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哲学史(下)冯友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识,即六七识(《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真如〃不觉故动〃,有诸虚状。虚状之内,即有似识。,似识不知诸虚状即是心作,妄执为实。本来之虚状,即染浊依他性法;而妄执虚状,以为实境,即染浊分别性法也。染浊分别性妄执虚状,以为实境;此实境即现象世界也。此所说之染浊分别性,即唯识宗所说之遍计所执性。此所说之染浊依他性,即唯识宗所说之依他起性。此所说之真实性,与唯识宗所说之圆成实性异,与华严宗所说之圆成实性同。
现象世界之本身为依他性;然推其根本,则即有垢净心之真实性所现。《大乘止观法门》云:
真心能与一切凡圣为体,心体具一切法性。如即时世间出世间事得成立者t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若无道理者,终不可成。(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二)
凡所有者,皆真实性所现,所谓心外无法也。
(3)共相识与不共相识
如一切法皆一心所现,何以众生在现象世界中,所见及所受用,或有不同?此一问题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问曰:〃一切凡圣,既唯一心为体,何为有相见者,有不相见者;有同受用者,有不同受用者?〃答曰:〃所言一切凡圣唯以一心为体者,此心就体相论之。有其二种: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体也
二者阿梨耶识,即是相也。就中即合有二事别,一者共相识,二者不共相识。何故有邪?以真如体中,具此共相识性,不共相识性故。一切凡圣,造同业熏此共相性故,即成共相识也。若一一凡圣,各各剁造别业,熏此不共相性故,即成不共相识也。然此同用之土,惟是心相,故言共相识。所言不共相者,谓一一凡圣,内身…别报是也。以一一凡圣,造业不同,熏于真心。真心不共
之性,依熏所起,a现别报,各各不同,自他两别也。然此不同之报,唯是心相,故言不共相识。〃(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二)
众生同业所现之事物,如山河大地等,因其为同业所现,故均能见之,受用之。其别业所现,如各人之根身等,则只其自己能用之,他人不能用之也。一种之行为,能引其同类之性,使现为事。故一种之行为愈多,则其所引起同类之性亦愈多。故〃一一凡圣,造业不同〃,所得之报亦异
也。
(4)万法互摄
现象世界中各个事物,即所谓事者,虽万有不同,而皆可圆融互摄。《大乘止观法门》云:
又复如举一毛孔事,即摄一切世出世事。如举一毛孔事,即摄一切事。举其余世间出世间中一切所有,随一一事,亦复如是,即摄一切世出世事。何以故?谓以一切世间出世间事,即以彼世间出世间性为体故。是故世间出世间性,体融相摄故,世间出世间事,亦即圆融相摄无碍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八)
事以性为体,每一性皆如来藏全体,故每一事亦是如来藏全体所现也。《大乘止观法门》又举例明此诸性诸事互融无碍之理云:
沙门曰:〃汝当闭目,忆想身上一小毛孔,即能见不?〃外人忆想一小毛孔巳,报曰:〃我巳了了见也。〃沙门曰:〃汝当闭目,忆想作一大城,广数十里,即能见不?〃外人想作城已,报曰:〃我于心中了了见也。〃沙门曰:〃毛孔与城,小大异不?〃外人曰:〃异。〃沙门曰:〃向者毛孔与城,但是心作不?〃外人曰:〃是心作。〃沙门曰:〃汝心有大小耶?〃外人曰:〃心无形相,焉可见有大小?〃沙门曰:〃汝想作毛孔时,为减小许心作,为全用一心作耶?〃外人曰:〃心无形段,焉可减小许用之?是故我全用一念想作毛孔也。〃沙门曰:〃汝想作大城时,为只用自家一念作,为更别得他人心神共作耶?〃外人曰:〃唯用自心作城,更无他人心也。〃沙门曰:〃然则一心全体,唯作一小毛孔,复全体能作大城。心既是一,无大小故。毛孔与城,倶全用一心为体。当知毛孔与城,体融平等也。〃以是义故,举小收大,无大而非小;举大摄小,无小而非大。无小而非大,故大入小而大不减;无大而非小,故小容大而小不增。是以小无异增,故芥子旧质不改;大无异减,故须弥大相如故。此即据缘起之义也。若以心体平等之义望彼,即大小之相本来非有,不生不灭,唯一真心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〇)。
须弥山可纳于芥子,而〃芥子旧质不改,须弥大相如故〃。此就空间而言之。更就时间肓之,《大乘止观法门》云:
〃我今又问汝,汝尝梦不?〃外人曰:〃我尝有梦。〃沙门曰:〃汝曾梦见经历十年五岁时节事不?〃外人曰:〃我实曾见历涉多年,或经旬曰时节。亦有昼夜,与觉无异。〃沙门曰:〃汝若觉巳,自知睡经几时?〃外人曰:〃我即觉已,借问他人,言我睡始经食顷。〃沙门曰:〃奇
哉!于一食之顷,而见多年之事。〃以是义故,据觉论梦,梦里长时,
便则不实;据梦论觉,觉时食顷,亦则为虛。若觉梦据情论,即长短各论,各谓为实,一向不融。若觉梦据理论,即长短相摄;长时是短,短时是长,而不妨长短相别。若以一心望彼,则长短俱无,本来平等一心也。正以心体平等,非长非短;故心性所起长短之相,即无长短之实,故得相摄。若此长时自有长体,短时自有短体,非是一心起作者,即不得长短相摄。又虽同一心为体,若长时则全用一心而作,短时即减少许心作者,亦不得长短相摄。正以二心全体复作短时,全体复作长时,故得相摄也。是故圣人依平等义故,即不见三世时节长短之相;依缘起义故,即知短时长时体融相摄。(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〇至六五一)、
就空间而言,大小可以体融相摄;就时间言,长短可以体融相摄。其余诸性诸事,无不如是。《大乘止观法门》云:?
是故经云:〃一一尘中,显现十方一切佛土。〃又云:〃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即其事也。又复经言:〃过去是未来,未来是现在。〃此是三世以相摄。其余净秽好丑,高下彼此,明暗一异,静乱有无等,一切对法及不对法,悉得相摄者,盖由相无自实,起必依心,心体既融,相亦无碍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〇)
每一现象,皆为真心佘体所现,此说又与外道真心遍一切处之说不同。《大乘止观法门》云:
问曰V〃此则真心遍一切处,与彼外道所计神我遍一切处,义有何异耶?〃答曰:〃外道所计,心外有法。大小远近,三世六道,历然是实。但以神我微妙广大,故遍一切处,犹如虚空。此即见有实事之相异神我,神我之相异实事也。设使即事计我,我与事一。
222三松'堂全集(第三卷)/中国哲学史(下)
但彼执事为实,彼此不融。佛法之内,即不如是。知一切法,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缘起,不无相别。虽复相别,其唯一心为体。以体为用,故言实际无处不至。非谓心外有其实事,心遍在中,各为至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〇)
心外无实法,故一切现象皆为心所现,而不可谓心遍在一切处;此此说与普通所谓泛神论不同之处也。
(5)止观
由此可知,吾人普通对于学宙人生之意见,皆是迷妄。因此流转生死,受诸烦恼。若欲破此迷妄,脱离流转,则须用修行功夫,使吾人本心中之净性,得以显现。所用修行功夫,有止观二门,《大乘止观法门》云:
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虛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
又云:
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譬如手巾,本来无兔。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唯一净心,自性离相也。加以幻力,巾是兔现。依他性法,亦复如是;妄熏真性,现六道相也。愚小无知,谓兔为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迷妄,执虚为实。是故经言:〃一切法如幻。〃此
喻三性观门也。若知此兔依巾似有,惟虚无实。无相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诸法,依心似有,惟是虛状,无实相性也。若知虛兔之相,惟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来不生。无生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虚相,惟是真心,心所现相,有即非有,自性无生也。若知手巾,本来是有,不将无兔,以为手巾。无性性智,亦复如是;能知净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无,为真实性。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八)
所谓除〃真实性〃者,即不以依他分别二性之无为真如性。所谓〃但除此等于真性上横执之真,非谓除天真如之体也〃(同上)。至此境界,〃念即自息,名证真如。亦无异法来证,但如息波入水〃(同上)。
在此境界中,即为住涅槃。然诸佛为利他起见,亦可复起现象世界,复入生死以化度众生。前者为止门作用,后者为观门作用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止观作用者,谓止行成故,体证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身。三宝于是混而无三,二体自斯莽然不二。恒兮凝湛渊泠,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谓观行成故,净心体现,法界无碍之用,自然生出一切染净之能。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德用缘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举;观行成故,处于生死。又止行成故,不为世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卷四,《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六一)
此所谓〃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执情,不在大用〃(《大乘止观法门》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四)。〃虽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即知不妨
224三松堂全集(第三卷)/。中国哲学史(下)
非有而有〃(《大乘止观法门》卷四,《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六一)。对于现象世界,若无执情,则虽复住于现象世界,亦无妨也。
(6)诸佛染性
故〃一一诸佛,心体依熏,作涅槃时,而不妨体有染性之用〃(《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六)。上文所引〃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观行成故,处于生死〃。〃处于生死〃,即〃染性之用〃也。故诸佛亦有染性,与众生同;众生亦有净性,与诸佛同,所谓佛性也。诸佛修成之后,仍有染性者,盖性不可变,修行之结果,仅能使染性不现为事,不能根本去之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问曰:〃如来之藏,体具染净二性者,为是习以成性,为是不改之性也?〃答曰:〃此是体用不改之性,非习成之性也。故云:佛性大王,非造作法,焉可习成也。佛性即是净性,既不可造作,故染性与彼同体,是法界法尔,亦不可习成。〃(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八)
净染二性俱是不改之性,非习成者。故众生虽依染性现染事,而其净性完全不坏。诸佛虽依净性现净事,而其染性亦完全不坏。《大乘止观法
门》云:'
。。;〃〃一A生心体,一一诸佛心体,本具二牲,而无差别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坏。但以染业熏染性'故,即生死之相显矣。净业熏净性故,即涅槃之用现矣。以是义故,一一众生,一一诸佛,悉具染净二性。法界法尔,未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后不倶。是以染熏息,故称曰转凡;净业起,故说为成圣。然其心体二性,实无成坏。是以经言:〃清净法中,不见一法增。〃即是本具性净,非
始有也。〃烦恼法中,不见一法减。〃即是本具性染,不可灭也。(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六)
故众生与诸佛,在本性方面,完全无别。其所异者,即众生以染业熏染性,故有生死等染事。诸佛以净业熏净性,故有涅槃等净事。然众生虽在染事之中,而净性完全不坏,故随时可起净业而熏净性。诸佛虽在净事之中,而染性完全不坏,故随时可人生死而起染用也。
(7)觉与不觉
如染净二性俱系如来藏中所本有者,则净性何故有与染性不同之价值?换言之,即众生何必修行,以求成佛?此可取《大乘止观法门》所说〃染业违心〃〃净业顺心〃之义,以答此问。《大乘止观法门》云:
染业虽依心性而起,而常违心。净业亦依心性而起,而常顺心也。无明染法,实从心体染性而起。但以体暗故,不知自己及诸境界,从心而起。亦不知净心倶足染净二性而无异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为违。智慧净法,实从心体而起。以明利故,能知巳及诸法,皆从心作。复知心体具足染净二性,而无异性,一味平等。以如此称理而知,故名之为顺。(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六至六四七)
由此可知众生染性所起之染业,乃起于不觉;此不觉即所请无明也。净性所起之净业,使人觉;此觉即所谓智慧也。以此理由,故净性有与染性不同之价值,而众生所以须修行以成佛也。诸佛与众生之差别,即在觉与不觉。由此亦可知,诸佛虽亦依其染性,起染用,人生死,然其如此作为,是在觉中者,即虽在染事之中,而知〃己及诸法,皆从心作〃等。而众生之在染事中,则在不觉中;所以称为如在梦中,而可怜悯也。
诸佛所起之染事,即清净依他性法。其用此以教化,即清净分别性
法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问曰:〃性染之用,由染熏灭故,不起生死。虽然成佛之后,此性岂全无用?〃答曰:〃此性虽为无漏所熏,故不起生死。但由发心以来,悲愿之力熏习故,复为可化之机。为缘熏示4之用,亦得显现。所谓现同六道,示有三毒,权受苦报,应从死灭,等。即是清净分别性法。〃问曰:〃既言依他性法,云何名为分别性?〃答曰:〃此德依于悲愿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将此德对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