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016 1012269316705

第997章 汉化,从封建开始 求月票



    驻藏大臣这可是个苦差事啊!

    左宗棠和罗泽南还有常大淳都是对满清西藏政策了如指掌的人,自是知道驻藏大臣的差事不仅苦而且还麻烦。西藏是高原,空气非常稀薄,平原上面的人很难适应西藏的生活,身体不好的可去不了,身体好的也呆不长久。而且西藏不仅气候不好,还是个没有什么油水的穷地方,不用说那里的农奴,就算是领主在中原过去的官员看来也是穷光蛋,也就是d赖喇嘛、班禅活佛这些最高级的僧侣贵族有几个钱,可这些半神半人的家伙连皇上都要哄着,驻藏大臣如何敢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淘银子?

    除了穷苦,西藏这地方还特别麻烦。别看那里的人都信佛信得虔诚,可内斗起来比谁都狠,d赖、班禅这样的大呼图克图要是一丁点不留神就有可能让那些贵族领主给害了,至于下面那些贵族之间的各自害人杀人的把戏,更是层出不穷,驻藏大臣还得帮着掩盖,跟着和稀泥,烦得要死!

    所以这个差事在满清的时候就很不招人待见,那些轮到的八旗亲贵也都是能不去就不去,找个理由装个病就把差事推了的大有人在。

    因而现在三个湘湖大佬也难得不打算照顾湘湖子弟了。

    “老臣觉得凤台郡公苗雨亭善于治理豪强,若能委以驻藏大臣,必可为陛下分忧。”

    常大淳举荐的苗沛霖。老苗是淮党领袖,又一心想要拜相,自然是湘湖党的眼中钉。如果能把他从权力极大的殖民地部尚书位子上撵去西藏。湘湖上下可真要弹冠相庆了。

    朱皇帝摇摇头。立即否决了常大淳的提名,“苗卿年岁大了,不宜万里奔波。”

    当皇帝的当然要手下的大臣分成几派了。现在朱明朝中就有湘湖、闽粤、两淮三大派阀,另有一个正在悄然崛起的新党。其中湘湖一派在议会里面的基础是正道会,在宫中又有皇后支持,和后党的兰芳一派互为支援,在朝里朝外势力很大。闽粤派和两淮派则结盟以抗,其中闽粤派的主要势力是在军中。而两淮派则是以文官为主,在议会里面又有保皇会为依靠,同样不容小觑。而两淮闽粤联盟在朝中和议会里面最难对付的就是苗沛霖了。他和左宗棠一样,都是倔脾气,别人让着左骡子三分,苗沛霖可不买账,在议会和内阁会议上不知道和左宗棠吵了几回了。

    左宗棠和罗泽南互相看了一眼,轰不走苗沛霖是预料中事。罗泽南又道“臣举荐产业促进总会秘书长郑永一出任驻藏大臣。”

    “郑永一?”朱皇帝微微拧眉,此人就是郑成功弟弟的日本子孙,不过早就已经恢复了明人身份。一直跟在郑洪身边,是郑洪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闽粤一派中的活跃人物。

    “皇上,臣也觉得此人合适。”说话的是翁同龢,他和潘祖荫、张之万、王韬这些朱济世的御书房出身的官员算是新党,目前不怎么显山露水,将来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不过这回他支持湘湖派的意见并不是为了讨好左宗棠,他是皇帝的亲信,没有必要讨好宰相,这么做反而会让皇帝不满。

    翁同龢解释道“皇上,郑永一曾经是日本武士,德川幕府家臣,而日本正是行分封制的国家。论起分封的事情,朝中还有谁比郑大人更熟悉?而且郑大人年轻力壮,正是做事情的年纪,去西藏是再合适不过的。”

    “有理。”朱济世想想也对。大明的臣子大多都是“大一统”的思维,对西藏的封臣们难免另眼相看,就如同之前汉地官员对待土司一样如果是在湖南、云南、广西、兰芳那等汉人持续流入,早晚会成为汉地的地方,这么搞也没有什么在那些地方,说穿了就是汉人在拓展生存空间而已。

    但是西藏的气候环境摆明不适合汉人居住,不可能让汉地的百姓大量迁移去西藏,只能想办法让藏人汉化。因而要采取更加严谨的办法治理,将当地的领主头人变成天子的封臣,再用严格的封建义务去规范这些藏族封臣的行为,而不是过去那种权利和义务都不甚明确的羁绊统治。

    朱济世道“就让郑永一出任驻藏大臣吧另外,《封臣法》也要加快制定,参考日本和欧洲封建模式确定封臣的权利义务,这《封臣法》是朕和封臣们的约法,只要他们遵从臣子的义务,封地和爵位都是有保障的。

    而且朕的封臣可以不论僧俗,西藏的世俗领主是朕的封臣,西藏的活佛或是寺主,只要有百姓和领地同样是朕的封臣。但是整个西藏不会再有藏王或是d赖活佛这样的僧俗大君主,在所有的封臣之上只有朕这个大明天子,驻西藏办事大臣,则是朕的代理人。

    朕治西藏,先是夏君夷臣,将来是夏臣夷民,再将来无论臣民皆是我华夏之族!”

    这一套办法并不是朱济世发明的,而是华夏民族的老前辈周天子、姜子牙他们这些人创造的。当时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就是中原核心的一小块,就是靠分封诸侯,夏君夷民的法子一路扩张成了东亚大陆上的第一强国。可惜后来中华民族只知道有大一统,忘了夏君夷民的扩张之道,因而后来两千年都没有扩张出去。到了后世,跟帝国主义打架的时候,都找不到个兄弟之邦来帮忙。

    

    “那拉氏!你这臭娘们不得好死!你现在给姓朱的当狗卖祖宗,将来必定有兔死狗烹的日子,我僧格林沁就在下面等着你!”

    西宁,东关大真神寺外已经布置成了刑场的样子。藏王僧格林沁已经被褫夺爵位,以谋反之罪名由大明天子亲自裁定了斩立决!现在已经五花大绑,就等着挨一刀了。

    这个僧格林沁掘开黄河大坝,水淹直鲁豫三省的时候,今日的下场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在大明复兴之后,他就知道自己难有善终,所以一直拥兵割据,从没有入过朝。这次如果不是叶赫那拉氏亲自带人到玉树大营和他密谈,邀他共走西域,他是绝对不会带着几千蒙古勇士亲自护送一万多人(已经有部分人去了印度)的西清家眷去西宁的在他想来,现在西宁不过有几千明军(实际上有一万几千),他的部下加上那拉氏带来的武装起来的八旗子弟也有一万多,真打起来也不怕。可是谁知道最后竟然被叶赫那拉氏给卖了

    “僧格林沁,本宫只是借尔之首取信于大明皇帝”叶赫那拉。兰儿这个时候正一脸肃容地站在僧格林沁的跟前,身边是奕誴、肃顺为首的原来的八旗亲贵,现在个个都是泪流满面,一副不忍心的样子。

    那拉氏一叹,又道“若你不死,我大清就再无复兴的机会,咱们五万多旗人老少,也不可能再向西去,就连四爷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也保不了几日。”

    说着话她就冲着马上要挨刀的僧格林沁盈盈一拜,“僧王爷,你一路走好!”

    “僧王爷,您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一帮旗人大爷也都嚎了起来,个个痛哭流泪。僧格林沁也长叹一声,望着那拉氏咬牙切齿地道“那拉氏,这一刀我该,不是因为被淹死的几十万一钱汉,是因为我一败再败,累得大清没了江山你就拿我这颗头去讨好姓朱的,不过你要记得自己是满人,是大清的贵人,不是朱皇帝的一条狗”(未完待续)

1016 1456379317835

第998章 在西安 求月票



    僧格林沁掉脑袋的时候,已经是公元1855年底快到1856年的时候了,青海这里已经下过几场大雪,地面也冻得硬邦邦的,茫茫的草原之上,放眼望去就是一片银白。虽然寒风如刀,但是那拉氏并没有让集中到西宁的近两万八旗家眷和投降的僧格林沁所部就地休整,而是冒雪往兰州而去。在青海草原东部,一条灰色的人流正在缓缓向前,步兵、骑兵、辎重还有穿着难看肮脏的棉袄赶路的家眷,一路向东。

    如果放在10年之前,在这样的日子里面冒雪赶路,甭说是这些旗人家眷,就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劲旅,怕也要叫苦连天。可是现在,这里的两万人却没有一人叫苦,只是低着脑袋默默前行。

    叶赫那拉。兰儿怀中抱着载复,坐在一辆宽敞的四轮马车里面,只是静静地看着车窗外面已经振作起来的八旗子弟,也不知道心里面在盘算着什么。

    她坐的这辆马车是曾国藩交给她使用的,不过曾国藩本人却已经提前返回西安去和云集在那里的大明官们见面。现在聚集在西安的,不仅是从东北六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兴安、东黑龙江、滨海)抽调来的官员,还有一部分光复八年恩科考出来的官员,总数有两三万之多,不少人还拖家带口,所以数量又翻了几番,整个西安城简直就成了官员和官眷的海洋了。

    刘宗贤、刘宗英两兄弟此时也带着家眷,包括杨乐儿和她刚刚生出来的一个七斤六两的大胖小子,还有十几辆大车装满的布匹还有生铁。喜气洋洋地出了四川。来到了西安这座关中雄城。

    现在正是光复九年的春节将到的时候。西安这座大明汉地西北的商贸军事重地里,正是最繁盛热闹的时候儿。

    和南京、上海、广州、天津那种工业化时代的喧闹杂乱(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脏乱差)不同,西安的市井却是热闹当中透着严整,到处都是笔直宽阔的街道和巍峨的古城墙。汉唐雄风,似乎还没有完全逝去。这分天朝气度,连南京北京都无法比拟,也难怪当年的洪武皇帝,晚年想要迁都西安了。

    这会儿西安城的街头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买卖,卖肉夹馍、凉皮子、臊子面、泼油面、泡油糕的摊子鳞次栉比,诱人的香气到处弥漫,带着秦风汉韵的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满载各种货物的车子骆驼排着长队通过街道。

    街道上除了西安当地的百姓,就是从四方云集而来的西去之客,有刘宗贤这样的红袍子官员,操着南腔北调的官话互相行礼作揖。还有刘宗英这样的商人,他们大多是西去官员的亲眷,要不谁敢带着财货金珠西行万里?这些人一个个都穿着绫罗绸缎,带着仆役美眷。在西安大街上到处转悠,不时还互相交流一下生意经。

    这里军人也远远多过蜀地。穿着灰色的军装。或是成行成伍的在街头穿过,或是背着包裹三五成群的在兜兜转转,张大嘴巴看热闹他们大多是从明军退役的日本武士,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这两年的战争中立了功劳,得了赏赐,算是满载而归了。而他们回到日本之后,又会成为那些一刀一命的穷苦武士的榜样,让他们也走上充当雇佣军赚钱养家的道路,很多年后,日本佣兵也会如欧洲的黑森雇佣军和瑞士雇佣军一样的出名

    这里居然还有不少洋人,主要是穿着黑衣的传教士,有大公教会的教士,也有摩门教会的布道者,还有各种各样的新教教会派来的传教士。一个个都手捧圣经,走街串巷散发着各种小册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全都是洪秀全和朱皇帝两个人搞出来的,前者在陕西强制推行他的基督教异端,将陕西变成了“上帝之国”,现在虽然灰溜溜逃走了,但却留下了不少信仰上帝的民众。而朱皇帝则严禁了拜上帝教在国内的传播,同时又明里暗里不让西北的真神教复兴,结果就给基督教的其它派系腾出了空间,那些在中国其他地方传教传不出个结果的传教士,就都集中到陕甘两省了。

    属于安仁刘家的一行车马逶迤的进了西安内城,所谓的内城并不是在外城之内,而是在西安城东北,这里是原来的满城,后来洪秀全的王府,现在大明的陕西巡抚衙门,西安府衙,西安总兵衙门等军政官衙,也都设在这里。另外西安内城还有大量的空闲房屋,现在正好用来安装刘宗贤、刘宗英这样西去的官员和商人还有一部分前往西北集体农庄的移民。至于那拉氏带来的八旗子弟,现在只能在高大的西安城墙之外搭帐篷安置,而且还有好几千衣甲鲜亮的近卫骑兵一路“护送”,这些骑兵现在也驻在西安内城,骑着高头大马穿行在内城的街道上,好不威风。

    “好威风的马队,怪不得我大明雄师所向无敌!”

    马车里面的刘宗英是第一次看到这些穿着雪亮胸甲的骑士,他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这是天下第一等的精锐。

    刘宗贤笑道“这是近卫骑兵,天子亲军,专门摆在草原上震慑蒙古人的,现在应该是护送释放的八旗俘虏来的西安吧?”

    “难怪如此雄壮。”刘宗英连连点头,“有此等精锐,西域当可保无虞了。”

    “二爷,要保无虞可不能光靠军队,咱们自己也得出分力气。”抱着个大胖小子的杨乐儿嘻嘻笑道,“这西安城该有洋枪买了吧?回头我帮您挑两支好枪,您学会了,就能自己保护自己了。”

    “洋枪买?”刘宗英脸沉了一下,大概又想起杨乐儿的那些用人头换来的金首饰。他看着刘宗贤“咱们真的要买枪?”

    现在洋枪在大明汉地的省份是管制商品,是不能随便买卖的,不过刘宗英还是透过非法渠道搞了支滑膛手枪,本来想带着去西北防身,让杨乐儿看了看,结果乐儿让他把枪留在四川,还说在西北用不到这枪

    刘宗贤只是笑着点头,枪自然是要买的,他和乐儿原来有几条枪,不过没有带回内地,都送给了还在东北的同僚,准备到了西安再买。西安的枪禁比内地要松,允许西去的官员、客商、移民在西安内城的枪店里面购买枪械。只是不允许将管制枪械带入东南各省罢了。

    看到弟弟点头,刘宗英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六弟,如果愚兄的生意就放在河中府城,不随便出去,应该用不大着枪的,是吧?”

    刘宗贤刚想来两句安慰的话语,就听见他媳妇杨乐儿先开口了,“二哥,买吧,你又不缺那几个钱就买一支贝色麦、一支科尔特六连发,再加上一把砍人头的斧子,一把扎人用的套筒刺刀。还有子弹得多买,至少买上200发,记着贝色麦的子弹和科尔特六连发的子弹是不一样的”

    砍人头的斧子扎人用的套筒刺刀!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