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才女养成攻略-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清楚的当然是龙四海了。

龙四海升宋锦绣为妃,是后来听刘太监说她有身孕。升贵妃说起来,和德妃在枕头旁边做的长篇汇报,还真分不开关系。

龙四海虽然没有当场发作,可是那个时候,确实是恼了宋锦绣的。如果说几日之前,在他心中,贵妃,啊不对,和嫔还是一个温柔的像水一样的女纸的话,那么经过了这几天,那一位已经变成青面獠牙的黑山老妖,无时无刻不转动着邪恶小眼,盘旋着蛇蝎心肠。

这个是全后宫妃嫔们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德妃那一小撮在和嫔的当权的时候混得不太好,这时候当然得使劲抨击啊:和嫔真不是个东西。也有和嫔当权的时候混得还成的,比如叶贵人,这时候就更得使劲抨击啦,说我其实是隐藏在和嫔队伍中暗地里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咱这是“曲线救人”,和嫔真真不是个东西!

就连白答应,喊冤枉的时候还不忘骂和嫔呢。只不过这位当年拍马屁的行迹太露,被广大人民群众早就铭记在心了。你跟和嫔不是一条心?谁信呀!

是否“和嫔余党”,这时候简直已经成了真理的唯一判断标准。谁沾上谁是毫无疑问的坏蛋,如果谁受过迫害,那光荣着呢。

没见两个被打过胎的,这两天多么的趾高气扬么?

宋锦绣被人告了“和嫔手下头号狗腿子”,这个问题严重了。

龙四海批了一会儿折子后去找茉贵人玩,坐下玩儿了一会儿想起昨儿还有这么一件事,就派小太监把宋嫔拎过来:说一说,你协助和嫔做了哪些令人发指的事情?

宋锦绣面无表情的仰脸看着龙四海。好似一株梅花傲骨对风雪,好似一颗青竹凌霜自有节。龙四海一时竟隐约为她气势所迫,不由自主冷静下来,生出了疑问:这样一个才女,真的会阿附于什么人?

上天有幸没有让龙四海听到宋锦绣的内心世界。这货仰脸的时候其实在想:“这个词儿什么意思?再说一遍没听懂呀”

好在天生天长的宋锦绣,只有这么一只。茉贵人的思路,显然和龙四海很相近。她原本在一旁装壁花,此时,被这位新晋成妃的气节感染,竟然忍不住出声来打抱不平:

“成妃怎么会与和嫔一道?成妃乃是大大的君子呀!”

龙四海好奇了:“他们说成妃与和嫔关系很好啊,你此言怎么说?”

莱贵人挺胸抬头,仗义执言:“就几个月前,贵妃生辰,那时候多少人畏惧她的权势,什么谄媚的话都敢说。只有成妃娘娘,当时还是宋嫔啊,我记得,她送了一幅对联,那让我等看了,真是恨不得与她一起并肩战斗啊!”

龙四海听见“对联”两个字,不由自主地皱了下眉。看来什么“我妃”“我皇”的那个,对于他还挺有阴影的。

茉贵人没注意到这个,还在说呢:“那对联写的好呀!那词儿我现在还记着呢。上联是:昔日妲己贺千岁。下联是:今朝贵妃寿万年。看看,成妃敢于在贵妃那么气焰嚣张的时候,当面指出她的奸佞本质,这不仅是目光如炬,而且一身是胆呀!”

龙四海也是当过文青的,默默地咀嚼了两遍这对联,顿时神采飞扬了:“好对联,和嫔不就是个奸佞的蒙蔽君王的家伙么——那这么说,成妃和贵妃不是一伙的?”

“岂止不是一伙的,而且是大大的忠于您的人哪!”

龙四海抬头看向宋锦绣:“那不仅不能贬斥,还得重赏哪!”

宋锦绣默不住声——还是没听懂。对联什么的,和我有关系么?绿水说今天做野鸭子汤,油腻腻的谁耐烦吃那个,不知道今儿能不能趁绿水和小岑子不注意,多抓两个青果吃

茉贵人击节赞赏:“我原本以为自己也算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和成妃娘娘这么一比,才知道自己差着还挺多!成妃娘娘在和嫔当权的时候敢骂和嫔,和嫔被揭发却不说她一句不好。被您贬斥时不为自己辩解,听到您赏赐竟然也面部不露喜色。这般宠辱不惊,简直是上古贤人才有的品性啊!”

龙四海听着挺高兴:“有才华,有品性后宫就交给你管了。诏:‘成妃晋贵妃。总理后宫事。’”

这就是某人的升职经过。



后来这事情传到民间。

大家都说,长的漂亮的女人,京城里面就多的是。长的漂亮还能是才女的,全天下也少说能找出百十来个。然而这样漂亮有才,且能不惧权贵,敢称“风骨”二字的,只怕巾帼队里多少年里也出不了一人——

宋锦绣,当为一代才女啊!

我皇洪福。



宋锦绣既然升了贵妃,虽然有孕不怎么理事儿把宫务中的一大半都拜托了交好的茉贵人,日常用度,却也比先前着实方便了很多。

南沧海请来的大夫,也就是那群江南名医们,就走着太医院的程序,进宫来给宋锦绣会诊了。这一诊断,果然有了新情况!宋锦绣这肚子里,不是一个,而是俩!

皇上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喜形于色。若不是孩子还没生下来,说不定又想给宋锦绣升等级了。本朝定等级的时候定的比较简略,贵妃上面,可就只剩下个皇后了。

消息传到梁州伯府,大家既喜且惊。一胎生两个挺好,可是对于怀孕的人危险也挺大的。

太夫人,老夫人两位就递了牌子进宫了,见面就叮嘱了许多当注意的地方。如今宋锦绣成了贵妃,还怀了孕,倒是德妃把自己给气病啦所以宫里面也没人敢拿什么“规矩”说事,当然,或者也有人暗中酝酿着第二次倒贵妃大行动。

龙四海更是给了人一个惊喜。这年秋天,平城任知府二十年的宋贵妇之父,升职到京城。

第53章 亲友团到达京城

清晨,京城东北城根儿的一座宅子前,朱漆的大门底下,蹲了一个少年。

他一身长衫,风尘仆仆,衣着简陋,还带着隔宿的露水,却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神气,令人一眼看出,这等气质不是久居人下者。

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油里油气的人嘴里叼了半个马蹄烧饼——隐约能看见里面还夹了几片酱肉和油条——推门出来,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眼,嘴里含混不清的问:

“你想找我们三爷?”

那少年默默点头。

夹着烧饼的人看他那样子,就知道是个穷酸,说不定还是来打秋风的。本来想惯例的讽刺几句,可是当目光对准那人一对黑漆漆的眸子时,经好像被什么潜伏中的猛兽盯住了,只浑身上下打了个颤儿,连想说的话都忘了。于是很不甘心的看了他一眼,慢吞吞的问:

“你叫什么?谁让你来的。”

那少年定定的扫了他一会儿,就好像看着一块石头,又或者一堆土块。然后他终于开口,声音想不到的清朗:

“在下贺兰达,烦请引荐娄先生。”



贺兰达先生飞黄腾达之路还有很久,他未来的主君南沧海先生,这时候,正在吃早饭。

梁州伯府上的惯例是全家人一起吃早餐。南沧海虽然公务繁忙,却也乐于在早上花稍微多一点时间,和长辈聊一会儿,再逗弄几下儿子。

今天太夫人的兴致格外的好。不仅不像平日那样,让孙子细嚼慢咽,反倒在一旁不住地催促着南沧海快点吃饭。

韦夫人究竟是当老娘的心疼儿子,笑着打趣:“母亲呀,姐姐和姐夫今天还不知道到了通州没有呢,止观这去了,一定能赶的过来的。”——“止观”是南沧海的字,取的是“观于沧海者难为水,观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意义,听着不大谦虚。还好,他家姓南。



原来当日龙四海得知宋锦绣肚子里竟然是个双黄蛋,高兴之下,虽然不能给宋贵妃提等阶,却是把宋家爹娘都提拔到了京城。宋知府原以为得在平城退休了,没想到竟能回京城,官职提升也就算了,关键是还能时常见到女儿,真是大喜。

知府夫人更不用说,这位还是在京城长大的呢,自从上次送锦绣到京城,距现在又是几年了,连自家父兄出事也没有回去。如今听说自己丈夫升了官,一时间真是五味杂陈,愣了一回。

宋家的两位公子,疼妹妹的心思与父母并无不同。只是他两个的媳妇,难免有些忐忑。这两人都是平城当地大户人家的女儿,一个是宋知府下属的千金,另一个是本地大商人的掌珠。这二位论年纪三十出头,可是之前的经历,不过是从一个院子嫁进了另一个院子,从来没想到离开平城到皇都去。

这样的心思下,大媳妇也不争权啦,二媳妇也不说怪话啦,并知府夫人三个,娘儿们几人快手快脚收拾了细软,大件儿家具就地送了人,整治了马车,分派了下人就准备着离开平城了。

这家人一路上赶路甚急,错过了宿头甚至在郊外露宿,这天一早,就到了通州。通州这个地方已经是京城的门户了。宋知府当年离京时不过少年,金榜得探花,伯府娶娇妻,正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一晃二十年宦海,春风桃李依旧,令人平添了几分唏嘘。

这一行车队且走且看。马上的老爷少爷,都一副左顾右盼的样子。再看这些人身上的衣服,布料虽然还好,可是样式实在和京城流行的繁复华丽花样相差甚远。这样的一队人物,有眼力的人一瞅,就知道,这是外乡的富贵人物来京城。

通州这地方号称“南北通州通南北”乃是京畿外第一个通衢之地,鱼龙混杂,怎一个乱字了得。这样的地方,“有眼力”的都不是一个两个,盯上了决定下手弄点零花的三教九流也不少,这种事情手快有手慢无,宋家一行才从通州的大门走过小半条街道,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哪里知道就有三拨人马跟在后面监视着,更未料到,这样明显的官家样式的马车,都被人看做了肥羊。

也对,京城里多的就是官。五六品的样子,那简直扔进堆里都找不到。

宋知府昨日曾经遣人送信,约好了在通州等梁州伯府的人来接。论理说这样的消息,本来应该在大家决定离开平城时就派人送过来,然后梁州伯府派人每日守在码头等待。不过这一次宋家虽是全家出动,走得却一点都没有耽误时间,估计先派人出来,也就是这个速度了。于是宋知府与夫人商量了一下,还是走到京城附近,才和梁州伯府通了消息。

现在到了通州,也就是基本上到了京城了。大家的心情都挺放松。各自回房间梳洗休整一下,估计着梁州伯府来人还得等一阵时间,宋知府就兴致勃勃地领着大家去街上吃东西了。

宋知府不好酒,不贪花,只有一个爱好是好吃,这些年颇令知府夫人哭笑不得。这人的舌头极细,同一个厨师做的红烧排翅,端出来香味扑鼻大家都赞好,偏他能吃出来今日的泡发的稍老,前日的火候不足。

宋家日常吃饭,如此就比其他人家精细许多。比如日常吃的扬州炒饭,非得用西贡泰国米不可,取其松散不易沾油,还得炒得透火候好。又如日常的伊面,虽和其他家的做法一样用油炸过,可是却绝吃不出一点油腻感觉,颇合养生之道。他家的汤也与人不同,不加香料甚至也不就用山菌,香气诱人无比,吃面后只有罐底一小尾银鱼。这是西南的一种特产,宋知府自吃过一次,就花大力气购来,制成鱼干,平日里还不舍得吃呢。不过他有几个同好的老朋友,隔三差五来宋家蹭面吃,只说宋家的厨师调教的好!还美其名曰帮助宋家处理残羹。

宋知府此次进京,虽然自己高升女儿封妃,与老朋友告别,自有一番离愁。他乃是真正的才子,离开平城前很喝了几日酒,有留下互赠诗词数篇,这会儿到了通州,想起当年时光,顿时豁达起来,开了胸怀。

宋知府少年时来京城赶考,也曾经在通州住过,印象中城北有一家混沌做的极好,据店家自己说汤是用两鸡一鸭吊的鲜汤,馅更是用手把鲜肉的经络除去,吃时只觉得满口留香。这会儿一想起来,只觉得馋虫在叫唤,一刻都坐不住了,就带着儿孙一起出去准备回味一番。

知府夫人一看他神色,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又好气又好笑,也跟了出去。他家的两个儿媳初来京城,行事有点怯怯的,都齐齐摇头,说自己累了,等在客栈就好。

宋家人兵分两路。宋知府一边走一边给身后儿孙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多半是这个铺子的鱼片粥真是一绝,那个晋地银号掌柜家里的面闻着特别香之类。

后面几个跟梢的有点挠头,一般人别说去京城,就是走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不都是谨小慎微的?这家人怎么才放下行李就出来逛街,行事这么有恃无恐的,这是特别有底气呢,还是特别二缺?

三拨人马里有一拨商量了一会儿退走了。另外两拨,遥遥的跟在宋家一行后面,行事看着低调了挺多。

第54章 京城特产碰瓷儿

宋家车队昨夜寅时就起来赶路,这会儿到了通州,也不过卯时才过。通州的街面上已经有不少人走动了。挑着担子进城卖菜的,卖早点的,作小手艺的,开客栈饭堂的,熙熙攘攘,骡马喧喧。

宋家人久居南边,乍见了这南北荟萃的京师景象,两个少爷还好,几个孙少爷都恨不得自己多长两只眼睛,一边看,一边听着宋知府显摆忆当年。

一伙人走过了墙根下的吊炉烧饼,又闻见一家清真铺子里扑鼻的羊肉香气。若不是还记挂着传说中“最鲜不过”的混沌,简直都舍不得向前走了。

宋知府的鼻子更是格外灵便,走在路上,还能区分出来经过的这家店铺,这味道是汤里面用了好口蘑,这家店铺的鲜味,八成儿是用了南边儿来的好酱油。解说的自己都快忍不住了,兴奋得两眼发亮。

跟在宋家后面的人,看着这帮人也不知道想去哪,有一伙就耐不住性子,决定出手了。那领头的向身后人使了个眼色,没多久,宋家一行人前方,就晃晃悠悠走过来一个穿着月白绸子小褂的胖子,敞着胸前的扣子,走路一摇三摆,手里偏生还拿了个旧瓷器。

那胖子斜着眼左右瞅,摇摇摆摆的,动作还挺轻灵,不知道怎么一拐又一扭,身子就冲着宋家这队人来了。

宋家这会儿正走到一个小巷子的出口处,那小巷里,有个穿着兰布衫子的大汉,看见这一行人,眼睛一转,就从地上捡了个什么东西,就好像醉酒一样,跌跌撞撞的向外走,动作看着夸张,却没什么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