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久夺得第 5 届世界杯赛的吊环、双杠冠军;1981 年李月久、李小平夺得自
由体操、鞍马冠军,1982 年,在第 6 届世界杯赛中,李宁一人独得全能、自
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 6 块金牌,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
“体操王子”的美誉传遍全世界;1983 年,在第 22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
中国男队团结奋战,以 0。1 分的优势战胜了前苏联队,荣登冠军宝座,实现
了我国体操界多年的宿愿。
“体操王子”——李宁
男子体操比赛,六个单项加一个全能,一共 7 块金牌。李宁在 1982 年的
第 6 届世界杯赛中,一人独得 6 枚金牌,这在世界体操史上是空前的。无怪
当时的外国人说:“李宁的惊人成功是前所未有的。”“李宁揭开了世界体
操史上的新篇章!”
尤其是男子全能冠军,更具有特殊的、划时代的意义。30 年来,这块金
牌一直为前苏联的运动员所垄断,从 1952 年到 1982 年国际上共举办了世界
锦标赛、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体操大赛 21 次,除 4 次被日本运动员夺走外,
其余的 17 次,全为前苏联运动员包揽。是李宁,在这项代表着世界男子体操
最高水平的金牌榜上,添上了一笔中国运动员的名字。
李宁是壮族人,生于 1963 年,是个身量不高、活泼好动、两眼有神的大
头娃娃。8 岁时,就被广西体操队教练梁文杰看中,收归门下,开始了他的
体操生涯。一年多的正规训练,小李宁有了长足进步。1973 年,全国少年体
操分区赛在南昌举行,当广西男队出场时,引发出全场观众的一片笑声。原
来,在齐刷刷的队伍尾巴上,甩搭甩搭地走着一个比别人矮一头的小家伙,
他大模大样,旁若无人,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向看台上东张西望。这
个惹人喜爱的孩子,一出场比赛就招来阵阵掌声,跟头翻得干净利落,并且
居然做出了当时连成年人也没有几个会做的高难动作——双杠前摆转体成倒
立,赛完之后还总爱调皮地冲着观众伸一下舌头。李宁为广西队得了两块奖
牌:自由体操冠军和双杠第 3 名。
1980 年,李宁进入国家集训队,受教于世界知名的体操教练张健,进步
飞快,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981 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李宁崭
露头角,一举夺得三枚金牌。特别是他的自由体操,一上场的空翻两周加转
体 360 度,就赢得一个碰头彩,随着又是一连串的高难动作,他还别出心裁
地把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搬到了自由体操的地毯上,最后以屈体空翻两周结
束,动作新,跟头冲,高、轻、飘、稳占全了,赢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1981 年第 21 届体操锦标赛上,李宁在熟悉场地时,右踝扭伤,脚脖子
肿得像馒头,一动就钻心地疼。领导决定不让李宁上场。李宁急了,他来了
个“李宁式的绝招”,在报名截止日的凌晨,他悄悄爬起,咬牙跑步,当着
领导和教练的面,从凳子上往下跳,用受伤的脚来了个单腿平衡!终于争得
了领导同意,上场比赛。
1984 年,李宁在第 23 届奥运会上,又一举夺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
三项冠军,五星红旗一次次在美国的加州大学体育馆冉冉升起。一位香港记
者当场抱着李宁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啊,你为我们中华民族争
了光。”在场的美国观众对中国记者说:“今晚是李宁的天下。”美国体操
名将威德马尔钦佩地说:“李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体操选手。”
李宁现已离开体坛,在新的领域里进行着新的拼搏,并取得了不亚于他
在体坛上的成就,他是第一个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多次担
任国际体操大赛的裁判员、裁判长和竞赛促裁委员会成员。“李宁服装”和
健力宝饮料,风行全国。
年龄最小和最大的体操运动员
年龄最小的世界体操冠军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体操运动员逐步趋向年轻化。从世界前 6 名的平
均年龄来看,男子已从 25 岁下降到 20 岁左右,女子则从 20 岁下降到 15 岁。
罗马尼亚女运动员科马内奇 14 岁就取得世界冠军。那是 1976 年的第 21 届奥
运会,她在那次比赛中,一口气得了 7 个 10 分,夺得个人全能、平衡木和高
低杠三枚金牌。目前,许多国家从幼儿园就开始早期训练了。为了保证青少
年的身心健康,在 80 年代初,国际体操联合会规定,女运动员必须年满 15
岁才能参加大型的世界体操比赛。这样,科马内奇就成了空前绝后的年龄最
小的世界体操冠军了。
年龄最大的体操运动员
在原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的埃贝恩布,有一位年过 90 的体操运动员,名
叫海因利希·施密特。这位老者是个园艺师,他在 1978 年的原联邦德国体操
锦标赛上,获得了器械体操 4 项全能的第 66 名。
施密特从小就喜爱体操。他 14 岁时被接纳为德国体操协会的会员,成为
正式体操运动员。他第一次参加德国体操锦标赛时已经 43 岁了。以后他又参
加过 4 届全国体操锦标赛,而且每次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0 年他虽然已
90 岁了,但仍可做单杠的大回环、挂膝回环和摆动,双杠的屈体滚翻、挂臂
悬垂和侧平举等动作。这是体操运动中的奇迹,也可算是一项“世界冠军”
吧!
雏雁凌空——跳水
跳水是在跳水台板上跑跳,完成空中动作,以入水为结束的一项水上运
动。跳水运动的项目有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两项:
跳板跳水有 1 米板和 3 米板两种。自 60 年代铝合金板问世后,已出现了
向前翻腾 4 周半和其他多周翻腾转体动作。随着跳板弹性越来越大,对运动
员掌握身体平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跳板跳水的关键是合理利用跳板的反
弹力,获得最佳起跳角和高度。所以走板和起跳是跳板跳水的基础。
跳台跳水是在坚硬而没有弹性的 5 米、7。5 米或 10 米高台上进行,世
界高手都选用 10 米跳台。因从 10 米台起跳到入水大约是 1。41 秒,相对来
说比 5 米和 7。5 米台有较长的腾空时间,便于做出难度更高的翻转动作。跳
台跳水起跳稳定,与跳板跳水技术截然不同,一般采用快助跑低跨跳,腾空
后迅速拢紧体形,缩短纵轴旋转的半径距离。纵轴翻腾力和横轴转体力处理
是否协调、连贯、适当,是做好既翻腾又转体的关键。
关于跳水运动的历史,在伦敦大不列颠的博物馆里,陈列着公元前 500
年的一只陶质酒杯,杯上绘有一个人正勇敢地从船舷上跳入海中,这是至今
所见跳水运动最古老的物证之一。中国早在宋代(公元 960~1275 年)就有
了跳水活动,并且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
带的码头工人、船工、渔民在 17 世纪就盛行从悬崖陡壁或固定的建筑物上跳
水,并逐渐发展到现代的跳台和跳板跳水。
现代的竞技性跳水运动,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出现于欧洲。1904 年第
3 届奥运会将跳水列为比赛项目,1908 年第 4 届奥运会确定了正式比赛规则,
1912 年第 5 届奥运会时又增加了女子跳水项目,从此跳水运动在世界各国都
开展起来。目前,世界性的大型比赛,除奥运会之外,还有世界锦标赛和世
界杯赛。
当今世界跳水运动的水平,以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跳水王子”——美国的洛加尼斯雄踞世界之巅,我国也先后涌现出大批跳
水“皇后”:陈肖霞、高敏、许艳梅等。世界跳水运动正向着动作难度大、
空中造型优美、翻腾转体迅速、动作准确平稳、入水水花小及运动员破纪录
年纪小的方向发展。随着高难动作的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除了用心
理学、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提高训练水平外,还运用了现代化运动器材,并应
用电子计算机对跳水运动进行专项技术研究,为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创造了
良好的训练条件。
从事跳水运动,能使人的体态矫健,且有助于全身肌肉协调发展和神经
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跳水运动既惊险优美,又能陶冶情操、熔铸意
志,是极受青睐的竞赛项目。
辛勤的园丁
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张伯苓的故事
“知道有中国的,
便知道有个南开。
……天下谁人不知,
南开有个张校长。”
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和曹禹,在 40 年代,于美国合写的一首诗中
的几句。
老舍曾在南开学校当教师,曹禺曾在南开当学生,他们在诗中所说的张
校长叫张伯苓。
张伯苓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他 50 年呕心沥血,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
南开大学、南开小学,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伯苓出生在 1876 年。那时正是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
义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年轻的张伯苓以优异成绩考入水师学堂,准备毕业后
参加海军。他想亲手驾驶战舰,筑起海上长城,抵御列强侵略。
谁知张伯苓还没毕业,就听说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中国的海军惨败,险
些全军覆没。张伯苓好容易盼到上了军舰,他看到舰艇破旧不堪,装备很差,
再看看清朝的海军士兵,一个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有的甚至是手拿大刀、
怀揣烟枪的大烟鬼,精神萎靡,连走路都是慢吞吞地拖着脚,怎么能打胜仗
呢?
张伯苓站在甲板上,眼望苍茫大海,耳听海浪拍岸,心潮澎湃,他认识
到,海军救不了中国!他苦苦思索新的救国之路,他说:
“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必须有强健的国民。欲培养健全的国民,必须
创办新式学校,造就一代新人,我乃决定献身教育救国事业。”
张伯苓愤然脱离海军,回到故乡天津,从事教育。
1907 年,南开中学堂办起来了,张伯苓任校长,施展了他的办学才华。
他提出:要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和“服务社会之能力”。
学校里开了一门“修身”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张伯苓亲自来上这
门课。每到星期三课后,全体学生走进礼堂坐好,张校长就开始讲课。他口
才极好,讲话生动吸引人,学生特别爱听他讲。他为了说明一些深刻的道理,
还常常组织小表演。
有一次,他组织表演“拉绳子”。他拿出几根绳子,叫一位小同学上台,
用手拉住这些绳子的一端,又叫几位大同学上台,每人用手拉住绳子的另一
端。第一次他让大同学向不同的方向拉,那小同学站在那里稳如泰山;第二
次他让大同学合拢起来,向同一方向拉那几根绳子,小同学就站不住了。同
学们兴致勃勃地看完表演,张校长才说:
“你们懂了吧?分则易折,合则难摧。”团结的重要性就这样深入浅出
地讲清楚了。
张校长常讲国内外大事、校内外大事,讲做人的道理。他讲得最多的还
是“爱国”这个题目。每逢新生入学,他要讲自己在海军中看到和听到的,
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而发奋。每逢国耻纪念日,他要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激励学生保卫祖国的雄心。
张校长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好习惯、好作风。南开不允许学生衣服不整洁,
更不允许穿奇装异服。南开的学生要穿校服,草绿色的制服配上银白色的扣
子,戴上有六角形铜帽徽的帽子,一个个显得格外精神。
一次,美国的一位大学校长来参观,见学生这样精神,问张校长是怎么
培养的。张校长笑而不答,带美国客人来到校门口。校门里面的墙上,竖着
一面穿衣镜,上面还写着 40 个大字:“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他要求学生每天走进校门,要先面
对镜子整饰仪容,久而久之,这镜子和镜子上的字就成了无声的命令,督促
学生做到仪容大方,服装整洁。美国客人看了十分钦佩张校长的教育方法,
给镜子拍了照片,又把上面的字翻译成英文,向美国的学校做了介绍。
张校长对学生的学习更重视,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
识。他请来了很多有名的教师,像前面提到的著名的文学家老舍老生,就是
他请来教国文的教师。他还从国外买来最先进的设备,建造物理、化学实验
室,用各种科学实验,展现大自然的神奇,促使学生学习各种自然科学知识。
张校长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但同时反对死读书。为活跃学习气氛,扩
展学生的知识面,他把很多社会上有名的人请到学校来,召开演讲会,让学
生听到各种名人的演说;他又带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银行、商店等,并要
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他还经常带领学生去旅行,纵览祖国大好河山。学校
里还成立了很多社团,吸收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他亲自组织话剧团,和学生
们一起编剧本、演话剧。前面提到的曹禺,在南开上学时,就是话剧团的演
员,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戏剧家。
张校长还注意学生的身体,他说:
“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张校长在学校开设体育课。练体操没有
体育器械,他就亲自画图,请木匠做出哑铃、木棒;练跳高没有跳高架,他
就用椅子架一个鸡毛掸子,竿子要升高时,就垫上书本;练跳鞍马,没有真
正的鞍马,他就让学生弯下腰,双手扶膝当鞍马,其他学生练习跳。
为了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他常组织体育比赛。一次,学校教师队和
学生队赛足球,张校长亲自上场,在教师队里当守门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