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犀牛旅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中汉,一个纯粹的商人,为了赚钱,他什么都做得出来,而且,他脾气暴躁,非常易怒。相比之下,我认为李中汉的可能性更大。”章云海别过头来看他。

“好好开车。”谷平指指前方,“你还得留下小命跟你的女朋友团聚呢。”

章云海笑着接受了他的揶揄。

“我刚刚只是说我的看法。”他道。

“我明白,可是王梦并没有明说对方是男人还是女人。也许王梦是同性恋也未可知,所以,大家都有嫌疑。包括你的女儿和太太。——你别忘记卓小东说过,她妹妹在袭击她的男人的手机里发现你太太的手机号。”

章云海并没有反驳,他把车停在路边。

卓小南的新住所就在路边的那栋小高层里。山东路55号。

他们走进5号楼,直接上了电梯,并很快找到了5楼A座。章云海掏出钥匙,打开了门。谷平刚想问他,哪来的钥匙,他就回头解释道:“小南留了一把钥匙在她姐姐家阳台的花盆里。进来吧。”

屋子还算整洁,看起来不像是有人曾经闯入过。

这是一套一居室的工房,除了厨房和厕所外,只有一间房。屋子大约15平方米大,有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放着一台手提电脑,电脑的后面放着一些诸如化妆品和文具之类的杂物。

谷平拉开抽屉,里面的一份剪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份《大中华日报》的复印件,日期是2004年12月5日。→文·冇·人·冇·书·冇·屋←

内容如下:丽琳,你在哪里?

詹丽琳,是本市锦文中学的一名女教师。2001年5月1日的晚上,她兴冲冲地来到养老院看望她唯一的亲人——她的叔叔。她告诉老人,两个月后,她将同男友结婚,并且准备第二天,也就是5月2日,跟男友一起回他的故乡看望他的父母。那是个南方的边远小城,她的叔叔从来没听说过那个地方,出于某种偏见,他劝她不要轻易相信一个“外地人”,还让她把男友带来让他看看。他相信以他的经验,他有能力判断这个男人对侄女是否真心。然而,叔叔的话,詹丽琳丝毫听不进去。她告诉叔叔,她的男友是个善良诚实的男子,值得托付她的终身。她还向他保证,等她到了男友的家乡,她就会立刻打电话向他报平安。然而,她的叔叔等了一天又一天,她的电话始终没有来。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她的学校。5月8日上午,她原本有两节课,可她却没来上课,之前也没有请过假,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校长助理打电话给她,她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由于她的父母在几年前双双去世,所以,学校无法联系到她的家人。唯一的选择便是等待。可是,过了一个月后,詹丽琳仍没有半点消息。她没有来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说明她旷职的原因,也没有跟她要好的同事联系过。学校开始不安起来。最后,一位与她平时关系较好的女教师报了警。

警察搜查了詹丽琳的公寓,谁也没料到,他们在那里竟有可怕的发现。他们先在厨房的冰柜里发现两块人体躯干;稍后,又在客厅的地板上发现一些凝固的血迹;接着从浴室的角落里扫出几块碎骨;最后,在床垫与被褥的中间找到两把长约30厘米的锯子,而两把锯子都有相当程度的磨损,其中一把上还留有干硬的血迹。后经法医检验,所有这些血迹和躯干都属于同一名男子。然而,警方没能在詹丽琳的居所找到任何可以说明被害人身份的东西。

警方调查了詹丽琳的邻居,他们都说,曾经看见一名年轻男子出入她的公寓,他看起来比她小几岁,他们的关系似乎很亲密,从没人听到过他们吵架或争执。5月2日下午三点半左右,有人看见詹丽琳一个人离开了公寓,没人看见她有同伴。邻居还说,那天,詹丽琳看起来心情不错,还跟他们打了招呼。她上了一辆82路公交车,从那以后便没了踪迹。警方没能查到她是在哪一站下的车,售票员和司机对她也毫无印象。

一个月后,警方根据已经找到的人体躯干确认了被害人的身份。死者名叫李英杰,是K大学物理学硕士研究生。李英杰的多位同学曾经看见李英杰和詹丽琳在一起。一位女同学还告诉警方,4月30日的晚上,她曾经看见李英杰和詹丽琳在学校附近的寺庙门口说话,她没发现任何异样,两人看起来“关系非常融洽”。

不过,警方还是在李英杰的电脑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一段李英杰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中,他隐约流露出想跟某位女性朋友分手的想法。稍后,警方又调查了李英杰的亲属,发现他所有的亲属都在市内,因而詹丽琳在5月1日向她的叔叔说第二天要跟男友一起去南方小城看望其父母的说辞纯属谎言。警方由此正式将“詹丽琳失踪案”更改为“李英杰杀人分尸案”,并将詹丽琳列为首要嫌疑人。

可是,詹丽琳真的是杀人凶手吗?她的叔叔和朋友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詹丽琳的叔叔反反复复地告诉警察和记者,他的侄女皈依佛门已经五年有余,长年吃素的她,平时连踩死一只蟑螂都要念经忏悔,怎么可能去杀人?!熟悉詹丽琳的朋友们也认为警方判断有误,因为在她们眼里,詹丽琳是个温柔善良,心理正常的女子。所有的朋友几乎都异口同声,说她非常爱她的男友。据说,在失踪前不久,詹丽琳曾向一些朋友打听过婚庆公司的相关信息,也曾提过要去专业婚纱店订做一套白色婚纱。另有一位姓谢的女子向记者透露,詹丽琳喜欢打网球,失踪前两个月,她的手臂因为打网球受伤无法抬起来。她曾陪詹丽琳去医院看过,当时医生确诊詹丽琳得了严重的网球肘。该女子认为,即便李英杰真的提出分手,詹丽琳也绝不可能痛下杀手甚至分尸,因为她的手臂在短期内是无法完全康复的。

不管詹丽琳的亲戚和朋友如何为其辩护,警方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就目前所掌握的证据,警方认为,毫无疑问,詹丽琳是本案的最大凶嫌,至于她的网球肘是否会成为证明她清白的重要佐证,警方表示,不能排除有帮凶存在的可能。

2001年5月2日那天,在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去了哪里?詹丽琳到底有没有杀她心爱的男友?她有没有曾经残忍地用锯子分割他的尸体?——所有的怀疑、判断或是猜想都无法告诉我们答案。

如今,三年过去了,警方仍在努力搜寻詹丽琳的踪迹。然而,詹丽琳至今毫无音信,案情也毫无进展。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了谜。

日前,詹丽琳的叔叔写信给本报,要求本报为其寻找詹丽琳的下落。如今已经年过七旬,身患多种疾病的他,仍旧坚信他的侄女没有杀人,并且尚在人间。他愿意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大约30万元用于奖励提供线索的人,并委托本报跟他的侄女詹丽琳说一句话:“丽琳,叔叔相信你!”

这是老人的心声。

而我们,也想对詹丽琳说:“丽琳,假如你还活着,请你回来!你的家人想念你,你的朋友想念你,你爱的人更需要你!请你回来,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告诉我们,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丽琳,你在哪里?

(请知情者联系本报新闻部刘易!联系方式:13902345762)

谷平将这份报纸复印件看了两遍才递给章云海。

“我们应该找一下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小南一定联系过她。”章云海看过之后说道。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报纸上的手机号码,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但他把电话交给了谷平。

“你问她。你是警方的人。说话比较方便。”章云海道。

谷平接过电话,电话那头,一个女人正在焦躁地喊着:“喂,喂,喂……”

“你好。”谷平道。

对方似乎吃了一惊。

“是哪位?”

“我是卓小南的朋友。请问你是不是《大中华日报》的刘易?”

“对,我是。”刘易显得有些不安,并马上问,“小南是不是有什么事?”

“我们正在找她。”

“找她?!——你是谁?她的同事?”刘易很警觉。

“我是她的朋友,我在警察局工作,我是法医。”谷平很不喜欢自报家门,他觉得任何时候,只要说出自己的职业,就像一个推销员。所以每次别人问他的来头,他不是含糊其辞,就是干脆不说,像今天这么正式地介绍自己,他还真的是很不习惯。不过他没料到,他话音刚落,对方就说出了他的名字。

“你说你是法医?那你是不是姓谷,叫谷平?”

“对,就是我。”

“啊!真的是你!要命!”她叫道。

“怎么啦?”

“小南跟我提过你!她还说哪天你来找我,就说明她已经出事了。看起来,她真的……”刘易后面说的是什么,谷平完全没听清,不过,他明白她的意思。

“她有没有事现在还不能肯定,我们现在也正在找她。刘小姐,你方便不方便出来一趟?我们……”

“不行。”刘易断然拒绝,“对不起,我不能出来见你。我刚生了孩子,我不想自己有什么危险,如果你有问题要问,就在电话里问吧。”

谷平回头看了章云海一眼,后者朝他点了点头。

“好吧。刘小姐。我想问的是,第一,卓小南是不是最近找过你?”

“对,其实我们过去就是同事,只不过她在娱乐版,我在新闻版,彼此不太熟。她来找我,我也很意外。”

“她是什么时候来找你的?”

“三个月前,等等,我查一下日期。”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钟,“是3月13日。”

“她当时跟你说了些什么?”

“她问起2004年我写的一篇报道。詹丽琳,也许你听说过她。听说这案子至今都是悬案,詹丽琳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小南就是向我打听那个案子。”刘易道,谷平听见她在电话那头轻声哄孩子。

“你当时跟卓小南说了些什么?”

刘易很快作出了答复:“2004年12月,詹丽琳的叔叔找到我们报社,他想发一篇寻找他侄女的文章,主编觉得很有意思,就鼓励我跟进。于是,我就采访了詹丽琳的同事、朋友,以及负责那案子的警察,当然,我也跟她叔叔聊过。我觉得这案子的确不简单。”

“我看过你的报道,你举出的两个旁证,都很有说服力。”谷平道。

“是啊。”这下刘易打开了话匣子,“她有网球肘,根本无法分尸,她怎么分啊,她连刀都举不起来。还有,她是信佛的,吃素都好几年了,她的同事还说,她定期会去孤儿院当义工,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杀人。再说,他们之间如果真的有这么激烈的冲突,之前应该有征兆,可是完全没有。每个人都说詹丽琳的脾气很好,谈起恋人的时候,满脸都是幸福。”

“可你的报道上说,李英杰曾经想过要分手。不是吗?”谷平提醒道。

“是的。可是他这么说,并不代表他就真的想分手,男人在网上聊天时,常常会信口开河。”刘易停顿了一下,“而且,我没见过那段所谓的聊天记录,这是负责该案的警察对我说的。可是,我调查过李英杰的朋友,他们都不知道他曾经有过那样的意思。其实,他们连他是否有女朋友都不知道。”

谷平想,她或许是想说,为了让公众相信,把詹丽琳列为主要嫌疑人是合情合理的,警方才向她提供了一条子虚乌有的假线索。假线索?谷平觉得杜成应该不至于会做这件事,但他当时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绪烦乱,随便拉了一条信息作为主要线索,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于李英杰,你还知道什么?”谷平当然可以去看警方的侦查纪录,但现在他更想听听女记者的调查结果,她很可能找到了一些被警方忽略的东西。

刘易似乎有些犹豫。

“没关系,我们现在只是随便聊一下,你不用有任何顾虑。”

“其实,根据我的调查,李英杰常去找詹丽琳,是因为李英杰'文'是义工站的站长,他们经常'人'一起去寺庙、养老院或孤'书'儿院作义工。李英杰的父母'屋'根本不知道詹丽琳的存在,在李英杰住的地方,也没发现詹丽琳的照片。”

这的确有些奇怪。

“刘小姐,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也许不是恋人?”

“可能仅仅是关系较好的朋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刘易又停了一下,说道,“有人看见李英杰在5月2日早上去敲过詹丽琳家的门,而詹丽琳是在那天下午三点半出门的,所以警察认为,那天早上詹丽琳开门放李英杰进去,在屋里杀了他,随后,她在下午三点半离开家出逃。可其实,有人在5月2日半夜见过李英杰。”

谷平一惊。

“你是说5月2日半夜?”

“对,大概凌晨两点左右。那是李英杰的邻居说的。那天晚上,她出门时,在街上碰到李英杰,两人还在路边说过话。她说,当时李英杰穿着运动装,走路很匆忙,她问李英杰,这么晚到哪里?李英杰说,他去朋友家拿一本书,他白天去朋友家,没人在。”

“你的意思是,他说的那位朋友,很可能就是詹丽琳?”

刘易笑了笑。

“这我就不知道了。但后来我调查到,他有位朋友第二天要出国,而那位朋友在一个月前,曾经借给李英杰一本书,那是一本关于佛教的书,对方也是个佛教徒。李英杰曾经答应5月3日早上在他登机之前,把书交到他手上,但直到他登上飞机,那本书也没还给他。后来他才知道李英杰已经死了,当然那是两个多月以后了。”

“刘小姐,你说的这些非常重要。你有没有告诉过办案警察?”

“我没说。”刘易沉默了片刻才回答,“因为我开始调查这案子的时候,已经是2004年了,这案子好像完全被丢在了一边,听说当初的主办警察已经得病死了,我也不知道该找谁说这案子的事,而且我第二次再去找那个半夜跟李英杰说话的证人时,她已经搬走了。也难怪她不肯作证。她白天在公司当小出纳,晚上在一家色情场所作色情按摩,她当然不希望警察找上门。至于那位借书给李英杰的朋友,他去美国后不久就查出患了癌症,他是第二年夏天死的。我所知道的这些都是他跟李英杰一个共同的朋友告诉我的,这个人后来我就没联系过。”

“可以给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