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纪事-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涵因收到李湛的笺纸已经是上元节之后了。她本以为李湛会长篇大论的把她骂一顿,结果打开一看,笑了,字条上只有短短几行字:
“回去我再好好教训你,长安事乱,务必小心,所嘱之事已安排,一切有我,勿念。”
涵因靠在榻上抻了个懒腰,把笺纸放进了自己的小匣子里。李湛果然生气了,不过看样子现在已经气消了。要不然他不会这么直白的说要教训自己。李湛这样直白的说出来,说明他还是信任自己的,要是信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一些问候的套话,那么就说明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真的出大麻烦了。
至少现在李湛仍然对她用亲昵的口气说话,这表示李湛还是愿意把她当自己人。
信使是先回来的,张毅带着的私兵应该正在路上。涵因命人把自己的庄子收拾出来,准备给这些“马球队”的队员们用。
当节日过去之后,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最新一轮的政治角力就在酝酿之中了。梁王主持编修的《舆地志》编修成功,梁王在文人中的声望愈发高了起来,被人称为贤王,也便有人动了心思,认为梁王也是太子的适合人选,何况他还是皇帝的长子。
梁王的风议一起,让晋王的人很紧张,愈发为晋王造起势来,王通也拦不住,只能反复叮嘱晋王身边的人行事一定要小心,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其实王通心里明白,是晋王自己坐不住了,梁王是长子,且现在编修了《舆地志》,在儒林中声望又高了一筹,本来儒家就有立长不利贤的规矩。现在这贤名上面梁王也不差在哪了。
梁王跟晋王相比最大的劣势是母妃身份低微,原来不过是皇帝在藩邸时候的婢妾,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但许氏虽然出身低微,资历却老,现在也已经熬到了正二品昭仪,九嫔之首,在宫中位分第四,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现在皇后位置和贵妃位置都空着。若是皇帝有一天把他的母妃封为正一品妃,那么晋王将连最后一点优势都会消失。
他的母妃王淑妃已经去世了,现在王家的这位充容也没有抚养过他。就算格外恩宠,获封一品妃位,顶多能帮他在宫中增加一些势力,却没有办法让他的身份得到提高。因此晋王的心思愈发急切起来。
王通也明白他心中所想,他也需要晋王声望更高一些。来聚拢人心,他分明知道陆宪在伺机而动,一旦他露出颓势,就会打蛇随棍上,把他掀翻在地。因此,他明知道晋王这样高调。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和反感,但却始终下不定决心阻止这些人。
两边开始的时候只是各自传扬梁王、晋王的名声,之后。难以避免的就出现了比较,有比较就自然而然开始相互较劲,最后就止不住戳对方的痛处了。
当然,双方都是皇子,说话的都是文人。争得再厉害,也不可能像泼妇一般破口大骂。顶多就是酸一酸对方,不着痕迹的揭一揭对方的丑事。
而真正的战争则是在下面,先从打击对方的手脚开始,这才是真正实力的比拼。寒门虽然力量弱小,但是几乎所有的寒门都站在梁王的一边了。
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晋王的母妃品级比梁王高,但说到底都是妾,这个“贵”也是有限的。况且若皇帝真有意愿立梁王把许昭仪再提一级就是了。
皇帝也自然也察觉出梁王和晋王两派之间矛盾正在激化。一些折子虽然并不是直接指向对方的,但脑子再多转几个弯就能看得出来他们里面夹带的私货。一些小事上,两方就会针锋相对,纠缠不清,然后趁机引申,相互攻讦。
“真是不让人省心。”皇帝把奏章一扔,冷声说道:“哼,朕要是一天不立太子,他们就安生不下来。现在大事小情一律上纲上线,夸大其词,什么宠妾灭妻都在朝堂上大论特论,居然还引经据典上了我倒要看看他们想怎么折腾!”
太子这种大事,刘公公才不会轻易插嘴呢,皇帝现在自己也在犹豫,太监的权势完全来自皇帝,所以就算他想对继承人的人选施加影响,也不是现在,于是他弓着身子不说话。
皇帝并不需要刘公公回应,他只是想要发泄一下心中的闷气,想了想又问道:“皇子们最近怎么样?”
“王相还是经常出入晋王府,梁王和侧妃娘家走的近”刘公公垂着眼帘,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尚未说完,皇帝一下子火气盛了起来:“又是那个王良娣!呵,他一个皇长子,被人弹劾宠妾灭妻,脸上很好看是怎么的!”他对刘公公说话声越来越大,喝道:“你叫人,把那个弹劾折子甩到他脸上。我看他是猪油蒙了心,连体统都不要了。”
刘公公笑道:“皇上,这后院的事情,还是给交给娘娘教管吧。”
皇帝愣了一愣,想想他直接去责问太落梁王的面子了,况且他一个皇帝也不该去管后面的家事,气平了一平,说道:“把这事交给贵妃去处置。好好教训一下那个王良娣,让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别想着妄图恃宠僭越皇家规矩!”
刘公公也知道皇帝这是借机撒火,甚至想要警告一下后宫,别搀和立储的事情。他拣了那份奏折,说了声:“是。”
皇帝又问道:“楚王怎么样?”
“一直在府里,听说是在钻研学问。也就偶尔打打马球。”刘公公老老实实的答道。
皇帝又问:“跟什么人联系了?”
刘公公笑道:“没有,一直是大门紧闭,拒绝见客。”
“她去过吗?”这话说的语焉不详,含含混混,若是平常,谁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但刘公公却知道皇帝问的就是楚王的姨母涵因,有没有和楚王来往。
刘公公笑道:“郑国夫人一次也没去过”
皇帝表情微微有些放松:“他们也太小心了些,至于避嫌避到这种程度吗?朕又不会把她怎样”想到那个身影,皇帝也不像刚才那样暴躁了。
“应该是因为唐国公得罪了王相,怕他家反而拖累楚王吧。”刘公公的语气微微一变,便让人感觉楚王可怜兮兮的。
皇帝心里软和了下来,笑道:“哪里就要小心成这个样子”他想了想早逝的郑贵妃,死人永远比活人完美,又想了想涵因,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心里对这个孩子也不由亲近了几分。
干脆把奏章全放下,对刘公公说道:“走,去马球场。把楚王叫过来”皇帝又一想,说道:“罢了,把梁王、晋王还有嘉宁公主他们夫妇都叫过来,陪朕打打马球。嗯把几个小的也叫来吧,让他们在旁边看一看。”
刘公公听说只叫楚王的时候,表情有些僵,听皇帝把所有的孩子都叫过来,他也松了一口气,说道:“是,皇上。”
涵因这一日却带着令弘、令熙去了城外的庄子。天云马场的马和一百个私兵都已经到了庄子上,涵因要去亲自看一眼。
本来涵因想要自己去的,只是令熙总粘着涵因,想了想还是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去玩玩,宫里虽大,却不能尽兴。涵因也不想让孩子只拘泥于一方小小的院子。
立春刚过,乍暖还寒,路边树木上大部分的枝条还是光秃秃的,有些则冒了几个嫩芽。田间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令熙扒着窗子看着那些在田间低头忙碌的人。
唐国公府的马车进了自家庄子的范围,便有佃户跑过来行礼。令熙没见过田垄,偏要下车去看。涵因知道进了庄子之后,都是自家的地盘,也没什么好怕的,也应该让两个孩子多见识见识,便同意了。
令熙看看这,又看看那,一会儿问问这个是种什么,一会儿问问那个又是种什么。正巧,一个佃户挥汗如雨的耕作一会儿,便下来打开包裹,拿出一块干粮,蹲在天田垄上啃着。令熙便问:“那是什么。”
涵因看了一眼,说道:“那是黍饼子。”
“那个东西好吃吗?”令熙问道。
涵因笑道:“自然没有家里做的好。”
令熙看那人吃得那么香,说道:“我也想吃。”
涵因笑道:“好,待会咱们进了宅子,让管事的安婶子给你拾掇一顿,其实也不算难。”
等到达的时候,已经晌午了,涵因也不挑剔什么,就让安婶子去操办了,还反复叮嘱她一定要跟他们自己平时吃的一样。
令熙之前嚷嚷得欢,结果东西端来她吃了一口酒再吃不下去了。涵因趁机给她念“锄禾日当午”这首诗。令熙才勉强把这顿饭吃了。
她很是不解的问涵因:“为什么他们辛苦干活,却整天吃这些东西,而祖母、母亲还有我什么都不用干,却吃得比他们好呢?”
涵因不禁失笑,没想到这个小丫鬟居然会自己提出这么深奥的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她该怎么教孩子呢”
VIP卷 第五百八十六章 教育
涵因很吃惊,李令熙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教孩子平等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像她们这样处于社会顶层的家庭,从生下来起,就在向孩子灌输着尊卑观念。
不仅整个家族成员分成若干等级,连仆役也分成若干等级,对每一级的人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人不能惹,什么人可以自己解决,什么人不可以亲近,对什么人保持什么距离,这些并不是长辈直接给孩子画一张表、讲一堂课教会的,而是通过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以及对别人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的。
比如,奶娘的孩子通常跟小主人是很亲近的,也在府里住着,还跟小主人一起玩,小孩子玩耍难免一时高兴忘了形,僭越了尊卑,这时候,身边的妈妈就会立即制止这种情况,并且会同时教育两个孩子忘了规矩,没上没下。
再比如,伺候李令熙的丫鬟,跟李令熙很是亲近,有时候会忘了敬称,妈妈立刻就会纠正,于是到现在李令熙听到自己的哪个丫鬟一时嘴快忘了敬称,自己也会呵斥,说:“你又管我叫“你”,孙妈妈听见了又要教训你。”但这也并不是说李令熙就生气了。那丫鬟则会吐吐舌头,笑道:“好姑娘,饶了我这次,莫跟孙妈妈说”
同样,李令熙的几个大丫鬟出身宫中,虽然是没入掖庭的奴婢或者奴婢之女,那也是太皇太后、德妃身边伺候过,然后给李令熙用的,若是令熙直呼其名,而不叫姐姐,那妈妈们听见了也是要教训令熙的,因为那是对长辈们不敬。而掖庭局直接送过来的伺候令熙的。则没有这个待遇。
等级、资历这样细细密密的尊卑观念、待人的态度,是在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渗透到骨子里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家族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日升日落、天黑天亮一样的自然。那些骤然升到高位的家族搞不清楚这些细腻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以为自己是上位者,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就会被这些世家看不起,讥笑为暴发户。
现在李令熙忽然问涵因“为什么?”让涵因不知从何解释起好,五岁的孩子,也听不懂太复杂的东西。什么阶级啊、剥削啊,这些连对李湛都不能说,更别说孩子了。难道自己就简简单单的说一句:这都是命
涵因见李令弘也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似乎在期待母亲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她知道必须小心回答这个问题,思索一下说道:“就像水能灌溉,土壤孕育作物,世间万物都有自己责任。”
李令熙皱着眉头问道:“责任?什么责任?他们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
“世上的人命轻重是相同的。但责任却并不一样。农民的责任就是种出粮食,商人的责任就是把货物转运到各地,士兵的责任就是保卫国家,你父亲现在就在边疆带领士兵抵抗匈奴和吐蕃人的入侵。而我们身为世家,身上的责任就是保护我们的族人,让他们能够安安心心的种地、生活。”涵因对李令熙说道。
李令弘忽然接口道:“可是我听师傅说很多地方闹饥荒。连饭都吃不上,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自己吃不上。却供养我们。”
涵因摸摸李令弘严肃认真的小脸说道:“我知道你可怜那些百姓,可是如果我们跟那些百姓想的一样,做得一样,就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为什么那些地方会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因为身为世家之人,忘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族人、百姓就会离他们而去。你们所要想的是,要如何尽到责任,才能不辜负百姓们的供养。”
这里用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方法,将两个孩子追问的制度合理性,转化成在既定制度下怎样做才合理。她可没打算让孩子们去思考两千年后人类都没有答案的问题,更不想让他们超越这个时代、质疑自己所处的阶层,同时也不想他们仗着自己的地位随便践踏底层的人。他们只要知道在这样的社会中该怎么做就足够了。
李令熙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李令弘则若有所思。涵因被两个孩子的表情逗乐了,说道:“《荀子?哀公篇》有一句话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弘儿,这句话师傅可曾教了?”
令弘摇摇头,说道:“还在讲《毛诗》。”
涵因笑道:“以后你会学到的,族人、百姓就像水,他们供养我们,但是他们也能掀翻我们,所以你们以后做事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够任意妄为,知道了吗?”
两个孩子答了“是。”
涵因笑道:“好了,走吧,我们去看马,好不好?”说着便领着孩子去后面的马球练习的场地去了。
张毅正等在那里,给涵因行了礼,涵因说道:“老爷那边有什么事吗?”
“一切都好,老爷让在下转告夫人,一切都在慢慢操办,夫人放心。”张毅笑道。
涵因点点头,说道:“就按照之前所说,你挑出几个人,专门负责练习马球,女兵分批送到唐国公府,我会慢慢安排。其他的人就暂时在这里。”
张毅领命。马球其实是他们平时的娱乐之一,可以说这些私兵各个都是马球好手。所以李令桓组织马球队参加比赛,他们只要稍加训练配合,就可以直接参加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