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布局天下 作者:饶胜文-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熊对公孙述所建议的“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捍关之口;”是为公孙述起兵的第一阶段的事,即完成割据,这一点公孙述做到了;至于第二阶段,“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扬。”则是要谋求向外扩张,出兵的时机是“见利”。设使公孙述能及早就北与隗嚣连衡,东面结好秦丰,那么趁东汉尚未在关中和荆州站稳足跟,必能略定此二地,突破割据一隅的偏霸局面而发展到争雄天下的阶段。但公孙述大举发兵向外攻略时,关中已被东汉冯异等略定,荆州已被岑彭等略定,秦岭、巫山之险已为双方所共,故公孙述所遣北上攻关中之军每为冯异等击还,东出攻荆州之军每为岑彭等击还。公孙述采用荆邯的建议充其量只能完成一种较好的防守态势。
以公孙述所建成家政权为典型,历代据蜀者大抵能利用四川的地理环境完成割据,但要摆脱割据而谋求更大的发展,则又反过来为四川的地理环境所限制。这是四川易于产生割据政权但又没有一个政权完成过统一天下大业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四川惟有在一个整体的大棋局中,才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若仅为一种单独的割据势力所有,那么,构成其割据基础的地理因素同时便也构成了限制其向外发展的一个消极因素。
一 山川形势
山西在整个北方地区居枢纽性地位。顾祖禹在论山西形势时称:“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泊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棰而下也;出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 注:《读史方舆纪要》山西方舆纪要序 '
山西的这种地位得益于它在关中、河南与河北三者之间俯瞰三面的高峻地势。山西外有太行山、吕梁山及王屋、析城、中条等山构成其外围屏障,西面还有黄河环绕;内有恒山、五台山、管涔山、系舟山、太岳山、云中山、霍山、稷王山等山交错分布,构成其内圈险要;汾河、漳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呈放射状流向不同的方向。河流在山地之间冲积,形成了一系列珠状盆地。
在山西的东、南面,太行山延绵千里。由于河流的穿切,形成了一些交通孔道,最重要的即历史上所称的太行八陉。太行八陉分别是:第一轵关陉(在今济源县西北)、第二太行陉(即天井关)、第三白陉(在今辉县西北)、第四滏陉(在今河北武安县东南)、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南)、第七蒲阴陉(即紫荆关,在河北易县西北)、第八军都陉(即居庸关在今北京昌平西北)。太行八陉为山西与河北、河南之间往来的重要通道。山西的西部则有管涔山、吕梁山等层峦叠嶂,西南方有黄河渡口蒲津,是山西与关中之间往来必经之路。
山西的山河形势使得山西形成了一种极为有利的内线作战的地位。形势有利,可以三面出击,不利则可凭险而守。(见图3—1—1)
在山西腹地,山河错综分布,形成了几个珠状盆地,构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交通孔道通往外部,形成了一些军事重镇和重要关隘,面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使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战略意义。
(一)大同与飞狐口
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位于管涔山、恒山与蒙古高原南侧之间。盆地北面山地低口为塞北游牧民族的涌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桑干河源自管涔山,经大同盆地,流入河北。这样,塞外游牧民族的铁骑一旦进入大同盆地,便可沿桑干河河谷低地向东进入河北,直叩居庸关前;还可由飞狐口逾太行山,迂回至幽、蓟的西南侧。北京作为都城时,由这里入侵造成的威胁更显得严峻。
西汉初,冒顿单于即曾率匈奴大军由此涌入,围汉高祖刘邦于平城白登山(今大同东北采掠山)。汉初实行休养生息,在北方对匈奴实行战略防御,曾在此地屯兵,东连渔阳、上谷,西接云中、五原,屏护北方。
东汉衰微,代北之地渐成荒塞。塞外游牧民族次第涌入大同盆地,透入山西。“永嘉之乱”时,西晋并州牧刘琨为讨匈奴刘渊,请兵于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拓跋猗卢以功被封为代王。拓跋猗卢后更向刘琨求得代北之地,并建都于平城(今大同)。拓跋部以此日渐强盛。十六国时,拓跋部所建代国虽一度被前秦所灭,但前秦瓦解后,拓跋珪很快复国,建立北魏。北魏立都平城,以代北为基础,东灭河北的后燕、辽东的北燕,西平关中的赫连夏、河西的北凉,北扫柔然,南夺刘宋河南之地,统一了北方。
此后,称雄塞北的是突厥。突厥亦屡屡由此地入侵。北齐、北周、隋及唐初都深受其患,北方国防压力很大。唐末,代北又为沙陀贵族李克用所据,李克用后更据有整个河东。朱温称雄北方,面对河东却无可奈何。
在五代频繁的嬗代中,对中国北部国防造成深远影响的却是石敬塘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引契丹入援,大同盆地与幽燕之地一并归于契丹,中国北方国防险要丧失。由于丧失了地理上的险要,后周、北宋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努力都未获成功。北宋只得经营太原为重镇,北阻雁门险要。
辽和金先后入据幽燕,以幽州为南京,而以大同为西京。他们都崛起于塞外,南迁之后,又为塞外新兴的游牧民族所逼。蒙古攻金,先下其西京大同府,尽收山北诸州。是后,蒙古兵两度突破居庸关、紫荆关,大掠河北,围攻金中都。金受蒙古侵逼,被迫南迁汴京。
明初,蒙古残余势力活动在塞北,明朝除在北方长城沿线屯戍重兵外,另以亲王典兵,镇御重地。朱元璋以其子朱桂为代王,镇守大同。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大同更成京师肩背之地。明中期经营“九边”,以大同、宣府与蓟镇东西夹辅,拱卫京师。瓦刺、鞑靼入侵,大同是其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也先所率瓦剌军便是由大同盆地涌入,再沿桑干河谷东进,在土木堡击破明军主力,俘明英宗朱祁镇,然后挟明帝自紫荆关入,围攻北京。明末李自成进军北京,主力亦自大同东出,经宣府入居庸关而逼北京。
从大同进入河北,还可由飞狐口向东南逾太行山,迂回北京的西南侧翼。大同与河北之间交通孔道的争夺在东、西方之间的角逐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汉王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郦食其为刘邦策划重整东西对峙的战略态势,建议:“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拒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 注:《资治通鉴》卷十 汉纪二 ' 其意图是堵塞太行山诸关隘及黄河、嵩山一带诸通道,以促成一种明朗的东西对峙的态势出现,飞狐口与其它几处关隘一样,为东、西之间往来的重要通道。两汉时期,飞狐口已成山西、河北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两汉都曾遣将屯兵,治飞狐道,以防匈奴对河北的透入。北魏拓跋珪伐后燕,除自率主力由井陉东下太行外,另遣一部由东道出军都(即居庸关),袭后燕幽州。北魏末,葛荣在河北起义时,山西尔朱荣曾吁请朝廷准其发兵出飞狐口,打击义军的侧背。唐末,朱温攻河东李克用,六路进兵,分进合击,飞狐口是其进兵方向之一。后来,河东诸将欲兼并割据幽州的刘守光,议曰:“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不如先取之,然后可以专意南讨。” ' 注:《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后梁纪二 ' 晋王李存勖遂命大将周德威率军伐燕。周德威率军出飞狐口,攻破幽州城,力擒刘守光,略定幽燕。
(二)忻、代与雁门关
忻州盆地可谓对大同的一种补充。忻、代二州分峙盆地的南北部。忻州“翼蔽晋阳,控带云朔。” ' 注:《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 山西二 ' 代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雁门、宁武、偏头),咽喉全晋。” ' 注:《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 山西二 ' 特别是代州,扼雁门关,阻勾注之险,地位尤其重要。
勾注险要在《吕氏春秋》中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晋《地道记》则将其列为“分别内外”的北方险要之首。这种评价可代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用以分别“华夷”的一个决定性的界线。大同盆地因其北部山地低口易被透入而经常被少数民族占领,此时,勾注山险要的屏障作用便显得很重要;少数民族若再透过勾注险要,便很容易深入中原文化区的腹地。
自平城白登山之围后,西汉在政治上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军事上则以防御为主。文帝、武帝都曾遣将发兵,屯勾注,治雁门之险,以阻匈奴南侵。汉武帝大规模出击匈奴前夕,也曾经营雁门,将这里建成出击匈奴的一个前进基地。东汉末,代北之地渐成荒外,曹魏、西晋均以勾注为山西北部国防险阻。从北朝后期起,突厥称雄塞北,每每发兵逾勾注南侵,北齐、隋、唐都深受其患。
五代石敬塘据太原叛后唐,引契丹兵入援,后唐发兵进剿,却未重视雁门险要,扼险阻截,契丹兵遂得长驱直入,击破后唐兵。是后,契丹主耶律德光对石敬塘说:“始吾自北来,谓唐必断雁门诸路,伏兵险要,则吾不可得进矣;使人觇视,皆无之,吾是以长驱深入,知大事必济也。” ' 注:《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 后晋纪一 '
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之地在中古史上影响极其深远。从此,大同盆地成为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南侵的一个策源地,忻、代盆地也就成了他们进逼中原的主要方向之一,这里也因此成了中原政权在北方的国防重地。北宋未能收复幽云之地,在山西方向的防务只得经营太原为重镇,以忻、代为据点,北阻雁门。在北宋对契丹的战争中,名将杨业的英名与雁门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明代京师西北的防务,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其中紫荆、倒马与飞狐内外夹峙,忻、代与雁门为唇齿之势。
(三)蒲州与蒲津关
蒲州位于运城盆地,濒临黄河。蒲津关就在蒲州西门外黄河西岸,扼蒲津渡口,为关中与山西之间的重要通道。从山西方向来说,它是自山西进入关中的一个跳板;从关中方面来说,它又是自关中进入山西的一个桥头堡;另外,经由蒲津和轵关,蒲坂在关中与河内、河北之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往来通道。
战国时,这一带为魏国所有,魏国最早置关于蒲津。魏国建都安邑,跨有河西,南控崤函之险,成为秦向东方扩张的最大障碍。商鞅所说:“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隘之西,都安邑,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 ' 注:《史记》卷六十九 商君列传 ' 指的就是这种态势。秦经过长期的战争,夺占魏国河西及晋西南之地,迫魏东迁大梁,为以后秦的东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昭襄王时期,秦在东方沿黄河、太行山脊岭一线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攻势。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在蒲津置河桥,以利人力物力的通行。秦时蒲津关名临晋关。
楚汉之际,蒲州一带为魏王豹所据。刘邦还定三秦,然后率兵东进,东向以争天下。汉王二年(前205年),刘邦亲率曹参、灌婴等自临晋关(即蒲津关)渡河,迫降魏王豹,兼并其军队,又进兵河内,击虏殷王卬,再南下洛阳,组织对彭城的进攻。刘邦自彭城败归后,魏王豹叛汉,刘邦又遣韩信率军击魏。时魏王豹盛兵蒲坂,以阻塞蒲津渡口;韩信在蒲津上游偷渡黄河,奔袭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南),俘魏王豹,悉定河东。
西晋末,匈奴刘渊在离石起兵,建立刘汉政权,进据平阳(今临汾),不断遣兵东下河北,南略河南。此时,蒲坂尚为西晋所守,所以关中还未受侵扰。晋永嘉五年(3l1年),西晋蒲坂守将赵染率众降汉,汉主刘聪遂遣大将刘曜等与赵染由蒲坂攻关中,镇守关中的晋南阳王司马模投降,关中遂为匈奴刘汉所据。刘曜代刘汉而建前赵政权,迁都长安。刘曜一直致力于肃清陇西,屡率大军征战于陇上,而以蒲坂为重镇,镇御东方。东晋咸和三年(328年),后赵石虎率军自轵关西进,攻前赵河东重镇蒲坂。刘曜闻讯,发中外精锐水陆诸军,亲自率领,驰援蒲坂。石虎大怯,率军引退。刘曜不惜倾国出动,增援蒲坂,可见蒲坂对于关中的重要性。
后赵崩溃后,被迁河北枋头的氐族人兵分两路,西行入关,一路经由潼关,一路经由轵关、蒲津。氐人在关中建立前秦政权,蒲坂、陕城并为东方重镇,俱遣宗室亲王坐镇。苻坚发动政变,废秦主苻生自立。苻生弟苻柳等心怀疑惧,遂于晋太和二年(367年)分据蒲坂、陕城、安定、上邽等地起兵。苻坚急遣兵分讨,以王猛、邓羌率军攻蒲坂,杨安、张蚝攻陕城。这期间,前燕国内有援蒲坂、陕城并乘势取关中之议,燕主未用,前秦遂得以迅速平定叛乱,稳定局势。
继前秦之后,先后又有后秦和赫连夏割据关中。后秦和赫连夏均以重兵屯蒲坂,与潼关配合,戍守东方。刘裕伐后秦,部将沈林子、檀道济引军攻蒲坂,欲以迂回出潼关之后,但后秦在蒲坂经营已久,城垣坚固,兵多粮足,不可猝拔,沈、檀二人只得又引兵南下,与王镇恶合力强攻潼关。
北魏太武帝西伐赫连夏,遣大将奚斤攻蒲坂,夏蒲坂守将风闻夏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