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令下达后,部队还来不及做工事,敌人大规模的进攻就开始了。
  在正面第436 团方向,敌人先以两个营兵力在四架飞机的掩护下,向三营阵地轮番攻击二十余次。该营坚守了三个小时,七连已伤亡过半,在弹药已尽的情况下,于11时撤出阵地。12时,敌以两个团兵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沿公路两侧向第436 团各个阵地实施强攻。该团坚守五个小时后,阵地于门时被敌突破。同时在该团左侧后,敌以一个团兵力攻占炮连阵地,夺去马装具。团长急红了眼,亲率一个营和警卫连奋力反击,连续冲锋三次,重新夺回炮连阵地和马装具。但此刻第436 因腹背受敌,部署已被打乱,营团间联系也极度困难,遂于16时向东北方向撤退。
  同日8 时许,第145 师左翼亦与敌交火。该师鉴于敌强我弱,即于10时向永丰方向撤出战斗,仅留一个营掩护师主力后撤并保证第436 团的侧后安全,在坚强抗击数小时后,该营于18时撤走。
  在第146 师第437 团方向,同时遭到桂军一个师兵力从正面和侧后的攻击,二营和一连、九连阵地相继失守。该团随即组织力量实施猛烈反击,经七小时激战,夺回了失去的阵地。当第145 师全部和第436 团撤走后,该团亦于20时撤退至相思桥。江口地区。至此,第49军两个师全部撤出青树坪,青树坪战斗即告结束。
  青树坪一仗,第146 师共毙伤敌军684 人,俘敌69人,己方损失877 人;第145师亦损失400 余人。
  17日晚10时,当第49军最后一支部队从青树坪突围撤出两小时后,林彪即电告各部队,宣布整个追歼叛军作战结束。
  青树坪战斗无疑是四野南下以来最惨烈的一战,也是四野南下以来一次严重失利,教训极其沉痛。战后第49军和第146 师的领导都作了深刻的反思和实事求是的检讨。钟伟检讨说:“军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
  林彪通常是很注意作战经验教训总结的,特别是对失利的战斗,往往抓住不放,反复告诫部队引为前车之鉴。四野的许多将领都有这种看法:若没有四平“走麦城”和大讲“走麦城”,辽沈战役前的攻坚大练兵就不会搞得那么深入、彻底,锦州也就不可能那么快打下来。
  毛泽东对林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很赞赏的。
  1948年10月23日,林彪在给各纵队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剖析了两个独立师攻击沙后所、王道屯时的两个不良战例,指出:各级干部每次攻击之前,均须走在部队前面,亲自侦察地形和布置攻击准备。“须严戒沙后所、王道屯的打法,那种打法在未侦察地形状况,未等部队大部到齐,未将兵力火力很好配备,未将敌人退路截断,即仓促地乱打乱冲。”
  毛泽东当即于10月28日将林彪的这封电报转发给各野战军,并要求将此电转发给所属各纵队。同时指出,电中所举两个不良战例,“恐怕不但东北部队有,你们所属部队也会有的,不过你们在战术问题方面给我们反映太少,我们无从知道。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请你们在全军部队中进行教育,引证不良战例以为鉴戒。”
  而这一次青树坪战斗失利后,林彪却破例地沉默起来。据说,四野司令部参谋处长阎仲川于战后准备起草青树坪战斗总结时,被林彪断然拒绝了。个中原因,恐怕只有林彪自己知道。尽管林彪不愿意讲,但至少在“麻痹轻敌”这一点上,不但第146 师有,第49军有,林彪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
  与林彪的低调处理形成鲜明对比,白崇禧却把青树坪这篇文章做到了家。在他的精心编导下,国民党统治区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把“青树坪大捷”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似乎给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权注人了一支强心剂。
  青树坪的枪声尚未完全平息,张淦的报捷电就送到白崇禧手中:“青树坪一役,经清查战果,共军被歼者为49军整个军。”白崇禧毫不怀疑、未有半分迟延便电报在广州的李宗仁,李宗仁当即复电慰勉:“青树坪之役痛歼共军捷报遥传,军民振奋,此皆兄等督励有方,我陆空将士协同合作,奋勇迎击所造成之辉煌战果。缅怀贤劳,无胜欣慰。除饬行政院、国防部查明如有功将士分别勋赏外,特电嘉勉。”
  参加作战的国民党空军也不甘落后,在青树坪上空即以机上电台将“战报”发往在台湾的空军总部,宣称是空军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从而取得“青树坪大捷”。
  这些胡编乱造的“战报”再经过中央通讯社的渲染,就更是不着边际了。通栏大标题是:“自徐州会战以来国军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打破了林彪不可战胜的论调”。
  更有甚者,有媒介称,林彪在此战中被炸断一只胳膊。
  一时间,“青树坪大捷”闹腾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桂系军队中,上至最高长官白崇禧,下至普通士兵,都陷于极度的亢奋中。第7 军竟然在衡阳开起了运动会,各项球类和射击比赛搞得煞是热闹。比赛之余,还忘不了吹吹牛:共军只要听到“丢他妈”的广西口音,就不战自退。似乎天下从此就姓“桂”了。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四野部队由于“轻敌麻痹‘”思想,认为桂军没有什么可怕的,终酿成青树坪战斗失利的严重教训。同样,桂军在青树坪反击解放军的成功,使得白崇禧张淦以至国民党军统帅部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认为林彪没有什么可怕的。白崇禧于8 月25日在广州发表豪言壮语:“华中胜利有绝对把握,诸君可静待本人返湘后再打几次大胜仗给大家看看。”张淦也在许多场合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青树坪只是一个小胜利,还不是一个大胜利,它只是我们全面反攻的开始。
  然而,历史竟是这般捉弄人。离青树坪战斗后不到两月,就是这支在青树坪作战中有上佳表现的桂军精锐主力,在衡宝决战中丧失殆尽。那时的白崇禧张淦不要说笑,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10)
  33.兵发三路:西路军首先在湘西打响,东路军直指粤北,中路军突破湘南第一道防线。白崇禧布疑阵,林彪判断“目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
  1949年8 月,四野林彪所部挺进湘中。赣南时,其他各大战场的形势也如火如茶。
  一野彭德怀所部继扶眉、兰州战役重创胡宗南集团、歼灭马步芳集团后,正准备向宁夏、新疆进军,迫使胡宗南集团退据川陕边的秦岭地区。
  二野刘邓所部经过休整后,即将由南京、芜湖、上饶出发,取道湘西、鄂西,向西南进军,以求歼灭云、贵、川、康地区的国民党军。
  三野陈毅所部继福州战役之后,又攻占了南日、平潭等岛屿,即将发起漳(州)厦(门)战役。
  国民党统治集团绝不甘心其失败,广州国防部依据蒋介石制定的保卫大西南的战略,指令败退陕川边地区的胡宗南集团和退踞湘桂地区的白崇禧集团等部,凭借险要的地形、充足的兵源粮源、人口多回旋余地大等有利因素,阻止解放军进军,割据西南和中南,等待国际事变,伺机卷土重来。上述计划一旦破产,白崇禧集团撤至广西,胡宗南集团撤至四川,以滇。黔为后方,组织“西南联合防线”。此计划再失败,则撤至滇。黔,或撤至台湾,或逃亡国外。
  退踞中南地区的国民党军,有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集团约20万人,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余汉谋集团约15万人,共35万人;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宋希濂部约10万人,退守湘鄂西山区,改归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建制(仍归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广东、广西是粤系、桂系军阀的老巢,有他们几十年经营的封建统治的基础。白崇禧的桂系行动狡猾诡诈,为保存实力,力避与解放军决战,所以在四野南进以来,尚未对桂系部队造成过歼灭性的打击。该部仍建制完整,装备较好,擅长山地、水网地带作战,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余汉谋的粤系部队,多为搜罗国民党军残部组成,战斗力不强。
  全部歼灭残存于中国大陆的国民党军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毛泽东认为,西北问题的解决只是个时间和走路问题,而西南问题只能在中南解决后方能解决。这样,解决中南地区之敌的任务,就首要地摆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面前,也摆在四野和林彪面前。
  关于四野进军中南的部署,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早在确立大迂回大包围作战方针的同时,就已作了初步设想。毛泽东在7 月16日致林彪、邓子恢、肖克并告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的电报中,就作战部署问题作了如下几点指示:第一,“判断白崇禧准备和我作战之地点不外湘南广西云南三地,而以广西的可能性为最大。但你们第一步应准备在湘南即衡州以南和他作战,第二步准备在广西作战,第三步在云南作战。”
  第二,“歼灭白匪应规定我军的确实兵力,我们提议为八个军,以陈赓部三个军,四野五个军组成之。此八个军须以深入广西。云南全歼白匪为目的,不和其他兵力相混。陈赓之另一个军在湘南境内可以参加作战,但不人广西,准备由郴州直出贵阳,以占领贵州为目标。陈赓之三个军则于完成广西作战后出昆明,以占领并经营云南为目标,此点已和邓小平同志面谈决定(刘邓共50万人,除陈赓现率之四个军外,其主力决于9 月取道湘西、鄂西、黔北入川,且五月可到,12月占重庆一带。另由贺龙率十万人左右人成都,由刘邓贺等同志组成西南局,经营川。滇、黔、康四省。你们经营之范围确定为豫。鄂。湘、赣、粤、在六省,但你们的50军须准备去云南,如白匪主力退云南,则还须考虑加派一部入滇助战)。”
  第三,“陈赓四个军到达郴州之道路,请考虑全部走遂川。上犹、崇义,分数路前进。”
  第四,“专门担任经营江西的两个军,不应担任其他任务。专门担任经营广东之两个军,应取道江西。大赓岭前进,而不走湘南,因湘南敌我屯兵大多,粮食必感困难。”
  第五,“准备深入广西寻歼桂系之八个军(四野五个军,陈赓三个军)进到郴州地区后,如能利用湘桂铁路运粮接济,最好全部取道全州,直下桂林、南宁,以期迅速,否则四野五个军取道广州、肇庆西进,迂回广西南部,陈赓三个军则经全州南进。或者以陈赓三个军协同四野专任经营广东之两个军共五个军,走大赓岭出广州,但陈赓不担任广州工作,只经过一下即出广西南部,而以四野五个军(其中包括50军)由全州出桂林。”
  第六,“曾生部应即速出动,走江西入广东。”
  17日,毛泽东对16日电的部署又作了以下补充:(一)基于白匪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决战之判断;基于四野之总任务在于经营华中及华南六个省,二野之任务在于经营西南四个省,以及进军之粮食、道路等项情况,我们认为你们各部应作如下之处置。
  (二)陈赓四个军即在安福地区停止待命,不再西进,待15兵团到达袁州后,由15兵团之一个军为先头向赣州开进。这个军即确定其任务为占领赣州及经营赣南十余县。陈赓三个军。15兵团两个军统由陈赓率领,经赣州、南雄、始兴南进,准备以三个月时间占领广州,然后十五兵团两个军协同华南分局所部武装力量及曾生纵队负责经营广东全省。陈赓率四兵团三个军担任深入广西寻歼桂系之南路军,由广州经肇庆向广西南部前进,协同由郴州、永州人桂之北路军,寻歼桂系于广西境内。然后,陈赓率自已的三个军入云南。在此项部署下,陈赓以外之另一个军即由安福地区入湖南,受12兵团指挥,暂担任湖南境内之作战,尔后交还刘邓指挥,由湖南出贵州。曾生两个师应提早结束休整,遵陈赓道路或仍走粤汉路速去广州。
  (三)四野主力除留河南的一个军,留置湖北的重炮部队,留置赣北的一个军,留置湘西、湘北、湘中的三个军以外,以五个军组成深入广西寻歼白匪的北路军,利用湘桂铁路南进,协同陈赓歼灭桂系于广西境内。
  (四)上述这种部署是不为白匪的临时伪装布阵(例如过去在赣北,现在在茶陵,将来在郴州、全州等处)所欺骗,采取完全主动的部署,使白匪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管他愿意同我们打也好,不愿意同我们打也好,近撤也好,远撤也好。总之,他是处于被动,我们则完全处于主动,最后迫使他不得不和我们在广西境内作战。
  进入9 月份,林彪和四野已做好了全面南进的准备。在大军行动前夕,毛泽东于9 月9 日致电林彪、邓子恢,就进军中南求歼白崇禧集团作出全面部署:(一)陈赓邓华两兵团第一步进占韶关、翁源地区,第二步直取广州,第三步邓兵团留粤,陈兵团入桂,包抄白崇禧后路。陈兵团不派任何部队入湖南境,即不派部队去郴州、宜章等处。
  (二)程子华兵团除留一个军于常德地区,另一个军已到安化地区外,主力两个军取道流陵、芷江直下柳州。
  (三)另以三个军经湘潭、湘乡攻歼宝庆之黄杰匪部,与程子华出芷江的两个军摆在相隔不远的一线上。对衡阳地区之白崇禧部,只派队监视,而不作任何攻歼他的部署和动作。
  (四)这样一来,白崇禧部非迅速向桂林撤退不可,而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判断白部在湖南境内决不会和我们作战,而在广西境内则将被迫和我们作战。因此,陈赓兵团不要派部出郴。宜。现在茶陵。攸县之我军,亦不要作攻歼衡阳白匪之部署,而应两路齐出芷江、宝庆,位于白匪西侧。然后,以芷江之两个军,先期突然出柳州,在柳州地区建立根据地。估计白匪三个军(第7 军、第46军、第48军)及鲁道源之58军在我主力威胁面前,不敢过早分散其主力。李品仙防御柳州一带之兵力必不甚多。我军(两个军)可能在柳州以西以北区域即融县、罗城、天河、宜山、思恩、宜北区域建立根据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