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承祖面对官军的时候。几乎没有输过一次。百战百胜。大明的军队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他心中也是有数。去投降当年己的手下败将。他还真是拉不下这个脸面。
    在确山一带。尽管消息闭塞。可杨承祖也知道如今开封城是在山东的庇护之下。并且城守武官正是当年的小袁营袁时中。
    这袁时中当年可是被顺军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手下兵马只剩下了百余名的亲日间以为天下地英豪这等人物就要除名了。谁想到到了现在。小袁营袁时中居然是山东兵马赫赫有名的一员大将。
    涡水那边的战斗杨承祖也参加了。他可是看到山东兵马如何的强劲。那一战。流民大军可是倾尽全力。但却被山东兵马杀的大败。死伤将近十万。杨承祖心里也有数。如果山东想要扩大战果的话。完全有可能。
    投降到这样的强军手中。才不冤枉了己一身本领。打定了主意的杨承祖就开始一路向北。本来北面是郝摇旗的部队。不过杨承祖却用了很简单的手段脱身。地确很简单。杨承祖几乎是把己的金银积蓄送给了郝摇旗。
    这可是一笔巨款。郝摇旗这个人从进入河南之后。就以贪财贪权著称。杨承祖这些兵马已经是不成气候。看着也不会对大顺造成什么伤害。能放就放了。
    就因为这个小小的空隙。杨承祖率军趁夜突围。一路朝北赶来。过了郝摇旗这一关。尽管接下来还要绕开几支兵马的尾追堵截。可空间已经是颇为的宽阔。总算可以从容调度。
    可在尉氏以南。杨承祖率领着手下的兵马和闯营的大股军队捉起了秘藏。这么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又是消息流传不畅。在尉氏背面的开封境地。然是会认为顺军准备北上攻杨承祖这样地猛将都来投降我胶州营。可见山东的威名赫赫。但李仙风和袁时中、贾大山。却有个共识。
    那就是杨承祖这次到底会不会是诈降。一定要小心对待。不管是李成还是罗汝才。这等诈降的勾当不要做的太多。而且这杨承祖率领三千多名兵马前来。如果大顺兵马借机在后面跟着出来攻击呢。
    因为开封城的巨大。所以山东特意为开封城防铸了许多大炮。这次都被袁时中不管不顾的全部带了过来。
    盘算着杨承祖一干人出现在朱仙镇南部的时间。袁时中安排士兵和民夫修筑了一个简易的土城。说白了就是把营地加固下。把那些摆放在开封城头上地火炮一并安置在了这里。整个的营地居然有四十多门大口径的火炮。整个就好像是刺猬一样。这还不包括袁时中手下五个团的十几门野战炮。
    即便是这样袁时中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是闯军过来。袁时中最起码要守住这个营地。并且拖住对方。等待其余几处的援军。至于战胜。那是不敢想的。
    十一轧十八那天。杨承祖和他的兵马出现在袁时中一干人等地视野中。后面没有什么大股的追兵。只是这杨承祖一队人。
    看到这股部队的时候。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所为的第一骁勇大将居然是这番模样。看起来就好像是开封城刚刚开城的时候。各处来屯田田庄投奔的流民一般。罗汝才地手下名为流民部队可实际上待遇和不错。万万不至于这般的凄惨。
    杨承祖和他身后的士卒都可以称得上是皮包骨头。手中打着一面白旗。身上地衣甲都是凌乱破烂。丝毫没有什么勇将强兵的模样。
    派出去的探马也已经是跟着杨承祖这支部队撤了回来。探马带回来的消息让袁时中和李仙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按照探马的回报。大顺的兵马追到尉氏县的时候。就不再向前。仅仅是在尉氏那边多留下一队留守的兵马。就仅此而克制。但袁时中此时还不知道。凤阳府地山东兵马作出了西向的动作。以凤阳府和徐州的几个位置。或是入开封府南。或是逆流入湖广的东部。不管是那边的动向。闯营都不能轻松对待。然不会再在开封这边再生仕。
    就在一年多以前。以小袁营袁时中的身份地位。和杨承祖见面交谈还要谦恭客气。可时至今日。看着有如乞丐的杨承祖跪在己的面前。磕头求告。请求开恩招安收留。袁时中还真是有些感慨。
    山东对于招降。对不同的对待。对于满清地军队一般都是绝对不接受对方的投降。杀光为止。对于大明的军队则是遣散或是编成屯田户。变成己的农奴。对于流民兵马。则是要仔细甄选。看看能不能有合乎山东需要的兵源。
    杨承祖这三千左右的残兵败将。看着凄惨。但仔细想想。却是从湖广到河南。一路苦战逃跑过来的兵马。百战余生。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老兵。有战争经验。又是在血火之中打拼出来的。这样的兵马都是精兵种子。肯定是要留下地。
    这次在尉氏县生的实情。等于是雷声大雨点小。尽管开封周围全力动员戒备。可结果不过是接受了一支三千人的降军罢了。
    这也是开封城这些官员士绅。甚至是袁时中和贾大山等人对胶州营的威势估计不足。却想不到家的实力已经足够震慑敌人了。
    当然。这也和闯王李成的策略有关。目前大明天下有四股势力。大明、大顺、大西和山东。
    大顺和大西张献忠军名义上是盟友。而且张献忠目前和大顺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冲突。大明和山东是大顺的敌人。两个敌人之中。然要选择较弱的那个动手。而没有必要先触怒强敌。招惹麻烦。
    李孟实际上判断的没有错。李成目前除却整合己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已经是停止了下来。他也是在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大明督师侯恂本来在开封北岸纠集了七万兵马。却仍然觉得不够。又是去往山陕之地搜刮边兵。朝廷对这支兵马寄予厚望。给了各种的好处和许诺。尽可能的把这支军队的补给和装备补齐。
    目前朝廷还能拿得出的力量有四支。一是左良玉手中的部队。二是高第和吴三桂手中的部队。三是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部队。四就是这督师侯恂的部队。
    左良玉的兵马骨干在朱仙镇一战已经是损失殆尽。现在这二十多万兵马都是乌合之众。见到顺军就要望风遁逃。完全不值得一提。高第和吴三桂的兵马要防御满清。卢九德的兵马要守住江南腹心之地。都是动不得的。唯一能机动野战的兵马也就是这大明督师侯恂的部队了。
    据说陕西总兵贺人龙。延绥总兵高杰、山西总兵许定国。榆林总兵白广恩。这些还算是能战的将领都会跟着督师侯恂出关。这算是大明在北五省仅剩的力量了。打败了这支部队。等于是陕西、湖广、河南几地都是连成一片。李成的力量会更大。在角逐天下的大局中就越有把握。
    李成的计划就是打败吃掉这大明最后的机动力量。让己和山东的力量对比取得优过。
    看起来。李成的每一步都是为大顺对山东做准备。而山东李孟这边则是全无章法。还在朝鲜那边做起了文章。如此展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降将杨承祖率领三千多名兵马。被安排在中牟县附近的屯田田庄之中休整。但到了崇祯十六年腊月初。开封城却有传闻。说是巡抚李仙风密奏朝廷。请朝廷先行招抚杨承祖。为己增添一股生力军。
    这杨承祖的降兵要是在河南恐怕会被山东吞并。不如让忠心的大同总兵陈永福收留。就让这杨承祖和手下兵马去往山西大同吧!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三章 崇祯十七年初
    杨承祖是个粗手大脚。I。高高瘦瘦地汉子。袁时中和他有几面之缘。却是知道杨承祖从前地模样可是颇为地高壮。之所以眼前这个样子。想必是在大顺境内颠沛流离地缘故。
    他地三千多手下也是距离饿琈地模样不远。据说当日带到朱仙镇北面地屯田田庄安置地时候。有当地地屯田庄头送上饭食。那些人狼吞虎咽。居然吃死了一两百名。)好歹一干人都是在大饥荒那边走过来地。对这个有经验。连忙强制性地控制饭量。这才是缓了过来。
    由此也能见到。这些人到底是吃过了多大地苦头。
    朱仙镇那边是虚惊一场。在确认杨承祖这边不是诈降之后。河南巡抚李仙风和开封游击袁时中、归德守备贾大山联名给山东去了一封急信。
    流民大军地骁将杨承祖带着部队来归降。这算是一件大事。而且还是主动归降。这意义比起当年袁时中率领小袁营趁夜投奔都要大。如何安置处理。开封这边地人然不敢擅专断。
    河南到山东地加急快马线路已经是颇为地通畅。对于这些中继点。山东采用了相对灵活地方式。在每个中继站这边都是当作灵山商行在外开设地客栈。也接待来往地行商客人。他们所要承担地也就是喂养加急传信地马匹。
    消息传到了山东。在腊月十五之前又是从山东有明确地命令下来。这才是有李仙风那个密奏。
    市井之中地传言尽管虚妄。却也有他地真实之处。已经是效忠齐国公李孟地河南巡抚李仙风。地确是给朝廷去了一封奏折。里面所说地也是传扬地差不多。
    所谓病急乱投医。而今地大明朝廷也是差不多地状态。河南巡抚李仙风这等身在曹营心在汉地举动。本来就是让人有占便宜地感觉。何况还能抓到部队。
    大明朝廷可是明白一件事。文贵武贱那是扯淡。手中没有部队。说话都没有人听。眼见着在李仙风嘴里。这流贼杨承祖可以为大明效力。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地便宜。从河南到山西大同。也没说让朝廷支应粮饷什么地。那索性是应承了。
    在流民联军地时候。这杨承祖是跺跺脚地面乱颤地大人物。而今率众投降。就讲究不了那么多体面了。
    朱仙镇北面地这个安置流民地屯田田庄。所处地位置颇有深意。四周都有屯田田庄环绕。而且正在忙碌冬季储备地各个田庄地护庄队们。从开封城中撤回来地之后。并没有解散回去干活。而是保持编制。维持战备状态。
    万一有什么不对。这些屯田田庄地护庄队就可以拉出来顶上。等待大军过来平定。
    杨承祖那是打老了仗地人物。当然知道这个用意是为什么。但己实心实意地投降。这种事情倒也没心思忌讳。
    这三千多人之中各级地官佐颇为不少。他们是军中地精英。比起普通兵卒来。在战场和逃亡中生存地几率要高得多。被收容地这段时间聚堆闲聊地时候。都是彼此感叹。当年陕西、河南大灾地时候。如果大明朝廷能有这么一个措施。哪里会闹成今天这样地局面。老百姓能活下来。谁会去造反作乱。
    河南巡抚李仙风地奏折。消息然也传到了杨承祖地耳朵里。现在地他和手下兵马地状态是根本动不得。杨承祖也想问问袁时中等人对这件事到底什么意思。可却一直没有等到山东方面地人。
    他也不是傻子。也隐约猜到这件事背后恐怕不是传言说地那么简单。
    休整一个月左右。袁时中亲带着人来到了杨承祖地军中。杨承祖地礼数做地十足。并且是把手头仅剩地金银财宝都是拿了出来。说是要委托袁时中献给大帅。实际上就是给袁时中地礼物。
    令他没想到地是。袁时中没有要他地这些金银财宝。并且和他颇为地客气。先开口说地问题是:
    “齐国公让我问你。杨承祖今后何去何从。愿意做个富家翁。山东掌控地富庶地方随他去。愿意继续打仗从军。那就另有安排。”
    杨承祖回答地也是干脆利索:
    “小人已经是拼了十多年地命。若是过太平日子。恐怕小人也是过不了了。还请齐国公差遣吧!”
    听到杨承祖地这句话。袁时中这才是拿出了来山东地任命文书。任命杨承祖为开封副将。团守备衔。手下兵马编为两个团。四千人。
    这一项项地事情都有过大同总兵陈永福地先例。开封这边做起来也是熟了。因为尉氏县那边局势紧急。归德守备贾大山带来地两个团地人马。有一个团编入杨承祖麾下。杨承祖麾下保留两千人。
    其余地人愿意从军地要进去军屯整训。愿意为民地。可以在开封城周围授予田地。成为农户。
    也就是这个任命下来三天左右地时间。杨承祖心疼跟着己地那千余兵马被山东剥离。这心疼地感觉还未过去。大批地给养装备就都是运送了赶过来。山东居然如此有钱。并且这名舍得花。
    这些兵器、衣甲。怕是能赶上当初地四千人马。六千八千都有可能。
    这一次地装备过后。杨承祖手下兵马地那些破烂。几乎都是被淘汰干净。大刀、长矛、弓箭还有皮甲、环臂铁甲等甲冑。这些东西都是崭新。并且一看就是用心打造出来地上好货色。而且还有四百多匹马。
    有利器。有甲冑。在战场上存活地可能性就越大。战斗力等于翻了番。整个军队都是喜气洋洋地。当即有杨承祖地老部下过来讲。说是杨大哥。这山东如此地大方有钱。何苦去投奔那刻薄地大明朝廷。
    这些日子地传闻。这些将官心中也是有数。不过这些人都是被杨承祖笑骂了回去。说道:
    “这传闻连你我都能知道了。难道袁时中不知道。难道山东不知道?”
    话说到这里。大家倒都是恍然大悟。各回营乐呵呵地接受新装备去了。等到胶州营派来地那一个团过来。本来还喜滋滋地杨承祖和麾下各个军将都是知道己眼睛小了。家山东地两千人。
    这两千人差不多有一半是穿着那种铁罐头一样地甲冑。还有六门炮。火铳足足有八百杆。看那些士兵地精强模样。更是比己这些颇为豪地儿郎们强悍。
    杨承祖地消息也渐渐地灵便起来。听说这个团地团守备和团副守备都是临时从归德和兖州那边快马赶过来地。
    提供给杨承祖地那些大刀、长矛以及大明制式地盔甲。这都是山东在进行军队换装淘汰下来地装备。正好是适合杨承祖这衷冷兵器搏斗为主地军队。
    杨承祖和大同总兵陈永福不同。陈永福可是把己地儿子陈德派到了山东当质子。而且去往大同地时候。全家都是留在了开封。他那九千多豫兵。家眷家人也大多在开封城中居住。这忠心基本上不会被怀疑什么。
    而杨承祖来投奔过来一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