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回忆-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著者:张国焘
东方出版社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3 册
1/151
… Page 2…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我的回忆
五四时期的张国焘
张国焘在北大
2/151
… Page 3…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在莫斯科。
张国焘在延安。
3/151
… Page 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在延安
毛泽东与张国焘
红军时期的张国焘
4/151
… Page 5…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晚年照
张国焘撰写《我的回忆》
5/151
… Page 6…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晚年在加拿大全家照
张国焘与妻子杨子烈的合葬墓 安葬在加拿大
6/151
… Page 7…
《我的回忆》第一册
目录
编辑说明
出版说明
出版者的话
张国焘先生的略历(杨子烈)
第一篇 生长于革命动乱之中
第一章 洪江会造反
第二章 在萍乡小学校
第三章 民国成立以后
第四章 与革命党人的最初接触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大
第六章 “救国第一”
第七章 五四运动
第八章 为维护北大而奋斗
第九章 第一次会晤孙中山先生
第十章 在北大图书馆中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章 陈独秀的最初策划
第二章 北京小组的组成
第三章职工运动的最初发动
第四章 与威金斯基的初步接触
第五章共产运动的嫩芽到处滋生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篇 万事起头难
第一章 中共中央第一次大争吵
第二章 被捕、谅解和团结
第四篇 远东劳苦人民大会
第一章 第一次踏入苏俄国境
第二章 在伊尔库次克
第三章 莫斯科与列宁格勒
第四章 我对这次大会的观感
7/151
… Page 8…
《我的回忆》第一册
第五篇 国共合作的开端
第一章 中共开始了实际政治活动
第二章 在广州的会议93
第三章 从联合战线到加入国民党
第四章 孙中山与越飞
第六篇 国共合作的发展
第一章 二七罢工的失败
第二章 第三次代表大会
第三章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章 国共初期的纠纷
第七篇 五个月的监狱生活
第一章 被捕后第一道鬼门关
第二章 受军法审判
第三章狱中的见闻与苦思
第八篇 孙中山北上及逝世
第一章 党内对孙北上的争执
第二章 国民党在北京的政治会议
编辑说明
一九六六年,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的张国焘《我的回忆》,是中共重要的历史资料。
一九八零年三月,现代史料编刊社曾以内部发行形式出版,共分三册。东方出版社一九九八
年、二零零四年,又以《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丛书系列重新出版,分成三册和上下两册。目
前,该书早已脱销。网络上能见到的,仅是本书港版及东方出版社的扫描本。为让广大读者
阅读方便,特将其加工为 pdf格式电子书,并附部分图片,以餐读者,若有网友感兴趣者,
可以将其反编译进行进一步精编。
编辑者:乡村骑士 000217
二零一零年七月
出版说明
为了满足开展中共党史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计划有选择地翻译和翻印少量国外和港台
出版的、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有关研究中共党史的著述和资料,供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党史
工作者参阅。由于作者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等原因,这些书籍不同程度地都有一些歪曲史
实,吹嘘自己,诬蔑、攻击我党和有关领导同志的内容。我们均按原文排印,内容没有删节。
《我的回忆》是其中的一种。作者张国焘一九三八年叛党,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死于加拿
大。该书主要记述了他叛党以前的政治经历,对建党前后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
8/151
… Page 9…
《我的回忆》第一册
及抗日战争前夕的重大事件均有所述评。全书九十余万字,分三册出版。
一九八○年三月
出版者的话
张国焘先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人及组织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
(主席是毛泽东)、中共红军总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等中共要职,后因与中共中央意见不合,脱离共产党.一九四九年以后在香港隐居,近年移
居于加拿大。
张国焘先生的自传都一百万言,详述中共创建历程、发展经过及作者和中共诸政要的交
往。书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彭德怀等人的言行个性,跃然纸上,可说
是关于中共最详尽生动的第一手史料,而历年来中共和苏联党要之间的斗争冲突过程,书中
更一一说明来龙去脉。有不少历史事实,从未为人公开透露,但与中国近代政治有极大关系
者,例如西安事变的“解决”,竟非当时中共或张少帅等始料所及,亦不决之于国民党方面
的军事压力,乃是由于斯大林根据当时国际关系所发出之指示,便是例子之一。
《我的回忆》在《明报月刊》连载以来,受到中外读者的重视,各方面的读者纷纷促请
我们印行单行本。现在出版第一册,内容从第一篇到第八篇,由五四运动时期到孙中山先生
的逝世。以后的篇章将陆续成书出版,敬请海内外读者垂注。
《明报月刊》编辑部
张国焘先生的略历
杨子烈
张国焘先生所著《我的回忆》一书,刻划出“五四运动”时一位急进青年的发展,也描
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真实历史。他在中共党内所经历的事,不仅局外人无由知其底蕴,即
他的同辈,如毛泽东、董必武、刘少奇、李立三、周恩来诸人,也因各人经历不尽相同,所
以对组党的最初策划和早期中共中枢的动态等等,不一定确知其来龙去脉。更难得的是张先
生能客观冷静,所述力求其真。读者从苦难的中国,看这位急进人物,再从这位急进的代表
人物,去看中国的种种,也许能获得若干启发,去领会今日中国之由来。
我觉得我是张国焘先生这一巨著的最好见证人,因为我也是中共的最初党员。一九二一
年秋,中共湖北区组织成立不久,我即加入为正式党员。一九二二年我与国焘先生在北京相
识,因常在一块共同奋斗,一九二四年春我们结婚,从此相依为命,历尽艰险,直到现在。
不待说他的经历我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我每次阅读《我的回忆》,往事如昨,活生生的史实,
活跃于我的脑际,常常使我感慨万端,有时为之流泪不已。我常想到中共的老同志们以及现
在千万数的后进们,能够读读这本书,当可体会中共当年缔造的艰难,或会大有益处。即海
内外中国人士,不论反共亲共,如能平心静气阅读此书,也许对国事能有一种比较平实的看
法。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以及同情和关怀中国的人们,参阅一番,也可以鉴
往知来,促进世人彼此间的互相了解。
我在这里不拟对张先生著作的内容加以评介,也许我会有机会出版我亲身经历的记载,
准备对同一史实有所补充。目前仅应《明报月刊》编辑的要求,说说张先生的略历。
张国焘先生生于一八九七年。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自始即担任中共中央的领导
9/151
… Page 10…
《我的回忆》第一册
工作,达十八年之久。现在息影香江,不问世事已十余年。他只想留下这本自传,题名《我
的回忆》,供世人参考。
首先,张国焘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当年这位不满二十二岁的北大学生,是人所
共认的一位奋发有为的青年。由于他的爱国狂热,曾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发动,成为学
生运动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又由于他是倾向社会主义的激进分子,因而与当时任北大教授的
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先生来往密切,而且热心到群众中去,隐然成为当时左倾青年的重镇。
一九二○年夏,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等与张先生策划并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随即
展开建党工作和职工运动。一九二一年夏,张先生参与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被
推为大会主席,旋由大会选为三位中央委员之一。中共的职工运动,可以说是由张先生开创
起来的。当时这一运动吸收了中共内最大部份的精英,现在在中共任要职的毛泽东、刘少奇、
李立三、陈云等人都是当年张先生主持职工运动时的战友。一九二一年末到一九二二年初,
张先生被任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前往莫斯科参加远东劳苦人民代表大会,是唯一会见过列宁
的中共代表。
一九二三年,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张先生因反对中共党员全面加入国民党为党员
的政策,曾被开除中央委员,但他仍担任重要的职工运动工作。一九二四年初,中国国民党
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张先生被选为中国国民党北京市党部代表前往出席,并被选为中国
国民党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张先生之当选,主要是由于孙中山先生对他的
赏识。
一九二五年初,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又重选张先生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从
此他参与中共的决策直至一九二七年中共的“八七会议”。当时由于中共许多活动的失败,
尤其南昌暴动的失败,张先生被指为右派机会主义,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间再次被开除中央
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二八年夏,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重选张先生为中央委员和中央
政治局委员,并被委为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曾在莫斯科停留两年半之久。
一九三一年春,张先生回国,对挽救当时中共的严重危机有过很大的贡献。那时中共的
工作转移到苏维埃区,张先生被任为中共鄂豫皖区中央分局的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又
被任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三二年,由他所统率的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北地区,
张先生被任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全权代表,即他所到之地,中
共党政军各地组织均归他领导。
一九三五年,张先生所统率的第四方面军,与毛泽东所统率的第一方面军在川西懋功会
合后,因政见不同,引起分裂。一九三六年,张先生又与毛泽东在陕北会合。那时张先生虽
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但因受到排斥,意态消极。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张
先生凛于共赴国难的大义,勉强担任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的职务。但他终因形势日非,在无可
奈何之中,于一九三八年四月离开延安。
抗日战争期间,张先生曾任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表示与国人一致抗日之至诚。此后张
先生对国内外政争,日益置身事外。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激进思想与爱国热忱,一如
往昔,但愿远离这种或那种独裁专政。”张国焘先生饱经沧桑,以近七旬之年,安贫乐道,
昔日恩怨得失,早已无意计较。他常说:“在中国舞台上,我以往是个演员,现在仅是个观
众,总希望能少看到些悲剧才好。”
一九六六年二月于香港
10/151
… Page 11…
《我的回忆》第一册
编辑者注:
杨子烈(1902。12。9…1994。3。27),女,出生在湖北枣阳县一个书香世家。1918年夏,杨
子烈进入位于武昌黄土坡(即现在的首义路)的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受到陈潭秋等
的教育,秘密阅读了大量革命书刊,逐步成长为自觉革命者。来自黄陂的陈碧兰(彭述之夫
人)、来自应山的庄有义(陆沉夫人)、来自汉阳的徐全直(陈潭秋夫人)、来自武汉的夏之
栩(赵世炎夫人)为同班同学,并同时在 1922 年 4 月由林育南和刘昌群等介绍加入了社会
主义青年团,一同在 1922年 10月由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 11年(1922年)秋,
徐全直、夏之栩、杨子烈、陈碧兰、庄有义等在女师掀起了一场震撼湖北的学潮。1923年 2
月杨子烈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习,同时在北京一所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在北京期间与张
国焘相识,1924 年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