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孙策蹙眉道,“袁否小儿往哪里走?从江夏郡借道么?”
吕蒙说:“不能吧?黄祖老儿虽然昏聩,却也不会放任袁军过境罢?”
周瑜说:“黄祖虽然昏聩,却也不会放任袁军过境,既便是袁否拿寻阳买路,黄祖也未必会答应,问题是,出寻阳就真的只能走江夏吗?”
孙策道:“除了走江夏道,难道还有别的路吗?”
周瑜不答,却走到张着地图的屏风前。然后指着寻阳北边的大山说:“看似最不可能的方向。却往往是可能性最大的。因为不可能,所以我们的防备就会更松懈,过境的阻碍就会更小,若是我没料错的话,袁否定然会从这里过。”
“大别山?”
“不可能吧?”
孙策、吕蒙面面相觑。
“没什么不可能。”周瑜冷然说,“大别山虽然山深林密,却也并非人迹罕至,征几个樵夫猎户。找几条小路穿行,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失策!”孙策懊恼道,“这么说,真不该让出寻阳。”
“倒也无妨。”周瑜嘿然说,“既然我们已经猜到了袁否的下一步计划,那就可以事先做出针对性的部署,袁否若真走大别山,却是他死期至矣!若真能击杀袁否,夺回玉玺,既便丢了寻阳重镇。也是物有所值了。”
“对对对,公谨此言甚合我意。”孙策闻言顿时两眼一亮。兴奋的说道,“既然我们已经猜到了袁否的下一步计划,却可以事先做好部署了,哈,袁否小儿若再走大别山,就难免落入我军的陷阱,却是必死无疑了!”
周瑜点点头,又说道:“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仍需做好两手准备,伯符可谴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江夏,不求黄祖攻杀袁否,但只求黄祖对袁否心生疑忌即可,如此,既便袁否献出寻阳,黄祖也未必会借道与他通过。”
吕蒙忽然说:“若袁否借道不成,强行叩关呢?”
周瑜与孙策对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若是袁否真与黄祖翻脸,率军强行叩关,对江东军来说却是再好不过的事。
(分割线)
徐盛走进袁否行辕时,袁否正懒懒的靠在榻上,与刘晔、刘威等人说话。
徐盛拱手作揖禀报说:“公子,骁骑营已在西关外集结完毕,另外,江东军也已经依照约定后撤到了五十里外!”
居巢一战,袁氏旧部死伤惨重。
此次离开,袁否只能带走不到两千人,剩下的重伤员却只能托付给袁涣、韩胤等袁氏旧臣,好在孙策、周瑜已经签了盟书,谅他们也不敢苟待这些袁军旧部。
袁否将剩下的不到两千旧部再次进行了整编,这次袁否就不再顾忌纪灵的地位,直接让纪灵充当他的宿卫大将,而将剩下的一千五百多残部全部编入骁骑部,然后,再把骁骑部扩编成了骁骑营,徐盛也顺理成章变成了骁骑校尉。
这一千五百多袁氏残部,袁否当然是要带走的。
但是剩下一千多庐江军,袁否却还没有想好是否要带他们走?
此去河北,遥遥数千里,再加上又是孤军转进,补给是个大问题。
为了名声,袁否势必不能像许多小说中的情形,依靠烧杀掳掠来维持,当然,掳掠山贼黄巾什么的自然也是可以的,不过,一路上的山贼黄巾虽然多,可要想依靠掳掠山贼黄巾养活一支三千人的大军,却是大不易。
而且,军队一旦超过了一千人,就势必会严重影响到行军速度。
其实,在袁否的计划中,有个一千人就足够了,最好都是骑兵。
所以,剩下的一千多庐江军能不带走就不带走,哪怕便宜孙策,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日这一千多庐江军便宜了孙策,焉知他日,这一千多庐江军就不会在他袁否攻略江东时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不过,既便不带他们走,也得给他们一个说法。
“知道了。”袁否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又对刘威说,“刘都尉,召集庐江营。”
片刻之后,袁军大营里便响起了绵绵不息的号角声,号角声持续了足有半刻钟,半刻钟之后,除了重伤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的重伤员,庐江营剩下的一千多人便全部集结到了大校场上,站了黑压压的一大片。
袁否全装惯带,手按刀柄站到了点兵台上。
袁否的脸色看上去仍有些恹恹的,还没有从大战之后的懈怠之中恢复过来。
不过,袁否的声音却是低沉依旧,依旧轻易的穿透虚空,传进了每个将士耳中。
“将士们,有个事情我必须要告诉你们。”袁否的目光从将士们脸上缓缓扫过,低沉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很轻易就传遍了整个校场,“我们跟江东军议和了,战争结束了,从现在开始再也不用死人了!”
按道理说,听说战争结束,底下的将士应该欢呼。
但是奇怪的是,底下的庐江将士听了之后却是鸦雀无声,竟没一个人发出欢呼。
事实上,由于袁否没有下令保密,议和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全军,整个居巢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庐江郡将会易主,而袁否,也即将会离开。
“将士们,你们应该欢呼,应该高兴!”袁否大声鼓舞,“因为你们的英勇,因为你们的殊死血战,我们迫使孙氏签订了城下之盟,他们将必须遵守盟约,必须对庐江百姓秋毫无犯,所以,这场战争,是我们打赢了!”
然而,底下仍然没有一个将士发出欢呼。
死寂,只有死寂,让人心悸的一片死寂。
足足半刻钟之后,才有一个庐江残兵大声责问袁否:“公子,你是不是要走?你是不是要抛下我们?”
有人开了头,整个大校场一下就炸了锅。
“对,公子你是不是要抛下我们?”
“公子,你为什么不带我们一起走?”
“就是,我们看到骁骑营在西关外集结了。”
“这是不是孙氏的条件?真要是孙氏的条件,这议和不要也罢!”
“对,我们不要议和,我们跟孙氏血战到底,我们庐江不能没有公子!”
不得不说,经过此前的屯田,以及半个多月的恶战,袁否已经在庐江将士的心目当中竖立起了极好的形象,或者恶俗一点说,袁否在庐江将士心目当中,已经竖立起了高大、伟岸的形象,不要觉得他们愚昧、好欺骗,其实他们一点儿也不愚昧。
相比这个时代的许多所谓的英雄,袁否做的却要好得太多了。
袁否从不滥杀无辜,更不祸害百姓,他非但不祸害百姓,还肯拿出军粮推行屯田,藉以养活流民,只是这一点,便已经胜过天下绝大多数的诸侯了。
何况,袁否还是如此的骁勇善战,小霸王孙策勇冠三军,不也被公子否打成了狗?摊上这样一个主公真的很不容易,庐江将士的心目中都有一杆称,父老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们当然是更愿意追着袁否、拥护袁否。
点兵台下群情激愤,台上袁否连连挥手,示意底下的将士肃静。
换成平时,袁否只要一个手势,台下立刻就会变得死一般寂静。
可是这次,却没一个人遵奉袁否号令,袁否在点兵台上喊得嗓子都快哑了,挥得手都快要断了,可底下的庐江兵仍还是沸反盈天,喧闹个不停。
最后,实在没辙,袁否只能铿然拔出环首刀,以刀尖遥指长空。
看到袁否拔刀,底下的庐江兵终于安静下来,一个个都目露振奋之色,还道袁否改变了主意,不再议和了。
袁否举刀撩天,动情的说道:“将士们听着,真不是我想要抛下你们,实在是我不得不走啊,我若是不走,江东孙氏就绝不会善罢干休,庐江就永无宁日,为了庐江合郡三十余万生民,我袁否只能离开,我袁否只能跟你们说声,对不住了……”
“对不住诸位将士,对不住了!”袁否说完,长揖到地。(未完待续。。)
第139章 声望
看到袁否真的要走,底下的庐江兵便再次激动起来。
“公子,你非要走,我们也不能够拦着,这么的吧,我牛二跟着你走!”
“对对,就是这个,我马四也跟着公子,公子去哪,我马四就跟去哪!”
“算我一个,公子,要不是你推行屯田,我和我兄弟早就饿死多日了,我丁大的这条命是公子给的,公子去哪,我丁大就去哪,还有我兄弟丁二!”
好家伙,有人开了个头,就立刻有人跟,群情汹涌之下,几乎所有的庐江兵都愿意跟着袁否离开。
袁否见状也是心下感慨。
凭心而论,一开始他决定要打居巢之战的动机是不纯的。
居巢之战的最初动机,说是借实战练兵,其实就是通过战争这个残酷的筛子,完成最残酷的优胜劣汰,将那些不够强壮、不够机智,无法在战场上生存下去的兵淘汰掉,而将那些机智、强壮并且骁勇善战的士兵给筛选出来。
筛选出来的这一小部份士兵,将成为袁否北上的护身符。
却没想到,这一仗打下来,竟打出了他袁否的赫赫声威!
更没想到,这一仗打下来,庐江的儿郎竟愿意抛妻别子,跟他袁否浪迹天涯!
到了此时,袁否才算明白,为何刘备大半辈子漂零天下,却总有一批部曲始终不渝的追随着他,刘备跑到哪,他们就跟到哪,魅力。这就是魅力哪!
袁否连连挥手说:“将士们听我说。听我说。你们家在庐江,父母妻儿俱在庐江,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你们又岂能抛下父母妻儿随我流落他乡?”
立刻就有人出来大声反驳:“公子,自古忠孝难两全,留在家中照料父母是谓孝,追随公子为国征战却是忠。既然忠孝难两全,就只能舍小取大,舍孝取忠,公子,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一并带上庐江儿郎走吧!”
这次出来说话的,却是水军都尉许干。
步军都尉张多也出列说道:“公子,将士们都愿意追随你,你若不答应,却是断了他们替朝廷尽忠之路。窃以为不妥。”
张多这顶帽子扣下来,袁否却为难了。
扭过头看身后的刘晔。刘晔轻轻颔首。
“也罢,既然将士们如此看得起我袁否,我若是再推辞,那就是不识抬举了。”袁否当机立断,朗声说,“既如此,将士们可随我一并前往寻阳暂驻!”
带上这一千多庐江兵虽然会极大的加重后勤压力,也会极大拖累行军速度,却也会极大的增加袁军的总体战斗力,需知这一千多庐江兵可不再是此前的庐江兵了,他们能从近乎绞肉机的居巢大战中活下来,又岂是易与之辈?
袁否同意庐江兵随行,可谓是皆大欢喜。
当袁否带着千余庐江兵来到居巢西关时,却看到了乔玳、许留等庐江士族,还有袁涣、韩胤等袁氏旧臣,一百多号人,堵住了西关。
看到袁否在刘晔、纪灵、徐盛、张多、许干以及千余庐江兵的簇拥下过来,以乔玳、许留为首的士族豪强便纷纷长揖到地。
袁涣、韩胤等袁氏旧臣也跟着长揖到地。
袁否勒住马,目光从乔玳、许留等人的脸上扫过,从他们的眸子里面,袁否看到了毫不掩饰的感激之情,不得不说,刘晔走的这一步棋是真走对了,居巢之战,袁否不仅练就了一支善战的精兵,更收获了庐江士族的感激!
袁否勒住马,明知故问说:“诸公这是要做什么?”
乔玳从家仆手中接过一只酒樽,高举酒樽朗声说:“公子为了保全庐江,为了合郡之生民,不惜忍辱负重,不惜舍弃祖宗之基业,如此高义,古今罕见,种种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还请公子满饮此樽,聊表庐江合郡父老之心意。”
袁否翻身下马,接过酒樽,朗声长笑说:“哈哈,好,这樽酒我喝!”
说完一仰脖子,袁否便将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喝完酒,袁否又将酒樽掷于道左,顺势窃首一诗:“居巢朝雨浥轻尘,城廓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袁否这次西出居巢却是要去寻阳,也算西出阳关。
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原本就饱含壮士出征之前的悲壮、苍凉之意境,袁否又是惯会演戏,此刻吟来更加契合诀别之意境,乔玳、许留等人感佩袁否高义,再想到今日西关一别,此生再会无期,不知不觉已经是执泪盈眶。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乔玳、许留等人默念着最后一句诗,潸然泪下。
眼看袁否翻身上马,拨转马头就要离开,乔玳忽然推金山倒玉柱,一下就跪倒在地,双手高举过顶,接着长揖到地,放声高喊说:“皖城乔玳……恭送公子!”
有人带头,便立刻有人效仿,一霎那间,在场绝大多数士族豪强、文武官员以及袁氏旧部都纷纷跪倒在地上,跟着乔玳长揖到地:“我等……恭送公子。”
看到士族豪强、文武官员以及袁氏旧臣跪了一地,袁否悚然动容。
不单袁否动容,跟在袁否身后的纪灵、徐盛、许干、张多等人也是悚然动容,随行的千余庐江兵更是不自觉的挺直了胸膛,一副与有荣焉的样。
“留步,诸公且留步。”袁否连连作揖,纵马扬长出了西关。
西关外,却有更大的场面正等着袁否,居巢百姓,万人空巷给袁否送行来了。
袁否才刚刚纵马走出西关,一抬头便看到关外竟然挤满了百姓,乌泱泱一片,竟是一眼看不到尽头!
“这是……什么情况?”袁否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不由得吃了一惊。
看到了这一幕,刘晔也是悚然动容,方才乔玳、许留等庐江士族跪送袁否,刘晔却是面不改色,然而此刻,看到这么多百姓自发涌到西关,来给袁否送行,刘晔却是动容了,这便是民心,这便是民心所向,民心所向哪!
今日之后,公子否的声望就已然是铸成了!
当下刘晔策马走上前,小声的对袁否说道:“公子,居巢的老百姓感念你的恩德,都来给你送行来了。”
“子扬,这不会是你组织的吧?”
袁否还真以为是刘晔组织的大场面,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彰显他的仁义之名。
“公子何此出言?这却是居巢百姓自发组织的。”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