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生化狂人-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方知他二人不投机,也见怪不怪了,遂也不多说什么,便问他们有什么要紧之事。
  郭嘉散慢的表情,立时收敛,很严肃道:“主公,司隶方面最新的消息,天子已经回到洛阳了。”
  此言一出,袁方精神顿时一振,立时便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
  从去年时起,袁方就一直在关注着汉帝的行踪,这位落魄的天子,艰难的摆脱了李郭两个西凉军阀的控制,今历经艰辛,总算是回到了故都洛阳。
  洛阳地处河南尹,与袁方最西边的陈留郡接壤,可以说,天子已经来到他眼皮子底下,这让他如何能不重视起来。
  “主公,天子已到洛阳,不如趁着袁绍尚未动手前,抢先将天子迎到我们手中,到时主公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必然大增啊。”田丰兴奋的进言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袁方冷笑了一声,“就算天子在我手中,天下哪一路诸侯,又岂会乖乖的听令于我呢?”
  袁方一席话,令田丰形容一震。
  曾几何时,袁方确实想仿效曹操那般,将汉帝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此一时彼一时,眼下袁方拥有三州之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却发现他若是照搬曹操的方略,迎了天子,反而会弊大于利。
  曾经的历史中,曹操是在只据有兖州的情况下,才不得不迎奉汉帝,借着汉帝的名分,迅速的扩张势力。
  然而在官渡之战后,天子很快就成了曹操的包袱,不甘心做傀儡的刘协,不断的在曹操后方折腾,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
  如果没有汉帝在背后捣乱,曹操平定天下,也许会更顺利许多。
  而今袁方握有三州之地,实力已超过当年迎奉献帝时的曹操,今若把汉帝迎来,反而会成为包袱。
  那些忠于汉室的清流,不会因此而感激你,只不会不断的想方设法,把你的权力军队,还有地盘夺走,归还给他们所忠于的那位皇帝。
  至于那些非清流的豪杰们,他们只会追随有实力,有前途的诸侯,又岂会管你皇帝在谁的手中。
  事实上,曾经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尽管握有汉帝,但许多的官吏,却依然背叛曹操,纷纷暗中投靠袁绍,而无视汉帝在曹操的手中。
  诸般种种,细细思索之下,袁方才觉得,迎奉天子,乃是一件弊大于利之事
  袁方将自己的利弊分析,缓缓的道将了出来,当然是稍稍加以修饰,不可能那么直白。
  田丰听罢,不禁微微点头:“主公所顾虑,也不无道理,当年董卓之强,远胜于主公,也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还不是落得个身死名灭,说起来,这天子还是个烫手的山竽,弄不好的话,还会反为其所害。”
  田丰乃聪明之士,很快就领悟了袁方深意,转而也不再力主迎天子
  顿了一顿,田丰却又道:“可如今天子已在洛阳,离河北已很近,我们若不迎,倘若给袁绍迎去,那对我们就不利了。”
  袁方敢背袁绍自立,仗着就是天子委任他为青州牧,这面大义旗帜所在,倘天子给袁绍迎去,袁绍必会借天子之名,撤除他的官位封号,还会斥他为叛贼逆子,那个时候,袁方就失去了大义的旗帜。
  虽说袁方眼下羽翼已丰,天子大义已不再那么重要,但也不能就这么让袁绍占了便宜。
  这时,郭嘉却不屑笑道:“袁绍怎么可能去迎天子呢,元皓你忘了么,当初董卓废少帝而立当今天子,袁绍可是带头反对,更以此为借口号召诸侯讨董,他若迎了当今天子,岂非自己扇自己耳光。”
  郭嘉一席话,正道出了袁方所想。
  天子这块招牌,我袁方不去抢,你袁绍也不能抢,否则,我宁愿自己握在手里,也不能让天子为你袁绍所用。
  “奉孝,听你这口气,似乎也赞成我的意思,不过我记得,先前你我在濮阳纵论时,你好像还力主迎奉天子的。”袁方笑道。
  郭嘉灌了口气,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嘛,那时兖州还没夺下,天子在手还是有用的,如今嘛,把天子请进来,就是个累赘,于将来大不利呀。”
  袁方哈哈一笑,田丰和郭嘉两员心腹谋士,都跟自己思想一致,这让他心里有了底。
  “不过,我们虽不迎天子,但天子近在咫尺,也得有所表示才是,不能让其他诸侯从中渔利”
  袁方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正当此时,堂外亲军来报,言是朝廷的使者董昭,已至定陶城外。(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董昭之计

  董昭!
  一个不算陌生的名字,勾起了袁方脑海深处,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
  袁方记得,历史上,正是这个董昭,给曹操献计,将身在洛阳的天子,不动声色的迁往了许县,从此定都于许。
  可以说,若无此人暗中相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业,未必就能够实现。
  袁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董昭对汉朝天子,并不怎么忠诚,是个只看重实力,哪怕改朝换代也无所谓的务实之士。
  “此人,或可为我所用”
  袁方脑海中,念头一生,当即下令备马,他要亲自出城,去迎接这位汉朝使者。
  不多时,袁方已率田丰等一众文武,出得定陶西门,以盛大的礼仪,迎接汉使。
  只见一骑徐徐而来,马上的董昭,手持符节,一副从容不迫。
  官礼见罢,袁方拱手笑道:“久仰董公仁大名,邺城之时未能有所请教,实在很是遗憾,今日总算得见。”
  董昭原本为袁绍部下,界桥之役时,临危受命担挡巨鹿太守,阻止了郡中官吏投降公孙瓒之变,可以说为袁绍立下大功。
  可惜后来,因袁绍与陈留太守张邈有仇,而董昭之弟又在张邈手下,袁绍因此听信谗言,欲要治董昭的罪
  董昭无奈之下,只得以计脱离袁绍,辗转进入汉廷做议郎。
  说起来,袁方也算跟董昭“共事”过袁绍了。
  董昭也一笑。拱手道:“恕昭眼拙,当时实未能看出,原来袁将军非池中之物,昭才脱离袁绍几年间,将军竟已成就今日之势。”
  董昭倒也实话实说,并未奉承袁方。
  袁方哈哈大笑,遂与董昭并骑入定陶,将他请入自己的军府。
  入府,董昭先以使节身份,将天子刘协的圣旨。颁由给了袁方。
  天子的这道旨意。乃是叫袁方进献粮草。
  今天子虽逃到了洛阳故都,但洛阳自董卓迁都后,已是残破不堪,洛阳公卿兵马数以万计。却缺衣少粮。困顿不堪。
  说白了。这就是天子穷困潦倒,不得已向他这个臣子求粮来了。
  体会了圣旨其中意味,袁方也不犹豫。欣然道:“既然天子有旨,那我不日就运送二十万斛粮草,前往洛阳,公仁以为如何?”
  天下诸侯多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眼看天子落魄潦倒,无视而不见,袁方以区区二十万斛粮草,就赢得一个尊重天子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董昭眼神微微一动,面露几分奇色,似乎未料想到,袁方竟然答应的这么痛快。
  袁方见董昭似有话说,便将左右屏退,只留董昭单独谈论。
  四下无耳目时,袁方才道:“此间已无外人,公仁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董昭叹道:“洛阳四面诸侯环伺,天子给几家诸侯下旨,都无人肯敬献粮草,不想袁将军却答应得这般痛快,下官不禁为其余诸侯,感到可惜。”
  一句“可惜”,似是话中有话。
  “不知公仁这‘可惜’,是指什么?”袁方试探着问道。
  董昭轻咳了一声,缓缓道:“天子的威信虽然大跌,但大义的名份尚在,我只笑那些诸侯们,送上门来的大义名份都不要,当真是目光短浅,皆非成大事之人。”
  董昭这话,明是讽刺其余诸侯,隐约倒是在赞袁方目光远大,有成大事的气度。
  袁方听出了些许意味,遂也不犹豫,直言道:“袁某确有大志,想扫清这乱世,成就一番大业,不知公仁有何高见赐教。”
  他这是看出,董昭对自己有敬佩之心,这番话问出,就是要看董昭有何反应。
  董昭便正色道:“自董卓之乱以来,汉室衰落,诸侯并起,以当今之势来看,汉朝复兴已无可能,但天子的声望尚存。这种形势下,将军若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做到四个字。”
  “哪四字?”袁方精神一振,兴趣顿生。
  “尊王攘夷。”
  董昭干脆利落的道出四字,手捋短须,微微而笑,眉宇中透着意味深长之色。
  袁方心头一震,猛然间领悟到什么,眼前的形势,忽然明朗起来。
  “当年齐桓公号召天下诸侯,尊奉周王,而得周天子的信任,乃至天下人的敬仰,齐桓公得以打着尊王的旗号,讨伐不臣的诸侯,成就霸主之业。”
  “今汉帝与周天子的处境,何其相似,倘若将军把天子强行迎入自己的地盘,不但会成累赘,还会被天下诸侯视为劫持天子,就如当年的董卓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成,反会被诸侯们群起而攻。”
  “与其如此,何不如就让天子居于洛阳一隅,将军带头尊王攘夷,如此,既可获得大义,打着天子旗号征伐四方,又不会授人以口实,被诸侯冠以劫持天子之罪,天子也不会成为将军的累赘。此正尊王攘夷,成就王霸之道的唯一途径。”
  董昭不厌唇舌,洋洋洒洒一番话,令袁方眼前豁然开朗,纠结于心的一桩难题,迎刃而解。
  董昭的计策,归结起来,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让天子窝在洛阳一块,号令不出百里,就如当年的周王一样,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而袁方呢,则带头尊崇天子,谁敢劫持天子,就去打谁。
  如此一来,袁方既可获得大义名份,又不用把天子接到自己地盘,给自己找麻烦,成为累赘。
  董昭这尊王攘夷之计,确为两全其美的妙计。
  袁方念头已通,当即拱手正色道:“公仁妙计。当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多谢公仁赐教。”
  董昭匆忙还礼,却淡淡一笑:“昭此前对将军,已是观察很久,若非是看重将军气度过人,智勇无双,也不会将此计策相授。在昭看来,将军乃百年难得一见的奇人,必将是结束这乱世的唯一人选。”
  董昭此一番话,虽未明言投靠。但言下之意。却已明了。
  长久以来,袁方麾下的人才,不是俘获,就是艰难所得。今董昭这样的贤才。主动表明投靠之意。还是头一遭。
  袁方心中欣慰,不禁哈哈大笑。
  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笑之间。无形之中,二人已确立了主臣的关系。
  袁方便又问及董昭,关于洛阳现在的形势如何。
  董昭便将朝中形势,诿诿道来。
  就目前而言,董承出身西凉军,又为外戚,更是天子东迁的第一功臣,此为一大势力。
  杨奉、韩暹虽乃白波军出身,但二人护驾有功,背后又有张杨支持,此二人又为一股势力。
  董承虽得汉帝信任,执掌朝政,但麾下却无多少兵马,实际上并不能发挥主导作用。
  杨奉二人因有张杨背后支持,麾下拥有数万兵马,实际上是控制着洛阳。
  而张杨虽在幕后,但却通过杨奉和韩暹,间接控制着洛阳城,控制着汉帝。
  这也就意味着,汉帝刘协,虽东归洛阳,却仍掌握在诸侯的手中,并没有天子的威严。
  “将军若要实施尊王攘夷之策,就必须除掉杨、韩二人,再将张杨的势力赶出洛阳,还要压制董承,唯有如此,才能将天子圈于洛阳一隅,而不至于为其他诸侯所利用。”
  分析过洛阳一带的局势,董昭为袁方又谋划出新的战略。
  袁方深以为然,当即便采纳董昭之计,请他还往洛阳,回复天子,暗中与自己通气。
  几天后,袁方便亲率五千精兵,以向天子进献粮草为名,向洛阳进发。
  
  河内郡治所,怀县。
  郡府大堂,张杨高坐于上,手中拿着一封帛书,浓眉深凝。
  那封信,乃是袁方给他的亲笔书信,声称奉天子之命,运粮入京,请张杨予以放行。
  “青州牧袁方,想要给天子进献粮草,修书请我开虎牢关,放他入洛阳,尔等觉得,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张杨说着,将书信示于部下。
  “张太守,我以为万不可答应。”
  张杨话音方落,阶下处,便有一声应声反对。
  寻声望去,张杨看到,出言反对之人,乃是新来依附的客将关羽。
  “袁方想给天子进献粮草,此乃义举,我为何不放他入关?”张杨反应道。
  关羽沉声道:“袁方这逆贼,野心极大,我料他必是想借进贡为名,劫持天子,张太守若是开了虎牢关,必中那逆贼的诡计不可。”
  张杨微微点头,似是赞同关羽所说。
  天子能够迁往洛阳,他张杨可说是出了不少了,更是给杨奉等人资助兵马粮草,击败了李郭的追击,接着又发民力往洛阳,重修宫室。
  如今洛阳的局面,渐已在他掌控之中,这个时候,岂能拱手将天子让与他人。
  况且,袁方可是据有青徐兖三州的大诸侯,一旦天子让袁方劫去了,实力大增,对他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那袁方据三州之地,拥兵数万,倘若我不允他,他公然率兵进攻,却当如何是好?”
  张杨又有些忧虑,他既不想让袁方入洛阳,又忌惮于袁方实力,不愿公开得罪。
  关羽却冷笑一声,不屑道:“袁本初已击败张燕,攻灭公孙瓒,全取幽州只在眼前,小贼现在正全力准备迎战袁本初,这个时候,他焉能再分兵路张太守交战。”
  张杨微微点头,宽心了许多,当下就准备拒绝袁方所请。
  这时,关羽眼珠一转,却阴沉沉道:“张太守,关某有一计,可重挫袁方锐气,叫他再不敢觊觎天子!”(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唐僧肉

  颍川郡,许县。
  军府大堂,曹操高坐于上,手中攥着一封密信,沉吟不决。
  那是国丈车骑将军董承,不日前派人送给他的密信。
  董承在密信中称,张杨暗中指使杨奉和韩暹二将,把持洛阳防务,有仿效董卓,再度挟持天子的意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