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哲学史(下)冯友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谓形神是异。此形尽时,神可传于异形。犹此薪尽时,火能传于异薪
也。
及齐梁之际,范缜著《神灭论》。〃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博通经史,尤精三礼。〃〃初缜在齐世,尝侍竞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梁书》卷四十八本传)其《神灭论》曰: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也。(《梁书》本传,《大藏经》卷五二,页五五)
范缜又自设难云:人有形,木亦有形。但人之形有知,木之形无知,岂非因人于形之外,尚有神耶?答云:
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木之质,非人质也。安在有如木之质,而复有异木之知?(同上)
人之质本是有知之质;木之质本是无知之质。故人有知而木无知也。又自设难云:人死其形骸即无知,可见人之形骸,本是无知之质,与木相同,故人实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此其所以异,岂非因人于形之外,尚有神耶?答云:
死者有如木之质,而无异木之知。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木之质。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区已革矣。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骸哉。(同上)
死者形骸如木,故无知。生者形骸异木,故有知。死人之形,自是死人之形;因其已死之故,与生人之形骸绝异。不能以死人形骸与木同,遂谓生人之形骸亦与木同也。又自设难云:此死人之骨骸,若非生者之形骸,〃则此骨骸从何而至〃?答言:〃是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骸也。〃(同上)谓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骸可;谓死者之骨骸即是生者之形骸不可。
范缜又以为〃形即神〃,故〃手等〃〃皆是神分〃。故〃手等有痛痒之知〃也。至于〃是非之虑〃,则〃心器所主〃。此心器即是〃五藏之心〃。范缜又述其所以主张神灭之动机云:
浮屠害政,桑D*俗。其流莫已,其病无垠。若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恍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陇亩,君子安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
下。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为a;可以为人。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弘明集》卷九,《大藏经》卷五二,页五七)
佛教以为生死事大,又以生死轮回为苦,故教人修行,脱离生死。若知本无轮回,生死任其自然,则〃小人甘其陇亩,君子安其恬素〃,佛教所视为问题者,自不成问题矣。
《梁书,范缜传》云:〃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梁书》卷四十八,页十)《弘明集》所载,有萧琛曹思文之《难神灭论》
(卷九)。又有大梁皇帝勅答臣下神灭论,庄严寺法云法师与公王朝贵书,及公王朝贵六十二人答书,皆拥护皇帝之难神灭论(卷十)。《广弘明集》亦载沈约之神不灭义及难范缜神灭义(卷二十二)。亦可见当时人对此问题之注意矣。
第八章隋唐之佛学上
(一)吉藏之二谛义
隋唐之际有吉藏。《续高僧传》曰:
释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广之间,后迁金陵而生藏焉。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随闻领解,悟若天真。年至七岁,投朗出家。采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谘禀,妙达指归。(卷十一,《大藏经》卷五十,页五一四)
《续高僧传》谓吉藏于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历623年)卒,年七十五。吉藏曾住会稽嘉祥寺,世称嘉祥大师。《中论》、《百论》及《十二门论》,吉藏均为制疏。对于所谓三论宗,贡献甚大。惟其学琐碎已甚,不尽有哲学的兴趣,今述其二谛义。吉藏:
m三松堂全集(第三卷)/中国哲学史(下)
睿师《中论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若通此四论,则佛法可明也。〃师云:此四论虽复名部不同,统其大归,并为申乎二谛,显不二之道。若了于二谛,四论则煥然可领。若于二谛不了,四论则便不明。为是因缘,须识二谛也。若解二谛,非但四论可明,亦众经皆了。何以知然?故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二谛义》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七八)
依吉藏,二谛有三种,三重,或三节。吉藏云:
山门相承,兴皇祖述,说三种二谛。第一明说有,为世谛;无,为真谛。第二明说有,说无,二,并世谛;说非有,非无,不二,为真谛。第三节二谛义。此二谛者,有无二,非有无不二;说二说不二为世谛,说非二非不二为真谛。以二谛有此三种,是故说法必依二谛。凡所发言,不出此三种也。(《二谛义》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十),
所以需要此三种二谛者,吉藏云:
此三种二谛,并是渐舍义,如从地架而起。何者?凡夫之人,谓诸法实录是有,不知无所有。是故诸佛为说诸法毕竟空无所有。言诸。法有者,凡夫谓有。此是俗谛,此是凡谛。贤圣真知诸法性空,此是真谛,此是圣谛。令其从俗入真,舍凡取圣。为是义故,明初节二谛义也。次第二重,明有无为世谛,不二为真谛者,明有无是二边,有是一边,无是一边。乃至常,无常,生死,涅槃,并是二边,以真,俗,生死,涅槃是二边故,所以为世谛;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中道,为第一义谛也。次第三重,二与不二为世
谛,非二非不二为第一义谛者。前明真,俗,生死,涅槃,二边是偏,故为世谛;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中道为第一义。此亦是二边,何者?二是偏,不二是中。偏是一边,中是一边。偏之与中,还是二边,二边故名世谛;非偏非中,乃是中道第一义谛也。然谓佛说法,治众生病,不出此意,是故明此三种二谛也。(《二谛义》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十至九一)
〃问有无表不有无;悟不有无时,为废有无,为不废耶?〃说二谛令人悟不二;当人悟不二时,为废二谛,为不废耶?吉藏云:
师解云:具有废不废义。所言废者,约谓情边,须废之。何者?明汝所见有者,并颠倒所感,如瓶衣等,皆是众生颠倒所感,妄想见有是故须废也。此则用空废有。若更著空,亦复须废。何者?本由有故有空。。既无有,何得脊空?此之空有,皆是情谓,故皆须废。一何以故?谓情所见,皆是虚妄,故废之也。又非但废妄,亦无有实。本有虚,故有实。既无虚,即无实,显清净正道。此亦明法身,亦名正道,亦明实相也。然此已拔从来也。何者?从来云,取相烦恼,感六道果报,此须废。废六道生死,得如来涅槃。今明有生死可有涅槃,既无生死,即无涅槃。无生死,无涅槃。生死涅槃,皆是虚妄。非生死,非涅槃,乃名实相。一往对虛辨实,若无彼虛,即无有实也。何但初节二谛须废,乃至第三重皆须废。。何以故?此皆谓情,故须废之也。(《二谛义》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一至九二)
就此方面言,则三重二谛皆须废。然就另一方面言之,则三重皆不废。吉藏云:
有方便三不废者,既不坏假名,说诸法实相。不动等觉,建立诸法。唯假名即实相,岂须废之?:斯即空有,有空,二不二,不二二,横竖无碍。故華师云:〃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像既形。〃又云:〃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诸法亦尔,故不废也。(《二谛义》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九二)
如此则与僧肇不真空义相同。不过吉藏注重在三'塞二谛皆需废;此为大乘空宗之说。此宗之形止学虽与道家异;然其所说实相一切皆非之意;颇与《老子》言道常无名,庄子主张不知无言之意,在表面上有相同处。故亦为中国一部分人所喜。n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及乎唐代,玄奘对于佛学,又有有系统之介绍。玄奘俗姓陈,堠氏人,生于隋末。年十三出家。以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历629年)赴印度求法,时年二十六。至贞观十九年(西历645年)归至长安,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历664年)卒。玄奘一生事业,为介绍世亲护法等一派之佛学于中国。自印度返国后,其全部精力皆用于翻译。实可谓佛学之忠实的介绍者。然正因其如此,故其所倡导之宗派中,最少中国人思想之倾向。但其教义极有哲学的兴||。今依玄奘之《成唯识论》所说,略述其唯识义,以与上所述有中国人思想倾向之佛学相比较。
(1)唯识教双离空有
依此派所说,众生皆有我法二执。我执者,执〃我〃为实有;法执者,执〃法〃,即诸事物,为实有。唯识教之目的,即欲破此二执,显示二空。
二空者,我空法空也。《成唯识论》以为所谓〃我〃〃法〃,〃但有假立,非实有性〃。所谓〃我〃及〃法〃之诸现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识谓了别〃,属于西洋哲学中所谓与物相对之心。识为能变,〃我〃〃法〃为所变。此能变之识有八。此八种识,又区分为三类,即世亲颂所谓〃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异熟即谓第八识,思量即谓第七识,了别境识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也。
若知〃我〃〃法〃为〃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非实有性〃,则达二空矣。然〃我〃〃法〃所依之识是实有,故亦非一切皆空。窥基云:
由此内识体性非无;心外我法体性非有。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损减空执。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藏经》卷四三,页二四三)
谓离心别有外境存在者,是谓〃增执〃,谓于事实真相有所增也。谓识亦不存在者,是谓〃减执〃,谓于事实真相有所减也。《成唯识论》以为境无识有;所谓〃离空有说唯识教也〃。然此乃唯识教之第一步说法。究竟言之,识亦系〃依他起〃,详下第六目中。
(2)识之四分
《成唯识论》云:
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见。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若细分别复有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十)
漏者烦恼之异名。带有烦恼之识,即有漏识也。〃识谓了别〃。故〃有漏识自体生时〃,必了别其所了别,必有能了别及所了别。能了别即能缘,所了别即其能缘之对象,即所缘也。因有能缘,故有所缘。所缘亦识所变也。此外尚有相分见分所依之识之自体对于其自己之知识,名自证分。自证分即识之自觉。其自觉之自觉,则第四证自证分也。
识能变〃我〃〃法〃诸相,〃变谓识体转似二分〃。(《成唯识论》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二分即相分见分也。〃依斯二分,施设我法〃,此施设即是假施设也。《成唯识论》云:
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一)
外境非如识之有,内识非如境之无,此所谓离二边,契中道也。然此亦
第一步说法,详下。
(3)第一能变即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云:
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七至八)
第八阿赖耶识,译言藏识,因其〃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又名异熟识,因其能引生异熟果故。所谓异熟者,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异熟果者;此所熟之果,乃其因变异所熟,与其因异时异类也。又名种子识,因此中藏有诸法,即世间及出世间一切事物之种子也。
阿赖耶识中之诸法种子,有谓〃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成唯识论》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八)此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中俱备,非受其余诸识熏习始有。有谓〃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倶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同上〉如麻本无香气,以华熏之;乃有。不过此所熏及能熏,皆无始以来即有,故诸种子亦自无始以来即成就耳。又有谓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二者始起。〃(同上)此即调和以上二说之说也。
种子又可分为有漏无漏二类。有漏种子,即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即出世间诸法之因。《成唯识论》云:
由此应信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九)
阿赖耶识有诸法种子,其余七识熏之,令其增长。阿赖耶识为所熏,余七识为能熏。《成唯识论》云:
如是能熏与所寫识,俱生俱灭,it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菹,故名寫习。能熏识等,从种生时,即能为因,复熏成种。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亦如芦束,更互相依。因果倶时,理不倾动。(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十)
如此能熏与所熏互为因果。有漏种子起有漏法,有漏法复熏有漏种子。无漏种子起无漏法;无漏法复熏无漏种子。前者使人轮回生死,后者使人生死永弃。不过无漏种子,非人人皆有,故人有种性之不同。有全无无漏种子者,有只有二乘种子者,有有佛无漏种子者。此即谓非人人皆有佛性;非人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