并没有错。父亲从研究院回来,看见女儿坐在那里不高
兴,便问明缘由。他真的不同意极为危险的爬金字塔测量高度的方法。他安
慰女儿说:“更简单更方便的方法还有的,那要看你会不会动脑筋思考了。”
这一天,父亲给希帕蒂亚讲相似三角形相对边成比例的定理后,留下了
10 道应用题,希帕蒂亚一气做完,天色已经不早了。父亲正在花园修剪花树
枝叶,见女儿走出书房,便丢下手里树剪跟她一起散步。这时西下的夕阳把
父女二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父亲突然说:“女儿,你快看咱俩的影子呀。”
希帕蒂亚看到地上两人的影子很快地由一长一短变得重合在一起了。她
惊叫起来:“看,西边的太阳正好和咱们两个人的头顶位于一条直线上。”
父亲说:“你说的对极了。这时咱们两人的影子长度和两人的身高还成
正比例呢。”
希帕蒂亚不由得心里一动,猛地想起刚才做的几何应用题便说:“你站
着别动,我这就来测量。”她刚想跑回书房,便被父亲的大手拉住了。
父亲说:“等你拿测量绳回来,咱们的影子还能在一条直线上吗?”
希帕蒂亚一下明白过来了。她想了想说:“假如我的影子长一米,你的
影子长二米,那么知道了我的身高,便可以算出你的身高了。”
父亲高兴地说:“对极了,正好成正比例!”
希帕蒂亚突然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她兴奋地叫了起来:“爸爸,我用
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齐阿普斯金字塔的高度,再也不用爬到塔顶了。”
父亲假装不明白地说:“女儿,别忙着高兴。我还不明白你有什么办法
呢。”
希帕蒂亚说:“等咱们去游齐阿普斯金字塔时,就在那里一直等到太阳
西斜。也就是今天这个时候,金字塔的塔影和我的影子正好重叠时开始测量,
只要量出我的影子长度和金字塔影子长度,便行了。”
父亲说:“你再说清楚一点儿,好不好?”
希帕蒂亚说:“金字塔影长度我能测量出来。它等于我影子头部到金字
塔底的距离加上金字塔底边长度的一半。我的影长也很好测量。如果已知我
的身高,那么通过正比例便可以算出金字塔的高度了。你看这个办法行不
行?”
父亲高兴地说:“我看行,完全可以。我的聪明孩子,你终于想出来一
种最方便的测量方法了。”
希帕蒂亚说:“您同意带我去齐阿普斯金字塔了?”她一边说着,一边
伸出了右手。
父亲的大手紧紧握住女儿的小手说:“一言为定。”
铀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名玛丽·斯可罗
多夫斯卡,原籍波兰,曾任法国镭研究所所长,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放射性
元素。1903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 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金。主要著作
有《放射性专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
玛丽生长在波兰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数学和物理教员,
母亲当过小学校长。玛丽兄弟姐妹 5 个,她是最小的一个。
幼小的玛丽和其他女孩子一样,玩洋娃娃、堆积木,和伙伴玩捉迷藏,
不过,小玛丽才智超人,记忆力特强。三四岁时,她就专心听哥哥姐姐念书,
姐姐有时教玛面识字写字,所以她能熟背许多诗篇。玛丽常到父亲的房间去,
那里放着不少物理仪器和矿物标本,象玻璃管、小天平等。年幼的玛丽对这
些小东西十分有兴趣,她时常踮起脚尖,长时间地仔细端详,还不时用小手
指去碰碰玻璃管。一次,她问父亲:“这些东西叫什么名字?”父亲告诉她
说:“这叫物理仪器,可以通过它们了解许多大自然的奥秘。”从此,这些
仪器就深深刻印在玛丽的脑海里,更多的是培养了她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玛丽的童年很不幸。8 岁那年,大姐得伤寒病夭折了。两年后,母亲又
不幸去世。从此,玛丽失去了妈妈和大姐的爱抚。父亲又被降职减薪,使家
庭经济十分困难。但是,逆境也磨练了她的坚强性格和执着追求知识的意志。
6 岁时,小玛丽进私立小学读书。她知道,家境不好,父亲还让她读书,是
很不容易的,所以,她学习勤奋、刻苦。有一次,小伙伴同她开玩笑,在她
低头看书时,他们把几把椅子高高地叠在她的周围,可她一点也没觉察,等
玛丽看完书,抬起头来,碰到椅子,椅子哗啦啦倒下,她才发觉。小伙伴们
哈哈大笑,但小玛丽既不笑,也不生气,走她自己的路。
上中学时,她的姐姐、哥哥在学校读书都因学习成绩优异获金质奖章,
这使玛丽十分羡慕,她学习更努力了。1883 年 6 月,玛丽中学毕业,也以优
异的成绩获得了金质奖章。
当时,波兰大学不收女学生,女孩子上大学必须出国。出国要花很多钱,
玛丽和姐姐布罗妮商量。玛丽说:“姐姐,你 20 岁了,我才 17 岁。你先去
巴黎上大学,我在华沙工作,挣了钱支持你上学。等你毕业回国,挣了钱再
支持我去上大学。”姐姐十分欣慰。从此,玛丽在华沙做了 5 年家庭教师。
为了支持姐姐读书,玛丽有时连一张邮票都买不起。
成年后,玛丽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了婚,他们生活美满,志同
道合。他们在一间破旧的本棚里,发现了铀的神秘放射现象,导致了原子能
时代的开始,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居里夫妇的长女——伊伦
伊伦·约里奥·居里(1897~1956),法国物理学家,是物理学家居里
夫妇的女儿。
伊伦 1897 年出生在巴黎,是居里夫妇的长女。她的妈妈玛丽·居里,既
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又是慈爱、温存的母亲,玛丽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挤时
间照料孩子。因此,从伊伦呱呱落地起,她就得到了父母的爱抚。
伊伦到了入学年龄时,母亲对她施行了一种不循惯例的特殊教育。当时
一群有才华的学者都把自己的子女聚集在一起,实施这种新的教育方法,包
括伊伦在内共有十来个孩子,每天都去听一种课程,由特邀的教授讲课。这
种教育方法既使孩子们兴奋,又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比如,今天听化学课,
明天又听教学课,还学各种语言、自然科学、雕塑和绘画。最令人兴奋的是
听玛丽·居里的物理课。玛丽利用星期四下午给年幼的学生们讲初步的物理
知识,她把书本上抽象而枯燥的概念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语言,还把她热爱科
学和严格治学的作风传授给伊伦和其他孩子们。就这样,当伊伦还是一个几
乎不会写不会读的孩子时,就接受了母亲和其他学者的教诲。可以说,伊伦
从小就受到了第一流的科学教育。
年幼的伊伦是个懂事的孩子,当她不满 9 岁时,她的父亲皮埃尔·居里
在巴黎街头不幸被马车辗死了。伊伦常常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安慰悲伤的
母亲。她唯恐母亲再发生什么不幸,就常常跟随母亲去实验室,依偎在母亲
身旁。也正是从这里,伊伦渐渐对物理学实验和化学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伊伦和她的丈夫约里奥在生活和工作中相敬相助。1934 年,他们
用λ粒子轰击铅、硼、镁,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物质,并对核裂变现象进
行过研究。因此,1935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给他们夫妇俩共同颁发了诺贝尔
化学奖金。
少年大学生——露丝·劳伦斯
露丝·劳伦斯是 1972 年出生在英国的小姑娘。她 11 岁进入牛津大
学,只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三年的课程,取得荣誉数学学位。13 岁,她大学毕
业,是英国牛津大学建校数百年来最小的大学毕业生。紧接着,她又在这个
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劳伦斯在 9 岁就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两年后,她就考上了牛津大学。
当时和她一起参加入学考试的共有 530 人。劳伦斯成绩名列第一,并获得牛
津大学圣·休斯学院的奖学金。劳伦斯卓绝超群的才华一时轰动了牛津大学,
被誉为牛津大学的数学神童。
劳伦斯考入牛津大学后即在圣·休斯学院学习。在一次课堂学术讲座会
上,当其他同学正绞尽脑汁在解一位院士精心制作的复杂公式时,劳伦斯却
指出了出题中的一个错误。
劳伦斯的父亲哈利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劳伦斯上学和放学回家。人们看到
小劳伦斯每天穿着牛津大学学生统一穿的那种黑袍、戴着学士帽被父亲接送
上学的情景,都感到很有趣,心里也十分羡慕。
牛津大学曾举行过一次长达 4 个星期的数学考试。当这次马拉松式的考
试结束时,劳伦斯完成了 192 道难题,而其他学生竭尽全力平均才做了 31
道题。劳伦斯的智慧大大超过了周围的学生。她达到这种水平时仅仅 13 岁,
确实是位天才。
小劳伦斯计划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在满 16 岁时完成哲学博士的学业。那
时她将成为牛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战胜电脑——沙昆塔拉
沙昆塔拉,印度的心算神童,连电子计算机也比不过她,真是世界上一
大奇迹。
沙昆塔拉 6 岁时,已显露出惊人的天赋。有一天她的小叔叔在做数学练
习时被一道题难住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那道题是要求一个三位数的立
方根。在一旁玩耍的小沙昆塔拉见叔叔半天不说话,只是发愣,觉得十分好
笑,便去拉叔叔的胳臂,要他跟自己一块玩耍。
叔叔生气地推开她,说:“别捣乱,去,去……”
沙昆塔拉说:“我替你算好不好?”
叔叔摇摇头,说:“别开玩笑了,这是高中学生做的代数题。你还没上
小学呢!”
沙昆塔拉不服气地说:“你用笔算,我用心算,看看谁算得快,不行吗?”
叔叔根本不相信她的话,自顾自地继续做练习,10 分钟过去了,他才算
出了结果。这时小沙昆塔拉早把立方根心算出来了。两下里一对照,沙昆塔
拉心算的完全正确。叔叔大为惊奇,他一连出了三道求立方根的数学题,小
沙昆塔拉都是立即念出了答数。叔叔查一查标准答案,结果是全部正确无误。
叔叔以后再做数学题时,便找小沙昆塔拉帮忙,再难的问题都不费吹灰之力、
迎刃而解了。这件事传开了,许多人来问算题,竟然没有一个能难住小姑娘
的。“女神童”的美名越传越远了,也惊动了一些知名的科学家,他们纷纷
邀请女神童前去表演。
从 14 岁起,小沙昆塔拉的足迹走遍了全世界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她
的神奇心算术轰动了巴黎、柏林、伦敦等许多大城市。澳大利亚的一位名教
授热情地接待了沙昆塔拉。他事先准备了一大堆数学计算题。在公开表演的
时候,教授把计算题交给了沙昆塔拉一份,自己那一份开始输入准备好的电
子计算机。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人们都屏住气息,看这一场人与电子计算
机的比赛。哪知教授还没有把计算题全部输入电子计算机里,小沙昆塔拉已
经心算完毕全部算题,并且把答案公诸于众了。人们欢呼震动,个个惊叹不
已。等电子计算机的荧屏上显示出答案时,竟然和小姑娘心算的完全相同,
而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却比女神童的心算来得慢多了。人们一齐拥向沙昆塔
拉,向她表示祝贺和敬意。
美国很有权威的得克萨斯州拉斯大学也热情地溜邀请印度女神童沙昆塔
拉前去表演,并且组织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人与计算机的比赛。
拉斯大学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电子计算机专家和著名教授组成的小组,负
责决赛活动的正常进行。沙昆塔拉要和三台美国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对擂。决
赛就要开始了,大学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小沙昆塔拉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
地坐在广场中心特设的擂台中间,三台大型电子计算机排在对面。
大屏幕上公布了计算题目,沙昆塔拉和电子计算机同时开始计算。1 道
题,2 道题,3 道题……一共是 15 道复杂的计算题。沙昆塔拉计算的速度和
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差不多,双方得出结果用的时间前后也不过相差零点几秒
钟。在场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情是真的,但又不能不
承认印度女神童奇妙无比的心算术太了不起了。
有一位在场观看的权威专家提议,再让印度女神童和电子计算机算一道
难度更大的数学计算题。在场的人全都双手赞成,只有难度越大的计算,才
越能比试出水平的高底呢!这一道题是举出了一个 201 位的超数学,要求算
出它的 23 次立方根!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进行过这么高难度的计算。人们
对沙昆塔拉有些担心了。计算就要开始了,小沙昆塔拉已经做好了心算的准
备,但是拉斯大学的电子计算机专家却向众人宣布了一条更为惊人的消息:
这样大的数学计算题,拉斯大学的 3 台电子计算机根本无法输入,因为它们
的设计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等于宣布对擂的一方弃权,退出了比赛。
成千上万的观众轰动了,嘘声四起。人们不满意拉斯大学专家的讲话,他们
跑了老远来看比赛,哪能干瞪眼离去?人群里乱成一团,指责声和不客气的
叫骂声充满了广场。拉斯大学负责人一看不好收场,经过研究以后,才向公
众宣布:立即去外地把美国不久前才研制出的最尖端的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用飞机运来,和印度女神童继续进行比赛。
比赛推迟了整整 24 小时,可观众情绪更加激昂,观赛的人数有增无减。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本来不感兴趣的也来凑热闹了。谁不想看看这场史无前
例的比赛?当地几家报纸破例地反复写出报道,电视工作人员更是不离现
场,引得全城每一家电视机前都坐满了好奇的人们。他们可以看到美国最先
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运到拉斯大学的实况转播,他们可以一睹印度女神童沙
昆塔拉的风采,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比赛开始了,人们屏住气息观看。沙昆塔拉不慌不忙,用了 50 秒的时间
心算出了答案;而美国尖端电子计算机用了 1 分钟才计算出结果。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