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利刃-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用升限 16500米
起飞滑跑距离 450米
着陆滑跑距离 700米
航程 2500千米
限制过载 8G
中国歼…5战斗机 '本章字数:1295 最新更新时间:2009…08…30 11:00:00。0'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设计特点
歼…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喷气战斗机。
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形机头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
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起落架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舱密封式单人座舱,应急时舱盖可抛掉。座椅是可弹射的,可以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
系统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操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动力装置装一台WP…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带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武器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7毫米机炮。备弹量为200发。机上装有光学半自动瞄准具,有两具照相枪。左、右翼下可各挂一颗100~250千克的炸弹。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翼展9。60米
机长11。36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2。6米2
主轮距3。85米
前主轮距3。37米
重量数据
最大起飞重量(带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正常着陆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机内)1170千克
(带副油箱)1834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时
(高度11000米)M0。994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无外挂,加力)16000米
动升限17500米
爬升时间(0~1000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过载8g
最大航程(带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机内燃油)1020公里
续航时间(带副油箱)2小时50分
起飞离地速度235公里/小时
着陆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590米
着陆滑跑距离825米
中国歼…6战斗机 '本章字数:16293 最新更新时间:2009…08…27 10:00:00。0'
也许中国的航空迷都应该记住2005 年:在经历了漫长的47 年征程之后,中国空军装备的歼…6 全面退役。
对于这种仿自古老战机,在我们脑海中有很多不同的记忆??国土防空作战中的彪炳战绩;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全面返修;“歼…6 打遍天下”的政治口号;在歼…6 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强…5太多的因素交错,使得我们在看到歼…6 时往往百味杂陈,而忽略了表象后面的真实。但无论如何,曾经长时间独力支撑大陆天空的歼…6 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谨作此文以兹纪念。
超音速??坎坷的道路
米格…19:无奈而必然的门槛
1953 年 5 月 25 日,美国空军 在首次试飞中成功突破音障。次年 1 月 5 日,苏联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 的直系祖先 SM…9/1 原型机首飞成功。从此,各国空军开始纷纷向超音速时代迈进。而当时的中国空军,主力仍然是朝鲜战争后期换装米格…15比斯。在超音速时代,这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性能已显得落后,即使是进一步改进的米格…17 仍不足以满足空军的需要。特别是在驻台湾的美国第 13 航空队换装 F…100 后,对我夺取闽浙地区的战区制空权构成了极大威胁??1958 年金门炮战期间,其司令托马。穆尔曼就声称:美国部署在台湾的飞机,“如果接到命令,可以用来跟中国共产党的飞机战斗”。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跨入超音速门槛的唯一希望在于苏联。在当时而言,只有苏联能够向我们提供超音速战斗机。因此大陆相关部门一直在关注苏联超音速战斗机的进展:1955 年 3 月,苏联米格…19 才装备部队;1956 年 6 月二机部和四局就计划开展米格…19 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及其发动机的仿制,并且进行了一些生产准备工作。有资料称,由于条件不完全具备,准备工作没有进行下去。从时间上看,大陆这方面的工作抓得相当紧。但“条件不完全具备”一语却令人产生颇多猜测。究竟是国内仿制及引进条件不完全具备,还是国际关系条件方面的影响呢?1956 年是个多事之秋。先是苏共 20 大批判斯大林,然后是中共对苏共批评,中苏裂痕初现。接着是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布达佩斯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有离心倾向的中共是否还能保持“156 项工程”时的热度?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1957 年 7 月,第一批保加利亚、捷克、波兰和罗马尼亚飞行员和技师到位于下诺夫哥罗德附近的塞瓦斯特莱卡训练中心,接受米格…19 改装训练。当年保加利亚即首先装备早期型米格…19S。就时间推测,东欧阵营决定引进米格…19 的时间大约也在 1956 年。但结局的差异却让人看到苏联对曾经是其最重要盟友的中共的态度转变。
时间到了 1957 年,形势再度发生微妙变化。当年夏,赫鲁晓夫遭到党内元老莫洛托夫等人的围攻,为了求得中共的支持,赫鲁晓夫在向中国转让军事技术方面作了重大让步。1957 年 9 月,聂荣臻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转让军工产品制造问题。10 月中苏两国签定协议,由苏联向中国出售米格…19 飞机的制造技术,并提供全套技术资料、样机和部分散装件、成品附件。??请注意,即使当时赫鲁晓夫有求于中共,苏联仍然对中国严加防范。笔者在《同途殊归》中曾提到中国高级代表团访苏时曾要求参观米格…21被拒一事。从时间上看,应当就是这一次。当时苏联的米格…19 生产已接近尾声,各厂即将转产米格…21。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才将米格…19 作为筹码出售给中国,而对于更先进的米格…21 则只字不提。而对于中国而言,只能以“有比没有好”聊以**。
选择米格…19 最大(也是无奈)的好处在于:由于米格…19 的发展已结束,中国可以得到比较成熟且成系列的产品。苏联当时开出的备选清单上包括了米格…19S(昼间战斗型)、米格…19P(全天候截击机/航炮型)和米格…19PM(全天候导弹截击机)。这是米格…19 家族中 3 个主要型别,搭配使用基本上可以满足空军昼间争夺制空权和夜间拦截的需要。按照当时的协议,上述 3 个型号中国均有采购。
选型疑云
但在签署许可生产协议的时候,中国的选择却令人颇为疑惑。我们选择了米格…19P 作为仿制型号,购买了该型飞机和发动机的整套图纸,并定点在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黎明发动机厂生产。
如前所述,1957 年,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我们在 3 年多以后就可以拿到米格…21F…13 的生产许可证。这样,在当时来说,米格…19 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预定的主要作战飞机,而不是象该机在苏联那样只是一个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过渡型号。那么为什么会选择一种全天候航炮截击机作为仿制机型?目前没有公开资料对中国的这一选择作出解释或说明。
从性能上来说,由于米格…19P 装备的 RP…1“祖母绿 1”雷达(后期型改为 RP…5)相当笨重,空战性能比昼间型米格…19S 明显下降??装备同一种雷达的米格…17PF 即使在拆除了 H…37(37?)航炮后仍然比米格…17F 重 252?。米格…19P 为了减重,换装 2 门 HP…2 3航炮,而不是原来的 3 门 HP…30 航炮。既便如此,其性能仍受到严重影响。后来空军要求大量生产米格…19 昼间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就技术水平而言,米格…19P 和米格…19S 并没有什么差别。两型飞机最主要的差异就在于 RP…1/5 截击雷达。但问题是,当时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了米格…17PF,该机装备的雷达就是 RP…1。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装备 RP…1 的米格…19P 实际上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当然,米格…19P 后期型换装 RP…5 之后,该雷达可以用不同的频率进行搜索和跟踪。目前没有更进一步的资料确定当年我们要仿制的是早期型还是后期型,不过从苏联对中国的态度来说,笔者以为早期型的可能性大一些。
事实上,装备苏联第一种空空导弹(K…5M)的米格…19PM 具有更大的技术价值。空空导弹这一先进的空战武器,最早由纳粹德国空军发明,但未见用于实战。对于这种革命性的空战武器及其载机,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加以透彻的分析和了解。而从当时比较急迫的夜间拦截作战来说,使用航炮截击机的难度显然比使用导弹截击机的难度要大得多。
如果就当时的选择来看,米格…19P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最佳的仿制机型。如果要争夺制空权,应该考虑米格…19S;如果要遂行截击作战,应该考虑米格…19PM。但不排除苏联对加装导弹系统的米格…19PM 漫天要价,从而使得我们被迫选择米格…19P 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 1958 年空军的反应来看(要更多的歼击机而非截击机),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代表团在选择具体仿制型号时与空军协调不好;1957 年 5 月空防合并后,中国空军主要定位于防空作战,但没有考虑到未来作战要求的变化(即 1958 年入闽作战)。
此外,很难说当年我们是否曾考虑:在有必要的时候,以米格…19P 为基础对另外两型进行测绘仿制。但东风 102 的出现的确增强了笔者这一想法。若果真如此,选择米格…19P 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该机恰好介于米格…19S 和米格…19PM 之间??如果要仿制米格…19S,只需要修改米格…19P 的前机身;如果要仿制米格…19PM,则只需增加导弹挂点,并仿制 K…5M 以及与 K…5M 搭配的 RP…2U 雷达。在不考虑知识产权问题的情况下,这一策略看起来是合理的。不过问题在于,我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以至于后来走了很多弯路。
K…5M 之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 K…5M。
如前所述,1957 年苏联已经可以对外提供米格…19PM 及 K…5M 导弹。这说明,苏联的第一种空空导弹系统已经实用化。对于我方的技术人员来说,最晚在 1957 年苏联向我们提供销售清单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应该进一步考虑到的是,美国人在干什么?他们的空空导弹系统是否已经投入使用并可能提供给台湾空军?即使暂时无法获取相关情报,至少应该向空军/海航通报这种空战利器的进展并考虑相应的对抗措施。
然而一个沉重的事实是:1958 年 9。24 空战之前,我驻闽浙前线的航空兵部队对空空导弹一无所知,更不用提研究对抗措施了。结果 9。24 温州空战中,海航 2 师 5 团飞行员王自重被台湾空军李叔元分队以美制 AIM…9B 导弹击落牺牲。此后,我空军和海航部队才开始针对空空导弹的特点研究对抗措施。
1958 年 10 月一机部航空工业总局下达了仿制 K…5M 空空导弹的任务。从时间上判断,9。24 空战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一决定,并很可能促成了我方改变决定,对 K…5M 进行许可生产(而非测绘仿制)。因为 1959 年 11 月,进口的 K…5M 导弹才装备空军,当年 12 月完成发射训练任务。此前我们没有实物可供测绘仿制。如果要在 1958 年开始仿制 K…5M,其技术资料只能由苏联提供。
仿制的 K…5M 被命名为“霹雳…1 号”空空导弹,此后大陆空空导弹均以“霹雳”命名。“霹雳…1 号”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航空工业总局总负责,331 厂为主要承制厂和总设计师单位,朱传千任总设计师。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后,1960 年 3 月,第一枚“霹雳…1 号”仿制成功。当年 8 月 13 日,“霹雳…1 号”进行靶场试验,连续发射 4 枚均失的。经过改进后,中央军委决定从 1962 年 10 月恢复“霹雳…1 号”的仿制生产。1963 年,“霹雳…1 号”靶场试验合格。1964 年国务院特种武器委员会批准“霹雳…1 号”空空导弹正式定型投产。
“霹雳…1 号”采用雷达波束制导体制,对载机动作要求严格,性能难以满足空战要求,于 1974 年停产,被“霹雳…2 号”取代。值得一提的是,“霹雳…2 号”仿自和米格…21 同时引进的 K…13 红外制导导弹,而该弹正是在王自重以生命换来的 AIM…9B 导弹残骸基础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