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孽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老爷子第一次提到自己的父母,唐经阁雄壮的身体不由的浑身一震,急切的拉着老教授的手,问道:“怎么,老爷子认识我的父母?”
  默默的点点头,老教授道:“当年你我第一次在那个古城相遇之时,从你身上的那枚蓝田玉挂件,再结合你的相貌,我就已经猜到了你的身份,自然也知晓了你的父母,只是这其中隐藏着一场影响颇大的冤孽,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告诉你他们的身份。如今老头子我行将就木,这些事情是注定要带进棺材里的,所以你也不必开口询问了,说什么我也不会告诉你的,唯一能让你知道的就是,你的父母死的冤屈,而对手则非常的强大。华夏人讲究谋定而后动,斩草不留根,相信这些年来他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你的寻找,或许已经知道你就在老头子的身边,只是还没有把握出手就是。老头子活着还能护着你,但等身体真的不行了,恐怕再将你留在身边,就太过惹眼了,这也是我急着把你送去国外的原因之一。至于你的身世,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如果将来你出息了,有能力了,就去将那些披着人皮的豺狼揪出来,为你的父母出一口怨气,如果你碌碌无为一生,这件事也只能就此作罢!”
  也许是听出了老教授言语之间的坚决,也许是不想拂了老教授对自己这最后的要求,唐经阁听完之后只是默默的点点头,迈步来到温暮云离开后留下的一堆资料前,准备完成这可能是自己最后的一项工作。
  上午的时间就在这样有些沉闷的气氛中悄悄的过去了,也许是少了温暮云这个小丫头“搅局”,也许是即将离别,唐经阁的注意力特别的集中,本来还要外加半下午的工作让他在中午之前便提早完成,也省得下午再多跑一趟。
  离别对大家来说总是残酷的,这或许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此脍炙人口的原因,在这几天充满焦躁的等待中,唐经阁终于是没有再次见到温家的小公主温暮云,少了些伤感,却又多了些遗憾。如果不出意外,依照老头子的安排,自己再次踏上这片充满了华夏英雄儿女鲜血和汗水的热土之时,从前精灵古怪的小丫头,如今的美妙少女,恐怕早就找到门当户对的对象,嫁做人妻,或许连孩子都成群结队了,也有可能自己终其一生也无法再踏上这片土地。想到这里,唐经阁的内心就不可抑制的一阵刺痛,脾气也分外的焦躁,让老教授以及跟随了他十几年的哑巴仆人,哑叔,都不由的有些担心。
  启程的时间终于还是如期的到来了,有些残酷,有些无奈。搀扶着老头子钻进外面看不出什么,内里却挺宽敞的特制红旗轿车,最后无比留恋的望了一眼生活了十几年的老房子,还有周围那些熟悉的花草树木,红砖绿瓦,顶着满是不舍的哑叔的目光,听着邻居家熟悉的狗叫声,唐经阁心中的刺痛感越来越强烈,甚至有些令他窒息。
  感受到搀扶着自己胳膊的强壮手臂上传来的颤抖,老教授的内心也是有些伤感,轻轻的在那条手臂上拍了拍,没有开口,只是将头转向窗外,对着还挂着几点星辰,却已经泛着鱼肚白的东方天际发起呆来。
  车子里的唐经阁一直将目光死死的盯在车窗外的后视镜上,期待的看着那条走了十几年的青石路,希望临行前还能再看一眼那个美丽的身影,令他失望的是,直到前面车子传来出发的喇叭响,也没有看到那个身影出现。
  手指带着粗钝的指甲死死的插入细白的手掌中,几乎是在牙缝中吐出几个字,“出发吧!”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仿佛用光了他所有的力气,颓然的坐在车后座上,眼泪也瞬间模糊了双眼。
  

第三章 出人意料的佛雕
更新时间2010…2…22 16:34:52  字数:3099

 直到车队的轰鸣声消失在不远处大街的拐角处,忠心的老仆人哑叔才抬起粗布衣衫的袖子,轻轻的擦拭了一下微微湿润的眼角,略带深意的望了一眼门前不远处的那株粗大的梧桐树,摇摇头,步履蹒跚的走进如今空无一人的小楼。
  哑叔刚刚消失在门洞中,就见梧桐树的后面闪过一道靓丽的身影,精致的面容没有化过妆,却依然挡不住她的天生丽质,只不过如今上面的斑斑泪痕却让人无暇去欣赏她的美妙容颜,只是忍不住的想要将她紧紧的搂进怀中。借着东方天际的一点光亮,眼神好使的人能够发现,玉人的一双原本绝美的芊芊手指微微有些红肿,修饰的整洁端庄的指甲上也是道道让人触目惊心的裂痕,也许只有高大的梧桐树在每每想起自己背对行人的身体上,那些如猫爪挠过的道道伤痕才会知道玉人的指甲为何会变得如此。痴痴的望着前面的街角,任由美目中的泪珠一颗颗的从面颊滑落,跌落在路面厚重的青石板上,摔成一滴滴碎粒,玉人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伤感,颓然的跌落在地,依靠在高大的梧桐树上,伴随着已经有些凉意的晨风,压抑着嗓子呜呜的哭了起来……
  车子仅仅行出两个小时,就已经宣布告别了喧嚣的大都市,正式踏上内蒙古大草原,不管从前如何从影视剧,或者他人的口中了解到大草原的魅力,都不如自己亲身体验来的这么直接,这么具有冲击力。已经枯黄的一望无际的草场,在零星散落的各色蒙古包的映衬下,形成了一副纯天然的画卷,伴着完全有别于大都市灰暗的纯净明亮的天空,呼吸着从车窗挤进来的,清新的空气,看着不断从视线中出现,又很快消失的成群结队的牛羊群,尽显大草原的波澜壮阔。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也稍稍的冲散了一些唐经阁的离别之情。
  车队继续往西部行来,映入眼中的景象也是有了一些变化,原本水草丰美,也曾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庶之地,由于自然气候的变迁,持续几十年的战乱,以及对于经济价值过分的榨取,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一片片或大或小的荒滩,戈壁,沙漠逐渐的登场,让一行人又感受到了属于内蒙古大草原的另一面,荒凉!
  由于大草原上人迹罕至,当然也避免了堵车的烦恼,车队在经过中途的一次休整,补给之后,又继续行驶了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在下午十五时左右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内蒙古大草原西南部的草原明珠,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浓厚的草原文化基础,再加上美丽不似人间的景色,才打动了成吉思汗这为一代天骄选择将这里当做自己的长眠之所。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七十公里处,属于华夏联邦一处重要的古文物遗址。由于蒙古族盛行“秘葬”,所以坐落在此处的三座状似巨型蒙古包的宏伟建筑实际上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而已,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其在内蒙,甚至外蒙各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从每年春祭从各盟,各旗带着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前来祭奠的庞大人群,可见一斑。
  这次发现的这处还未被证实的神秘地宫,就处在成吉思汗陵墓的高大院墙的西北墙角,也是唯一的一处公厕的旁边,所以这地宫的发现还要感谢公厕的保洁人员以及伟大的地心引力。公厕如今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拆除,地表的污秽之物也被清扫一空,至于有多少调皮的垃圾偷偷的沿着密道裂缝溜进地宫,当先瞻仰这处有可能是世界考古界本世纪第一处伟大发现,一代天骄真正的陵墓所在,那就不得而知了。
  覆盖在地宫表层足有两米的掺杂着碎石的土层,已经被事先到来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掘开,形成了一个方圆十几米的方正土坑。土坑的中央是一块大草原上少见的巨大的汉白玉方石,正在迎着大草原上热辣的阳光灼灼生辉。方石的表面是一幅明显有蒙古文化痕迹的雕刻,一个身材雄壮的大汉,手持弯刀,高高仰起头直视着太阳的方向,他的背后是一头着细长的,有着喙状的鼻口,鹿角靠在背上,前脚蜷缩着鹿,看它的样子仿佛随时要御风而去,上天飞翔一般。
  巨大方石的两侧是两块明显小一号的石板雕刻,同样是汉白玉材质,右边的一块表面雕刻的是一直好像正向着猎物猛扑下来的苍鹰,冰冷的目光让人不寒而栗,而左边的一块表面上雕刻的则是一头正在仰天长啸的苍狼,微闭的眼中是令人不由自主臣服的霸气,这一切都显示着地宫之人尊贵的身份,让对考古痴迷的老教授以及心情才有些平静的唐经阁内心不由的有些火热,一些考古队中的年轻人甚至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轻轻的搀扶着老教授因为激动有些颤抖的手臂,唐经阁能够理解老头子此刻激动的心情,能够在迟暮之年主持发掘这座极有可能是一代天骄的墓葬,对于跌跌撞撞一辈子的老头子来说也算是给这一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华夏人讲究功德圆满,便是如此。
  顾不得工作人员的劝阻,老教授连一晚上的时间也不想再等下去,来到土坑中便开始指挥着,动手用事先已经搭建好的木制绞盘,开启石门。随着绞盘发出让人牙酸的咯咯声,石门被众人小心翼翼的掀起,轻轻的挪到了一旁,露出了地宫黑洞洞的入口,即使有此刻虽然已经西斜,却依旧刺眼的阳光照射,围观的人们也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形。
  内陆的气候保证了地宫即使关闭了尽千年也依旧没有潮湿的感觉,反倒是因为暴晒了几天使得宫口有些热气涌出,当然,其中还带着些许腥臭味道,也证实了地宫被之前的公厕污染的猜测。
  招呼工作人员在前面污秽物中清理出一条通道,唐经阁从身边取过一盏灯,紧跟着老教授小心的下到原本被石门掩盖的青石甬道中,慢慢的欣赏着两旁石壁上充满了游牧民族特色壁画,来到又一处石门前。与之前的石门不同的是,这第二道石门与地面上的那道石门不同,第一道石门是严丝合缝的紧闭的,而这第二道石门则四分五裂的散落在原本应该是门框的位置,由于洞内昏暗,只能通过唐经阁手中的灯盏大致看到被人或武器以暴力打成碎片的第二道石门上同样雕刻着一层精美的浮雕,至于是什么图案,就只能等甬道中布置上电线,拉上灯之后,再继续研究了。这样的情形也让老教授和唐经阁的心中咯噔一声,莫非地宫被盗过?
  小心翼翼的避过一地碎石,尽量避免再次破坏这珍贵的雕刻,唐经阁二人继续在昏暗的灯光中顺着甬道往前走,这次的通道比之前的那段要长上不少,而且两边还多了一左一右的多了两座石室,皆是紧闭着,让他们不敢造次。
  如此又向前走了大约十几米,老教授与唐经阁终于一前一后的来到了青石甬道的尽头,一道巨大的石门挡住了二人的前路,这座石门比之前的那两道显得更加的雄伟,大青石精心制作而成的巨大石门上雕刻的石雕也有别于之前第一道石门,以及一路之上甬道石壁上的游牧民族风格,这次石门上雕刻的乃是一尊佛陀,双目圆瞪,盘坐在一尊九品莲台之上,手掐宝瓶印,宝相庄严。
  伸出枯瘦的手掌,轻轻的在佛像上摩挲了一下,老教授喃喃的道:“我心即禅,万化冥合,根本成身会!这石门之上怎么会刻有这尊佛像,这是光明佛印,传说是用来供奉佛宝或镇压鬼祟之用,莫非这石门之后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墓穴,而是供奉着哪位佛门高僧的金身舍利,亦或是镇压着一头邪魔?”
  老人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这寂静的青石甬道中却足够唐经阁听的清清楚楚,听着老教授口中的“胡言乱语”,唐经阁仿佛看到一个须发皆白,手持拂尘的江湖术士即将登台做法一般,轻轻的从老教授的身旁来到石门之前,伸手在上面试探性的推了一下,力气不算大,青石大门也如其所料的纹丝不动。将手中的汽灯放到身旁,唐经阁伸出双手用力一推,这次他可是使出了全力,但青石大门依旧没有动摇的意思,甚至石门缝中的灰尘都没有掉下一丝。
  “不用白费力气了,这道石门很明显是被机关消息所控制,虽然你也跟你哑叔练过几年的外家功夫,想要推开这石门还是差得远!”终于从被石门上的浮雕惊的一阵愣神中回过神来的老教授见到唐经阁的动作,及时阻止了他这注定是徒劳的行为。
  

第四章 佛心舍利
更新时间2010…2…23 14:31:33  字数:3161

 “你连这个都懂?”唐经阁惊异的望着身边这个自己曾经以为知根知底,如今才发现依旧神秘且深藏不露的老头儿,有些不服气的问道。
  “少跟我贫嘴,不懂就一边看着。”还在心中挣扎着,不知道应不应该打开这道石门,见证又一尊高僧舍利现世,亦或是放出一尊噬人凶兽的老教授也许被唐经阁言语中的质疑激起了好胜之气,不轻不重的呵斥了一声,再次仔细而专注的在青石大门的佛陀佛雕上摩挲起来。
  老教授首先是从佛陀座下的九品莲台找起,因为一来世人都知道,莲花与菩提树一样,都是佛教徒所尊崇的圣物,二来莲台在佛陀的脚下,青石大门的底部,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只是令唐经阁与老教授失望的是,即便他摸遍了莲台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发现任何疑似机关枢纽的地方,只得转移方位,又将目标放到了佛陀胸前和手腕上的佛珠上。
  唐经阁见老教授煞有介事的样子,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加入了他的行列,只是与老教授所不同的是,他选择了从佛陀的头部来寻找,见过佛祖雕像的人都知道,他的头部除了那个性鲜明,弄成一个个羊毛卷一般的发型之外,最能引起别人注意的就是那双充满慈悲的慧眼,以及额间那粒硕大的吉祥痣。是以唐经阁想也不想便直接将手指向佛陀雕像的双眼中插去,当冰冷的大青石触手之后,坚硬的真实感告诉他,机关并不在佛陀的双眼之上,于是他只得将希望转向了最惹眼,但在老教授的心中却最不可能的地方,那颗吉祥痣。
  这次他没有再失望,或许当初机关的设计者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