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求道 作者:簌簌花微雨(晋江vip2014-11-06完结)-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心中有所期望,寥寥几个时辰都觉得有些难耐,钱章侯笑道:“初阳时而洒脱,时而温婉,时而激烈,时而急性,倒不知何时才是真正的初阳呢?”
  “草木尚有高低阴阳之好,人何以不能有多面不同呢?”初阳倒也习惯了和章侯斗嘴。
  “初阳此言谬也,一草一木都固守己好,何以群木而喻一人呢?”维城也不独善其身,加入战团。
  “维城与章侯可是要联手奚落于我?”初阳跺跺脚,假装生气的模样落在旁人眼中有说不出的娇俏可人。
  天色渐渐暗下来,小狐也悠悠醒转。初阳无心于晚膳只是草草了事,急于一睹维城章侯描述的山阴灯景。
  张家掌灯时节,三人已经到了府门,维城吩咐家仆备好车马于西门相候后才欣欣然引路往城中最热闹处去。
  初阳不禁好奇地问道:“观灯何用车马?莫道还须远行?”张维城二人但笑不语,只说是到时才知分晓。
  一路行来,所见人家无不灯无不棚,灯形无不奇思妙想,灯棚无不复迭堆垛。有双狮戏耍灯,有目连救母灯,有和合二仙灯,有荷花映日灯,有鲤鱼化龙灯,有并蒂牡丹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止民间独乐,官家也多有灯棚助兴,更有山阴治下闾里共约于山阴赛灯,如此一来始成山阴之盛名。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灯海人海,远远望去灯火辉煌,星河失色。小狐东张西望,似乎犹嫌双目不足,恨不得自身多生几目才够用。
  初阳随着张钱二人也不知身在何处,只知无处无灯无处无人,猛然看见城门方知已远离城中。心中纳闷,初阳目视二人望能解惑。章侯不开言只遥指东南方示意初阳眺望远山。不望不知,一望瞠目,远方有三、四处山中火光烁烁,有如无数繁星跌落凡尘,明明暗暗跳跃不定,分外摄人心魄。
  见初阳一时呆滞,维城笑道:“龙山为吾家放灯之所,塔山乃是朱家所在,另有两处是城中数十富家出资共为。且上车马慢慢行将前去细细赏看。”至此初阳方醒悟,备下车马所为何事,再看路上东南向络绎不绝的人流车马想来也是同好。
  龙山并不甚远,骏马小跑不消盏茶时分三人就已立于山下。近前观看,其势更甚,山虽不高,然灯群层层叠叠直上山顶,无处无灯。山中树木纤毫毕现,比之白昼别有风姿。张府虽有庄户仆众于此照看,但并不禁人入山观赏。
  循着石阶,三人也来至山顶,灯景由上而下又是不同。若以山顶小亭为花中娇蕊,山灯为花边花瓣,则龙山就如是浮于夜空盛开的火莲,初阳心中除了叹服更无其它言辞,忍不住说:“始作俑者何人?亦可谓大才矣。只不过若有灯烛倾覆而未及扑灭,岂不是顿成山火,祸延众人?”
  此问一出,章侯想必对此也多有不知,于是也转向维城以待其详解。张维城笑了笑说:“放灯之由来倒也不甚久远,乃是吾叔祖偶尔戏之,不成想所见者皆以为佳,因而袭承下来,至今已有数十载了。关于这山火嘛,初阳章侯先查看此山植树,是否有人识得?”
  钱章侯瞧了几眼就摇头示意不知,倒是初阳细细查看后笑道:“原来是龙睛树,怪道不怕火焰腾出。此法甚好,不过我以为必先是张府农户提出龙睛树辟火之功用吧。”
  “哦?初阳何出此言?”章侯倒是紧问不舍。
  初阳白了他一眼,笑问道:“二位公子恐怕以前只知龙睛果之味,不知龙睛树为何物吧?”
  章侯尴尬地笑了笑,也不反驳。张维城倒不闪不避,直接回道:“初阳此言正是,今世之儒五谷不分果木不辨者甚众。我若不是因参与放灯事宜也确是不知龙睛树为何物。”
  也不多在此话题上纠缠,三人于山顶回望山阴城,则如火笼四野,熊熊有色,煜煜生辉,又让人再生喟叹:“天地之威,自是莫可匹敌。一人生于天地,常自以为渺小,然众人齐心合力之所为,亦可一撼天地。”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正是此次出游的最好写照。三人一狐皆是心满意足,回到张府已近子时。本以为府中人多已安寝,不知何故却见仆从往来,面上多有不豫之色。维城心中一惊,急询一婢女方知祖母旧病复发,正延请山阴名医救治。
  张维城心中疑惑,一面另外安排下人带初阳二人下去安顿,还歉然道:“家中老人多病,正要前往一探不能多陪,还请见谅。”一面却又问婢女道:“祖母向来保重,喜怒不轻易动颜色,何以今日情绪激荡至此田地?”
  婢女还未回答,却听得初阳道:“吾家世传医术,初阳虽惫懒但也习得几分。莫如就此前往拜见令祖母,若有效力之处岂不大佳?”
  章侯闻言,也说道:“正是,正是。我也一同前往,一是拜见老夫人二是一睹初阳施扁鹊之术。”
  迟疑了一阵,张维城暗想祖母也曾得不少名医诊治,都只是治标不得治本,也许初阳真能别辟蹊径将祖母病痛一治而愈。思及此处,维城点头带着二人往内宅而去。
  路上,张维城只大略道:“祖母五旬后,始得此怪病,百治不愈,至今已有十数载了。若逢情绪变动则发,发则心悸不安,怒气盈胸,夜寐不安,食少口苦,喜怒不定。家中为此已请得名医无数,皆言是人近暮年,阴阳失调,用方多是增减二仙汤,但效用不著。故此祖母也不敢轻易动以颜色,待下宽和,想来已有数年未发,不知今日何事以至于这般。”初阳细细听其述说,心中也大约对病情有了粗略的勾画。
  想是婢女先行通传,三人入内时,并无张府年轻女子在列。只见一老妇人斜靠榻上,一老妇人坐在塌旁轻声抚慰,另有数位中年妇人愁容满面围立塌前。听得脚步声,众人抬眼望来,三人亦望见场中诸人,一时间心中各有惊喜不同。
  张维城虽是心忧祖母病情,但仍拜上塌前道:“怪得祖母情思妄动,原是姑祖母前来。不知姑祖母几时到此,维城未往亲迎实是失礼。”
  “许久未见,昔时宁馨儿今已是张家芝兰玉树了。有此佳儿,张家大幸。”老妇人起身扶起维城,转身又笑道:“人生何处不相逢,初阳未肯与我同归,今日却于此相见,真是极有意思。”一言既出,满室皆惊。

  ☆、第31章救治修

  众人疑惑;初阳却在暗笑自己身处秋园却未曾真正留心秋家是否富贵,现在想来西湖就近能为一大园圃而无人搅扰,用物虽简单但绝对不简陋等等;秋家二老怎可是升斗小民。不过此事与己又有何干;初阳交人以心性而非钱财,秋家二老更是如此。思及此处,初阳盈盈上前拜见,并笑道:“婆婆;莫不是秋翁恐我置海棠不顾,而至二老追蹑?”
  “初阳惯是这般俏皮,不过今日你我皆是客,还是先去见过主人家吧。婆婆还等着见识初阳的医术呢。”秋婆婆与初阳相处多时;对其口吻亦是分外情切。
  “正是,待我诊治后再与婆婆叙话。”初阳言毕转身与榻上老妇人施礼并欲把脉望色。却不成想,老太太怒气勃发,背身不与初阳接言并直斥道:“如今张家莫不是随便一人就敢上门卖弄口舌,轻言岐黄吗?我不需此人,快将其轰了出去。”
  张维城闻言面上尴尬至极,不知如何是好。秋婆婆则上前低声劝说,旁边伺立的张家子媳辈更不敢出声。
  “老夫人所言谬矣。初阳与维城章侯为友,与秋家二老为伴怎就是随意之人?况夫人病难,众人束手,就是与我一试,又能如何?若能侥幸,岂不是阖府皆喜?若是不能,也于你分毫无损。”初阳倒是不在意老太太的态度朗声说道。
  不是众人劝解之效,还是初阳话语之功,老太太终是不情不愿地转身过来,让初阳掌脉把息。初阳倒也不急不躁,凝神定气细细将脉息,舌苔,脸色查了一遍。
  检查完毕,众人都以目询问,初阳也不出声,闭目思索良久。暗暗断定此症为五行生克制化乖乱所致,病本在肝。肝主血,体阴而用阳。五旬之后,精血衰少,阴虚导致阳亢。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是典型的肝(木)气横逆,乘土(脾)侮金(肺)病例。肝、脾、肺三脏俱病,日久波及心肾。
  心中了然,初阳出针以凉泻法刺穴,以水气息安抚,不多时张家老太太气息即已安稳,缓缓有安睡之意。见老人此状,人皆安心,秋婆婆年岁已高更是不堪支撑,只叮嘱初阳再斟酌用药就先行离去了。
  唤婢女近前看护,初阳示意噤声后起身出至外间。章侯一直不敢出声,此时方喜道:“原来初阳于岐黄之术上有如此造诣。维城须得谢我,若不是我强拉初阳来此老夫人也不能得良医。初阳,我与你同来真是与有荣焉。”
  维城被章侯的胡言乱语弄得啼笑皆非,索性不予理会只问道:“初阳,不知是否需出药方?若有该当如何才好?”
  细细考量了一番,初阳拟滋肾阴以柔肝之体,泻心火以抑肝之用,扶中土而复生克制化之常而出一方:柴胡、丹皮、栀子(炒黑)各拾克,生地、白芍、当归、山萸肉、白术、茯苓、生熟枣仁、生龙牡各叁拾克,炙草、煨姜各拾克,叁剂。
  “此药叁剂每日壹剂,另外每日早晚我再与老夫人施金针之术,应是妥当了。”初阳将药方递于维城说道。
  亲手誊抄药方后,维城一面着人即往药店抓药,另外还使人去与祖父父辈处报安以免挂怀。方欲礼谢初阳,却见其又复伏案疾书。不多时书成,初阳从伺者索一信函,收口后题上收信名址。
  章侯急性,好奇初阳所为,一直在旁窥视,当见得收信人名讳时不觉低声惊叫了一声。维城见其所为心中也不免有些诧异,待得接过书信才知原委,不觉问道:“杨神医其名在外久矣,家中也曾专人延请,然被其以不喜离家拒之。家祖母以为其故意拿捏推脱,故此也不肯前往就医,初阳倒与他交好?”
  初阳点点头,说道:“杨老不离其乡里,缘故深切,倒不是有意拿腔拿调。此次去信我一是将药方与之斟酌,二是三日后滋养之药还需其验看,所以维城立即着人快马来回以免误事。”
  听得此言,维城还有何异议,又着人选良马行事,并吩咐须得两日内归还。
  一切处理得当,张府慢慢又归于平静,次日老太太醒转进食已是大为好转,初阳更是被礼敬有加,倒是让她颇为不适。
  秋婆婆在一旁与初阳相处时的闲适默契,让张老太太十分羡慕,居然说初阳待人有偏颇。不得已初阳只得也以婆婆相称。老太太与初阳往来密切,见者无不笑称三人为忘年之交。只有维城母似乎对初阳有不满之处,言谈间不冷不热,只是初阳不知其因也并不以为意。
  初阳其实对张婆婆发病之因颇多不解,私下道:窃以为亲族相见罢了何以大喜大悲?维城隐约告知:几年前秋翁与祖父因折花赏瓶一事起嫌隙,一怒之下秋翁已有数年不登门了。此言一出,初阳方才醒悟:以秋翁之爱花成癖,折花自是不可轻恕之罪;张老太太数年不见姑姐,莫怪道要情绪难抑了。
  杨济时回信未及两日便已到初阳手中,信中对药方并无增减,且对此方赞赏有加,只是提醒说三剂药方后早服六味丸,晚服归脾丸最为妥当。信中还有芸娘寄语若干,希冀初阳日后再去一聚。随信还带来了芸娘手制鲜花香露,小狐见之喜不自胜,章侯更是以为罕物常与小狐争食,维城虽较为稳重但也赞不绝口。
  三剂药下,张老夫人已是神清气爽,最后一次施针后初阳嘱咐道:“大喜大悲固然不当,但无喜无悲也非人情,恰如其分才好,过分压抑反而可能后果更为严重。平时不需过度依赖药丸,六味丸与归脾丸服满一月便不需再用,无事多于庭院乡间行动更佳。”
  秋婆婆也笑附和道:“初阳此言甚是,我当年于府中万事有人为却百般难熬,如今于园中事事亲为倒是身心舒坦。”
  初阳点头称是,正好章侯与维城进来探望,也被留下陪坐。老少几人谈笑间,章侯说起归家一事,询问初阳是否同行。秋婆婆自是不许,直言初阳将与自己归家。章侯正要分辨,维城笑着岔开话题道:“随园先生年前曾数次提起初阳,却不知初阳几时能往集贤书院一行呢?”
  初阳想了想答道:“就如当日所言,随园先生有意来召便是,维城莫不是未知秋园之所在?”秋婆婆也故作愠色道:“维城不是不知所在,只怕是不想登门吧?”
  章侯在一旁插嘴道:“秋园之胜,余杭尽知,只不过秋翁爱花严厉多有畏惧罢了。”秋婆婆笑道:“爱花之人必喜人赏花,若是不随意攀折损伤,只管随意往来。维城章侯若要前来,不嫌饭食粗糙简陋即可。”章侯闻言大喜,转身对维城说:“年后春色,尽邀同好一往秋园如何?随园先生也必是欢喜。”
  一时间,满座尽欢,不多时午时已近,老夫人留众人用饭。章侯用毕即辞去归家,临走之时犹自叮嘱初阳归去余杭往钱府一游。
  秋翁与维城祖父想是心结已解情意更甚,更因得晓海棠复生心中无所牵挂舒畅无比,故此自章侯告辞后又停留了两日方才携秋婆婆与初阳径归余杭。
  秋园中寂寂无人,只有花木犹自生息。初阳想来自己还是有些辜负秋翁所托,擅自离去游玩许久,幸亏秋府应是有雇人就近照看,不然归来之时见花木折损又该当如何。小狐回到熟识的园中,潜去不知何处玩耍,初阳也不喝止。
  秋翁归来的第一要务自然是探看海棠,当见到其果真复生就如一孩童般快活啸叫;接着便是巡视全园,一草一木必得亲见无恙方能安心。婆婆与之携手至老,见此自是不以为怪,只管笑笑与初阳整理衣物被褥。平平淡淡间不知为何别有一种温情流动,秋翁偶于窗外经过必凝目回视老妻,二人不着一言便已知彼此心意。
  初阳见过杨氏夫妇生死病苦不离不弃的刻骨之情,如今又见秋氏夫妇舍弃荣华甘于淡然的相依之情,心中的异样又开始有点蠢动。甩甩头,运转青冥决,将奇怪的感觉驱逐开来,初阳又开始笑着陪婆婆收拾草堂中的杂物。
  年后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