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玄谣-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帝玄谣
    作者:陌上年少723

    她有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在山中逍遥自在快活过神仙,可是一段身世之谜的揭晓改变了所有的一切。
    本以为与他相遇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哪知缘分是缘分,可惜是场孽缘。
    一颗神奇的帝玄珠可以让她窥探任何人的真心,却始终不能参透他的心意。
    她与他,不仅隔着家仇,还有国恨,最要命的就是还有几朵贱桃花跟着搅局。
    究竟是上天捉弄,还是好事多磨?
    一切答案其实早有定局

引文
更新时间2011…11…1 9:11:25  字数:2285

 鲁国隅安城外的古战场上,萋萋荒草漫天摇曳,谁能料想,一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下,曾经掩埋了多少忠骨碧血。掰指算来,差不多也有二十年了,说起当年的祸事,老一辈的人固然记忆犹新,就连坊间的小童也还传唱着旧时的歌谣。
  贲安帝十三年,晋国晋威侯沈央撕毁与鲁国订立的兄弟盟约,委派晋国大将军徐竛率领十万铁骑南下讨伐,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只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晋军携山雨欲来之势,抵达了鲁国王都隅安,于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
  大战在即,如同蓄满弦的箭一触即发,瞬时引起各方关注,短短数日便攀升为九州年度最热点话题。贲朝各地大大小小的茶楼里,整日座无虚席,里面的说书先生滔滔不绝评论着最新战况。
  决战之日,滚滚乌云遮天蔽日,天边撒下零零星星的雪霰,润湿了盔甲。鲁国世子秦洛登上城楼,手指摩挲着剑柄上冷光熠熠的蓝宝石,凝视着城楼下的晋国列队,黑压压的一片,整齐划一。他抿了抿嘴唇,赞了句,“果然是场硬仗。”
  秦洛微微颔首,眼前蓦然飘落几盏白花,抬头瞭望天际,纷飞的鹅毛大雪卷在寒风之中。
  战争进行的很是激烈,说书先生每当讲到此处,茶楼里总会鸦雀无声。
  晋军的攻势凶猛,前仆后继的晋兵一浪接过一浪,踩着断臂残尸,冲向高耸的城垣,鲁国的旌旗烧得只剩半面,折落在墙角里,沾染了斑斑血迹,鲁世子秦洛皱起眉头,攥紧腰间龙渊宝剑的剑柄,缓缓走下城楼,号令纠集数千死士,趁着晋军休战时机,骑马冲出了城门。
  接下来的便是一场堂堂正正的较量,晋国大将军徐竛跨马踱出阵营,手中提着的青霜宝剑泛出泠泠的寒光。数丈之外,鲁世子秦洛直挺着身子骑在马上,深邃的眼眸里映出青霜剑的泠泠寒光。
  贲王朝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决斗,原该是惊天地泣鬼神,两位盖世的英雄,两柄旷世的名剑,风云际会在鲁国隅安城外,单单亮出名目就足以撩起天下无数人的兴致,可惜的是,万众瞩目的尖峰对决,只开了前章,便已草草收笔。
  徐竛与秦洛也就交手了十几招,看客们都还来不及叫好,却乍然被城楼上传出的厮杀声打断,秦洛奋力挡开徐竛劈下的长剑,抽身回马,骇然的瞭望城头,眼里见的是一面面白色的降旗随风招摇,惊怒之下被流箭射中跌落马下,重重的摔在雪地上
  隐藏在事实背后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晋国公沈央与鲁国掌权的御史大夫裴信、尹照早有预谋,商定攻陷隅安之后,三家平分鲁国的疆土。大将军徐竛固然英雄神武,但一路的锐不可当,凭借的也是手上一份详尽的鲁国地形布军图。
  战争的最后一个场景,是鲁王宫燃起的熊熊烈火,与西边的晚霞接连在一起,汇成一片天地火海,昔日繁华似锦的隅安一日间沦为人间炼狱,福泽延绵九十四载的鲁国就这般戏剧化的灭亡了,建立一个国家何等不易,摧毁一个国家何等容易。
  事件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在晋国伐鲁的开始,早已有人坐等渔翁之利,与鲁国接壤的齐国联合魏、韩两家,在边境纠集了十五万大军,随时瞅准时机收网捕鱼,就连出师的名目都拟好了,开国皇帝贲太祖赐封诸侯国时曾颁下诏书,指明各路诸侯可敕天子令讨伐天下一切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以下犯上,恃强凌弱之徒,维护贲王朝的基业。如今讨罪表已经快马加鞭的送去王朝天启,只差天子令下。
  不过,事情总是那么的峰回路转,贲安帝的一纸诏书公布于天下,赐封裴信为宋国公,尹照为郑国公,取消鲁国的封号。之后,晋、宋、郑三家平分了鲁国的疆土。
  可怜齐国公打错了如意算盘,十五万大军未能出征就先偃旗息鼓了,心中虽然不忿,却没有讨伐的理由,除了擦干口水骂几句脏话,真的也做不了什么了。
  反而是普天之下手无缚鸡之力的有识之士,怀着悲天悯人的心情,不肯善罢甘休,有效地利用了各国的茶楼和妓院广泛散播言论,试图借助社会舆论给朝廷施压,那首童谣也是由此传唱开来的。
  只可惜,贲王朝自贲太祖建国以来到已经走过了三百七十六个春秋,风华与荣耀已成昨日的颂歌,唯今残存的只有记忆和一个空架子。
  学士们沸沸扬扬地闹了一阵子,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天启皇宫里的曼舞笙歌,从来天下的事就只是天下的事,与皇帝无关,更与满朝的文武无关。
  于是,有人终于沉不住气了,建议采用激烈的手段引起朝廷的关注,数千学士身着血衣,蓬头垢面,跪在皇宫的城墙根下齐唱哀歌,结果被禁卫军全部抓进了监牢。
  朝廷办事很久没能这么有效率了,让一直辱骂朝廷无能的人们哑言,纵然朝廷无能,但对付起普通的老百姓来仍是无所不能。
  一段时间,王朝的监狱人满为患,皇帝也为此茶饭不思,特意召开紧急会议,与大臣们商议,主题是关于新建牢房的必需性和可行性。消息刚露出点风声,天启的地价就翻了几倍。三天后,宫里又再传出消息,指明会议并未达成共识,原因是皇帝惦记起新近入宫的几名舞姬,议题就此搁置。
  又过了几日,一纸皇榜贴出,于城东菜市口处决若干人等,斩首示众。
  行刑当天,日头好好的挂在云顶,转眼间乌云四起,疾闪长雷不绝,不知何时几颗雨珠儿裂在地上,猛然一声霹雳,倾盆大注,水幕连天。
  持刀的刽子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手起刀落,砍下的头颅滚了几滚,留下一条血迹,尸体倏然倒下。一片惊骇声中,几十条性命如此了结。围观看热闹的人们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扰了兴致,早早的散场了,徒留一具具尸体横在地上,身首异处。雨愈下愈大,冲洗着地面的血渍一层一层退却干净。
  许多年后,人们偶尔谈论到此事,已经不再唏嘘感叹,平淡的语气更像是讲述一段似有还无的故事,故事里点缀着一位女子的传奇,传奇说,晋国的无忧公主风华绝代,与鲁国的世子秦洛天作之合,无奈鲁国沦亡,世子以身殉国,公主从此下落不明。
  关于“下落不明”民间的揣测颇多,无外乎生与死的两种结局。十几年来,一位传奇公主的生死传奇成为各大茶楼招揽客人经久不衰的桥段,听故事的人痴迷,讲故事的人陶醉,至于事实如何,只怕没有人能知道了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章 童年轶事
更新时间2011…10…1 10:48:02  字数:4514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四月的青丘山的风光无限,洞口的一片梅子林盈盈灼灼,碧翠连绵,原先只嫌它张牙舞爪,鬼影婆娑,而今看来竟有一种写意的美。
  在这里生活了十来个春秋,直至今日才发觉如此迷人的一面,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师父曾经说过,当你懂得了珍惜留恋,也意味着已然失去。师父说的没错,我感悟到了山中的惬意,在我即将离开的一刻。我不是出生在这里,离开也是注定的,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毫不顾忌到当事人的感受。
  七岁那年注定的一天,爹爹把我扔在这个荒山野岭,任由我哭闹撒泼都不顶用,毫不犹豫的把我推给一个白胡子老头儿,然后板起面孔,肃然说道,“蓁儿,这是智衍师父,隐世的高人,从此就是你的授业恩师,要乖乖听话!”
  我吸着鼻涕,忿恨的眼神里挤出了三个字,“谁稀罕!”那白胡子老头笑呵呵地瞅着我,抬眼看着爹爹,“止言,这孩子可被你宠坏了。”
  爹爹眯起眼睛看着我,大大的手掌轻轻地搭在我的头顶,淡淡地说了句,“我再怎么宠着她,也代替不了她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我出生三天后就去世了,我不记得她的模样。很多时候,我追问爹爹关于母亲的事情,爹爹总是言辞闪烁,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女人比你母亲更加美丽善良。”
  美丽和善良是我对母亲全部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虚无缥缈,并不能具体的呈现出来,我对母亲依旧一无所知。
  每每有人在我面前炫耀母爱的时候,我总会不甘示弱的插上一句,“我娘亲可比你娘亲美丽善良多了。”对方不依不饶,当场反驳,“你又没见过你娘,怎么会知道?”不错,这是我的软肋,一触及伤。原来有些事情,表面越是装成满不在乎,内心越是在乎得不得了,即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
  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半夜醒来,爹爹已不在身边,泪珠儿悬在眼角。石桌上的油灯抖动着厉害,石床硬邦邦的,铺在上面的草席又扎又痒,盖着的被子还有一股霉味,想到以后连爹爹也将失去,那颗悬着的泪珠儿终究还是掉了下来。
  走出了山洞,前面的梅子树下立着两人,月光将身影拉得很长,其中一个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刚想泪奔过去,无意间听见了一些对话。
  “孩子,你这么做,真的不后悔?”
  “始终是我欠她母亲的。”
  好奇心使我留在原地,打算继续偷听下去,白胡子老头儿已经回转过身,捋着胡子瞅向我,爹爹也回转过身,因为太黑看不清表情,语气听来分明是责怪,“夜深寒重,你怎么就穿着这么一点儿跑出来了!”说着,一把捞起我,大步走回山洞,我仰头看着爹爹,月光勾勒的棱角更加分明,眉头揪得很紧。
  翌日清晨,分离总是伤感的,还好,爹爹不是悄然离去,我抓住最后的机会抱住他的大腿,努力喷泪,可惜,现实不愿予我任何希望,从来对我千依百顺的爹爹原来也有一副铁石心肠,现实本就残酷。
  白胡子老头儿抱起我,我扯着他的胡子,爹爹离去的时候没有回过一次头,直到我看不见他的背影。
  爹爹走后,白胡子老头儿终于露出狰狞的一面,我心里瓦凉瓦凉的,想来美好生活就此结束。他罚我洗碗,让一个七岁小孩洗碗可真是狠心,爹爹走后他便收起了虚伪的笑容,一张脸绷得像称砣,黑沉沉的。
  收留我的白胡子老头儿自称是我师父,山底下的村民喜欢叫他智衍仙人,爹爹则说他是位隐世的高人,有大智慧。虽然,我勉强承认他有大智慧,但并不觉得他是高人,和爹爹比起来还矮了一大截呢,就连隔壁山头的华师父也都比他高。
  隔壁山头的华师父看起来要比他玉树临风的多了,至少胡子还是黑的,拿着把鹅翎扇,一年四季都不离手,每次跟师父下棋总是“呼扇呼扇”摇个不停,看起来很有型,有时候输了棋,又会毫无吝啬的把扇子上的羽毛统统拔光,很有英雄气概,我把这些告诉了易北,他却一撇嘴,不屑道,“你被他的表象蒙骗了。”
  华师父住的隔壁山头叫做仙留山,传说曾住过仙人,名人效应带动了周边一带的旅游业的发展,仙留山名声大噪,依山而建的梦仙宗也跟着沾光,挤进了贲王朝帮派排行榜的前十名,华师父就是梦仙宗的第十一代掌门。
  关于梦仙宗的历史,华师父曾经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唠叨过无数遍,以至于有段时间,只要我一见他走过来,就会很自觉地走去刷碗洗袜子,这可是我平时最讨厌做的两件事。
  根据华师父所说,梦仙宗的开山祖师姓冯,单名一个字原,冯原师父自小拜师学艺,因为资质平平,师父不怎么待见他,又被同门师兄弟耻笑,日子过得还挺纠结。
  一日,冯师父上山砍柴,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一口,身子顷刻瘫倒在地,慢慢失去了知觉,意识模糊之际朦朦胧胧做了个梦,梦里一个癞头和尚摇着蒲扇远远走来,一见冯师父便仰天大笑拍手称奇,说他是天生奇骨,本该有番大作为的,不可胡混日子,边说边用手中的蒲扇狠狠地敲了敲他的脑袋,临走的时候还念了几句歌谣。
  在故事的编排里,非凡的人总会有一些大难不死的经历,冯师父再次睁开眼睛已经是七天之后,一位路过的好心樵夫救了他,将他带回家中。清醒后的冯师父早已忘记了癞头和尚的样貌,可还牢牢记得那几句歌谣,在心里琢磨了几遍,竟悟出一些武功的心法。癞头和尚的话再次回响耳边,如当头棒喝点醒了他,莫名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不能一直颓废潦倒下去,于是等到身体康复之后,冯师父谢别了樵夫就再没有回去师门,从此浪迹天涯,寻访仙山名川,其中的艰难险阻不必多说,最后终于在仙留山驻足,隐居于此,刻苦钻研武学,十年后真的成为了名震江湖的一代大侠,还自创了一门武功,建立了梦仙宗,历经二百一十三个春秋发展成今日的规模。
  对于故事的前半部分,纵然听完无数遍我仍不能相信,因为没办法理解,我对理解不了的事物从来都是怀疑的。好比说师父让我抄书必要抄满一百遍,我就问师父,“为什么是一百遍,而不能是九十遍?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师父解释说,“只有抄满一百遍后才能记住,抄写不是目的,记住才是目的。”我很怀疑,默不做声的少写了十遍,等到第二天醒来仍然记得清楚,我跑去跟师父讲,师父不以为然,罚我回去重新抄满一百遍。结果这件事情教育了我,记住不是目的,抄写才是目的,还有就是探求真相总要付出惨痛代价。
  这一次,我没有亲自实践探求真相,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