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金手指-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头,还没有回去啊?”张弘斌敲了敲研究室的大门,外面的守卫根本没有人敢拦住他。
“谁殿下,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来这里?”老木头正研究得兴起,最讨厌别人吵他,本来打算回头骂上几句,谁知道看到张弘斌之后,只能换上讨好的表情。
看得出来,那讨好的下面,隐藏着不满,这老家伙太不懂得伪装了。
“给你带来三份图纸,我希望一个月内这三项新产品必须要上马,同时三个月内必须要顺利出现成品。”张弘斌把自己刚刚得到的图纸递了过去。
老木头见张弘斌递来图纸,立刻接了过来。按照以往的经历,他自然知道张弘斌能够那么重视的图纸,必然是好东西。结果打开一看,眼睛就立刻移不开了。
张弘斌没有说些什么,只是默默在一旁坐了下来,享受着刚刚被护卫端进来的茶水。
“这三份图纸是谁设计出来的,当真是天才!我老木头,还真想见识见识他,和他切磋一下。”老木头在看了三十分钟之后,这才感慨到。
“很可惜,你见不到他,他也不想见你。我只想知道,我之前说是能不能做到?”张弘斌却是给他泼了冷水。
“那还真是太可惜了至于试着制作却是不难,三个月以目前的人手和技术储备应该还是可以实现的。”木头遗憾的叹了口气,随即自信满满的抬头对张弘斌说道。
“那好,好好准备准备,我期待看到结果的那一天。还有,以后我会吩咐下去,超过那么多点你必须回家休息,否则扣你薪水和福利,若是连犯三次,直接解除你的研究者身份,给我回工坊打工去。知道不,你的儿子已经三次过来投诉了,说我们扣留你,不给你回家,知道这件事反映上来,多少人心里多么憋屈吗?”张弘斌没好气的说道。
“这个我会回去的”老木头难得像个海子似的吐了吐舌头。
想来,他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家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初步工业化
老木头是一个人才,真的是一个人才。
张弘斌给他一个月时间上马三项技术,他只花费了十五天就完成了布置。随后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他就组织人手完成了图纸上的三项设计,并且让张弘斌前来查看样品。
鉴于张弘斌的特殊身份,这些样品自然是前后仔细检查了数遍,确认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才能够让他来看。否则万一在试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什么意外,使得他受伤的话,对谁都不会是一个好消息。
张弘斌也没想到,老木头居然那么快就拿出了样品。
思前想后,他没有带别人去,反而让人去徐家把徐老爷子给请了过去。
徐老爷子知道崇祯没有使用他修改过的历法,这打击稍微有点大,不过还好还不至于心灰意冷。换个角度来说,或许张弘斌这边,也有一丝半点值得他看重的地方,所以他才没有被打击得完全振作不起来吧?
“怎么,让老朽来看什么东西?”第一次如此光明正大的进入作坊区,徐光启有点不爽。
前些时候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也没有能够进入到这里面,谁知道如今在张弘斌的陪同下,却是光明正大进来了。
前后差距太大,使得这个人老心也变狭窄的老人家,多少有点抱怨。
“有点好东西给你老人家看看,顺便让你了解一下,大明与我们大秦的差距!”张弘斌笑了笑。
“笑话,大明泱泱天朝上国,其地大物博相当于你所谓大秦的十倍以上。有带甲之士百万,各种物资更是不计其数。以前不过是轻敌,只要大明可以获得救世军的详细情报,小心翼翼的面对,哪怕十个人换你们救世军一人,你们最终也难逃败亡的下场!”徐光启还是嘴硬。
“的确,大明很大,但是我打个比方:一个月生产一把火铳的国家,和一个一个月生产数千把火铳的国家打起来,你觉得最终是谁能够获胜?”张弘斌随口问了句。
“大明就是那个可以月产数千把火铳的大国,它必然可以获胜!”徐光启无比自豪的说道。
“呵呵,很不幸,就生产效率来说,我们已经甩开了大明。说句不好听的,眼前你看到的这个大型炼钢炉,它每一炉的产量就是三十吨钢铁。而大明纯人工的炼钢技术,只怕一省阵地才堪堪二十吨合格的钢铁。这个炼钢炉,一个月可以炼钢三百炉左右,也就可以直接冶炼9000吨的钢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张弘斌戏虐的说道。
一套全身铠,若是用水力锻压的话,需要花费二百斤钢铁左右,一幅半身甲则只需五十斤钢铁。一个枪管只需要两斤的钢铁甚至更少,九千吨足够武装起十数万人的队伍。而且,还仅仅是一个月的产量,这个产量放在大明那边,那就是一年的产量,而且还仅仅是铁的产量
若是张弘斌肯舍得投入,直接开设一百个这样的炼钢炉,其结果就是大明在装备方面,质量就远远落后于救世军不说,只怕产量也要远远落后了。所谓的战争,打的就是资源的持久,若是大明最先没有可以用的武器,那么这场仗就危险了。至于粮食,大明缺粮食但张弘斌不会缺粮食,玉米、番薯和土豆是在张弘斌推广开来的,这就使得大秦根本不会担心饥荒。
至于大明,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粮商们只怕是不会乐意推广这些粮食的。唯有缺粮,他们收购的粮食才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甚至陈粮都可以很轻松的卖出去。到了那个地步,傻子才会推广高产杂粮,进而使得米面的价格下滑,这不是在自己身上割肉么?
“你确定,你不是在说笑?”徐光启没有大骂张弘斌吹牛,而是非常严肃的问了句。
“老木头,可以开炉了!我说老大人,你自己看着不就知道了?”张弘斌示意木头开炉炼钢。
徐光启也没有废话,只是默默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随着第一炉钢水倾倒出来,进行最后的处理之后,徐光启果断闭上了眼睛,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看不到大明的任何希望。
不,还有希望,就算有再多的钢铁又能如何,制作火铳和火炮的工艺,只怕没办法那么快吧?
“怎么,又找到了可以反驳我的地方?”张弘斌笑眯眯的问道。
“工艺,制作火铳的工艺!若是你不能提升这个,就算有再多的钢铁,你也没办法提升制作火铳的速度,对吧?”徐光启却是坦言说了出来。
“这个还请放心,别忘记还有别的东西给你看的吗?”张弘斌指了指已经开始调试的万能车床。
“这是什么?”徐光启指了指车床询问道。
“老大人你看着便是,如今是一个一个步骤的演示给你看,若是正规的话却是十数台一起运作,每一台负责一个流程,速度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上去了。”张弘斌笑眯眯的说道。
随后,在老木头的指挥下,车床很顺利的把一条用磨具制作好的钢棍,顺利磨出一根钢管,同时还在里面磨出了膛线。外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和安装,若非更换专门的器具lang费了时间,只怕不到半小时就能够制作一把火铳了。
当然,这种车床目前使用的居然是蒸汽机,也是张弘斌展现给徐光启看的第三种设备。至于炼焦的设备,却是没有展现出来,毕竟徐光启还不是大秦的人。
“这个,是什么东西?”徐光启指了指蒸汽机。
“这个叫做蒸汽机,利用蒸汽作为动力进行运作的机器,不管是用来带动大型的轮船航行,还是带动磨盘、纺织机什么的运作起来都没有问题。如今就是它在带动车床在运动,否则你觉得车床如何有那么大的力量,那么迅速的把枪管给制作出来?”张弘斌自信满满的说道。
徐光启听闻,却是整个人都变得颓废起来。
他知道,大秦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避免,眼前这个男人太可怕了,他掌握了太多太多神秘的东西。只怕就算是西洋人,也没办法有这样的先进技术。至于大明,那就更不用说了。
果然如同他说的,总产能跟不上,就用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来弥补?
此刻的徐光启,却是陷入了迷茫,毕竟他的世界观,在这一天被毁掉得太多了。
而张弘斌这边,却是非常的高兴,只因为他知道,最初级的工业化要开始诞生在自己的手中。唯一值得顾虑的,就是工业化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不过值得安心的是,最大的麻烦不会是他,而是大明。
最大的利益损失者,则是大明的那些商人,尤其是布商。按照他们的习惯,只怕一场大秦与大明之间的战争,却是没办法避免的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进击的商品
徐光启不是一个傻瓜。
他知道张弘斌之所以带他来看这些东西,无非是告诉他:大明必然会完蛋,您老也快点识时务为俊杰吧。
这可不是一个统治者居高临下对一个圈禁状态下的俘虏的示威,而是孙女婿对自己亲人的劝说。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老顽固的徐光启,也不得不妥协。
协议:不主动参与对大明的谋划,不直接参与对大明的战争。他是一名学者,最多算是一名研究者,他可以为张弘斌培养足够的人才,甚至可以为他写信去大明给自己的门生故吏,看看他们有谁想要过来的。当然他也可以找一间研究所,默默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研究和发明。
张弘斌答应了他的要求,只是人才方面自己真的还不需要他帮忙。大明的那些所谓的精英,自己用不惯。
徐光启也懂事,在火器作坊里面当一个研究顾问,凭着他对火器的了解和西方科学的理解,老木头的研究水平几乎是一日千里。不少以前懵懂的,如今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徐光启最大的作用,还在于对年轻研究院的培养,这位对培养年轻人有一套,比起老木头这个只懂得干活研究,不懂得教书育人的不合格老师,徐光启更加的专业,也更加的适合担任老师一职。可想而知,未来核心的研究院,或许都会是他的徒子徒孙。只希望,他老人家可以多活几年。
新的产品试验非常成功,张弘斌自然是立刻投资了三家炼钢厂,两家炼焦厂,五家蒸汽机制作厂和十多家车床制作厂。有点加班加点的意思,不过这些东西还是在始皇纪元1851年的年底完成了建造,并且在始皇纪元1852年开始制造出第一批的产品,一个月后,最新的纺织机、锻压机、轧钢机等一系列机器被制造了出来。
那是春天刚刚到来的日子,第一批布料,在张弘斌等人的见证下,凭借着蒸汽机的带动纺织了出来。这样的一间工厂,原本需要三十多个女工,如今只需要十多个女工小心翼翼的工作即可。强度比以前而言,也降低了许多。
纺织出来的布匹细密滑润,比起土布不知道好了多少。第一批布料推出,直接使得陕西境内的土布被最大限度的压价,甚至根本卖不出去。比起做工差劲的土布,纺织布的品质和手感要高级得多,价格更是低的惊人。
那么好的布匹,以前至少可以卖出土布的三倍价钱。奈何在张弘斌的意见下,这样的布匹只是土布的半价。上市当天,被疯抢殆尽,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第二批也在火热纺织之中,对棉花的收购也在火热进行。
很多农民都看到了商机,二话不说回去改了不少土地种棉花,陕西也不是种不了棉花,他们相信棉花收成了之后,自己家的收入绝对比种粮食要多得多。更别说,张弘斌这边有不少粗粮补充进来,粮价一直不高,当然也不会低。
吃到了甜头之后,商人立刻开始陆陆续续过来,寻找张弘斌合作开办纺织厂。张弘斌让专业的统计员统计之后,批准了三十多家的纺织厂和五家缫丝厂。产品也不仅仅是棉布,涵盖了麻布和丝绸之类的布匹制品。
面对越来越饱和的市场,张弘斌启动了宏观调控机制,其实他也说不好这算不算是宏观调控。一则安排和宣传女工就业,让她们可以在工厂做工,并且规劝不让女子出来工作的家庭。效果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不少女子进入了工厂,如此就好,只需要第一个月领了薪水,那么不让女儿去工作的人,只怕不少都会悔青了肠子。
张弘斌就是要确保,土布被挤兑的情况下,那些必须要依靠织布来补充家用的女子,可以凭借着一双巧手来养家糊口。也让那些失去了土布市场,以至于生活变得艰苦的家丁,能够再次富裕起来。
同时,组建了纺织品联合会,所有的纺织厂必须要入会。其根本存在的价值,就是统一市场价值,不要出现内部价格战的现象,确保每一个入会会员都能够获得了利润。同时也会统计大秦的布匹所需和产能之间的关系,确保在大秦内部有足够的布匹出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出口到大明或者周边的各个地区。
到了1852年的六月,第一批商品已经开始朝着四面八方输送了出去。价钱不变,完全是价格崩坏级别的。最多,在里面加入了一些车费什么的,但提升依然很有限。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自然很快就畅销到了各地,甚至不需要走太远,拿到山西什么的边境,就能够第一时间被二道贩子给进货。
对于这帮卑鄙的二道贩子,张弘斌的示意是可以出售给他们,同时给他们说好这商品数量会逐年增加。
有聪明的,自然不会让价格提升的太厉害,他们知道若是太厉害,日后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的之后,那些高价买了他们布匹的人,就会心生不满。偏偏这批第一时间买到高级商品的,基本上都是不能够随便招惹的对象,所以最后根本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知道大秦的可怕产能,自从第一批商品贩卖出去之后,这纺织厂和缫丝厂可又扩大了。
到头来,大规模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大秦领地内的工厂主赚了个盆满钵圆,然后是领地的百姓赚了不少的工钱和材料钱,第三个则是二道贩子赚了不少。吃亏的,是大明宁内的布商,以及那些大明境内的自耕农。
可想而知,随着这样的入侵进一步扩大,大明的自耕农会有更多人破产进而变成无产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