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精彩的陈述结束了。

  等待达尔曼的,是观众如潮的掌声和评审团成员铁青的面孔。




第八章 润物无声(5)




  零票赞成,他第三次失败了。

  刘恕至今记得答辩结束后达尔曼夹着陈旧的文件包,从大门走出的孤独的背影,但是,他坚持真理、不肯随波逐流的高贵人格,却永远烙刻在年轻人的心中

  讲完达尔曼老师的故事,刘恕突然问我:

  “你觉得,我们留学苏联,究竟学到了什么?”

  这确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话题。

  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吗?

  无疑,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子是幸运的。苏联雄厚的师资、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醇厚务实的学风,使得他们比国内的同龄人获得了更优越的教育条件。

  是成熟的工作技能吗?

  这是无可辩驳的。苏联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几乎所有的专业设置都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因此,青年人一进入校园,就会有意被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马上投入到生产、科研的一线,迅速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远远不是全部”,刘恕说道,“是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我忽然有了顿悟的感觉。

  是的,这才是我们留学苏联的最大收获。

  没有冗长的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就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中,学子们领悟了什么是科学家的品格,什么是科学的光辉。

  与知识和技能相比,来自苏联的师长们所表现出的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肯随波逐流的高贵人格,才是我们继承的最大财富。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




  异乡亲人

  自东向西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在流经莫斯科中心的时候,受地势的阻挡,忽然向南转了一个圆润丰满的大弯。河水如一条温柔的臂弯,呵护着怀抱中精致的克里姆林宫。

  与克里姆林宫隔河相望,是地势高峻的列宁山。

  对于万千留苏学子来说,列宁山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吸引力——不仅因为这里坐落着举世闻名的莫斯科大学,更是因为这里有着学子们在异国他乡的亲人——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处。

  1951年10月,时任我国驻苏联大使的张闻天同志向国内呼吁:

  “为搞好留学生的工作,急需在大使馆内部设立公开的专管留学生的部门。这一部门应有三个干部,务请教育部或组织部派一位较强的专管留学生的干部来,并随带两名助手。这一部门的设立,不仅对管理留学生的工作是必要的,而且对于我国教育部研究苏联高等教育情况及其经验来说,也是最有效而实际的办法,对改进国内高等教育及将来派遣留学生工作,是有帮助的,对中央人事部了解留学生干部及将来适当分配他们的工作,也有好处的”49

  195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滔'U29',作为教育部派出的留学生管理干部,踏入了中国驻苏使馆的大门。李滔在教育参赞、留学生管理处主任、留学生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八年。八个寒来暑往,他迎来一批批的学子,送走了一批批栋梁之材。李滔见证了留苏教育历史最重要的阶段,他也因为正直的人格和热情的工作作风获得了广大留学生的由衷尊敬。

  除了国内专门派遣的留学生管理干部外,使馆还从留学生中物色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事辅助工作。

  我曾拜访过的陈先玉老人,就经历了从学生到管理干部的转变。

  1955年7月,大学二年级刚毕业的陈先玉,突然被调到使馆留学生管理处工作。这一年有一千七百余名留学生赴苏,急待落实学校、专业等事宜。使馆决定调他到使馆任三秘,负责留学生的派遣、分配、调换学校和专业等具体对外交涉事宜。考虑到陈先玉的学业尚未结束,使馆就两种解决方案征求他的意见:一是终止学业专职工作,二是转夜校系继续攻读原专业。陈先玉选择了半工半读。

  从此,陈先玉白天在使馆工作,晚上还要去学校参加夜校的学习。三年以后,陈先玉以全优的成绩大学毕业,从此成了一名专职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一共干了六年半。

  曾任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同志,也是于1955年在苏联中央团校进修期间,被抽调到使馆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从而逐步走上了外交道路。

  留学生管理处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

  每年国内大批新生到来之际,留学生管理处的同志们马不停蹄地穿梭在苏联高等教育部以及各个院校之间,为学生们协调办理入学、转系手续。

  平日里,干部们要定期到中国留学生所在的各个城市巡视,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对于每个留学生,留学生管理处都建立了专门的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政治表现、工作潜力,为将来国家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留学生管理处还要管理留学生党团组织,指导留学生学生会的工作,落实对留学生的政治领导。

  除此之外,留学生管理处还要研究苏联各高等学校的情况,了解其科系、课程、设备情况,作为将来派遣留学生及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参考。

  张闻天同志任我国驻苏联大使期间,曾用十六个字概括了留学生培养的方向:“立场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身体健康”。这一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1954年4月,高等教育部颁布了《留学生注意事项》。这一文件在思想上、纪律上、学习上、生活上对留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成为海外学子们的行为准绳。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




  留学生管理处不仅是国家管理留学人员的机构,更是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的依靠。他们通过辛勤的工作,为广大学生顺利完成在苏联的学习开辟了坦途。

  对此,我有着亲身的体会。

  我至今记得1988年,当我们这批经历了长途旅行身心俱疲的新生到达莫斯科时,车窗外迎接我们的使馆教育处同志亲切的笑脸;我还记得从莫斯科中转到基辅时,使馆教育处的同志把我们从住处一直送到列车车厢,直到大家安顿下来才千叮咛万嘱咐地离开。

  我更记得,当预科结束后,苏联方面要把我一个人分派到一个偏僻的乌克兰西部小城学习。孤独和惶恐一下子包围了我。举目无亲的我,只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使馆教育处写了一封信求救。

  没想到使馆教育处杨恕、王立生两位老师马上专程从莫斯科驱车赶到了基辅。他们就我的问题专门与乌克兰教育部进行了磋商,又考察了基辅的几所高校,直到为我确定了最适宜的学校和专业。

  就这样,我得以进入著名的基辅工学院学习,并顺利完成了学业。

  1989年11月中旬,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人数最多的一批中国留学生共八十余人抵达苏联。他们被安置在从贝加尔湖到黑海十余座城市的预科系。按照苏方的惯常做法,这些学生将留在预科所在城市进入大学学习。

  鉴于苏联的一流院校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城市,而且当时大城市的物资供应也好于偏远地区,也为了使同学们能有一个更舒适、更安全、更有保障的学习环境,使馆教育处的同志们和苏方进行了反复磋商。第二年夏天,预科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最终得以离开所在的二级城市,全部进入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的一流高等院校学习。

  中国留苏学生最早的自治团体成立于1947年。

  这一年,罗荣桓和王稼祥等中共领导人来苏联治病。看到国际儿童院毕业的中国孩子们无人管理,罗荣桓要求大家尽快组织起来,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争取早日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很快,在苏联高校学习的学生们成立了“中国留苏学生同学会”,由刘允斌、陈祖涛等三人负责。“同学会”成立后,漂泊在苏联的中国学子终于拥有了了解祖国形势、提高政治觉悟、陶冶道德情操的家园。

  1948年,李鹏等二十一名学生到达莫斯科后,在“中国留苏学生同学会”之外,另行建立了“中国留苏学生会”,由李鹏担任主席。后来,两个留学生组织合并,继续称为“中国留苏学生会”,李鹏为主席、刘允斌为副主席。

  1951年,新中国派出的三百多名留学生抵达苏联,留学生队伍空前壮大。“中国留苏学生会”改组成为“中国留苏学生总会”。原红军将领、时任西南军区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U30'被选举为首任会长。从此,我国在苏联的留学生有了统一的组织。此后,李鹏、夏子敬、陈先玉、宋健'U31'等先后担任了学生会的领导职务。

  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遵循着严格的党、团组织生活。驻苏大使馆设立了留学生党委,在留学生所在的各个城市成立了下属党委,在每个大学还成立了支部。像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则在留学生集中的大学设立总支一级机构,以系为单位成立支部。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党员留学生过着双重组织生活,除了参加中共党组织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外,还要出席苏联校方的党组织活动。

  每个月,各级组织都要定期召开生活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国内党内文件、阅读、讨论《人民日报》等国内报纸,跟上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除了组织政治学习之外,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中国学生内部以及与苏联学生的团结,也是各级党团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

  作为规模较大的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党支部的一员,许宝文对党组织在留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如数家珍: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3)




  “党支部在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平时有谁感冒发烧缺了课,党支部就会安排专人去给他补课;谁平时学习吃力,党支部会布置学习好的同学和他建立一帮一的关系;每到考试期,党支部会了解每个人的备考情况,谁有难处就给予解决,让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甚至个别同学国内家里有困难也要设法给他帮助,使他能够安心学习。”

  陈非告诉我:

  “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号,叫做‘不让一个同志掉队’。这就是说,不论在学习上,还是思想上,所有同学要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大家共同进步、互相支持,共同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关怀和勉励

  在我查阅的大量有关留学苏联的历史档案中,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时时跃入眼帘。

  他,就是周恩来总理。

  无论是派遣第一批留苏学生出国,还是迎接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后最后一批学生回国,所有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决策,都与中南海西花厅息息相关。甚至诸如每年选派的人数、专业比例这些具体而细微的问题,周总理也要一一亲自审批。

  1951年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在回忆文章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临行前高教部在北京饭店举行的饯行冷餐会。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专程赶来为大家送行,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将祖国人民的全部期待归纳为十六个字:“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席间,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三五成群地向总理敬酒。周总理慈祥的笑容、殷切的话语,至今令当事人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留苏预备部成立后,学员们的衣食住行,更是得到周总理事无巨细的关心。

  周总理一再指示:要把留学生的伙食搞好,让学生们个个营养充足,身体健康,才能经受艰巨学习任务的考验。关于出国的着装,总理特地叮嘱:留学生代表新中国的风貌,国家再穷,也一定要穿戴体面。

  1953年7月,周总理把即将出国的五百余名留学生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为大家举办了隆重的送别晚会。

  周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根据毛主席的三好指示精神,针对留学工作的特点,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纪律好”的要求。

  总理指出,身体是我们学习工作的物质基础,身体不好就容易衰弱。大家应作长期打算,不要只看眼前。大家在国外尚须学习语言,学习会很紧张的,但一定要注意身体,锻炼身体。

  其次,要学习好。总理回顾了我国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历史。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后吸收了资本主义的文化,十月革命后吸收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文化,现在更需要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这一光荣任务就放在广大学子的身上,要学习建设理论、科学技术,首先着重经济、工业,此外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学等,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要读死书,要活用。要按照兄弟国家的制度规定,按部就班,好好学习。

  在谈到纪律好时,总理提醒学子们在国外不要骄傲,要尊重兄弟国家的法规。此外,应遵守学习纪律。不能要求人家对每个同学都信任,不需要知道的事,不应该过问;不允许学习的东西,不应该去学。如果认为需要,应先由两国正式交涉。党团员参加旁听兄弟国家党团活动,应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中国同学之间应订立规约,互相约束,大家遵守,要在学习中养成集体纪律性。守纪律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革命的传统,应加以发扬。

  最后,周总理深情地寄语大家:

  “我相信,三五年后,等你们光荣完成学习任务,回到祖国,就一定能接替我们的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努力。祝大家成功!”50

  会后总理请大家看京戏。一出戏是“将相和”,另一出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亲历这一历史时刻的许宝文回忆道: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