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小民-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局面必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



孟有田点了点头,从杨荆云的介绍来看,八路军已经开始实行敌后的战略展开,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而他的思想在这段时间,特别是土门村事件之后,也正发生着变化。要想不当亡国奴,抗rì救亡工作就一定要展开,不管是什么党派,现在只应该有一个心思,那就是抗rì,打鬼子。



在目前的乱局中,民团、土匪、会道门、溃兵、汉jiān各自割据一方,称雄称霸。被扔下的老百姓渴望有zhèngfǔ作主,渴望有纪律严明的军队,八路军可谓顺应了形势,顺应了老百姓的心理。勿庸讳言,单只从纪律来讲,八路军便独占鳌头,无人能比。



“只要是打鬼子的军队,只要不祸害老百姓,俺衷心支持,热烈欢迎。”孟有田淡淡一笑,说道:“需要俺做什么,你们尽管开口。当然,老赵伯是村长,由他负责更合适。”



“你有这个态度就好。”杨荆云始终不明白孟有田为何对他们象有一种隔阂似的,但从各个方面来讲,你又挑不出他的大毛病,而且这十里村,甚至良岗庄的局面开辟,他也是功不可没。



“你又闹了杆好枪哈。”老古看了看孟有田背着的三八大盖,犹豫着说道:“对了,那几杆好枪,还有那几把马刀——”老古对孟有田的缴获是垂涎yù滴,但又有些不好开这个口。。



孟有田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次良岗庄的自卫队也出了力,虽然鬼子没来,也有苦劳。三杆枪,三把马刀,俺就做主送给良岗庄的兄弟们了,算是感谢吧!”



这小子,一点就透,还挺大方。老古使劲点了点头,说道:“受之有愧,可不收又扫了你面子,那俺就在此多谢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孟有田苦笑了一下,经历了土门村大屠杀,又不愿听外边的哭啼,他实在提不起jīng神再交谈下去,推说身体疲累,告辞回家了。



抗rì,打鬼子,这是时代的主题,压倒一切的工作。孟有田终于能够抛开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抛开后世的不满和偏激,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血与火的民族洗礼中。只有亲身处在那个悲惨的年代,站在民族存亡的岔道口上。睁着眼睛,他就会看到一个民族最深的伤口:yīn沉的天空下,家园被孽火焚烧?女人被兽兵追逐污辱?同胞被无情的杀戮?父老乡亲在yín威下被迫屈下双膝?



当这些在历史上都切实的发生过的事情,现在活生生的在他眼前重映时,能让孟有田做出的选择还有什么?来自最本能的召唤,发自最切身的感受,使他很难低头去作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地苟延残喘。



他爱这个国家,这个生他养他,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不管是哪个zhèngfǔ执政,都改变不了这一点。他所做的,是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尽管他时不时地感到痛心,感到不满,感到无力,但他已经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也不想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



多杀一个鬼子,多救一个同胞,多奉献一份力量,在祖国这块饱经蹂躏的古老大地上,在全民抗战的悲壮大cháo中,书写出一段值得永远回忆的个人历史。只有当人生的目标真正确定,并决心为此奋斗、拼搏后,人就会充满巨大的力量。正如孟有田所说的,希望是超过恐惧的动力,没有希望,就会被艰难困苦、恐惧害怕所击倒,成为一具得过且过,苟且偷生的行尸走肉。



土门村被屠的消息传得是如此之快,当然这也有孟有田刻意要传播的因素。被折腾到南山背逃难的村民百姓再没人发牢sāo了,和土门村被屠杀的百姓相比,累些腿脚,挨饿受冻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一百五十五章埋葬的分歧



沉痛、愤恨、恐惧、积郁等复杂的情绪在村民的心中升腾,十几里外的屠村惨剧或许打碎了某些人的幻想,激起了人们奋起一击的血xìng;也或许让胆小鬼更加害怕,只剩下了瑟瑟发抖,引颈受戮。什么时候都是这样,一件事情造成的影响不会是单一的,而是有好有坏,或大或小多方面的,只是有些被忽略了而已。



“咣,咣,咣……”挂在村中的大铜锣被敲响了,这是新规矩,要村民到村公所开会,每家至少要去一个主事的。



“造孽呀!这是什么世道,坐在家里也有塌天大祸。”有田娘摇着头,脸上带着凄容,对孟有田说道:“你去吧,把那些可怜人都埋得好好的,别让狼叼狗刨了。”



“嗯!”孟有田闷闷地应了一声,起身对阿秀说道:“那枪你先摆弄摆弄,等俺回来了再拿子弹教你。”



阿秀点了点头,将做好的一副棉手套递给孟有田。手套这东西早就有,但农村人却不习惯用,而依旧用那种老式的袖拢子,干活行走都不方便。看着母亲和阿秀手上冻出了裂口子,孟有田特意让阿秀做了好几副,家里人都有,手套里面还塞进了铰碎的兔皮,甭提多暖活了。



孟有田走出家门,街道上已经有了不少向村公所走去的村民,大多都失去了往rì笑着互相打招呼的劲头儿,点点头便算是问候了。



来到村公所,孟有田先进去和村长老赵头和杨荆云等人简单商量了一下。虽然定下来今天去埋葬土门村的遇难者,但老赵头等人也有些发愁,天寒地冻的,打坑很费劲,死的又不是少数,近二百个坑啊,得干到啥时候。杨荆云的想法是挖一个大坑,把死难者都埋进去,再立块石碑,刻上名字,既是jǐng示,又能起到教育作用。但外面还有些幸存者,按照传统习惯,他们持反对态度。



“难道还要棺椁齐全,大cāo大办不成?”孟有田很不满地说道:“我同意杨先生的办法,既让死者入土为安,又能jǐng示后人。他们不同意,就让他们自己安置各自的亲人,咱们不管了。”



“这是气话。”老赵头把烟袋锅磕了磕,往腰带上一插,说道:“俺先和乡亲们把这事说了,让他们回家准备工具,再从村上按去的人头发些粮食,至于他们……”



“我再去做做工作吧!”杨荆云起身说道:“咱们做的本来是好事,可不要让人家心生怨恨才好。”



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孟有田苦笑了一下,坐在椅子上,有些闷闷不乐。不来外患,还暴露不出这许许多多的毛病,但凡事都怪老百姓吗,倒也不尽然。民智不开,愚昧落后,谁之过?百姓生活贫困,只为衣食奔波,谁之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又是怎样成为中国人信奉的真经?没有原则,没有血xìng,甚至没有良心的中国人为何那么多?



“孟大哥——孟大哥——”呼唤让孟有田抬起了头,是秦怜芳、王维光等人走了进来。



“是你们哪,刚刚回来的?”孟有田勉强笑了笑,估计笑得很难看。



“嗯,杨先生夜里便派人去了良岗庄,让我们今天来这里。”秦怜芳眨着猫眼说道:“土门村的事情,我们都听说了。杨先生让我们去亲眼看看,宣传起来才真实可信,更好地唤起民众。”



孟有田点了点头,杨荆云的做法是对的,唤起民众确实需要血淋淋的事实,尽管这令人难过。但这些小年轻的不会被血腥的场面吓傻了吧,他对此有些怀疑。



“孟大哥,听说你看见了鬼子,还打死了好几个,缴获了七八条枪。”王维光瞪着眼睛问道。



“哪有那么夸张。”孟有田淡淡地说道:“主要还是人家九龙堂的功劳,俺不过是碰巧赶上了,兴许打死了一个半个的吧?”



“谦虚。”白俊婷在旁说道:“听古大哥说,是你和九龙堂的柳大小姐一起杀的鬼子,柳大小姐对你可挺服贴哩!”



八卦,这老古长得黑不溜秋的,嘴巴可不老实。孟有田翻了翻眼睛,指指自己的脸,没好气的说道:“看,这就是那位挺服贴的柳大小姐给俺留的纪念,你们谁想让她服贴,就去领教领教好了。”



众人的表情都有些怪异,要不是时间不对,就该有人笑出来了。



“孟大哥,那rì本鬼子长啥样啊?”王维光好奇地问道:“老百姓都说是青面獠牙的怪物,我们没见过,只知道是矮子居多。”



“嗯,武大郎的后代能长成啥样?吃了中国饭也长不高。”孟有田说完才意识到这个后世的笑话有些太超前了。



“rì本鬼,矮矬矬,矮鬼心肝大如锣,抢了朝鲜抢台湾,抢了东北想黄河;



rì本鬼,矮矬矬,矮鬼不如咱人多,大家团结一条心,鬼子难把咱奈何;



rì本鬼,矮矬矬,不揍他不知道错,消灭rì本侵略鬼,争得太平安乐窝。”



秦怜芳和白俊婷抑扬顿地唱着,孟有田微微抿起了嘴角,听过,谁让咱在网上读的书多哩!



“我们准备去安平镇宣传,那里是三不管地带,有很多征兵的,可他们并不是真心要打鬼子,而是借国难当头之际,扩充势力,鱼肉乡里。”王维光在旁解释道:“真正抗rì打鬼子的队伍就要来了,那时候咱们就有了底气,老百姓也不受祸害了。”



孟有田点了点头,说道:“抗rì宣传是好事,可别太冒失了。要不,等你们去的时候,俺们出些人枪保护一下吧!”



“那赶情是好。”秦怜芳急着说道:“孟大哥,你也去,带上缴获rì本鬼子的东西,让大家伙看看杀鬼子的英雄。”



“嗯,嗯,俺形象不行,找旁人吧!”孟有田赶紧摆手,“找个符合老百姓心目中英雄形象的,比如说身高丈二,那个血盆大口,总之就是要凶一点的,老百姓才信呢!”



“凶一点的不把老百姓吓跑了?”王维光挠着脑袋有点反对。



“好了,以后再讨论这事,咱们该出发了。”孟有田站起身,走出门去,算是暂时摆脱了这伙愤青。



第一百五十六章鬼村之说



经过老赵村长的号召,以及杨荆云的工作,十里村共出动了五六十人去收殓死难者的遗体。这些人都是自带干粮、工具,坐着五六辆大车赶到了土门村。



整个埋葬过程是悲伤的,有人哭得泪水不断、眼睛红肿;有人自始至终yīn沉着脸、一言不发;有人忿恨得身体发抖、边干边骂;也有人吓得面sè煞白、目光呆滞。



回来会做恶梦吧?孟有田看了看不远处的几个愤青,尽管开始时有人迈不动步,有人连胆汁都吐出来了,有人不时地掉下眼泪,但还都在勉力工作着。当然,杨荆云也做了些安排,大概让他们看了一下,便让他们干比较轻松的活。男的挨家搜集一些没被破坏和烧毁的物品,什么破旧被褥,锅碗瓢盆,粮食衣物等等。女生则负责整理记录,准备留给那些幸存下来的土门村人。



直干到太阳变红,懒洋洋地向西斜的时候,整个收殓工作才算完成。即便有些潦草,这个时候也没人再来没事儿找事儿了。但令孟有田和杨荆云等人意外的是,那些幸存的土门村人竟然不敢再在残破的村子里住,虽然没烧的房子足够他们使用。



事情的缘由出在三个土门村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当时自告奋勇地留下来呆了一夜,看护亲人的遗体不受野物的糟害。可一夜过后,他们都受了惊吓。有的说夜里看见有人影在飘,有的说听见了哭声和惨叫,有的说看见鬼火在闪。



迷信是根深蒂固的,这三个家伙这么一说,连十里村的人都觉得这里yīn风凄凄,脖子后面冒凉气,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



杨荆云自然是不信,但这三个人的说辞已经产生了效果,什么冤鬼找替身,屈死鬼魂魄不散,没头鬼在找自己脑袋的种种猜测在低声议论中传播开来。另外那些幸存者显然也感到了惶恐不安,原来说好的重新定居的想法一下子被恐惧所代替了。



疑心生暗鬼,呆在遍地尸体的地方难免因为恐惧而产生幻觉,一个人有了幻觉便会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风声、树枝响、破门忽扇……甚至自己的脚步声也会变了样,向自己的恐怖想象靠拢。孟有田也不信这神鬼的事情,抗rì战争中有多少百姓被无辜杀戮,如果真有鬼,那也该找rì本鬼子索命报仇,rì本鬼子岂会那么嚣张?



但现在的解释对那些迷信思想深扎于心中的老百姓不起作用,那些人说什么也不肯留下来。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地方冤气、杀气太大,不找高僧或道士做道场超度亡魂,谁也呆不了。



算了,孟有田不想给他们开一堂科普知识课,嗯,估计上了也白扯。老赵头和杨荆云商量了一下,决定暂时由十里村和良岗庄收留这些人,等他们心绪平静后再作计较。



“这村子的冤魂太多,yīn气太重,怕是要成**了。”不知道是谁在低声嘀咕着,更加重了人们的心理紧张,接着是一阵窃窃私语的议论。



孟有田回头望着渐行渐远的土门村,在暮霭中变得毫无生气,甚至有些yīn森。心理的暗示,连我也受了影响?孟有田轻轻摇了摇头,什么冤魂,什么yīn气,全是自己吓唬自己,若真是有冤鬼索命,世界上还会有坏人吗,还会有象鬼子这样的人形畜生作恶吗?扯淡!



“咱们得继续努力呢,埋头苦干的,拼命硬干的,好象都不够格。”另一辆大车上,几个热血青年在低声议论着,“你说孟大哥算哪个,两个好象都沾着点。”



“嗯,嗯,我也想扛枪去打鬼子,一个大男人整天扭来跳去的搞宣传,没意思透了。孟大哥都能打死鬼子,我肯定也不差。”



“你,刚才吐了几回?还吹大气。”



……………



孟有田眯起了眼睛,耳边似乎响起了一个声音:“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我算是其中的一分子吗?孟有田抬起头,缓缓吐出一口长气。尽管在抗rì战争时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令人愤慨、痛心、沮丧的事情,中国百姓有懦弱的、自私的、麻木的,但也有无数留下名字的、没留下名字的人在浴血拼杀,在全力奉献,在谱写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