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揭种莆鞣角致裕ㄖ埔模匦胂蛭鞣窖埃ㄊσ模岢隽酥摹ㄊσ某ぜ家灾埔摹ǖ乃枷搿K衔杂谝浴ㄑ笏已笈凇ㄎǔぜ肌ǖ那致哉撸炔灰迮拢膊灰岬校髡哦杂⒐致哉咭Τ盅黄仄淇冢崞淦ǎ淹饬鞯陌滓美础ü貉笈谘笏遥匪交鹫街茫∈胀夤鹨砦泄鹨恚∽夤ぜ嘉泄ぜ肌ǎā兜拦庋笏艺鞲Ъ恰废拢
  依靠人民群众,反对外国侵略,是《海国图志》的又一重要思想。魏源通过沿海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事实,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提出了利用民众的力量打击侵略者的主张。他认为,〃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挑选土著之利有三:一曰服水土;二曰熟道路;三曰顾身家。〃并指出:〃广东岸上力作之人与水中渔贩之人,其技勇皆欧罗巴人所不及,若挑练此等人为兵卒可谓一等勇壮之兵。〃(《海国图志》卷一)他还主张裁减水师,以本地人充任,〃取诸沿海渔户枭徒者十之八,取诸水师旧营者十之二,尽裁并水师之虚粮冗粮,以为募养精兵之费。〃(《海国图志》卷二)魏源把抵抗侵略的人民群众称为〃义民〃、〃义兵〃,予以歌颂赞美;而对那些仇视、害怕和污蔑人民为汉奸的投降派的无耻澜言予以坚决驳斥:〃若谓闽粤民兵虽可用,而多通外夷〃,那么〃何以广东之斩夷酋、捐战船者皆义民?两禽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海国图志》卷二)并举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具体事例说:〃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帅,歼夷兵,以款后开网纵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海国图志》卷一)
  《海国图志》还提出了〃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海国图志》卷一)的海防思想。魏源之所以提出与明代郑若曾等人完全相反的海防思想,是因为,清朝所面临的敌手和明代倭寇有很大不同,他们船坚炮利,具有海上作战的优势,清军必须扬长避短,方能制服敌人。所以,魏源提出要采取类似游击战的战术,具体战法是:选择有利地形,扼守内河,坚壁清野,选练精兵,备好火攻,埋伏奇兵,诱敌深入,然后依靠〃兵炮地雷,水陆埋伏〃,狠狠打击侵略者。他认为采取这种战术,就会:〃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海国图志》卷一),必制敌于死地。
  《海国图志》的内容和思想都很丰富,研究成果也很多,这里仅挂一漏万地介绍了它军事方面的主要思想。该书出版后,对洋务派、改良维新派,以及国内当时及其后史学界对世界史地和西北地理、元史等史学研究,对中国海防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改良维新派的启迪。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在国外也引起了重大反响。英国人威妥玛曾将其日本部分译成英文,刊于《中国丛报》第19册,向西方介绍;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也对该书作了选译,供西方研究者参考。它在国外的影响,最大的是日本,他们几经辗转翻刻,传播甚为广泛。中外学者对该书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清张之洞说:〃《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张文襄公全集》卷二○三)日本盐谷世弘称赞《海国图志》是〃名为地志,其实武备大典。〃(《翻刻海国图志序》,《宕阴存稿》卷四)
  当然,《海国图志》也有其局限性。在编撰方面,除《筹海篇》和各部分的叙文和按语,以及《元代北方疆域考》等文字为他精心撰述外,大多是辑录他人著作汇编而成。而且汇编时其中原有的欠缺与错误,也没有作较多的纠正。在思想方面,他主张利用民力反对外国侵略,却又想借此转移斗争目标,企图使〃沿海销无数之械斗。中原收无数之枭匪〃,并称之为〃以毒攻毒〃(《海国图志》卷一)。他主张〃师夷〃,但只限于学习造船制炮和养兵练兵之法;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虽沾沾称许,但却没有改革封建统治制度的意向。尽管如此,《海国图志》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著作。
  《海国图志》出版后,进行了多次翻刻,有道光甲辰年(1844年)古微堂聚珍版五十卷本、道光己酉年(1849年)古微堂重刊六十卷本、咸丰二年(1852年)高邮刊百卷本(以下均为百卷本),同治六年(1867年)陈善圻重刊于郴州本、光绪二年(1879年)魏光焘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光绪六年(1880年)邵阳急当务斋新镌本等十余种版本。

  第八节洋防说略

  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清末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荆州太守。他在为本书写的《跋语》中说:〃予往从军苗疆,考究舆图,于江海、山川、险要稍知涯略。癸未(1883年)冬,服官来鄂,适海疆事起,复佐督帅卞公筹办江防,乃取沿海、沿江形势,详记道里,考校中西各图附载岛屿沙线,分衍为说,并次古今兵防利钝,参以管见而列于篇。〃上述跋语说明了撰写本书的缘起和成书时间,以及编写体例和主要内容。所说〃海疆事起〃,是指法国于1883年12月挑起的中法战争。由此可知,本书是为抵御外国侵略而作。
  《洋防说略》分上、下卷,约4万字。上卷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记述沿海诸省形势、道里、岛屿、沙线等情况。其篇目有:奉天海道、直隶海道、山东海道、江苏海道、浙江海道、福建海道、广东海道、长江道里。
  上卷的特点是对于有的地方不仅记述其地理形势,而且指出其战略地位,亦间有对以往战事的记载,如《长江道里》对福山和君山的记述:〃福山居其南岸,在常熟县北四十里,下有港,曰福山港,可以内达常熟,其山紧临江岸,与狼山南北相值。嘉靖中倭乱,筑堡屯兵,为控御要地。〃〃君山以春申君名,历代为战守要地。山之西北麓悬出于江岸者,曰鹅鼻嘴,对岸曰刘闻沙,系靖江南境,江宽三里三分,江自西北流来,至此折而东北,曲成窄道,又得君山以为形胜,实长江第一关隘也。〃下卷主要内容是阐述沿海设防部署,如在《防海说》中指出:奉天之防,旅顺最要,应派重兵驻守,并于铁山、城隍两岛之间设立水炮台,与登州联络,于牛庄上游酌派数千人扼住内河,再以数千人屯驻山海关,即可内外有恃。下卷篇目有:防海说、防江说、地营图说、润土炮台说、开地隧伏炮说、陆战宜先避敌枪说。以上各篇,《防海说》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其他各篇都较短。
  《洋防说略》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下卷,尤其是集中在《防海说》中。(1)主张建立海、江、陆联合防御体系。作者认为只有海防和江防、陆防相结合,才能万无一失。敌人突破我海防,即沿江而进,我则以江防御敌。若突破江防,我便以陆防御敌,并发挥我陆战的特长,歼敌于陆地。所以,他坚决反对拘泥专守海岸的旧法,提出海军要与陆军〃互相战守〃,〃陆师会同舟师水陆夹击〃,〃守陆地,而以兵轮相辅〃(《防海说》)。(2)提出重点设防的思想。作者认为,中国沿海万有余里,城镇林立,而兵力有限,不能处处设防,只能在要害之地重点设防。〃地之要害,犹人有六尺之躯,护风寒者,只此数处,奉天之旅顺,直隶之天津、北塘,山东之登州,江苏之江阴、龙华镇,浙江之定海,福建之福州、台湾,广东之广州、琼州。要害之处,是宜驻军严备;其余海口边境,可以略为布置,或即责成提镇派兵守御。倘有挫失,于大局究无甚碍。〃(《防海说》)他不仅论述了沿海各省的防守重点,而且论述了沿海七省的防守重点,认为,〃论天下根本,自以直隶为重;因根本而计财赋,江苏一面自不可轻。〃〃海疆七省以直隶、江苏为重。〃(《防海说》)(3)发挥了魏源〃御外洋不如御海口,御海口不如御内河〃的防御思想,进一步提出〃御内河不如御陆地〃。作者通过对敌我双方长短分析,认识到,〃今之所谓敌者,外洋是其所长,海口亦非其所短。魏源之言,曰御外洋不如御海口,御海口不如御内河。予应为之续,曰御内河不如御陆地。故无论团练之乡民,须据陆地以为守。即官军驻重之处,或有战舰而不能必胜,有炮台而偶为所败,亦应设间示弱诱敌登陆,要于险阻而出奇以制之,乃可反败以为胜。〃(《防海说》)(4)提出〃以民卫民〃的防御思想。作者认为,解决官军不足的最好办法是在沿海实行团练之法,官府发给民众军械、火药,按时教练,〃令其家自为守,人自为战。〃(《防海说》)即〃所谓以民卫民〃(《防海说》)。(5)提出不与敌长比高低,而以己长制敌所短。
  作者似乎不赞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认为〃洋夷枪炮准捷,今师彼长,已居其后。我竟以此相角,恐仍为彼可乘。〃提出〃我以枪炮为正,而以长矛为奇。枪炮长矛正以互相为用,特不专恃枪炮以趋其所长者耳。〃(《防海说》)此外,还具体提出了以小制大,地营与地雷、暗坑互相为用,诱敌深入、设伏截击等战法。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作者的防御思想比较注重从实际出发,敢于修正前人的防御思想。
  《洋防说略》成书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刻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现存有此本,前有湘乡杜俞云秋序,后有作者自跋。


  第十二章名将传类

  第一节概述

  名将传是记述历代著名将帅军事生涯的兵书。中国历代名将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业绩辉煌。他们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许多流芳千古的战法,为撰写将帅传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首先为名将立传的是西汉司马迁,他的《史记》中的《孙吴列传》等军事人物列传,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将帅传名篇。司马迁为名将立传,具有发凡起例的作用,以后的各代正史均有名将传记。但是,关于名将传的专书直到宋代才出现。现存最早的名将传专书是宋张预的《百将传》,其传记资料辑自十七部正史,故又称《十七史百将传》。名将传书一出,即受到社会的重视。因为它寓将帅修养和兵法于故事之中,可读性强,适于将士及各阶层人士阅读。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规定将士要〃读《百将传》,熟悉诸将人品、心术、功业,以为借鉴〃。所以继张预之后,又有宋章颖的《南渡十将传》、《六将传》、《四将传》、明何乔新的《续百将传》、黄道周的《广名将传》、清尹于皇的《百将全传》等兵书相继问世。
  名将传类兵书属于传纪类图书的一种,所以,古代书目往往将此类兵书归入史部之传记类。但名将传类兵书与一般传记类图书有所不同,它紧紧围绕军事问题选材,以借鉴名将军事实践经验立意,与此无关者一般略而不录。

  第二节百将传

  《百将传》,宋刻残本称《张氏集注百将传》,元、明刻本又称《十七史百将传》、《正百将传》。张预撰。张预,字公立,北宋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生平不详,只知他注过《孙子》(见《十一家注孙子》),非常推崇孙武。他用数年的工夫,按照《孙子》的思想,选编了《百将传》。他在该书〃进表〃中说:〃观历代史书,上下千余载间将兵者,所以成,所以败,莫不与武之书相符契。〃〃因择古之所谓良将者,得百人,以其传集成一书,分为十卷,以太公为首,而其次皆以年代,题曰:《百将传》。〃(明刻本《十七史百将传序》)本书名将事迹虽采集自五代之前的史书,但并非原封不动地照录原书传记,而是按照一定的选材标准和编纂体例进行重新编辑。其选材标准和体例是:〃凡史辞泛漫而不切于兵者,一删去之;或非兵略可以资人之智虑者,间亦存焉。虽期便于观阅,然亦全其始末。传取数事,先以《孙子兵法》题其后,次以行事合之参校其得失。〃(明刻本《十七史百将传序》)张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者观此不独简而易习,明而易晓,抑亦知孙子之书不为空言,而古之贤将所以成立功名者,岂无法哉。〃(明刻本《十七史百将传序》)
  《百将传》,张预〃进表〃和现存元、明刻本均著录为十卷,但现存宋刻残本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著录为一百卷,可能是以人分卷的缘故。全书辑录自周初太公迄五代刘词(明万历本《正百将传评林》〃词〃作〃嗣〃,《四库总目提要》称〃终于五代刘鄩〃)共一百人,每卷十人。具体卷目如下:
  卷一:周齐太公、吴孙武、越范蠡、齐孙膑、齐田穰苴、魏吴起、秦白起、秦王翦、燕乐毅、赵李牧。
  卷二:赵赵奢、赵廉颇、齐田单、汉张良、汉韩信、汉周亚夫、汉李广、汉卫青、汉霍去病、汉赵充国。
  卷三:汉陈汤、汉冯奉世、汉邓禹、汉寇恂、汉冯异、汉岑彭、汉贾复、汉吴汉、汉耿弇、汉耿恭。
  卷四:汉王霸、汉臧宫、汉祭遵、汉马援、汉班超、汉虞诩、汉皇甫规、汉张奂、汉段纪明、汉皇甫嵩。
  卷五:汉朱隽、魏张辽、魏张郃、魏徐晃、魏李典、魏邓艾、魏司马懿、蜀诸葛亮、蜀关羽、蜀张飞。
  卷六:吴周瑜、吴吕蒙、吴陆逊、吴陆抗、晋羊祜、晋杜预、晋王浚、晋马隆、晋周访、晋陶侃。
  卷七:晋谢玄、燕幕容恪、秦王猛、宋檀道济、宋王镇恶、梁韦睿、梁王僧辨、陈吴明彻、魏崔浩、魏于谨。
  卷八:齐斛律光、周宇文宪、周韦孝宽、隋杨素、隋长孙晟、隋韩擒(韩擒虎)、隋贺若弼、隋史万岁、唐李孝恭、唐尉迟恭。
  卷九:唐李靖、唐李勣、唐苏定方、唐薛仁贵、唐裴行俭、唐唐休璟、唐张仁愿、唐王晙、唐郭元振,唐李嗣业。
  卷十:唐李光弼、唐郭子仪、唐李抱真、唐李晟、唐李愬、唐马燧、唐浑仆踔宜谩⒘毫踵墸ㄎ宕⒅芰醮剩ㄎ宕
  《百将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辑评名将传略的兵书。它记述人物,着重在用兵的谋略和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