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邺眉头顿时挑得更高了。
陈赋和陶静平也是眼前一亮。
这个主意倒是个好主意。投鼠忌器这个,自然也适用于这些世家权贵身上。同时,也可以防止这些老油条们一个个临阵变节。就是护卫的力量,说不得也要增加一些。
不过,这个法子看着好,可真要实施起来却也不容易。现在外头这样乱,且不说能不能将人安全带进宫来,只说派人过去都难。
李邺沉吟了一阵子,然后和陈赋对视一眼:“或许这个法子可行。”
陈赋思量片刻,然后也是点了点头:“或许还真可行。”
就连陶静平也是一翻身坐直了身子,然后沉声道:“可以让人先将已经平息了战斗的地方里的人都接过来。”
“理由呢?”李邺又问。
陶君兰言道:“皇后病危,命妇伺疾。我再写一张懿旨,盖上我的金印。她们若敢不来……”那就是违旨不尊,日后收拾起这些人来,那就再容易不过了。一个是眼前,一个是未来,端看这些人怎么选了。
“宣旨的时候在提一嘴,宫里如今很安全,问问她们要不要带上家中其他女眷;。”末了陶君兰补上最后一句,神色微微有些发冷:“如此一来,倒是能看出这些人精似的大臣们的心思了。”
李邺点点头表示赞同:“的确如此。”
陈赋还有点儿担心:“就怕事后这些大臣们再说嘴。”
陶君兰低声道:“这事儿说嘴也只是说我,到时候太子只管推得一干二净就是了。”横竖她的名声如何,那也不打紧。别人最多背后议论两句,史官也记不到她头上来。
李邺沉声道:“我也是为了他们考虑。宫中现在本来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点毋庸置疑。而且,还有陈家和陶家的人带头,他们若真敢说什么。我也不是软柿子,难道还随便他们捏?”
这话却是有些霸气的味道了。
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我这边是拟旨。”
待到做完了该做的和能做的,陶君兰便是又回了内宫这个时候,她留在这也不合适。更别说后宫里如今也是需要人坐镇。
“懿贵妃倒是可以依靠一二,不过静妃那头,你却是要多留心。”李邺还有些不放心,便是如此嘱咐了一句。末了又压低声音道:“其他人都不要紧,我只要你和孩子平安无事就好。”
陶君兰“嗯”了一声,犹豫一下到底还是忍不住开了口,“我也不求别的,只求你们都平安无事才好。”因了陈赋和陶静平都还在,她也没好意思说得太过表露情绪。只这般简单的说了一句。
从太极殿出来,陶君兰便是沉默着没再说一句话。
这事儿和别的事情不同,她却是着实帮不上什么忙的。能做的,竟是唯有等待。她这心里,说实话是有些无力。
以前遇到的那些事儿,她都可以和李邺并肩作战。可是现在……这种无力感,让她整个人都有些低落。
若是能做些什么事儿就好了。
陶君兰叹息了一声。
春卉低声劝:“太子妃快别叹气了,叫人听见也不好。再则,您是双身子的人,哪里能这般?”
“春卉,我心里担心啊。”陶君兰苦笑这看住春卉:“你觉得这事儿咱们胜算大不大?”
春卉毫不犹豫的点头:“太子必然不会让叛贼得逞的。”
陶君兰心下稍安,然后反反复复的将李邺的能耐再想了一遍,最后自己也是突然就有了信心:“是啊,我们肯定不会输的。”
待到找到了懿贵妃之后,陶君兰和懿贵妃商量起事情后,她倒是没了功夫去想别的。再等到陶芯兰和九公主进宫来的时候,她就更加的放松了。
陶芯兰怀里抱着长生,身后还跟着她的二嫂,以及陈家的几个孩子。至于陈夫人倒是没见着。
陶君兰自然也就问了一句:“你婆婆怎么的没跟着一起?”
陶芯兰叹了一口气:“婆婆她说也不能家里一个人都不留,我们来宫里她就已经很放心了,她留下坐镇府中;。”
陈家二嫂也是忙不迭的向陶君兰谢恩,将姿态做得足足的,这也是为了给陶君兰造势。更是为了堵别人的嘴。
陶君兰感激的看了一眼陈家二嫂,让懿贵妃去安排了她们了。
“外头情况很凶险吗?”陶君兰看了一眼长生,见她睡得很是香甜,便是不由自主放轻了声音。
陶君兰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道:“现在已经不打紧了。只是听说那些小门户里,好些人都死在了叛军手里。那些叛军也是没人性,见人就杀,闹得人心惶惶的。”
九公主一面哄着穆儿,一面也轻声插话进来:“其实陶府也险些被攻破了。若不是七弟他来得及时,只怕我和穆儿这会子都不知道怎么样了。真真是吓人得紧。”
陶君兰心中紧了紧,随后才庆幸道:“好在也没事儿。”说起来,九公主自从和陶静平定亲开始,就没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
当即她倒是有些忍不住心疼的叹了一口气:“难为你了。”
九公主笑了笑:“也没什么难为的。听说二嫂你的情况更凶险。”
陶君兰也笑起来:“都过去了,也没什么好提了。”再提起,也是吓人。想起那些飞溅的鲜血,她心里都还有点儿惊心动魄。
陶芯兰却是叹了一口气:“只盼着这次平安度过之后,日后再无波折才好。”
陶君兰和九公主便是沉默下来。
陶芯兰看了一眼陶君兰,又飞快岔开了话题:“姐姐还没睡罢?你赶紧去睡一会儿,我帮你看着。”
九公主也是回过神来,连忙点头:“是啊。我带孩子睡得早,倒是睡了好一阵才被惊醒的,所以倒是不累。芯兰你若是累也去睡,趁着如今人还不多。不然等到人多了,二嫂却是不能再睡了。”
陶君兰苦笑:“哪里能睡得着?”
不过不管睡得着睡不着,她还是被懿贵妃和九公主等人强行按到了软榻上。说是哪怕只合眼养养神也好。
陶君兰倒是也真有点儿累,闭着眼倒是没多久就迷迷糊糊起来。虽说一直也没有真正睡着,可是总归也是养了神了。
待到人多起来,陶君兰便是自动醒了过来。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处,自然不可能没有一点声音。再加上人心惶惶之下,难免互相之间更是要窃窃私语一番,一个两个还没什么,可人多了,那声音就大了。被吵醒了也再所难免。
陶君兰让春卉给她收拾了一番。为的就是让她看起来更加的精神一些。
待到收拾妥当之后出来,陶君兰面对一屋子神色惶惶的女人孩子,环视一圈后便是威严开口:“怕什么?宫里现在是最安全的地方!”;
第一卷 第709章 威震
众人顿时都是被陶君兰镇住了,不过却也有心有忧虑的:“我们虽说能进宫避难,可是亲眷却都还在外面。若是他们有个什么”
“为何会有这样的担心?”陶君兰定定的看住说话的那位夫人,“我记得你是齐思聪的夫人。你丈夫管的是军粮,是文职,并不需要亲自上阵搏杀,甚至连面都不必出,你又如何会说这样的话?”
齐思聪的夫人愣了一下神,大约是没想到陶君兰竟是会记得她。随后反应过来便是又有些尴尬:陶君兰说的话,的确却是大实话。
陶芯兰更是不怕得罪人:“是啊,那齐夫人还在担心什么?还是说,齐大人做了什么事情,让齐夫人这样担心?”
这话虽说没有点明,可却也是让人一下就明白了陶芯兰在影射什么:这是在影射齐大人是不是根本就不是李邺这个阵营的人,或是干脆背叛了李邺,所以才会这样坐立不安。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看住了齐夫人。
陶君兰也似笑非笑的看着齐夫人。
齐夫人忙辩解道:“这话说得,我家老爷能做什么事儿?我不过是害怕叛军罢了!”
“这个却是不用担心了。”接话的是九公主,九公主刻板着脸一脸沉凝:“太子是储君,他自会保护他的臣子和百姓。叛军始终只是叛军,能成什么事儿?”
这话却是说得极有艺术了。这话既是点明了李邺的正统身份,又提醒了众人只有效忠李邺才会有好日过,跟着叛乱之人,那是注定没有出头之日的。
陶君兰又环视一圈,礼貌却又带了几分高傲的问道:“你们可还有什么说的?”
经过了这么一个插曲之后,众人都没有了意见,只是摇头说没有。
陶君兰满意的点点头:“那既如此,众位夫人便是耐心等着罢。放心,宫里很安全。”
就在陶君兰镇住了那些女眷的同时,李邺这头也受到了质问。
那些大臣很是凛然的提起了先皇,又提起了高宗皇帝,也就是李邺的爷爷。只说李邺如此配不上君王的身份,更是有无能和冷酷之嫌疑。
面对这些质疑,李邺却是只用过一句话就打发了过去:“若诸位果真如此忠心耿耿,那便是随我一起去平定叛乱如何?”
这话一出,不少人便是鸦雀无声了,不少人却也是真答应了。当然,对方既然如此,李邺也没客气,直接将人交给了七皇子。
七皇子才不会客气,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李邺交给他的,他都是物尽其用了。纵然没敢真让文官去拿刀拿枪,却也是让其去安抚平民,统计局损失;。这样的差事可不是什么好事,不仅繁琐更是跑断腿。所以倒是也让这些人没了话说那都是累的。
当然,李邺却也是没闲着,到了最后,他是真的带着兵丁也上阵了。穿着他的金甲,骑着白马冲出了宫门。
冲出宫门之前,李邺却也是做了一番安排。
静妃却是没有找到。陶君兰派去的人没找到,李邺派过去的人同样也是没找到。静妃就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在这偌大的宫闱中销声匿迹了。
这个情况说明了什么?陶君兰眉头拧了起来。心里却是止不住的担心了起来。静妃不见了,这说明今夜的事情根本就是早有预谋。
陶君兰立刻让人去提醒李邺这个事情,然而得到的消息却是李邺已经不在宫中,而是带着人出了宫门平乱去了。
得了这个消息,陶君兰自然是吓得不轻李邺虽然去过战场,可却也并不曾真正的上战场,此时去面对与人的搏杀,这怎么能行?
但是李邺已是出宫去了,她也不可能让人去将他拉回来。只能在心头担忧和祈祷。偏偏这些担忧却还不表现出来,她还得端坐在那儿,镇住了那些被不停送过来的女眷们。
沛阳侯夫人很快也被送了过来,还带着家中所有的孩子。她的几个媳妇倒是都没过来,而是守在家里主持大局。
不过,将所有孩子都带了过来的举动,却已经能说明沛阳侯府的决心了:他们和李邺,是一条心的。
对于这一点,陶君兰自然是十分满意,而且也有些感激:这个时候沛阳侯府这样做,无疑是起了一个榜样的。
当然大家都清楚,沛阳侯府这样算是彻底的靠上了李邺,但凡李邺这次能度过危机顺利登机,那沛阳侯府以后不说是前途无量,可至少没有存亡之忧了。但凡子孙争气一点,更是不担心家族没落了。
沛阳侯府给李邺做脸,陶君兰自然也是投桃报李,她便是笑着招手道:“母亲年岁大了,便是来软榻上靠一靠罢。休息休息养养神也好。”
沛阳侯夫人立刻便是诚惶诚恐的忙道:“身份有别,老身可不敢应太子妃您这一句母亲了。再则,当初本就是权宜之计,老身可不敢再占太子妃的便宜。”这显然就是在表忠心了:我们不敢仗着那一点因缘就来攀亲,更不敢以此来邀功。
当然,这也有点儿给陶君兰递台阶的意思:毕竟现在陶君兰已经是太子妃了,更马上就要是皇后娘娘一国之母了,或许陶君兰就不再想提起往昔的事情了,那么他们这头先表明了态度,陶君兰再做起来就理所当然了。
不过,陶君兰却是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过去如何一点不重要,哪怕她当初是侧妃又如何,可如今却不也一样当上皇后?当初是宫女又如何?当年的卑贱也并不会影响现在的荣耀和尊贵!
所以,陶君兰便是笑道:“母亲怎可如何说话?当年既认您做了义母,那这就是这辈子都不能更改的事情了。如何能够因为我现在身份改变,就要否认这些事情?”
陶君兰这一番话直接就让沛阳侯夫人跪了下去。而后她哭道:“太子妃待老身如此,实乃是重情重义之人;。您能凤鸣宫阙,实乃天意!您这样的若都不能成为真凤,那老天便是有眼无珠了!”
这话奉承意思太过明显,倒是叫人有点儿不好意思了。陶君兰饶是见过了不少这样的场面,听过了不少这样的话,却也是禁不住脸上微红了起来,然后又掩饰性的咳嗽一声:“芯兰,快替我扶了母亲起来。”
陶芯兰忙就上去将沛阳侯夫人扶起,却是又笑盈盈的说道:“夫人这话却是说得好。我姐姐这样的倘若都不能成为真凤,还有谁有这个资格呢?我姐姐和我姐夫,乃是顺应天命之人,哪里又是那些乱臣贼子比得上的?!”
这一番话既是再度捧了一回陶君兰,却也是又再一次的贬低了造反逼宫的庄王。
不同于先前的沉默,这一次倒是都纷纷出言附和了。
陶君兰见状倒是心中安心不少这么一来,倒是也说明了众人的心思。或许一开始这些人心里都还有些小心思,不过现在么,却大约也都歇了那些心思了。
将这些人接进宫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想来李邺那头,也得到了不少助力。
这头心下的担忧倒是去了一些。
这一个晚上,陶君兰和众人几乎都是枯坐了一个晚上。许是气氛太过沉闷凝重,所以就连那些孩子们也都乖乖的不敢折腾,大点儿的睡不着,带着一脸惶然紧紧的偎依在自家大人跟前。至于小点儿的,大多也都被抱着睡着了。
陶君兰的目光在这些孩子身上梭巡了一圈之后,竟是有点儿克制不住的开了个小差:这些孩子里头,说不定就有拴儿和慎儿的伴读。拴儿明年就要正式启蒙,到时候肯定是要好好选一个的。而且这家世还不能小了。
至于慎儿,虽说不必太挑家世,人品上却要仔细淘选。
不过慎儿毕竟还要很久才会选人,所以陶君兰考虑的还是拴儿。
有了这个事儿琢磨着,这时间倒是也不那么难熬了。只是陶君兰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个时候了,她居然还有心思去纠结这个分了心。
这个或许是和她心里对李邺的信任有关。今日之事,虽说十分凶险,可是她心里却隐隐有一种预感,李邺一定会熬过去的。拨开明月见晴天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对于这个,陶君兰倒是半点儿不着急的。
陶君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