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哲学史(下)冯友兰-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师子以喻现象,即真心之生灭门;说金体以喻本体,即真心之真如门也。真心不觉故动,而有生灭。不觉,即无明也。以上二门,但各就真心之一方面讲;若合两方面言之,则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即阿赖耶识也。说比喻以显真理,〃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一念为真心全体所现,九世亦真心全体所现;故一念即为九世,九世即为一念。《华严义海百门》云:
融念劫者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乃至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皆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即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即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然。经云:〃或一念即百千劫,百千劫即一念。〃(《镕融任运门融念劫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〇)
此所谓九世同为一念。然若就一念中分别,亦不妨有九世;此〃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总之,一切皆真心所现,〃各无自性,由心回转〃,此〃名唯心回转善
成门〃。
(8)〃括六相〃〃括六相〃者,《金师子章》云:
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师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六)
就现象世界中一事物而言,其事物之全体是总相;其中之各部分是别
相。此事物及其各部分,皆由缘起,是同相;各部分是各部分,是异相。各部分会合成此事物,则此事物成;此是成相。各部分若不会合而只是各部分,则此事物坏;此是坏相。
(9)〃成菩提〃
〃成菩提〃者,《金师子章》云:
菩提,此云道,觉也。谓见师子之时,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离诸取舍,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有实,名之为觉。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六)
萨婆若义谓一切智。若知现象世界中诸事物,原来所执为实者,本来即空,所谓〃更不待坏,本来寂灭〃;则如大梦巳醒,知原来梦中所有现象,本来无实。《华严义海百门》云:
了梦幻者,谓尘相生起,迷心为有,观察即虚,犹如幻人。亦如夜梦,觉已皆无。今了虚无,名不可得,相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是谓尘觉悟空无所有。(《修学严成门了梦幻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三)
又云:
迷者,谓尘相有所从来,而复生灭,是迷。今了尘相无体,是悟。迷本无从来,悟亦无所去。何以故?以妄心为有,本无体故。如绳上蛇,本无从来,亦无所去。何以故?蛇是妄心横计为有,本无体故。若计有来处去处,还是迷;了无来去',是悟。然悟之与迷,
第二篇经学时代/第八聿稱唐之佛学上…'31
相待安立。非是先有净心,后有无明。此非两物,不可两解。但了妄无妄,即为净心,终无先净心而后无明,知之。(《决择成就门除业报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六)
《华严还原观》云: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乃既悟已,西即是东,更无别东而可入也。众生迷故,谓妄可舍,谓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无别真而可入也。(《入五止门》《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九)
梦中执梦中现象为实,此为迷,为颠倒;醒后知梦中现象本来无实,所谓迷及颠倒,亦无有实,知此即已〃人真〃;〃更无别真而可入也〃。至此境界,即成菩提矣。吾人必至此境界,所谓〃净心〃,方觉以前皆不觉也。不觉即无明,所谓〃无始无明〃也,所谓〃非是先有净心,后有无明〃也。依此而言,则吾人之修行,其目的仍在达到一新境界;不过此新境界即旧境界,但有觉不觉之异一而已。
(10)〃入涅槃〃
〃入涅槃〃者,《金师子章》云:
见师子与金,二相倶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诸遑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槃。(《大藏经》卷四五,页六六六)
修行至最高境界时,不知现象世界,亦不知本体世界。盖若知本体世界时,仍有能知与所知,即主观与客观;本体仍为所知,即仍有妄心分别也。故必〃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乃为修行之最高境界也。然至此境
界时,亦不可常住涅槃。《华严义海百门》云:
证佛地者,谓尘空无我无相是也。然证入此地,不可一向住于寂灭。一切诸佛,法不应尔。当示教利喜,学佛方便,学佛智慧。具如此地义处思之。(《决择成就门证佛地条》《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三六)
诸佛于大智之外,仍有大悲。成大智则不住生死,成大悲则不住涅槃。
(11)主观的唯心论与客观的唯心论
澄观(华严宗第四祖,世称清凉大师。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以元和年卒〃。(《宋高僧传》卷第五,《大藏经》卷五十,页七三七)谓华严有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大藏经》卷四五,页六七二)观以上所述,可以知之。又观以上所述,则可知法藏立一常恒不变之真心,为一切现象之根本;其说为一客观的唯心论。比于主观的唯心论;客观的唯心论为近于实在论。因依此说,客观的世界,可离主观而存在也。且客观的世界中,每一事物,皆是真心全体之所现。则其为真,较常识所以为真者,似又过之。玄奘与法藏所说〃圆成实性〃之意义,各不相同,已如上述。就此点观之,亦可见法藏所说之空,不如玄奘所说之空之空也。又依法藏所说,〃事〃亦系当然应有者。此亦系中国人之思想倾向也。
第二篇经学时代/第九章隋唐之佛学下213
第九章隋唐之佛学下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陈隋间,智颉为又一派佛学之大师,世称智者大师。智颉居天台山,故此派世称为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故世又称为法华宗。此宗以慧文为第一祖,慧思为第二祖,智颉为第三祖。智颉为此宗之发扬光大者,其著述亦极多。但其所说,多为修行之方法,不尽有哲学的兴趣。《大乘止观法门》一书,相传为慧思作。然其书引《起信论》,慧思之时代,不及见《起信论》;故知非慧思作也。其书中又似受唯识宗及华严宗之影响者,当系唯识宗华严宗盛时天台宗人之所作也。(此陈寅恪先生说)今取此,以见唐代天台宗之佛学。
(1)真如,如来藏
宇宙之全体,即是一心,此心名为真如,又称为如来藏。所以名为真如者,《大乘止观法门》云:
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虚妄,有即非有。对此虛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心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巳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
所以名为如来藏者,《大乘止观法门》云:
如来藏体,具足一切众生之性。各各差别不同,即是无差别之差别也。然此一一众生性中,从本巳来,复具无量无边之性。所谓六道四生,苦乐好丑,寿命形量,愚痴智慧等,一切世间染法;及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净法。如是等无量差别法性,一一众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义故,如来之藏,从本以来,倶时具有染净二性。以其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故以此藏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复具净性故,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故以此藏为出障法身,亦名性净法身,亦名性净涅槃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七)
此心〃体具染净二性之用,能生世间出世间法〃(《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四),一切诸法,凡所有者,其性皆〃藏〃于此心中,故此心有〃藏〃之名也。
第二篇经学时代/第九章??唐之佛学下215
〃以其有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性〃与〃事〃之区别,极可注意。依佛学所用名辞言之,则性为体;有体即有用;此体依用所现之相,即事也。依现在哲学中之术语言之,则事即具体的事物,'为现实;性则其潜能也。性现为事,即潜能现为现实也。依此所说,则吾人本心中不但有一切所谓好的诸事物之潜能,且有一切所谓恶的诸事物之潜能,所谓〃如来之藏,从本以来,俱时具有染净二性〃也。惟因本心中原有一切染净之性,故可有一切染净诸事。此对于人性之二元论,乃天台宗所特有之见解,下文另详。(见下第七目。)
此心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所藏虽多,而却能〃无所妨碍〃。(同上)自一方面言之,此心中可谓为空,可谓为无差别;自又一方面言之,其中又可谓为不空,可谓为有差别。《大乘止观法门》云:
藏体平等,实无差别,即是空如来藏;然此藏体,复有不可思议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别,即是不空如来藏;此盖无差别之差别也。此义云何?谓非如泥团具众微尘也。何以故?泥团是假,微尘是实。故一一微尘,各有别质。但以和合成一团泥,此泥团即具多尘之别。如来之藏,即不如是。何以故?以如来藏是真实法,圆融无二故。是故如来之藏,全体是一众生一毛孔性,全体是一众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如一众生世间法性,一切众生所有世间一一法性,一切诸佛所有出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是如来藏全体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八)
如来藏之包含一切法性,非如一束草之包含其束中之众草;盖每一法性,即是如来藏全体也。如来藏对于其所包含染净诸性之关系,非全体与部分之关系,每一部分即是整个的全体也。故如来藏中,虽具一切诸性,而无多性之别。就此方面言,则〃藏体平等,实无差别,即是空如来
藏〃。然就其具一切诸性,能现一切诸事而言,则如来藏中亦有差别,即
是不空如来藏。
(2)三性
真心中含有染性;由此染性,现为染事。染事者,即现象世界中之具体的事物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即彼染性,为染业熏故,成无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种子。依此种子,现种种果报。此无明及与业果,即是染事也。然此无明住地,及以种子果报等,虽有相别显现,说之为事,而悉一心为体,悉不在心外。以是义故,复以此心为不空也。譬如明镜所现色像,无别有体,唯是一镜,而复不妨万像区分不同。不同之状,皆在镜中显现,故名不空镜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七)
此不空镜中所现色像,即是现象世界也。
若欲明染业之所由起,则须先明所谓三性。三性即真实性,依他性,及分别性。《大乘止观法门》云:
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此即是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五)
此〃总明三性〃。阿梨耶识亦名本识,《大乘止观法门》云:
。本识,阿梨耶识,和合识,种子识,果报识等,皆是一体异名。真如与阿梨耶同异之义谓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如似水为体,流为相,玻为用。类此可知。是故论云〃不生
第二*经学时代/第九聿隋唐之佛学下217:
不灭,与生灭和合,说名阿梨耶识〃,即本识也。以与生死作本,故名为本。是故论云〃以种子时阿梨耶识,与一切法作根本种子故〃,即其义也。又复经云:〃自性清净心。〃复言:〃彼心为烦恼所染。〃此明真心,虽复体具净性,而复体具染性故,而为烦恼所染。以此论之,明知就体,偏据一性,说为净心;就相异与染事和合,说为本识。(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三)
〃真心虽复体具净性,而复体具染性〃,故若〃别明三性〃,则真实性〃复有两种:一者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二者无垢净心以为真实性。所言有垢
净心者,即是众生之体实,事染之本性〃。〃所言无垢净心者,即是诸佛之体性,净德之本实。〃(《大乘止观法门》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六)本一真心,就其〃体具净性〃而言,则为无垢净心;就其〃体具染性〃而
言,则为有垢净心也。真心本不生不灭,但以〃不觉故动,显现虚状〃(《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三)。动即有生灭,就真心之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言之,即名之为阿梨耶识,此即依他性。依他性及分别性,又有清净与染浊之分。清净依他起,清净分别性,下文另详。染浊依他性,及染浊分别性,即现象世界J由起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染浊依他性中,虛状法内,有于似色似识似尘等法。何故皆名为似?以皆一心依熏所现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实,故名为似。由此似识一念起现之时,即与似尘俱起。故当起之时,即不知似尘似色等,是心所作,虚相无实。以不知故,即妄分别,执虚为实。以妄执故,境从心转,皆成实事,即是今时凡夫所见之事。如此执时,即念念熏心,还成依他性;于上还执,复成分别性。如是念念虛妄,互相生也。问曰:分别之性与依他性,即迭互相性,竟有何别?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依熏故起,但是心相,体虛无实。分别性法者,以
无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虚,即妄执以为实事。是故虽无异相生,而虚实有殊,故言分别性法也。(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六)
似识,即六七识(《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真如〃不觉故动〃,有诸虚状。虚状之内,即有似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