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锐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大人撕开文书信封一看,差点没昏过去。
第九章 初战匈奴
一队刚整编好的秦军从代郡郡治代城出发,这队秦军的士卒并不知道他们要前往何方。
不是因为军事行动保守机密的需要,而是因为这次的开展地点和敌对势力万万不能够轻易提前让士卒们知晓。
匈奴人是个可怕的存在势力,之所以说他们可怕,绝不是因为他们的综合国力强大,而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一种毒狼的野性。
哪怕你是再庞大的象王,一旦匈奴人发挥他们独有的狼性,用人海战术对你施展群狼战术,你是免不掉被其撕咬成片片碎肉的下场。
匈奴的女人好生育,常常一生膝下就是一对儿女,按照这个在秦朝时不算多文明的游牧部落的历来传统,女的继续充当生育机器的角色,而男的呢,从小骑马射箭,刚成年就能越过长城防线,劫掠秦国人财物,同时顺带着屠杀有无寸铁的秦国百姓。
真是买一送一,顺带儿帮助秦国减轻人口过快增长的自然生态压力。匈奴人真“伟大”。
比起匈奴人,云中、雁门、代这三个郡的秦人们可就没那么能经得起折腾儿了。
秦国此刻面临着天下局面空前纷乱,叛党林立,起义军诸侯割据复辟旧国自立为王的严峻政治形势。
中原重点尚且兵源不足,一路路新训练好的新锐秦军从关中、关内之地接连开拔东方战场,咸阳朝堂哪里还能拿得出多余的兵力来照顾北方边陲三郡了。
之前两个月的状况是,北方边陲三郡的守土之士越战越少,匈奴兵马聚集得越来越多。
幸好此刻匈奴内部还有部分部落存在内乱纠纷,不然若是匈奴帝国倾国而战,北方边陲三郡将无可据守。
这次从代郡出发的秦军,攻击目标正是已经突破云中郡长城防线的六万匈奴骑步混合军团,匈奴人的统领是万夫长阿幺澶达夫斯基,是个还混有强盗俄罗斯血统的北亚人。
秦军的主将为游击将军黔布,他手中有跟他一起归降赵一的六百死士,另有不隶属于北方军团杨翁子部的代郡守军正规军三千人和两千郡兵。
所谓的郡兵,都是年满十八的成年男性农民,匈奴人没来时,他们继续耕田,与爱人共享天伦之乐。当战争的阴霾笼罩于锐秦之上,热爱国家的他们便类别父老和妻子(这里是古代文言文中“妻子儿女”之意),拿起杀了无数来犯之敌的血淋淋的兵器,勇敢地踏上生死未卜的热血征途。
自古男儿多忠义,沙场马革裹尸还。
知道了对手是杀秦人如屠宰猪羊般欢乐的匈奴人后,秦兵们没有一人面露惊惧之色。
黔布告诉秦兵们他们的攻击目标是谁时,他们此刻距离敌人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五十里路。
五十里,对于匈奴骑兵完全不是一个能说得上距离的距离,他们只需狠狠地蹬马腹,战马便会听话地短时间内将他们运输至秦兵们的身边。
然后,战刀挥舞,战场上即使不是红流遍野,也是惨不忍睹的块块残臂断腿。
黔布在接受北方边陲防务前就接受过统帅赵一的防务指导,云中郡和雁门郡分别位于代郡的东西两个方向,代郡是云中郡和雁门郡的后方坚盾,三个郡互为掎角之势,形成稳定的铁板三角形的防守结构。
一旦云中郡或雁门郡失手,代郡将失去抵御匈奴大军的战略缓冲空间。
黔布谨记了赵一的激励士卒之法,他此刻在距离匈奴人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宣布作战命令,正是为了激励士卒血战到底。
士卒们听闻匈奴兵就在眼前,并且很快就要过来屠杀他们了。
他们想到的不是退逃,而是向前迈进,跟匈奴人杀个天昏地暗。
“将士们,随我杀光侵略者!”
黔布高举战刀,擎着马首飞奔在前,身后六千士卒紧紧相随。
十九里。
十里。
四里。
三里。
二里。
一里。
一路势如破竹的匈奴军团当场撞到了一根硬骨头上。
骑兵开路,势不可挡,战刀横扫处,血肉模糊,断肢横飞。
秦国武卒好战本性不改,遇上强敌更是凶悍,一队队被冲散阵形的秦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迅速围拢包抄匈奴骑兵,面对人数众多的步卒进攻,匈奴骑兵虽身死力战,仍损失惨重。
匈奴军团第一轮进攻以七百骑兵的生命消逝而告终。
骑兵冲阵后,匈奴步兵也开始使用密集阵形集团式冲锋。
被匈奴人第一轮骑兵折了些许锐气的秦兵又跟无数五大三粗的匈奴步卒拼杀起来。
黔布和秦军前军的所有士卒一样,都是匈奴兵进攻首当其冲的对象。
不过黔布仗着自身“杀人王”的好武艺,左右横刀斜刺,不下百刀出击,斩首数十众。
秦兵陷入苦战,他们只有七千人,敌方整一个军团六万人,兵力悬殊之差别高达10倍。
匈奴人死两个换秦兵一个他们都觉得很划算,可是秦兵死一个少一个,整体战斗力也会随之下降逐渐下降。
秦兵一都尉甲不甘就这么屈辱地被匈奴人杀死,他带了五六个壮汉,直取匈奴千夫长塔桑夫里而去。
都尉甲穿越过匈奴兵和秦兵混战的乱军,终于达到塔桑夫里所在的位置,此时他的五六个同伴皆已倒在了血泊之中。
都尉甲又斩杀了两个匈奴的百夫长,继而死在他手里的匈奴小兵用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了。
匈奴千夫长塔桑夫里看到秦国军官如此折磨他的手下,不由得怒火中发,急急放过被砍到在地的两名秦军伤兵,转而和都尉甲打了起来。
都尉甲从年二十年,看到过的最凶猛的敌人一定非匈奴人莫属。
都尉甲连砍伤塔桑夫里两刀,他却跟没事似的猛扑过来。
冷不防,塔桑夫里一个暗刀袭攻,都尉甲遭到暗算,他的胸膛被刺穿。
他失血过多,不甘心地睁着眼倒了下去。
塔桑夫里一个猛砍剁下都尉甲的首级,他今儿个可以回去好好报功一番了。
秦军都尉和匈奴千夫长,军职大抵相等。
只是塔桑夫里是个猛侠怪兽一样的存在,都尉甲才取不了他的首级。
正当他得意忘形的踏着都尉甲的尸体,哼着游牧民族男女调情的浪漫小调时,突然心口刀刮一般刺痛,好像什么东西插入了心脏。
塔桑夫里回过头一看,是秦军主将黔布,他乘塔桑夫里不防备,迅速杀死守在他身边的几名卫兵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他杀死都尉甲的方式杀了他鲜活跳动的心脏。
塔桑夫里战死,但是匈奴兵的疯狂没有停止。
若不是大秦儿郎骁勇善战,匈奴兵的伤亡远远会低于现在这个惊人的数字。
又是一大片战刀见红,战士倒地一命呜呼或是痛苦哀嚎。
秦军剩余一千人,匈奴人伤亡两万多人。
自从攻陷云中郡的西北长城后,匈奴万夫长阿幺澶达夫斯基便没有遇到如此强烈的抵抗,仅仅歼灭了秦人五千不到,这么说来,自己手下的军队伤亡不可谓不惨重。
一个闪避不及时,阿幺澶达夫斯基差点被穿越乱军无人可挡的黔布给一刀活砍了。
阿幺澶达夫斯基大怒,秦将休得猖狂。
他使出匈奴人对付草原野狼群的凶悍刀法——乱刀之舞。
黔布连连防挡,这才免得荣登战死牺牲军人榜。
阿幺澶达夫斯基不让“杀人王”黔布有所动弹,一个迅速地回旋身体,紧接着又是一阵更比一阵犀利的乱刀舞蹈。
“杀人王”黔布等着就是这个时刻,乱刀横扫之中,其必有破绽。
统帅赵一指点他剑术时就这么指导过。
虽然黔布不搞基,但是他仍想亲吻赵一的男人脸蛋,以示感恩。
君上今日可是又救了我一命的。
黔布抓住转瞬即逝的出刀时机,一个绝杀刀法使出,当场秒杀了阿幺澶达夫斯基。
匈奴军团在惨重损失之下,又阵亡了主帅阿幺澶达夫斯基万夫长和副将塔桑夫里千夫长,剩余的三四万人顷刻间土崩瓦解,掉头向后没命奔逃。
来去匆匆。
这是匈奴人的一大特点。
游击将军黔布和他的九百士卒看着匈奴人的狼狈猥琐样,笑得真解气。此刻战场上秦军就只剩下这九百零一个会动弹的人了。
然而,战争远没有因这次的小胜而宣告终结。
原因很简单,黔布在阿幺澶达夫斯基的死尸上缴获了匈奴可汗的一纸命令:
你部佯作主力从云中郡西北长城处向咸阳方向突击,若果得胜连同其余九路军队攻陷代郡,以便切断雁门郡的守军退路,全面消灭秦国北方军团杨翁子军队。
这么说,匈奴军队来了十路大军?
黔布这么一想,心中大叫该死。
他的担忧之心油然而生。
(注:古代军事史中的匈奴人高大威猛,虽头脑简单但却是身强力壮。不过秦国人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战血性。这种死方休止的战斗精神让他们面前人多势众凶悍至极的匈奴人时往往会全力拼杀。正因为如此,秦国兵卒镇守北方边境的时期,匈奴军队很少有人能够越过他们的血肉防线,将烧杀抢掠的战火延伸至中原。)
第十章 猛将奇胜
秦国虎贲近卫军行进在山林小道上,他们很警觉地留意着周围草木花草、飞虫走兽的一举一动。
在他们团团组成的护卫圈核心位置,锐秦武威将军彭越和锐秦秦军副帅王离的战马就在其中。
彭越习惯于独来独往,单打独斗,不喜欢和士卒一起玩团队作战。
在这一点作战风格上,他多少和统帅赵一有着相似之处。
不过这样的人缺点也是明显的很哪。
他的匹夫之勇注定他不注重充分发挥一支军队的整体战力。
故赵一任命彭越为镇国将军,是想发挥他的武将之勇,冲锋陷阵激励士卒。
年轻有为的王离督军,一方面可以惩罚不听从彭越号令者,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给彭越有效的计谋,以便整支军队战略决胜。
这支虎贲近卫军是王离麾下的北方军团的精锐士卒组成,整支虎贲近卫军有9000人,裨将、偏将各两人,军官若干。
一路上,他们偃旗息鼓,昼伏夜出,瞒天过海,不出一个月悄无声息地从咸阳城郊外到达了桂林郡的西北面象牙关。
象牙关坐落于两座雄山之间,入关通道在山隘之上,高出地平线百余丈。
始皇帝年间,为了防止东南亚的蛮夷入侵,象牙关上还用坚硬的石头垒成了十丈高的投石车火力重击下都完好无损的铁桶箭楼五座,箭楼中的暗孔之后潜藏有千步之外射杀一切活物的劲锐弩车。
除了人工机械防御武器,每座箭楼上驻守有一百名弓弩兵和六十名长矛剑士。
何谓长矛剑士,就是始皇帝晚年创设的新式兵种。他们的长矛可以当做中近程投掷武器从箭楼上的孔洞中朝山下进攻的敌军投掷。
在敌人靠近箭楼前,配合弓弩兵和弩车兵给予敌人大量杀伤,而后再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用长佩剑和企图抢占箭楼高地的敌人拼杀。
因为他们的佩剑之长,加之又居高临下,因而敌人在接近得了他们以前往往会再一次损失惨重。
每座箭楼斜向交错参差排列,形成互为犄角的防御阵形。
箭楼位于关口城墙之前五十米。
象牙关关口左右两侧地形封闭狭窄,非从箭楼底部经过不能抵达关口。
关口之上城墙驻有可步战拼杀的弓弩兵两千人。这两千人站在高大的墙体之上,所使用的秦国劲弩可以抛射至箭楼之前的开阔空地,仿佛就是一种无可撼动的威慑存在。
关口城墙和箭楼共同构成了象牙关的二道防御线。
每座箭楼底部没有出口,只有转为储存雨水而开挖的槽型孔洞。
这种孔洞一只京巴小狗狗都进取不了,更不必说是人。
而且这些孔洞隐藏性极好,往往在山皮植被的覆盖之下,即使敌人想要下毒,也未能轻易得逞。
据细作飞鹰传书汇报,桂林郡太守祝华荣暗中投靠了大楚国上国柱将军,秘密地接触军队忠义之士的武器装备,企图等到项羽大军一到来,就宣布弃秦投楚。
战争形势风云不测,鹿死谁手天知晓。
先发制人才能把握战场主动权。
而要杀入桂林郡郡治广郁城,则必须先拿下象牙关。
另一边的项羽楚军已经迫近桂林郡,再有个五六日就能够抵达郡内。
留给彭越和王离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必须在三日内突破象牙关这个难于走蜀道上青天的天险。
象牙关有易守难攻出入口在顶部的魔鬼箭楼,此外,关隘的左右两侧雄山之上驻满了一万兵马,一旦象牙关关口遭遇猛烈攻击,这些虎狼之士便会倾巢出动,火速来援。
照这状况,即使是数十万大军,空也未必能够轻易沦陷此关。
看着高不可攀且烫手的雄关,王离陷入了苦苦冥思。
一旁的彭越看到他这样子,也没说什么,生性随意的他在自己的副帅面前只是留下了一句话——“今晚丑时派大军接应我,我等一举攻入关内!”
王离还没来得及“嗯”地回应,彭越就消失在了眼前,他的行动真够快速的,正如他的盗贼王的美称一般飘然。
戌时时分,也就是现代时间夜晚7点至9点,这个时候是人饱餐一顿后最容易打呵欠昏昏欲睡的时间点。
突然,一条铁狼爪钩飞上了城墙,紧紧地黏在城墙之上。
乘着箭楼上得守军呵欠连天,注意力分散之时,彭越攀墙走壁,在铁狼爪钩的支撑作用下,轻步爬行,很快他就爬上了位于里边的第二座
箭楼一半高的位置。
苦于箭楼底端没有出入口,彭越只好使用他的盗贼王的伎俩功底。
不过爬上二三十米高的任意位置,对于盗贼出身的彭越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点,恰恰是出乎守军们的意料,尽管他们的侦查斥候已经知晓了新锐秦军的进犯动态,但是他们肯定想不到,怎么会有敌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就爬上他们的第一道防线——箭楼之上。
锐秦能做得到这件比登天还困难之事的不仅有统帅赵一,还有武威将军彭越。
旁边另一座箭楼上的一个小兵头刚刚从呵欠中苏醒过来,他不经意间发现一团黑影在对面的箭楼墙体上移动。
他心中警觉地一惊,马上揉了揉眼睛,定睛再次一看,我勒个去,那是一个黑衣人呀!
彭越被塌陷了,当然,小兵头发现他的同时,他也察觉到了盯着他看了有好一会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