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冼冤录-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天佑说完,长长的舒了口气,他望着在场的众人,发现大家都在沉思,脸上的表情似乎表明他们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话。他急了,问元灭道:“你以为元尽是这样杀害方丈的吗?”

元灭瞧了一眼包拯,不敢马上回答,他含糊其辞的说道:“我不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形,不过我想包大人一定自有定论。”

包拯笑着摇了摇头,陆天佑这下急了,情急之下他一把从包拯手里抢过那物件,也就是他所说的元尽的作案工具,走到窗口,面向众人,赌气似的说道:“好吧,我就作一次示范给大家看看!”

陆天佑说完,走到门外,站在窗前,大声喊道:“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当时元尽就是这样的!”

陆天佑将窗户稍稍打开,只留一道缝,再把钩子放在窗闩上,轻轻一提,与此同时再将窗户一拉。那闩子果然掉到了窗槽了,将窗户紧紧关上,就像在里面关上的一样。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陆天佑哈哈大笑道:“这下你们相信了吧?我刚才的推断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包大人,这下物证也有了,杀人动机也有了,密室也破了,总可以结案了吧?”

包拯仍然在沉思中,公孙策轻轻唤道:“大人,大人,陆大人在问您话呢!”

“哦,让我再想想。”包拯又思虑片刻,脸上忽然闪现笑容,走到陆天佑跟前大声赞道:“想不到陆大人竟然断狱如神啊,如此复杂、头绪繁杂的案件也能分析的头头是道,最终将凶手的如意算盘揭穿,真是令包拯感到万分的惭愧啊,看来我还要向你多多学习才是!只是可惜的是凶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他免去了铡刀之刑啊!”

陆天佑得到包拯称赞,自然得意万分,他也顾不得去仔细揣摩包拯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兴奋地说道:“元尽虽然已经自杀谢罪,想必他也是带着愧疚而死的,就算到了地府他也会活在痛苦中的,而我们破了这案子,也能有个交代了。包大人,我们在此耽搁得太久了,还是快点回到嘉陵县,尚有许多大事等着您去处理呢,这里的后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包拯稍稍一想,就说道:“好吧,既然案子告破,,我再留在这里也是无益,这里就麻烦陆大人了,我一定会向朝廷禀明此事,替你大大的记上一功的!”

陆天佑顿时喜笑颜开,他深深地朝包拯鞠了一躬,道:“如此就先谢过包大人了,您就放心的去吧。我已在山下安排好了人手,他们会负责您的行程中的一切的,我想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又能在嘉陵县见面了。”

“呵呵,说的也是,那我就先走一步了。”包拯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我们启程吧。”

公孙策心中尚有一丝疑问想问,但是包拯竟然就要离开了,他想不通包拯为何这么做,刚想开口询问,忽见包拯使了个奇怪的眼神,顿时醒悟过来,急忙闭口,点点头,跟在包拯身后,二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龙居寺的大门,直向山下走去。

走到半山腰,公孙策忍不住问道:“大人,您刚才使是何意?”

包拯没有停止脚步,也没有回头,他轻声说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小心有人跟踪,我们到了山下再说其中的缘由吧。”

公孙策立刻警觉起来,他用眼睛的余光往两边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他不敢往后看去,怕被人发现,他相信包拯一定察觉到了什么,也许到了山下,就能知道个大概了。于是不敢再说话,紧紧跟上包拯。

到了山脚下,果然看见一帮衙役在等候,毫无疑问这些人肯定是陆天佑派来的,包拯朝公孙策使了个眼色道:“你先去应付他们,我还要上山一趟。”

公孙策面露不解之色,包拯把他拉到一旁的树林里,耐心的解释道:“陆大人的推断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总觉得其中另有隐情,所以还想偷偷上山查访一番,如果刚才硬是留在山上,恐怕得不到任何收获的。”

公孙策“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包拯的苦衷,他又问道:“大人从哪里看出了破绽?”

包拯知道不跟公孙策道明其中的缘由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轻声道:“陆大人所说的杀人动机虽然也能成立,但是都建立在元灭一个人的诉说上,这一点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另外,他的密室之说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精彩,似乎也符合逻辑,但是你不觉得太逼真了吗?他好像身临其境似的,当然我不是怀疑他,但其中必有隐情。”

“大人说的是,那学生就去引开他们,不过,大人自己千万要小心了,我会尽快和大人会合的。”公孙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作出了决断。

第五部 古刹迷踪 第十三章 意外发现

包拯和公孙策分手后,并没有马上走出树林,他目送公孙策的身影离开,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转眼间就会变成漆黑一片。他暗暗思考了一下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一直等到天黑,才走出了树林,悄悄向山上摸去。

不久,包拯顺着原路又来到了龙居寺的大门前,他抬眼看了看紧闭的大门,不禁皱起了眉头,总不能大声叫唤僧人来开门吧?忽然,他想到在案子发生后,勘察寺中情况时曾经发现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有一个仅容半人身高的狗洞。包拯当机立断,立刻向那个方向走去,到了那地方,包拯拨开草丛,果然发现有一个洞,他心中大喜,回头看看并无异常情况,立刻弯下腰,小心的钻了进去。

包拯进了龙居寺,直起身子,正待观察一下四周的动静,忽然感觉有一丝不对劲,他忙向身后望去,顿时大吃一惊,只见一个黑影正站在离他一丈远的地方冷冷的盯着他。包拯脑中急切转过各种各样的念头,是该逃离这儿还是硬着头皮上前?他正犹豫不定,不料那黑影却开口了。

“前面之人可是包大人?”

包拯一愣,心想此人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难道他一直在注意自己吗?听他的口气似乎并无敌意,于是试探性的说道:“我正是包拯,可是你又是怎么知道我的呢?我印象中并不曾见过你呀!”

黑影笑道:“我只是一个无名的扫地僧,包大人当然不知道我了。但是你在龙居寺的这几天里,我可是见过你的!”

包拯不明白他用意何在,于是打了个哈哈,说道:“原来是大师呀。我多有失礼了。不知道这么晚了,大师在此等候包某,有事吩咐吗?”

扫地僧道:“大人忘记了吗?这里是龙居寺,打扫寺中卫生是我的职责所在,倒是大人,去而复返,又在夜里悄悄的进来,显得非常奇怪啊!”

包拯一颗心差点跳到嗓子口,他想万一此人大声叫起来,被人发现,自己的计划可就前功尽弃了。他飞快的盘算了一下,编了一个谎话道:“哦,我下山后发现有一样东西忘在山上,又非常重要,所以就赶紧回来拿了,到了山上一看门都关了,只好从这里进来了,让大师见笑了。”包拯说到这里,故意装出一副苦笑的样子,心中却在算计,如果这个僧人不相信自己的话,叫唤别人,自己迫不得已只有将他打昏再说了。

包拯正在盘算,那扫地僧却笑道:“包大人不必多心,老僧并无恶意,我也知道你此番夜入龙居寺,一定是为那方丈被杀一案而来,你看我猜得对不对?”

包拯更加吃惊了,他仔细想看清扫地僧的模样,可惜在黑暗中,始终无法辨认出,那扫地僧似乎知道了包拯的用意,忽然快步走上来,,将他拉着就走,包拯大惊,用力想挣脱,但不料此人劲道极大,包拯根本不能动得分毫!包拯被那扫地僧很快就拉进了一间偏僻的房间,扫地僧放开包拯,然后紧紧的关上了门,紧接着点亮了一盏油灯。包拯借着灯光看清了屋子的摆设。

屋子里摆放着一张破床,简单的一桌一椅也破烂不堪,角落里堆放着杂草以及一些日常用的工具,这屋子与其说是人住的还不如说是一间仓库。

包拯正在疑惑不定,扫地僧转过身来说道:“包大人不用怀疑,这里是我住的地方,没有人会发现的。”

包拯这才看清了他的样子,扫地僧约有七十岁了,发须皆白,身材高大,很魁梧的样子,但脸上的神色却很慈祥,看上去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包拯的心里稍稍平静下来。

“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何把我带到这里来”包拯问道。

“我不是对你说了吗?我只是一个扫地的僧人,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将你的行踪告诉别人的,我将你带到这里,只因为有重要的线索相告。”扫地僧郑重其事的说道,他招手让包拯坐下,自己却站着。

包拯听到他的话,隐约猜到了他的用意,但是警惕的心却没有放下,谁知道是不是陷阱?他问道:“你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扫地僧道:“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包大人一定对方丈被杀一案心存疑虑,元尽是否凶手,您恐怕也不会和陆大人想的完全一样吧?”

包拯不由得站起来:“此话何意?这个案子不是了结了吗?”他的心里越发怀疑这个扫地僧的身份,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自己在龙居寺中并没有见过他,他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陆大人的推断虽然从表面上听上去似乎合理,但其实经不起推敲,首先那件凶器非常重要,他又怎么会藏在自己的房中呢?其次,元灭腿脚不便,他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得到凶器?再说了,元尽即使真是杀人凶手,他难道不能连元灭也杀了吗?反正元灭没有抵抗能力,他连方丈都能杀,又岂在乎一个元灭?”扫地僧一口气说完,然后注意着包拯的表情。

包拯偷偷返回龙居寺,其实也有这些怀疑,而且他对陆天佑催他下山也感到疑惑,但扫地僧如此清晰的分析,使他相信此人绝不是事外之人,他一定和这个案子有着某种关联。想到此处,他小心问道:“那么按照大师的意思,我该如何做呢?”

“哈哈,包大人这么说不是折杀我了吗?”扫地僧忽然轻声笑了一下,他大概意识到了包拯的意思,忽然一个箭步走到门口,飞快的跑了出去。包拯一愣,生怕他耍什么花招,急忙追了出去。

追出屋子,包拯一看扫地僧的身影正向寺后奔去,他来不及多想,紧紧跟了上去。扫地僧虽然年纪较大,但动作却很灵活,包拯竟然一时追不上他,不过,扫地僧似乎有意在控制和包拯之间的距离,他并没有将包拯完全甩开,而是将他引到了一个院子里。包拯紧追过去,忽然发现不见了扫地僧的人影。他顿时警觉起来,仔细观察四周的情形。这间院子似乎很久没有人来过了,杂草丛生,显得了无生气,他想扫地僧将他带到这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许谜底就在这院子里,他小心翼翼的开始寻找起来。

第五部 古刹迷踪 第十四章 无名尸体

包拯几乎将整个院子仔细搜寻了一遍,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东西,他呆呆的站在那儿,脑子里闪过扫地僧的一言一行,他可以断定扫地僧绝不会是在开玩笑,那么就是自己疏忽了要紧的地方。他决定再从头找一次。

这会果然没有白费功夫,包拯拨开墙脚边的乱草,发现地上的泥土似乎有被抹过的痕迹,心中一动,轻轻吹掉地上的灰尘,竟然发现灰尘下铺着一块铁板。他暗喜,将头凑上去,附耳倾听,铁板下面毫无动静。但包拯相信,这下面一定隐藏这什么重大秘密。他拉着铁板上的一个铁环,用力一拉,铁板动了一下,他大喜,站起身来,朝四周查看片刻,周围漆黑一片,了无声息,于是,包拯再次弯下腰,慢慢的将那铁板拉了开来,下面原来是一口废井!包拯拣起地上的一颗石子,扔到井下,下面传来石子落地的声音,看上去井水已经干涸,而且这口井并不深。包拯小心的摸了摸井口的四周,发现有几个凹进去的铁圈,似乎是方便人下井的,他决定下井一探究竟。

包拯抓紧铁圈,脚伸了下去,用力勾住铁圈,然后慢慢的往下移动,不一会儿,他的双脚就感觉接触到了地面,包拯心中一喜,睁大眼睛想努力看个究竟,但是井内实在是太暗了,根本无法看到任何东西,所幸井底已经干涸,要不然不堪设想。

包拯忽然想起自己身边还带有一个火褶子,于是连忙拿出来,在井壁上用力一擦,一丝微弱的亮光出现了。他举起火褶子,想将井内的大致情况了解一下。

猛然间,包拯发现前面不过一尺的靠墙边竟然坐着一具骷髅。他“啊”的一声,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去。待他定下心来,仔细查看,才发现这具骷髅在他震惊之下也轰然倒地,似乎他碰到了什么东西。

包拯惊疑不定,这口枯井怎么会有具骷髅呢?他到底是何许人?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包拯的脑子里,他仔细查看骷髅,发现他骨架甚小,种种迹象表明死者生前应该是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它的边上还放着一只残缺不全的破碗,一想起所处的环境,包拯不禁想到,难道这具骷髅是被关押在这不见天日的枯井里饿死的吗?这的确太残忍了,那么做这一切的又会是何许人,他的目的何在?

包拯心想,这具骷髅身上一定隐藏着什么线索,他不由得弯下身子又仔细寻找起来。心里却在念叨:莫怪,莫怪,希望你能给我线索,好让你的冤屈得以洗清。

说来也怪,如此一念叨,包拯果然在骷髅的底下发现了一样东西,他小心拿了起来,凑近灯光一看,大吃一惊,这是一块类似腰牌的木板,上面刻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名字。包拯望着眼前这具一动不动的骷髅,心里仿佛明白了许多。他叹了一口气,拉过一些干草,将骷髅盖上,默默念道,您就安息吧,您受的冤屈我会替您公布天下的。

包拯将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仔细理了一下顺序,大概有了个数,但是有些地方还有疑虑,他想只有找到那个扫地僧,才会明白一切。他一定知道整个案子的始末。在这些三人案中,他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包拯从枯井中怕了上来,又感到为难了,到哪里去找那个扫地僧呢?很明显,他有意在隐藏自己的行踪,也许他感受到了危险的存在吧。

正当包拯左右为难之际,忽然觉得身后有一丝轻微的声音,他不由紧张的回过头去,之间一个黑影手里举着一把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