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国际特工 作者:张晓宏 许文龙-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玉侠将那一大盒肥皂终于安全交到赵国文的手上。
  有了炸药,这个爆炸任务由吴成江一个人还无法完成,还得选派一名得力的助手。赵国文想起了大连行动队的队员陆炳义,他为人机警、老练,正好在山丸包工队当炊事员,每天给甘井子油厂送饭,何不让他
  4月9日,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甘井子炼油厂岗楼里的日本兵,抵不住春光的诱惑,站在大门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中午时分,山丸包工队的炊事员陆炳义挑着饭筐,担着菜篮,给包工的工人们送饭。因他最近常来,执班的哨兵都认识他。哨兵揭开蒙在筐上的盖布,扒拉几下筐里的苞米面饼子,又翻翻菜篮,就摆摆手把他放进去了。
  陆炳义刚走几步,忽然被一名日军曹长拦住去路。那日军曹长指着他腰间的小蓝布包问道:“什么的干活?”
  “肥皂,给工人洗澡的干活。”陆炳义不慌不忙,解开小包,拿出一块肥皂递过去。
  日军曹长见是肥皂,放了心,他用手一推:“快快地开路!”
  陆炳义挑着担子走进工厂,来到一块空地上,吆喝着开饭。工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吴成江拿起一块苞米饼,一边吃一边走到陆炳义的身边。
  陆炳义将两块肥皂递给他,“你要的肥皂我给你带来了。它特别管用,去油泥去汗臭,还真不错。”
  吴成江会意地接过肥皂。
  收工前,吴成江拿着两块肥皂准备去洗澡塘子,正好工头过来,看了他一眼,说:“小子,够贪的,拿了两块肥皂。使不了给我一块。”
  “这回有主了,下次吧。”吴成江急忙走开。
  趁工人们进澡塘子的工夫,吴成江迅速溜到14号仓库和34仓库外的汽油桶间,偷偷放下了这两块至关重要的“肥皂”。然后,他若无其事地和工友们一起去洗澡。
  第二天是油厂公休日,厂里除执班人员外再无别人。没有机器的轰鸣,厂区显得异常安静。晚10点45分,突然,从34号仓库到海边的露天堆积场里,冒出阵阵黑烟。还没等执班人员赶到现场,火焰就窜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红透了半边天。满洲石油株式会社防护团、大连消防署、金州消防署等附近所有的消防机关闻讯纷纷出动,一时间,大连市上空响起阵阵警笛声。
  空地上的火还没救灭,14号仓库又着起火来。正赶上刮西北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14号仓库的汽油桶不断爆炸,溅起的火花又燃着15号仓库。顿时,大连湾上空黑烟滚滚,油桶被接二连三抛向空中,爆炸声如同打炮一样,响个不停。连消防队员、警察都吓得缩到一边。尽管关东州厅长官三浦、检查官石井、警察部长大和田、宪兵队长加藤都赶到现场亲自指挥,但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只好望火哀叹,在一旁干着急。
  这场大火烧了16个小时,,烧毁了日寇战略汽油6万桶,使日寇损失700万元以上。当时的日伪报纸《日日新闻》专门作了报道:“10月午后10时45分,从大连市甘井子油厂空地上堆积的石油桶发火火势极凶、黑烟弥漫,大连湾上空呈现一片凶恶光景,因救火无效”
  甘井子石油厂的大火极大地鼓舞了行动队员们的斗志。为趁热打铁,赵国文命陈更茂、王金泰对吾妻桥码头实施纵火。
  4月24日清晨,陈更茂溜到吾妻桥码头,在货场的货堆中放置了一个放火药瓶,便立即走开。不幸的是,这一举动被大连水上警察署的密探发现,他们立即逮捕了陈更茂。
  警察署系主任上岛如获至宝,亲自审讯陈更茂,准备从他的身上打开缺口,寻找放火团成员。
  上岛问道:“你在货堆里为什么要放发火药瓶?”
  陈更茂巧妙地回答:“我在吾妻公共厕所里,一个素不相识的强壮男人递过我一个手绢包,然后他让我把这个东西放在码头的货物中间,并说如果着起火来,就在当天傍晚在对面等着,好给赏钱,说完这个人就走了。”
  上岛对陈更茂的话半信半疑。他仔细研究这种放火药。手绢包里有氯酸钾和眼药瓶,瓶中装有硫酸,瓶口用两层橡皮膏包着。试验的结果十分清楚:把它放置后,硫酸腐蚀橡皮膏,然后硫酸和氯酸钾起化合作用起火。这一过程需要两个小时。
  上岛主任暗自吃惊:这是一种先进的放火方法,只有国际破坏分子才能干出这样的事,看来这伙人大有来头。于是,他火速向大连警察署高等警察课课长内海报告案情。
  内海课长听完汇报后,对上岛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利用姓陈的寻找那个指使人。”
  上岛说道:“是的,水上署准备制造一个假失火场场,诱惑那个指使人,你看可以吗?”
  内海说道:“不会那么简单,想怎么干就干吧!不过指使人要真是上了圈套,那倒是意外的收获呀!”说完两人相互作了个鬼脸。
  上岛马上根据陈更茂的口供制定出假失火现场的计划,然后去旅顺要塞司令部交涉,领取制造假失火用的发烟筒,并命令水上署佐藤高等主任秘密实施这项计划。果然,在吾妻桥能看见码头仓附近、黑烟弥漫,好似起火一样。
  这场戏演得逼真,连大连消防署派出的救火车都尖叫着开赴现场。
  黄昏,水上署的特务带上陈更茂在吾妻桥附近的指定地点扮成工人、商人、街头小贩等,望眼欲穿地等候那个指使人到来,可是直到等到第二天早晨也未见人影,佐藤、上岛等人气得大骂陈更茂,陈更茂则报以轻蔑的微笑。
  陈更茂,优秀的国际情报战士,大连行动队成员之一。1938年被捕后机智地掩护了战友,结果被大连地方法院判处10年徒刑,成为第一名被判刑的行动队员。他在旅顺监狱服刑期间,继续同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1945年“八一五”之后,被苏联红军释放,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就在陈更茂被捕的当天,王金泰便知道了消息。由于,陈更茂拖延了时间,王金泰得以逃脱。然后,他通知赵国文。赵国文果断地命令行动队停止活动,让王金泰转移到青岛躲避。赵国文本人也于5月13日转移到哈尔滨。
  为重建大连行动队,上海指挥部决定派在青岛活动的秋世显回到大连指挥行动。由于交通、办理旅行证明等方面的原因,到6月秋世显仍没有如期潜入大连。
  这时,留在大连的行动队员红房子码头小车夫于守安,自制放火药,于6月末的一个夜晚潜入码头的四个仓库实施纵火,先后将124仓库储藏的布匹和毛织品,126仓库储藏的纸张、罐头,130仓库储藏的水银机器等大批物资全部付之一炬。几个仓库烧了三天三夜,大火映红了天空,震动了整个大连市。
  参加救火的消防队员、警察一片混乱,有的被火包围,有的从火里往外逃。水龙头带烧在火里,铁道都被烧弯曲了。仓库房顶上的铁皮盖被火冲上天空,像纸一样飘荡,火势凶猛,无法扑救。
  于守安事后,大大庆祝了一番,他躲在码头附近的小铺里,一边喝酒一边望着熊熊大火。他想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没有领导的情况下,我一个人照样能干,而且干得不错,干得惊天动地。他越想越得意,忍不住唱了起来:“我站在城头观山景,耳边响起马蹄声”
  酒馆里的人都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他。
  8月,黄振先按照上级的命令,决定选派刚刚发展的行动队成员,北平一中学生傅志忱到北平建立组织,并任命他为负责人。临行前,黄振先向他交待,今后工作的重点要集中于陆军仓库、铁路、飞机场等军事设施。
  傅志忱接受任务后,带着身强力壮的张回子一同来到北平。两人先在西直门外住下,因一时没有合适的行动人选,傅志忱决定带张回子亲自去炸京汉线铁路。
  两人化装成铁路工人,在京汉线西直门地段转悠了一天,基本摸清了日军哨兵的巡逻路线,来往的车次。热血沸腾的傅志忱决定过几天就动手,争取为北平工作来个开门红。
  9月初,傅志忱由于没有得到上级送来的放火药,加上立功心切,决定自制火药。
  张回子劝他说:“小傅,这玩艺儿挺复杂的,你自己摆弄不好。万一炸不响,不就耽误大事了么?等老黄派人送来放火药再干吧!”
  “这算不了什么,”傅志忱说,“只要有一定化学知识的人都能做这种放火药。老张,你就看我的吧!”当天夜里,傅志忱就自制放火药。
  张回子带着敬佩的心情在一旁打下手。他不住地说:“到底是念过书的人,连放火药自己都能造,真了不起。”
  傅志忱更加得意了,他将几种药剂按成份配好,装在一个小玻璃中,说道:“老张,你看着点时间,我去趟厕所,十分钟后叫我。”
  5分钟过后,小瓶里的药剂突然冒出一股黄烟,接着猛地窜出一个火球,“砰”的一声,张回子满脸是血倒在地上惊慌失措的傅志忱从门外冲了进来,抱着躺在地上的张回子,大声惊叫:“老张,老张,张大叔”
  张回子用微弱的声音说:“小傅,凡事不要太太逞强了”
  张回子死了,他是在自己人配制炸药时而伤亡的。然而,在国际行动队中,这样的牺牲者绝非他一人。他们也同样是为抗战牺牲的,他们也同样是抗日英雄。
  10月,傅志忱又发展了卡车司机李荣,12月又发展了北平飞机场的劳工张荣,北平行动队仍然在进行活动。
  然而,由于张回子被炸给傅志忱带来的恐惧,使他不敢亲临一线行动,常常是躲在幕后遥控指挥,对手下的工作也不了解。甚至达到了虚报战果的程度。傅志忱,渐渐消沉了
  傅志忱,于1940年4月,在前往石家庄执行任务的前夕,被北平日本宪兵队逮捕。
  ★ 行动不分关里关外
  1936年1月,秋世显自回到大连至今已有近三个月了。刚来时的大连行动队已近乎支离破碎,陷于瘫痪,他只能将自己以前亲手发展的行动队员吴成江、卢炳义重新召集起来,但是,距离整顿成一支坚强的战斗队还相差甚远。所以,头几个月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组织工作上,对现有的行动队员进行业务培训、思想教育,争取早日开赴抗战的第一线。不久,于守安归队,使大连行动队的力量得到了充实。
  2月,天津。
  黄振先坐镇天津指挥各地的行动队,一时天津成了国际行动队的大本营。各个方面的交通员来往于英租界二十一号路,热闹非凡。而此刻,深受秋世显影响的石永贵,已锻炼成一位坚强的反法西斯战士。他先后联络了李玉生(大老黑)、王清海、李梦玉等人,使天津行动队的活动又迅猛地开展起来。
  黄振先为进一步加强天津行动队的力量,再次向大连发出命令,调骨干分子入津。
  1936年3月,大连骨干分子邹立升增援天津。立刻,天津行动队在石永贵、邹立升两员大将的领导下,开始大规模的对日军袭击活动。
  5月,邹立升伪装成苦力潜入天津大王庄日本陆军仓库第六仓库,偷偷放置一个放火药,引发大火,烧毁大批日军军毯、帐篷等物资,直接损失达三十万元。
  5月末,石永贵带领李玉生身背炸药,偷偷潜到京山线张贵庄军粮城间的铁路准备爆破。
  一天深夜,石永贵、李玉生装扮成农民,背着两口袋玉米偷偷来到军粮城附近铁路线上。两人刚靠近铁路线,就被两个扛枪的日军士兵发现,一名日军伍长持枪走过来。
  “你们小偷的干活!”伍长命令石永贵、李玉生放下袋子。
  石永贵说道:“太君,我们是良民。自己家的玉米,想拿到集市上去卖。”
  伍长蛮横地说:“粮食,皇军征用,快快地走!”
  石永贵和李玉生被日军伍长、上等兵押到了附近的一个铁路值班室。里面有一个中国信号工人和一个日本段长。两个鬼子好像和他们挺熟,大家见面又说又笑,好不亲热。不一会,他们便将石永贵和李玉生连同两袋玉米关在里间的小屋内,然后几个人在外屋喝起酒来。
  石永贵懂几句日语,他躲在门口听了半天,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鬼子经常以这种方式抢中国人的东西,然后让那个信号工拿到集市上去卖,所以他们混得很熟。
  石永贵非常气愤,决心惩罚他们一下。
  半夜,又来了两个鬼子喝酒,这伙人大吃大喝,又唱又跳,到了后半夜已有醉意。
  石永贵经过观察,发现这间屋子虽然没窗子,但棚顶并不结实。于是,李玉生和石永贵搭成人梯,很快就将棚顶的瓦片掀开一个小洞。李玉生爬上房顶,回头发现石永贵从米袋子里拽出了导火索,又从另一个袋子里摸出一盒火柴,迅速点燃。
  李玉生立刻明白,石永贵要炸了这些鬼子,于是,他解开腰带顺下,石永贵抓住腰带几步爬上房顶。两人消悄溜下房顶,一路狂奔
  这时,轰的一声巨响,值班室小屋炸上了天,顷刻间夷为平地。
  “石大哥,你真行。”李玉生一边系着腰带一边说,“炸不成火车,炸几个鬼子也挺值的!”
  两人相视一笑,一猫腰钻进了附近的庄稼地里。
  1939年5月中旬,青岛。
  在青岛东镇外吴家村的一间破草房里,赵国文躺在草堆上思索着。自去年秋天潜入青岛以来,工作成绩不大。刚开始在市内普济路十二号张同宴家落脚时,还想发展他加入组织,哪料这个小工头贪生怕死,根本干不了大事。无奈,赵国文只好自己伪装成苦力在码头上瞎转,有几次险些被宪兵抓住。最后只好逃到码头工人黄成山的家中。经过考查,他觉得黄成山为人忠厚、老实、有心计,决定发展他为行动队员。
  一开始,黄成山有些害怕,总认为有老婆孩子,怕出事牵连家人。赵国文告诉他,就是当顺民也不见得就安全。不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就没有工人的活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黄成山受到了很大触动,毅然决定参加行动队。
  最近几天,青岛码头运输繁忙,肯定又到了大批物资,赵国文决定让黄成山留心侦察一下,准备动手。
  一天傍晚,黄成山跑回家跟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