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纪事-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心情很是糟糕,整日脸色阴郁,把四位主政的宰相陆宪、靖国公、柳正言、李明哲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把御史台的弹劾他们折子往地上一扔:“哼,你们就是这么给我看家的!是不是觉得自己立了功。还觉得我该赏你们!”

    四位宰相跪下:“臣有罪。”

    “有罪!有罪!你们就会说这些没用的!主谋呢?到底是谁要置朕于死地!”皇帝几乎吼了出来。

    靖国公擦了擦脑袋上的汗启奏道:“已经着御史台推鞫了几个领头的,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皇帝又骂了一阵,气方稍平。让几个宰相退下了。

    作为京兆尹,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湛也遭到了御史台的弹劾。不过皇帝念及他发现了这个阴谋,并且成功的阻止了宫变。驳回了弹劾,并且对他多加安抚。

    还把他宣进宫,抚慰了一番,让他继续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好好干。

    左卫、金吾卫以及京兆府兵则各有封赏。郑钧记了首功,从八品录事参军提拔为左卫长史。

    羽林军则遭到了清洗,几乎重新整编,并且大幅度缩减了编制,也不再负担宫城的防务。随皇帝东征归来的二十万大军则暂时驻扎在长安外。并不回原本的驻地,而是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对此次谋反的审问已经持续了许多天,几个带头的军官还有那日掌管东门钥匙的城门郎已经拿下,有几个跑了。但是幕后主使是谁,没有问出所以然。和东征大军的通讯以及长安和西北大军的通信是如何截断的。谁也弄不清楚。

    这些人要么死不开口,要么胡乱攀咬。今日说这个,明日又翻案。弄得主审官头大无比。人人都想从这次的审问中找到打压其他派的借口,真相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城门郎是门下省官员,有人据此把矛头直指门下侍中李明哲,但他却招供说是奉了兵部的特殊命令,说要深夜有军事行动,才要把城门打开。兵部却把所有当天发布的指令摆出来,根本就没有传过这种命令。

    最后终于在胡猛家里抄出一封书函,是兵部郎中崔偃给胡猛的,看似平常的语气,其中却有两处提到了作乱的日期。皇帝最后还是决定让内卫去抓人。内卫赶到的时候,这个崔偃却把所有的信函焚烧一空。他痛痛快快的承认了自己是主使,但不管内卫用什么样的刑逼供,他却死活不肯在攀咬其他人。

    崔偃也是出身博陵崔氏,但他是一支极小的庶支,跟靖国公是同宗,却是出了五服的亲戚,早年走的是科举的路子,还是李明哲的门生,后来西北战事频繁的时候,做过监察御史,为督查西北军粮供应出了大力,薛进做将军领兵,他常有作战不力的时候,遭到朝中责问,他总是上书向皇帝力陈实际情况,薛进做了兵部尚书,对他也很是倚重,他们两个的上下级关系也相当和顺。这两年他的官越做越顺,“五姓”也承认了他在族中的地位,前些年,他的小女儿嫁给了太原王氏三房的庶子。

    他在兵部多年,人脉广泛,组织这样一次叛乱,的确是可以解释得通几个门同时出问题,以及战报被人为阻断的事。

    但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参与此事,又到底是谁指使的他,却很难判断。还有人认为,他就是被真正的幕后主使陷害来混淆视听的。

    在被捉进内卫的七天之后,崔偃死了,看起来他是受刑不过死的,但尸检的仵作用银针试探他的喉咙,却出现了发黑的迹象。这说明他是被人毒死的。

    内卫出了问题,魏伯颜很是犯难,这毒下的很是诡异,他把这些日子看守崔偃的人里里外外查遍了。也找不出谁下的手。

    如果告诉皇帝就更显得自己无能,皇帝已经对他很有意见了,想起陈成肆意的嘲笑,想起皇帝越来越失望的眼神还有每次毫不留情面的斥责,从第一天接手这个位置起,他就一直被人拿来和刘锦比较,刘锦的聪明、对属下的控制、对局势的敏感,就连审问犯人也比他高明多少倍。他似乎总能从那些人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能从嘴硬的犯人那里寻找到突破口,他仿佛是天生坐这个位置的人,而魏伯颜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企及。

    魏伯颜对自己的位置一直都有危机感,他不能再让皇帝觉得他无能了,他甚至能想象皇帝暴跳如雷的把御案上的东西随手砸向他的情景。于是他大胆的做了个决定。上报给皇帝的结果是犯人熬刑不住死亡。

    这结果虽然拿不出手,但只能硬着头皮呈上去,总比让皇帝认为他根本掌控不住内卫要强。出乎意料,皇帝居然认可了这个结果,也没有责怪他,就这样结案了。

    皇帝的神情愈发阴翳。他现在不相信任何人,包括魏伯颜。这次东征皇帝亲自指挥大军作战,高句丽人的作战很是勇悍,他的几次进攻意图都被他们预先窥破,有所准备,导致他损失惨重。

    他自己并不检讨自己的军事水平实在平平,却怀疑有人泄露了他的作战计划。高丽久攻不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只好撤军,而后,在回长安的途中,他又遭遇了两次暗杀,每次都是被刘公公在最危险的时候挡了下来。这让他很是恼火。

    后来居然是陈成从长安一路赶来。告诉他长安的异动。

    魏伯颜作为内卫指挥使,跟随他东征。但此次东征时间紧迫,魏伯颜根本来不及布置人手勘察敌军情报。对两次刺杀也毫无准备。

    陈成和魏伯颜针锋相对。显然把刘锦的事全归在他头上,面见皇帝的时候,毫不客气的讥讽魏伯颜:“我都知道的事情,内卫竟然毫无察觉,内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用了。不知道真是能力不足还是不想让皇上知道。”

    他虽然没有提刘锦的名字,皇帝却知道他的意思,若是刘锦在,他不会如此被动。皇帝并不信任陈成,但他的话却让他怀疑起魏伯颜来了。难道是魏伯颜和人勾结,想趁机把他除掉这种想法让他不寒而栗。

    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了,它就仿佛在心里生了根,涵因让陈成做的,就是在皇帝心中埋下对魏伯颜的怀疑。用不着陈成刻意撩拨,皇帝在此次审问叛乱上没有用内卫,就是他开始不信任魏伯颜的信号。

    这次征高丽的失败,彻底击垮了皇帝的自信。他的朝臣,表面恭顺,背地里却想让他的儿子取而代之;他的嫔妃,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是他为天,真情相待,却无时不刻想把自己的儿子拱上皇位;他的发小,最信任的属下,却不知道是不是想要他命的人。

    他第一次感到这个守备森严的皇宫是如此的不安全。他缩在宽大的龙床之上,炎炎夏日却感到彻骨的冰寒。

    到底他能信任谁呢心中的烦躁无法阻止,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将寝宫中所有精美名贵的瓷瓶摔碎在地上,听着它们砸破的脆响,仿佛这些响声可以掩盖心中的恐惧。

    寝宫中的宫女太监闻声都不敢近前,唯恐殃及池鱼。

    忽然一个略苍老的声音响起:“皇上,保重龙体啊。”与之相伴的是重重的磕头声。

    刘公公匍匐在地上,前额被地上的碎瓷片划破,又与寝宫的金砖实打实的磕碰,此时已经血流满面。他一边磕头一边哭,纵横在脸上的老泪和血混在一起,显得分外忠厚可怜。

    皇上看到他的样子,想起这么多年来,这个只有这个老太监朝夕陪伴着自己,事事为自己考虑,一把扶住他,再也不顾帝王的威严,和他抱头痛哭起来:“朕还有你啊。”(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手

    这件事终究要有个结果,过了几日,皇帝发布敕令,让梁王就国,毕竟,他是唯一开府的皇子,他去了封地,会让很多人断了念想。李明哲和靖国公失职,被免职,靖国公被贬为吴郡司马,李明哲则被贬为渝州长史。

    王淑妃的哥哥,王美人的父亲给事中王通也受到了牵连,之前是他出使突厥,和也力可汗达成的协议,如今突厥人中有人闹事,他居然不知情,因此也被皇帝一顿骂,被免职以观后效。谁都知道,这是他们是因为争立监国的事情被皇帝猜忌的结果。

    皇帝毕竟没法把所有宰相全免了,陆宪和柳正言的处置还算比较及时,在立监国的事情上也没有出声,因此他们两个只是被罚俸半年,并没有其他的处罚。

    群臣的日子都不好过,相比较而言,直接责任人里面,李湛这个京兆尹结果还算好的。梁王、孝王都被打压,泰王身后的势力反而没有什么大的损伤。

    只是魏孝琨战死,薛进在西北大军中的势力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冯威原本是投靠了杜胤,后来杜胤死了,他又投靠了陆宪,这才把将军之位保住。皇帝也不希望西北大军全由薛进一个人控制,因此也支持冯威继续当他的右屯卫将军。

    如今,冯威理所当然的代替了魏孝琨做了右屯卫大将军。薛进建议再调一个将领做大将军,皇帝和陆宪却都认为冯威在这次突厥人袭击事件里面处置妥当,而且他的资历足以胜任大将军一职。于是便任命冯威为右屯卫大将军。

    同时又任命虎牢关戍卫大将秦越做了右屯卫将军,奔赴西北领兵,这个人是柳正言的的女婿。皇帝此举也算是给柳正言这次出力的一点安抚。

    朝中的气氛凝重,涵因也更谨慎了,去什么宴席,收什么人的礼,给别人的回礼都要斟酌再三。太夫人在京兆高门中很有地位,虽然多年不在长安,她的身份在这里摆着,她说话在韦氏一族中都很有分量。

    因此涵因也经常到她面前去请教。开始太夫人对涵因之前的某些做法还是有些芥蒂,后来见她态度诚恳,并不在意大夫人对她的冷言冷语,因此态度也有所好转。

    涵因又去见了曲惜柔一次。吩咐了她一些事情。

    曲惜柔有些不放心的问道:“那件事顺利么?”

    “放心吧,不管王美人往那里丢什么东西,都会替换成那个。”涵因胸有成竹的笑道:“王美人不管能拿到歆儿什么东西,皇上都会认为是有人陷害她。但那个东西一定会给她致命一击。”

    “夫人不是在宫里有人手,为什么一定要假王美人之手做这件事?你不怕万一她被抓了,你受到牵连。”曲惜柔问道。

    涵因笑笑却并不回答。王徵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家族,慌了手脚,才会受自己的蛊惑,其实就算查到那个太监是太原王氏的人。没有确切的证据,皇帝也不敢贸然动手。

    因此王徵就算被抓住了,死都不会承认是自己指使人去做的,因为一旦承认,那就是谋逆大罪,更别说招出自己来,就算招出她来,以她家现在的大功。别人也会认为她胡乱攀咬。而皇帝此时也不会强逼她供认,除非他真打算跟太原王氏撕破脸,那么孝王也只能被放弃掉。不论怎样,结果对她都有利。

    曲惜柔见她的表情高深莫测,不再追问。又笑道:“我有件事一直很疑惑,夫人怎么会这么了解我们的事。”

    涵因轻笑道:“缀锦阁的歆儿掌柜是刘指挥使的禁脔。这件事在长安不是秘密吧,至今还有谣言。说皇上是为了纳魏才人,才把刘指挥使杀了的”

    曲惜柔露出一抹苦笑,当年刘锦和歆儿是大家公认的珠联璧合,她为陈成神伤的时候,不知道有多羡慕他们,而如今她压住心中泛起的苦涩,转移话题道:“祈月倒是个机灵的,我的人什么都没说,她就把那东西就直接带进宫了。”

    涵因看着曲惜柔,似呓语的嘟囔道:“我培养的人,必定都是不凡的。”

    曲惜柔一惊:“夫人说什么,奴家没有听清楚。”那种表情,似曾相识,她下意识想要听清楚涵因说了什么。

    涵因忙摇摇头,笑道:“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会尽量避嫌,不会来见你,你也不要找我。等到时候到了,我自然还会安排会面。一切都按我今天说的办。”

    曲惜柔郑重的点点头,又说道:“陈成想要见见您。”

    “不必了,以后有的是机会。”说罢,站起身走了。

    皇帝在御书房中,看着案头上一份密报,手微微的发抖。这是他安插在内卫的人,专门监视魏伯举动的。崔偃被毒杀一事,魏伯颜不追查,还要对他隐瞒,这是为什么,难道下手的人就是他么?果然魏伯颜有问题。

    想到魏伯颜就想到歆儿,他不禁也疑心歆儿有问题。他随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歆儿这些年可是实实在在的为他办事,他不能因为魏伯颜就怀疑歆儿。但他却止不住心头涌上的怀疑。

    他只觉得此时头涨无比,揉着两侧的太阳穴,问刘公公:“那几个勾结外边的太监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

    “不确定。”刘公公弓着腰说道。

    皇上瞥了这个老太监一眼,他很少有这样回答他的时候,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就没有接着追问,先挥了挥手,只留刘公公一人,待左右全部退了下去,他才问道:“说吧,怎么回事?”

    “那两个宫人是的确是看守宫门的,其实太皇太后已经着内侍省和尚宫局详查了,但他们的底细却查不出来了。”刘公公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的脸色。

    皇帝看看他:“为什么,每个太监宫女,在掖庭局都有记录,不是吗?”

    刘公公愈发弯了腰:“皇上没回来的时候,掖庭局走了水,被及时扑灭了,但里头的录册都烧毁了,所以”

    皇帝“啪”的一拍桌子,刘公公忙跪在地上。

    “行了,起来吧,朕又没怪你。”皇帝稳定了一下心神,对刘公公和颜悦色的说道。

    刘公公站起身来,接着说道:“不过,放火之人已经抓住了,当时太皇太后宫的文妈妈查勾结外面的太监,领太皇太后懿旨去掖庭局取录册,正好看见那时候有个太监从掖庭局匆匆跑出去,就叫人拦住问了一声,竟然是王美人宫里的陈福才,这时候火烧了起来,就把他扣住了,他招供说是王美人指使她干的,王美人说她根本就不知道。

    现在太皇太后已经把王美人禁足了,因涉及谋逆大案,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