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火河山-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蒋百里的设想,最多六个月内中华帝国将组建起40个新建制的师和相当力量的旅(团)级独立部队,总计100万常备陆军。同时将保证在战争总动员令发布后30天内,能迅速组建起300万人的强大力量。整个国防军将分为若干个集团军。
海军发展交由海军部全权负责,同时新组建成立了一支莫名其妙的什么“装甲部队”,这是李国勇亲自提议成立,具体派什么用处就不得而知了。
等蒋百里将国防军详细而复杂的改编安排完毕后,李国勇目光扫过众将,说道:“都听明白了吗,听明白的话,我将任命新的军队人事安排。即日起,原副总参谋长赵声升任中华帝国国防部部长,蒋百里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蔡锷!”
“到!”蔡锷大声应着站了起来。
“蔡锷担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国勇说道,接着一一宣布的人事任命。
除蔡锷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外,柳波成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张孝淮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吴佩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谷学宾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季海任后备集团军总司令兼后勤部长。
而党卫军武装力量各级暂时不动。
至于其它部门就有点费人思量了。首先成立了什么空军,空军总司令为航空部长冯如的得力部下萧龙资,同时成立第一航空大队,大队长冯旭东。
特种部队负责人,为蔡勇和的原党卫军帝国师副师长庄剑。
而那个新成立的装甲部队,由李国勇亲自从党卫军中调出了张文东负责。
其他各个任命足足宣布了近半个小时。
李国勇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即日起,柳波成第二集团军优先扩编,目光对准东北;蔡锷,好好把台湾地形熟悉下;吴佩孚,你和海军的赵灿薛多亲近点,多多适应海上的生活;张孝淮,部队边扩编边拉到西藏,新疆一带!其它各部,完成好你们的职责,一句话,准备打仗!”
就在各将领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的时候,曾广钧又突然不阴不阳地冒出来了一句:“你当英法这些列强会坐视你和日本打场大仗?且不说能不能打赢,就算能打赢了,英国人是肯定会干涉的,怎么说日本也是他们的军事盟友。”
李国勇点了点头:“重伯先生这句话提醒的好啊,诸位,我希望你们记住,虽然我们现在和英法列强的关系打得火热,但总有一天会翻脸的。列强们可从来没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朋友,他们需要的只是在中国的利益,当利益无法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撕下伪善的面具,悍然对我们对手,所以在对付日本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对这些人提高警惕。但是,你们打你们的,和这些洋鬼子周旋的事,就交给政府来办,绝不会拖你们后退的!”
散会后,李国勇特意给了这些将军们两天的假,让难得碰面的他们,好好地亲近亲近,多多交流,他自己则把吴佩孚留了下来单独谈话。
吴佩孚现在的心情是相当兴奋的,自从加入了李国勇麾下,自己从原北洋军的一个标统一路青云直上,从旅长到师长,从师长到集团军总司令,肩膀上的将星也一换再换,现在已经到了中将军衔,而且听元首的口气,等国防军改编完成,还会有一个大的授衔仪式,估计金星又该加一颗了。
幸亏自己早从北洋军脱身,才能避免和北洋一起覆没的结局,而得到元首无限信任的自己,也终于能够大展拳脚,一舒心中抱负。
“子玉,坐,知道我为什么单独留下你吗?”李国勇走了进来,示意让他坐下。
吴佩孚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当然知道,您让我们和海军配合,我估计是为了将来登陆日本的事,但是元首,请恕我直言,虽然我对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毫不怀疑,但在胜负未分的情况下就着手准备,是不是急了点?”
李国勇听他说完后说道:“子玉,你的想法有道理,但你听听我的想法。日本是个弹丸小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他不往外扩张是没有生路的,所以它才会和俄国人在东北拼个你死我活,别看最后日本打赢了,但国力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我选择在这个时机打,为的就是不让它借着咱们的国土恢复元气,按照我的估计,日本打不起消耗战,东北决战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到后来英国人必然干涉。打完东北怎么办?听任它继续发展恢复?不,我绝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得快,打得狠,一下子把它打死,把战火燃烧到日本的土地上去!”
吴佩孚思索着他的话,点了点头。
“子玉,我听说你在四川有过屠杀降卒的事?”李国勇话锋忽然一转。
吴佩孚紧张了起来,屠杀降卒这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真有事,这项罪名往往能致人于死地。
“不用担心,我只是问问。”见部下紧张,李国勇笑了下:“东北,台湾问题我是交给松坡和波成去办了,那么未来的日本战争,非你莫属。子玉啊,杀自己中国人算不了什么本事啊。”
最后一句话让吴佩孚嗅到了什么,眼睛开始发亮。
“日本总共就这么点大。”李国勇做了个手势:“人口也就这么点,全国能动员的总兵力我看也是打掉一个少一个,。”
隐涩的话却明白无误的向吴佩孚传达着一个信息,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你吴大将军将来在日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元首在这儿兜着,不用怕。
“等东北战争打响了,你的部队也别闲着,部队长时间不活动将会使战斗力下降。”李国勇淡淡地说道:“高丽历来是臣服于中国的,只是咱自己不争气,连着打败仗,把高丽拱手让给了日本,让日本可以尽情地在高丽掠夺资源,我很为高丽感到气愤!”
李国勇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中国是一个友好热情的国家,不会看着自己身边的兄弟国家受到欺凌,所以,帮助高丽人民摆脱苦难的事,我们是义不容辞的,懂吗,子玉?”
吴佩孚不由得笑了起来:“我明白了,元首。”
(蜘蛛去老家上坟回来了,三十多个祖坟,每个坟磕三个头,一百多个头啊,到现在头还是晕晕的。固定下更新时间,凌晨0点,中午11:30,晚上8点三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 帝国五英
李国勇递给了吴佩孚一支烟,说道:“子玉,还有个事,北洋军被打掉后,象段祺瑞,冯国璋这些将领的下落你都知道吗?“
吴佩孚也不隐瞒,爽快地道:“知道,前两天还通了书信,他们现在就居住在山东,不过心灰意冷,准备过些时候回老家去。”
“他们都是人材,中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材。”李国勇坐在了吴佩孚的边上:“子玉,找找他们,北洋军是没有了,可中国还在。他们正当壮年,不要埋没了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出山吧,我李国勇不会想着原来的那些旧恶,还让他们来军队干,国防军欢迎他们!”
吴佩孚点点头:“好,我想办法联系上他们,他们都是我的老上级了,才能个个超过吴佩孚,只要他们愿意出来,我宁可让出自己的位置。”
“这倒不必,”李国勇摇摇头说道:“我会给他们妥善安排的。”
吴佩孚掏出怀表看了一下:“元首,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就先告辞了,松坡今天在莫愁湖边有个酒席,也让我去了。”
“这个松坡,请客吃饭也不叫上我,不怕我给他小鞋穿?”李国勇笑道:“去吧,帮你敬两杯酒。”
南京莫愁湖边的“莫愁酒楼”不是很有名气的酒楼,平日里来往的人也不是很多,今天到了晚饭的时间也就雅座里有五位客人。
对这四位穿着平凡的年轻人,店老板估计他们也就是附近哪所新式学堂的学生,见到穿的普通,又没点什么好菜,也就懒得特别上心地招呼了。
不过要是店老板知道这四个人,蔡锷、蒋百里、张孝淮和柳波成,每个都是手辖数万雄兵,席卷中国让山河为色变的中华帝国的大将军时,不知道又是什么态度。
“俺老吴来晚了,来晚了,抱歉抱歉!”吴佩孚从外面风风火火进来,三十二岁的他,在这些将军们中算是最年长的了,自称老吴也无可厚非,只是明明文采风流的他,偏偏喜欢摆出一副大老粗的样子来。
本来他们还请了赵声,只是才担任国防部长的赵声,为了军队改编的事实在忙的不可开交,不得不抱歉得婉言推托了这场聚会。
蔡锷往每个杯子里倒满了酒,第一个举起杯子说道:“方震兄才从国外回来,今天就让蔡锷做个东,算是为方震兄接风洗尘了。”说完仰头喝光了杯中的酒。
放下了杯子,吴佩孚叹道:“要说还是你们好,波成老弟强渡黄河,打下了北京,松坡和孝淮老弟在山东干掉了北洋军,可俺老吴,奶奶的尽打些杂牌部队。”
蒋百里虽然才认识吴佩孚不久,不过军人的豪爽倒也让他觉得不拘束:“得了吧,吴师长,不对,是吴大司令了,元首单独把你留下来当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未来估计得你的功劳最大。”
吴佩孚裂开嘴笑了下:“你们猜,元首除了东北,台湾,还准备对哪个地方同时动手?方震你别说,让他们猜。”
“高丽!”几个中最年少的柳波成不假思索地说道。
几个人立刻把目光投向了他,蒋百里的眼中更是露出了诧异,这个年青的将军判断得一点也没有错。
看着几个人的眼光,柳波成笑了下,说道:“收复东北、台湾,打下高丽,日本将被困在那么点大的国土上,资源的极度贫乏,加上才和老毛子打了场大仗,如果没有英国人地支援,那么他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将军们赞同地点点头,思考着柳波成的话。
“打掉日本,亚洲几无对手。”张孝淮意气风发地道:“如此我中华亚洲霸主地位可成,曾经失去的光荣也可夺回。”
“我看未必。”蒋百里打断了张孝淮的兴致:“别忘记了,在亚洲还有一个不是亚洲国家的老大,它们以印度为中心,不断向亚洲释放着它们威慑的力量。”
几人默然,他们知道蒋百里说的是英国,做为老牌的殖民强国,日不落帝国,在亚洲的影响可以说说无处不在的。两次鸦片战争,用利船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让中国走入了一条一次次割地赔款的耻辱道路,在感情上所带给中国人民的伤害并不比日本少。
现在英国,在帝国基本完成统一后,处处摆出了中国救世主的样子,在每座城市炫耀着他们的特权,甚至对内阁的一些决议也开始横加干涉。最明显的就是在北京叛乱被平息后,英国公使立刻递交了一份公使信,竟然点名要求杨度释放信中的几个满清大臣,这其中就包括了被判决为死刑的载洵。
“我看元首的雄心并不仅仅是当个亚洲霸主那么简单。”蒋百里压低了声音:“从我回国后和元首的第一次谈话,我发现他对着世界格局有着非常清晰地认识,他并非是怕英国人,而是在国内事情还没有完全理清的情况下,不愿意和英国人翻脸。”
蔡锷比较赞成他的观点:“我也这么看,说句大胆猜测的话,我们和英国人或许会有一战,我看元首之所以把孝淮的部队安排在西藏、新疆一线,也是抱着和平解决不成,即以武力解决,而一旦武力解决,英国人必然插手!”
“英国人对西藏的企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吴佩孚说道:“我的看法是,和日本人也是打,和英国人也是打,干脆一起干了得了。”
蒋百里笑了:“论综合国力,咱还不是英国的对手,尤其在海军这上,咱落后人家老大一块,未来的战争,海上力量很重要,而且打的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后勤,经济,人民地支持,决策者的意志力等等,缺一不可啊。”
一壶酒喝光,正准备叫酒,忽见雅座帘子掀开,帝国元首李国勇竟然亲自带着一壶酒走了进来,一进来就说道:“松坡,我李国勇待你不薄吧,请客也不叫上我?我看你以后部队有困难也别找我了,找我我也得给你小鞋穿。”
里面一下笑了出来,蔡锷笑道:“元首,我这不是怕你国事繁忙,这才不好意思打扰你。”
李国勇摆了摆手,低声道:“叫什么元首,又不是在开会,再说给老板听见了,还不吓着人家。”
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李国勇看着这些得意的部下,说道:“你们都是威震中国的名将,方震虽然才回来,很快也将名垂帝国军史,你们五个人,我看叫‘帝国五英’最合适不过了。”
第一百七十章 … 忠烈祠
李国勇随口说出的“帝国五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流露了出去,以后以蒋百里为首的这五个人就为约定成俗的称为了“帝国五英”,也有人称其为五大元帅的。
李国勇敬了几个将军一杯,笑道:“其实我本也不打算来的,我也知道,有我在这,你们吃起来也不自在,不过我是给你们这几位大将军在出征前送来了一份礼物。“
几个将领笑了下,不过倒也想看看元首的礼物究竟是什么。
“松坡,你们几个是从日本回来的,知道日本有个靖国神社吗?”李国勇淡淡地问道。
不知元首为什么有此一问的蔡锷,看了一眼其他人,说道:“知道,靖国神社建于明治维新第二年,原先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 它把在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
蒋百里和张孝淮倒没什么,吴佩孚和柳波成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都显得比较好奇,只是不知道元首怎么也知道这么个建筑,不光是他们,连蔡锷三个人也不明白元首问这个做什么。
李国勇仰头喝光了杯酒,也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告诉他们几十年后日本发动的那场给中国带来无数苦难侵略战争?难道告诉他们靖国神社哪里是日本人祭奠亡灵、悼念亲人的殿堂,分明是歪曲历史、践踏公理给战争罪犯树碑立传、鸣冤招魂的场所?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对看着他的将领们说道:“我只是想说,为什么中国就没有一个祭奠在历次对外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的地方?前有关天培、邓世昌,后有民族独立军的刘小石、韩出云,有我们死难的战斗工兵团的两千多英烈,让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