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痛苦收集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疑人现在在哪儿。”

月川的嘴张得可以塞进一个鸡蛋,惊讶之意不言而喻:“这怎么可能!”

“没准以你的视角能发现我们发现不了的东西。没收获也无关要紧。”话虽这样说,但对黔驴技穷的李光智来说,对月川还是抱以厚望的。

“哦,那我试试。”

屋子里尽量保持着原样,其实几个重要的证物已经被带回去了,不过本身里面就没什么陈设,所以现在和几天前的模样并无太大区别。

“这里原来有一堆化学实验用的玻璃器皿和试管,还有——试管后面还留下来一些作业本的纸张,上面写了字。”李光智从轮子的手里接过几张放大后的照片,递给月川。

“这是什么?”月川接过照片,上面的公式他没有学过,只零星认识一些符号。

“是大学程度的化学及化学公式。”李光智补充道,“我们找人‘翻译’过,没有特别的意思,也没有涉及TATP的制作,他好像是根据一本教科书后的习题,在自行解题。”

“好学的学生?”

“嗯,可以这样说吧。”李光智将郝志梓在A大实验室门口蹭课的事儿描述了一番,再穿插了一些嫌疑人家中的状况,“考了四年,年年落榜。”

“那肯定心灰意冷了。”月川感觉有点不适,站了没一会儿,背后的汗水就渗了出来,“那他以何为生呢?”

“这个说在点子上了。”李光智点点头,“就我们对他家庭的了解,很贫困,出门的时候嫌疑人身上不可能揣很多钱,而且他已经出来一年多了,就算再节省,毕竟也还是需要开销。所以正在对全市的工地进行排查,最有可能做过的工作就是临时工了,但走访起来难度很大,很多工地都是按件计酬,没有劳动合同,有时候甚至连彼此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月川没有回应李光智的分析,他在原地转了一个圈,默默地观察着房间里的一切。在他的眼中,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结合着照片,月川努力还原着当时的情形。

靠墙的是床,说是床其实就是两把椅子,中间架了一张门板。门板上铺了一条印有牡丹花图案的床单,颜色已经脏得辨不清了,上面全都是汗渍,而且还皱得像一块洗碗用的大抹布。

这是因为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才会留下的痕迹吧!也难怪,过去的几个月里,天气炎热,夜不能寐,更何况还是在这样一个如同蒸笼一样的狭小空间。月川不禁惊叹,人的忍耐力真是可以无下限地延伸。

月川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瘦瘦的男生,满身散发着难闻的汗馊味儿,因为睡眠严重不足,而导致的黑眼圈让他看起来更加憔悴。

“这是什么?”地上有几个圆弧形的印子。

“应该是坛子或者缸之类的什么玩意儿,曾经放在这里,一共有四个。”一直没有打扰月川思考的李光智,这才接过话去。

“做什么用的?”

“不知道,积水吧,也许有别的用途,我们发现的时候也只有印子,东西已经被拿走了。”

“哦!”月川应了一声,把脸转了过去。

嫌疑人应该很少离开屋子,月川接着想象,床边有把方凳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凳子的表面被磨得蹭亮,显然是长时间坐在上面导致的。顺着这个思路,月川接着观察,果不其然,凳子不远处的桌子,有一片泛着同样的油光。他就是伏在那儿认真解题,认真学习的。

月川走到方凳子边,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提着凳子靠到了桌边。他趴在桌子上,抚摸着嫌疑人曾经抚摸过的地方,桌子的边缘有些毛棱之处,月川手指触碰着,那些被嫌疑人指甲划出来的一道道印子,油漆已经被划掉了,露出了里面木材的颜色。

月川觉得有点不对,他皱了皱眉头,这种感觉似曾相识,而且越来越强烈,就像有股微弱的电流,一次次地穿过他的心脏。

月川的脸色骤变。

“怎么了?你看上去好像不舒服。”李光智倾过身子关切地问道。

月川摇摇头。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他似乎若隐若现地捕捉到了嫌疑人的感受,他忽地一下站起来,又缓缓地坐下去,“——恐惧!”

“什么?”

“他害怕!”

“啊?”

月川把脸转了过来,表情骇人。李光智也吓了一跳。月川慢慢地蹲下身子,然后钻到桌子底下,随即探出了头:“桌子,桌子底下有字。”

李光智赶紧把月川拉出来,把桌子倒翻过来,桌底用小刀歪歪扭扭地刻着一排小字:

“虽然我现在很贫穷,贫穷到可以去当乞丐,可你也无法置我于死地!”

完全不知道嫌疑人要表达什么,同样的话,被他一共刻了7遍。

※※※

“这小子好像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轮子在李光智的耳边轻声嘟哝着。话音很轻,可还是被月川听见了。

他们已经站到了屋子外,正在安排着人员,将那张有新证据的桌子搬回去送检。

“你怎么样了?”李光智站在原地,远远地喊着。

“没事儿,可能是里面太闷了。”月川疲惫不堪地坐到路边的台阶上。刚刚那段像心灵感应似的经历,耗费了他不少体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代入感呢?

月川喘着粗气,情况并不像轮子所描述的那样那么神奇。他前面之所以发现了桌底的刻字,是因为他好像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某一个片段。没错,是一个片段,月川的脑门子就像电影镜头似的闪回,一次次地还原着自己当初所经历的事情。

那是在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也只有一张木头桌子。一个少年坐在桌子前,安静地等待着人。在等谁呢?他不知道。镜头慢慢地推进,绕到少年的身后,然后从脚踝又渐渐地拉上来。他穿着一件条纹宽松的水裤,白色的汗衫,理着短发。少年始终低着头,可月川愈发地感到了熟悉,这不正是小一号的自己吗?

自己缘何会待在那间办公室里,月川不知道。可他知道,小一号的自己那时正被深深的恐惧和无助所包围,他的手指不停地拨弄着桌子的边缘,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木头桌子被指甲划出了一道道印子。

他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从椅子上滑了下来,钻进了桌子里,“自己”和嫌疑人在做着同一件事儿。他正在用地上捡起来的水泥渣子,在桌底刻着字。

刻的什么?

镜头继续在推进,就快要看到了。可一下子门被推开了,镜头迅速离开,跳到了天花板上俯拍着。桌前坐着三个人,少年的对面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男人穿着白大褂。这些人月川已经猜到是谁了。白大褂把一叠儿童识图的画片平铺在了桌子上。镜头里没有声音,只看见他们的嘴唇在抖动着。他们不停地拨弄着这些画片,又过了一会儿,白大褂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照片,一张是月川的,另一张是妈妈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接下来的情形,似乎失控了。少年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扑向女人……

“妈妈——!”月川忍不住喊了出来……

“你没事儿吧!”

缓过神来,月川发现李光智已经到了身边,歪着脑袋正探究地看着自己。

“没事儿,哦,对了,现在几点了,我应该回去上学了吧。”

“你确定没问题?你脸色怎么那么难看?”李光智口吻中带着关切。

“挺好,就是有点累了!”

屋门口传来了动静,两个片警把桌子斜着抬出门。轮子在往后退的时候,脚后被一堆黄沙绊了一下,一屁股坐到了沙堆上:“妈了个巴子,谁把黄沙堆这来了。”

李光智也忍不住笑了。他再次看向月川的时候,月川似乎已经调整过来了。

“谢谢你,这次又多亏了你,让我们有了新发现。走吧,我们现在送你回学校。”

走出那些小巷子,上了马路边的车,月川喝着水,心中难以平静。他坐在后座一言不发,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又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捋了一遍。他把脸转向车外,车已经开出一段距离了。

“等等——”月川突然喊道,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儿。正是那件事儿给了他提示。

“怎么了?”

“赶紧回去。”月川的脸上带着急于证明自己的期待表情,“你们应该去查一下,嫌疑人是不是会去买很多——盐。”

第十四章 暗恋对象

“咸鸭蛋?!”轮子靠在车边单脚撑地,把一只鞋脱了下来,然后倒出里面的小石子。走了一大圈,脚都起泡了,他一边皱眉揉着脚,一边说道,“又被这小子蒙对了。”

“怎么能叫蒙呢?”李光智点了一根烟,看着眼前一个规模宏大的农贸批发市场,回过头瞅了一眼轮子,“他分析得很有道理——你还能坚持吗?”

“没问题!”轮子把鞋丢到地上,伸脚穿进去,然后拍拍自己的胸脯。

按照月川的推理,小屋门口所堆放的黄沙,正是嫌疑人所为,而且和屋里的坛子印息息相关。这些都是专案组没有想到的。经过走访那片矮平房附近的杂货店,果然,两条街开外的一家名为“阿庆超市”的小店老板,对郝志梓有印象。

“买很多盐,几乎隔半个月就要来店里一次,少则5包,多则1打!”老板如是说,而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乎一年,只是近一个月再也没有见过他。

用黄沙混上水和盐,放进坛子里,再放入新鲜的鸭蛋密封,不出20天,就制成了咸鸭蛋。屋里坛子印直径20厘米左右,看来坛子还不小。地上的坛子印一共有4个,这些鸭蛋腌制出来当然不可能是郝志梓自己全吃了,更多的可能,是他在卖咸鸭蛋——这就是他的生计所来。现在,坛子被郝志梓带走了,完全可以大胆推测他目前仍然以此为生。

以那片矮平房为中心,方圆5公里一共有4个菜场,和一个大型的副食品批发市场,都有可能是郝志梓买卖鸭蛋的场所。已经走访过菜场了,留下最难啃的这个大市场,李光智准备再进去碰碰运气。

“万一他搬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我们岂不是在瞎耽误工夫。”

轮子说得有道理,但不能因此便什么也不做,李光智笑笑:“总比开车在街上瞎转悠要好吧!”

批发市场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因为它的街对面就是一个居民小区,他们贪图便宜和方便,也会到市场里来购买副食品。这就使得许多流动小贩看到了商机,他们穿插在固定摊位之间,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登记,流动性非常大。

李光智走进市场的管理处,里面坐着一个穿警服的民警正在看电视,辖区派出所在市场里设有治安点,平时都有警察值班。

“你们是?”

李光智掏出了自己的证件,然后把来意表明一番。

“不认识。”民警端详着郝志梓身份证上复印下来的照片,耸起了肩,显然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困难性,“对于这些流动商贩,我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出什么事儿,也就不去管了。都是郊区的农民,自己挑着小玩意儿,也不容易。有几个老面孔我倒是熟悉,但大部分并不是每天来。”他倒是没有隐瞒,实话实说,“如果你说的那个郝志梓在市场里有摊位,那肯定一抓一个准。”

“不可能设摊位的。”李光智瞄了一眼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着甲A联赛的录像。

“那——我带着你们走走吧,问问那些小贩,没准他们见过。”民警用遥控器关了电视。

三个人重新回到了市场里。

市场按照不同分类,划分了家禽、蔬菜、副食、海鲜等数个区域。果然在这些泾渭分明的区域间,无规则地穿插着很多挑着篮子的小商贩,有卖绿叶菜的、卖水果的、卖自家养的鸡鸭的。他们随便找个空地,然后就蹲在一边,时不时会有买家上前询问价格。

“喂,王麻子,过来!”民警冲着人群中大喊了一声。遁声望去,一个衣着绿色衣服正蹲在地上卖石榴的中年农民回过头来。

“哟,王警官。”那汉子发现了李光智一行,脸上立即堆起了谄笑,他把面前篮子里的石榴归拢整齐,提着一路小跑来到他们面前:“我刚到没多久,生意还没开始做呢。”

“今天不是来赶你的。”王警官仰了仰脖子,“问你个事儿。”王警官转过脸来对着李光智轻声说道,“王麻子在市场里有三四年了,有些他的‘朋友’连我都不认识。”他向李光智说明道。

“见过照片上的人吗?”李光智掏出了郝志梓的相片。

“别胡说,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王警官插话道。

“咦,好眼熟的样子!”王麻子咂吧着嘴,眯着眼回答。李光智把眉头皱了起来,太容易得到好消息,反而让他有点不相信。王麻子眼神狡黠,带着农民特有的审时度势的能力,一看就是市场里的老油子,很难断定他是不是因为讨好市场管理员,而故意这么说的。

“我叫不出来名字——他卖什么的来着?”

“应该是卖咸鸭蛋的。”心急口快的轮子说道。

“哎,好像是他。”果然,被暗示之后的王麻子断断续续在确认。

“什么叫好像,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肯定点。”王警官把脑袋凑了过去。

“说实话,我也不敢太确认,他们卖咸鸭蛋的不都长一个样子嘛,不过有七八分像。”

“你什么时候看到他的?”李光智又问道。

“就刚刚啊!”

“刚刚?”李光智心头一紧,他一个箭步跨上前,死死地抓住王麻子的肩膀,“在哪儿?”

“痛痛痛!”王麻子嘴里倒吸着凉气,一脸的紧张,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就在——就在那边。”他指了个方向。

李光智看了过去,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王麻子所指的方向人头攒动,事实上,市场里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嫌疑人近在咫尺,轮子跃跃欲试,被冷静下来的李光智拦住了。

“市场一共有几个出口?”

“五个,一个被锁上大门了。”

“再找一个帮手,认好照片,我们分头在门口守着。”李光智认为与其在人海中摸索,不如到嫌疑人的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

几个人分了工,这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他们守了四个多小时,守到夜幕降临,市场里的摊贩们都收工回家了,也没有收获。众人又会合在了一起。

“会不会是那个王麻子看错了,还是我们看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