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部军器则例》法规性条例,等等。
10.军事地理。地理是战争实践的舞台。从军事的角度研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成为兵书不可缺少的内容。《孙子》中有《地形篇》;综合性兵书中都有大量篇幅介绍军事地理内容。军事地理的名著是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军事地理著作大都附有地图。
11.海防。自明代倭患以来,沿海防御成为国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在兵书中也有充分反映。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明郑若曾的《筹海图编》、清徐稚荪的《洋防说略》等。
12.江防。即沿江防御。如明郑若曾的《江防图考》、吴时来的《江防考》、清姜宸英的《江防总论》等。
13.后勤补给。关于后勤补给许多兵书中都有论述,如《孙子》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明清出现军事后勤方面的专书,如《辽东军饷论》、《军需则例》等。
14.兵器军械。它包括兵器军械的制造、性能及使用。兵器分冷兵器和火器;军械分攻、守器械。自《武经总要》始,综合性兵书中都有大量兵器军械的记载。专门性兵书,冷兵器有《耕余剩技》等,火器有《火龙神器阵法》、《火攻挈要》、《火龙经》等。
15.马政。关于军马的征集、数额、调教、汰换等方面的论述。马政方面的专书有《大元马政记》、《历代马政志》等。
16.军医。讲述军中医药、人马医护的内容,如《医方备要》、《虎钤经》中的各种药方等。
17.军事通信。指旗鼓、烽燧、阴符、阴书等有关军事方面的通信。
18.军事交通。指军事交通线的修造、疏浚和辎重的输送,包括陆路、江河、湖海运输等,如《武备志》中的〃河漕、海运、车运、骑运、人运〃等内容。
19.航海。关于航海技术、航海路线、所到诸国、航海图等的记述,如《武备志》的〃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藩图〃和航海用〃过洋牵星图〃等。
20.军事天文。讲述古人对天象的观察、记录以及在军事上的影响。多与阴阳占卜相联系,与人事相附会。包括绘制的天文图等。
21.军事气象。记录古人对气象的观察和预测,以及对军事的影响。有些内容属古人气象经验的总结,没有迷信成分,如《武备志》〃海侯〃部分即是对风、云、雾、电、海潮的观察记录,反映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但兵书中谈气象多与占卜结合在一起,如占风、占云、占雨等。
22.军事筑城。关于各种城堡、野战工事等的形制、修筑技术、所用工具设备等记述,如《守城录》、《防守集成》等书中都有大量军事筑城的内容。
23.乡约民防。有关乡规民约制度,民团防卫的组织和方法等内容,如《乡约》、《塞语》等。
24.戍边军屯。指对戍守边防、垦田种地制度等方面的论述,如《倭情屯田议》等。
25.军事占侯。关于用占卜预测战争胜负和军事吉凶的内容。属于封建糟粕。但是军事占卜是一种诡道之术,又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人事相附会,所以其中也不乏有辩证的观念和古代自然科学的成份。
其次,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所以,兵书不止言兵,还包含有其他学科的丰富内容,比如哲学方面的朴素唯物论和军事辩证法,政治方面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政治战略,经济方面的户口钱粮,科技方面的火药、指南针及机械制造技术,等等。
总之,兵书是一座宝藏,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价值。
第二节兵书的军事学术价值
作为古代军事知识载体的兵书,它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军事学术方面。
第一,兵书生动地记录着古代军事学术的盛衰情况,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史料价值。
兵书既是古代军事学术研究的成果,又是今天研究军事学术史的史料。每个时代兵书的数量,质量和内容都反映了那个时代军事学术研究的水平,因此,兵书的历史,本身就是军事学术发展的历史。
中国兵书不仅历史悠久,卷帙浩繁,而且延绵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这就为研究古代军事学术史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史料。我们说中国古代军事学术发达,其重要标志就是拥有举世无双的丰富的兵书典籍。世界现存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以它深邃的战争哲理告诉人们,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术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我们通过对兵书各个侧面进行研究,便可从不同的角度勾划出军事学术发展的轨迹。如通过对各个朝代兵书数量进行统计,就能绘出历代兵书的发展变化曲线(各朝代兵书数量据《中国兵书知见录》统计):
历代兵书数量曲线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兵书出现两次高潮,一是先秦时期,一是明清时期。同时,还告诉我们军事学术的发展不仅与战争实践有关,而且受到科学文化发展的制约。一方面,文化的进步,活跃的学术空气,为撰写兵书提供了优良的社会条件,第一次高潮显然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有关。另一方面,科学文化的发展,为生产和保存兵书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所以,时代愈久远,著录和流传下来的兵书愈少;而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术和造纸工业的发展,兵书数量呈现急聚增长的趋势。
又如通过对兵书分类演变的考察,可以窥见各时代军事学术发展的概貌。兵书分类是军事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兵书分类的详略,一方面受到当时军事学术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当时兵书种类所决定,而兵书种类又恰能反映当时军事学术的盛衰情况。首先,兵书分类法的产生,是军事学术发达的标志。因为,它反映了军事学术研究的活跃和进步,反映了兵书种类的日益丰富多样。其次,兵书类名的沿革,是军事学术发展的缩影。因为,兵书类目类名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军事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兵书细类名称的增加,反映了军事学术研究的分工愈来愈细。第三,兵书类目在综合性图书分类法中的位置变化,是军事学术盛衰的反映,因为它说明了兵书在各种学问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兵书的重视程度。兵书在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法《七略》中的地位很高,为六大类之一。到魏晋南北朝时,地位开始下降。
西晋荀勖根据魏郑默的《中经》改编成的《晋中经簿》,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合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后又降为丙部(子部);南朝梁阮孝绪参照《七略》和《七志》编成《七录》,将群书分为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以上内篇)、佛法录、仙道录(以上外篇)七类,合诸子、兵书、阴阳为一类,兵书在这两部分类法中降为二级类目。唐中期以后,由于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兵书在四部分类法子部类列(用并列的方式来表达类目之间关系的一组同位类)中的次序也逐渐后移,《晋中经簿·乙部》列为第三、四位,到元马端临编《文献通考·经籍考》时,降为子部的第15位。明清时兵书较前受到重视,其地位又有所回升,清乾隆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提到子部的第二位,仅次于儒家类。这与上述历代兵书数量曲线反映的情况相吻合。(详见拙作《从古代兵书分类演变看军事学术的兴衰》,载《军事历史》1985年第1期)
再如,通过对兵书某些内容的考察,可以说明军事学术发达的程度。战略是军事理论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是军事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兵书清楚地记述了战略思想、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战略思想,孙武被誉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大战略》)。到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等兵学家们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战略思想。西汉出现了以〃略〃命名的专讲战略问题的兵书《黄石公三略》。魏晋时期,司马彪继承前人关于战略思想的优秀成果,总结战略运用的实际经验,明确提出了〃战略〃概念,并直接用〃战略〃一词命名他的兵书《战略》。如果作点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在国外,关于涉及战略问题的最早的军事著作,直到大约公元5世纪时,才在古罗马和希腊出现(瓦·达·索科洛夫斯基主编《军事战略》第16页,战士出版社)。兵书对战略问题的记述告诉我们,中国是最早形成战略思想、提出战略概念的国家,称中国为军事学术发达之国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兵书揭示了战争和军队建设的一般规律,对研究和指导现代战争仍有借鉴价值。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科学的真理是不朽的。事实上,直到今天这个热核时代,人们并未忘记从兵书中寻求有借鉴价值的思想,如众所周知的美日战略学家福斯特和三好修提出的〃孙子的核战略〃,就是运用《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制定的对苏新战略。
兵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总结。随着时代的变迁,武器装备、作战样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许多战法和思想确实已经过时,但是,也不可否认,兵书中所揭示的一些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至今仍不失其真理性的光辉,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现代战争及军队建设仍然会有所启迪。兵书中有借鉴价值的思想非常丰富,不可能一一论及,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概述。
在对战争的认识方面,提出了〃义战〃思想,〃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尉缭子·武议》)古人所说的〃义〃当然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是,他们的标准中考虑到了民众,如《司马法》指出:〃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仁本》)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提出了〃义战〃必胜的思想,〃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三略·下略》,强调要把〃义〃放在战争的首位,〃故义者,兵之首也。〃(《孙膑兵法·将义》)兵书中的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认识到了〃正义〃之师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正义的战争得人心,民众就会拥护,士兵们就会为正义而英勇作战,力量必然强大;非正义战争不得人心,民众就会反对,士兵们就会消极厌战。
所以,用义战反对不义之战,其胜利是必然的。这是已为战争实践证明了的客观规律。
在国防建设方面,提出居安思危的思想,强调要有危机感和国防意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吴子·料敌》)〃无备者伤。〃(《孙膑兵法·威王问》)〃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鹖冠子·近迭》)居安思危是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证明,居安思危就能国泰民安,安而忘战就会丧权辱国。在相对和平的今天,重温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兵书中既强调加强战备,又反对穷兵黩武,提出文武并用的原则,如孙膑指出:〃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尉缭指出:〃文所以视利害,辩安危;武所以犯强敌,力攻守也。〃(《尉缭子·兵令上》)兵书中特别注意处理好文、武之间的关系。随着国家所处形势的变化,对文武投入的力量不能均等,要有所侧重,〃天下幸而无事,则所重在文;不幸而有事,则所重在武。〃(《登坛必究·辑经武说》)这就是说,国家遭受侵略,遇有战事,要集中力量抓好武备;战争结束,文治任务突出出来,要重点抓好政治和经济建设,武备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1985年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的战略性转变,就是这一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富国强兵是贯穿于兵书的又一重要思想。提出:〃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中国古代兵法选辑》,军事科学院编印)朴素地认识到了富国与强兵的辩证关系,认为〃强兵之急〃是〃富国〃(《孙膑兵法·强兵》),〃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管子·治国》)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富国是强兵之本,为强兵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强兵则对富国具有促进和保证作用。
在作战指导方面,兵书中的论述十分丰富,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原则。
关于集中兵力。《孙子》明确指出:作战要〃我专而敌分〃,〃以众击寡〃。以后的兵学家们又有所发挥,孙膑提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集中兵力的方法是〃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孙膑兵法·客主人分》)意思是善于分散敌方的兵力,牵制敌方的兵力,以使敌方全局上的众,变成局部的寡;使己方全局上的寡,变成局部的众,形成以众击寡,以强击弱的态势。《白毫子兵》强调说:〃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心坚。〃关于奇正。奇正的概念首先由老子提出,即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武则把它作为一条作战原则提出来,〃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子·势篇》)奇正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首先,奇、正是共生的两种战势,以正挡敌,以奇取胜;其次,奇、正又是相变的,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可变正,正亦可变奇,根据战场情况随时变化,〃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势篇》)奇正的核心是相生相变。
关于先胜后战。孙武说:〃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形篇》)意思是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机会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则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这种先作好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作战指导思想,在许多兵书中都有阐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