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A集团军群司令部并不把这种情况着得那么严重,但是为了能够在尔后向南方的进攻中取得充分的行动自由,首先在法国北部进行决战以便尽快胜利地结束那里的战斗,似乎是很可取的方案。因此,A集团军群首次认为,根据现在的形势,有必要沿贝顿-圣奥梅尔-格拉夫林一线再次使用机动部队。有各种理由可以设想,A集团军群的想法很快地报告了希特勒。他的副官施蒙特上校与A集团军群作战部的冯·特雷斯科夫中校既是亲戚又是密友,彼此经常用电话联系,因而也就缩短了通常通过官方渠道交流情况的过程。还有什么能比通过这种非官方渠道获得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新命令更为简便呢?A集团军群五月二十六日的战争日志有下述重要记载:“这些讨论最终使元首准许冯·克莱斯特集群向东前进。”希特勒的决定也许还得到下述战况报告的加强。报告说,无论在面临着有组织而完整的敌军战线的B集团军群北翼,还是在阿拉斯以东第四集团军的右翼,德军的进攻实际上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还有一份报告说,在此期间有六艘满载着撤退部队的大型运输船离开了敦刻尔克。
十三时三十分,勃劳希契将军受到希特勒的召见。一小时后,他兴致勃勃地返回陆军总部说:元首虽然仍有某些保留意见,但他终于下令向敦刻尔克前进,以阻止敌军从那里撤退。最高统帅部已经用电话将这些指示通知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
这样,陆军总部就在十五时三十分下令装甲部队再次投入战斗。A集团军群接到命令,要将它的装甲部队推进到离敦刻尔克相当近的地方,以便炮击公路和铁路上的车站,防止敌军运输船在夜暗的掩护下撤走部队。同时,A集团军群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向东推进,以包围敦刻尔克港。步兵部队要向敦刻尔克南面前进,使巴耶尔-卡塞尔-贝尔格公路受到有效的炮火封锁。A集团军群的二至三个装甲师在必要的机械化部队支援下,将在巴耶尔和阿尔芒蒂埃尔之间进攻,以便同从东向伊普雷进攻的B集团军群会合。A集团军群的另外两个装甲师则将从拉巴塞以南地域经过塞克兰向图尔内前进。这支进攻部队将切断仍在里尔以南地区坚持战斗的敌军,并同图尔内以西的B集团军群建立联系。B集团军群则将根据其总的进攻计划继续前进。
最后,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然而,在机动部队准备好向前推进,进攻敦刻尔克和卡塞尔周围的高地之前,已经又过了十六个小时。一些机动部队正在休息,另一些则在进行修理和保养工作,或者在进行重新编组;而在这些部队准备好开拔之前,还必须起草一些新命令,制定一些新目标。
总的来看,德军在五月二十六日的进攻并非很有效。在第四集团军右翼,第八军的部分部队已突入布夏安,在布夏安镇两侧扩大了桥头堡。在B集团军群地段,第十八集团军以及第六集团军的翼侧部队没有取得预期中的很大进展。他们的攻势逐步减弱,而敌人的抵抗仍很顽强。不过,德军最终还是抵达了登特格姆-默尔贝凯-艾斯格姆一线。第四军是唯一真正取得进展的部队,它在傍晚时抵达了齐勒贝克和科明之间的伊泽尔运河,并且已向达迪泽勒一帕申德勒地域赶了一半路程。根据这种情况,第六集团军司令冯·赖歇瑙将军决定封锁里尔要塞地区的北面和东面,并使英军在克默尔两侧直至雷姆森林陷入钳形攻击,同时使用右翼击败在鲁莱尔斯的敌军。他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制服比军,与正在向克默尔推进的冯·克莱斯特集群取得联系,同时尽快在里尔以北封住包围圈。他还将进攻重点完全放在第十一军和第四军方向上。
夺取敦刻尔克
五月二十七日凌晨,从格拉夫林至卡尔万的德军部队〔A集团军群〕终于再次进攻,向东北方向运动。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直至中午,这些部队仅在杜埃地区取得了缓慢进展,但在贝顿附近前进得较快。在巴耶尔与海滨之间似乎进展更快。”第六集团军在伊普雷方向上显然也取得了进展。敌军的抵抗正在逐步瓦解,不过这是个缓慢的过程。不应忘记敌军有四个集团军被包围在佛兰德地区内,他们已弹尽粮绝,但除了坚持战斗别无他法,尽管这显然也长久不了。
可以肯定,五月二十七日的战斗十分清楚地表明,英军力图尽可能长时间地坚守每一处阵地。一切都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其东、西翼侧的完整,以便使部队能大规模地沿里尔-阿尔芒蒂埃尔-巴耶尔-贝尔格公路向加来海峡沿岸港口撤退,并从那里乘船离开。
第四集团军在当天傍晚向A集团军群所作的战况报告中说,已抵达梅维尔-埃克-卡塞尔-韦斯特莱德林格姆-博勒泽尔-格拉夫林一线的冯·克莱斯特集群,与正在利用德军旧野战工事、并得到配置在阿兹布鲁克和卡塞尔以东山坡上的炮兵支援进行顽强抵抗的优势敌军发生了接触。凑巧,那里的地形条件又不允许充分使用装甲部队。
在实施进攻的各军二十七日所作的战争日志中,特别是在装甲军这一天的战争日志中,都记录下由于各装甲师两天内被迫休息,作战行动正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进攻部队试图渡过现在有敌军顽强防守的拉巴塞运河,遭到了严重伤亡。与此同时,敌人正在加紧部队登船工作,将他们运回英国。这天下午晚些时候,第四集团军司令部要求A集团军群派遣第二航空队轰炸奥斯坦德和加来海峡沿岸其他港口,阻止敌军继续撤退。A集团军群的作战处长布卢门特里特上校答复说,戈林元帅已经命令德国空军攻击敦刻尔克,阻止敌军继续撤退。
第四集团军参谋长布伦内克将军曾对仍由敌军占领着的加来海峡沿岸港口的情景作了如下描述:“大型舰船迅速驶靠码头,跳板一搭上岸,人们就蜂拥而上。所有的物资和装备都丢光了。”他毫不掩饰地对A集团军群的作战处长说,但愿我们不会再与这些一旦得到休整并再次充分装备的军队交战。几小时后,布伦内克将军又报告说,敌人的撤退仍在加速进行,并再次提议尽一切可能阻止或至少干扰敌人的撤退行动;比如可以使用低弹道武器。午夜过后不久,第四集团军司令向冯·克莱斯特将军报告,用来炮击敦刻尔克的炮兵部队将于二十二时到达。它正在加速前进。在此期间,敌军已在索姆河战线发起了一两次反冲击,以减轻德军对现已进入高潮的“发电机”作战行动的压力。
五月二十七日,B集团军群成功地突贯了敌军在蒂尔特以南的防御阵地,从而破坏了在那里作战的比利时部队的完整性。这是对比军的最后一击。它导致比利时陆军投降〔降书于五月二十八日十时签署〕。然而,德军从西面和东面的进攻仍只取得了十分缓慢的进展。对敦刻尔克的包围圈只是在逐步缩小,但还不足以制止敌军继续撤走部队,敌军正在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来支援这一后撤行动。事实上,直至六月四日九时四十分,第十八集团军的第十军才报告说,经过九天的艰苦作战已经夺取了这个港口。冯·包克将军和哈尔德将军都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已经夺取了此城和海滨!”——只是还必须遗憾地补充一句:“英国和法国部队都走了。”
问题显然是,为什么德军没能更迅速地夺取这个目标?下述种种考虑也许有助于提供一个答案。首先,在德国装甲部队停止进攻期间,盟军充分利用了这个喘息时机,从中取得了各种可能的好处。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盟军在这段宝贵时间里巩固了他们在西部、特别是在东部的防御阵地。在加来海峡沿岸战线,这段喘息时间足以使盟军重新组织兵力和建立一条有效的防线。顺便提一句,英国人很明白他们在东部的阵地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必须随时准备应付比利时陆军瓦解的情况。可以肯定,当戈特勋爵将他一直留作预备队的两个师〔第五师和第五十师〕投入伊普雷以南作战,以支援他与比军连接的战线时,他确实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这样做,他才使盟军的大多数部队有可能通过一条狭窄的走廊撤退到敦刻尔克港。而且,还必须强调,盟军部队作战很英勇,他们确实继承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给德军留下深刻印象的传统。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是盟军勇敢地保卫了布洛涅和加来。这迟滞了德国第十九军对敦刻尔克的进攻好几个小时,而这几个小时是很关键的。
但归根结蒂,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德军自已犯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造成了最后的结局。首先,德军错误地将佛兰德地区看作是一个次要的战场,过早地转移了进攻重点:事实上,德军很晚才认识到佛兰德地区的战略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几乎到最后德军才弄清这个地区内到底有多少敌军。德军当时估计只有大约十万人。五月二十七日以后,德军较高级的司令部都越来越将注意力放在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各项任务上,因而没有多少时间来考虑敦刻尔克。
总之,伦斯德在战后〔谈到敦刻尔克时〕强调的作战原则,“先结束一个作战行动,然后再开始考虑下一作战行动”,在当时未曾得到充分的重视。结果,德军没有以足够的力量和决心来实施佛兰德之战。
而且,在向加来海峡沿岸实施突贯后,将第四集团军置于B集团军群指挥之下也许更切合实际一些。而这正是勃劳希契所希望、却为希特勒所反对的。如果那样部署,A集团军群就可以守在索姆河一线可攻可退,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将注意力转向南面,并且有七十一个师显然过于疲劳。如果所有对佛兰德地区作战的部队都由冯·包克将军指挥,那么德军夺取敦刻尔克城和港口也许会更快、更容易。要是真这样做,还可能避免因两个集团军群挤在一个狭窄的通道中前进而造成的某些混乱。而且,德军没有使用上加强的一翼〔冯·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实施外线包围来首先从北面封住包围圈——敦刻尔克就紧挨着这个开着的网口,却逐步从南面〔里尔附近〕调动部队,这肯定也是一个错误。另一方面,德军最初的那股锐气可能已有所减弱。在经过不间断的激烈战斗和强行军之后,他们开始感到有必要进行休整。他们过早地将注意力放在下一步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上,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专心致志实施敦刻尔克的作战行动,各有关单位也不愿将所有兵力兵器都投入战斗。尤其是第十六军和第十九军更是如此。在战斗进入高潮之前,机动部队早已抽调。最后,德国武装部队的统帅们都过高地估计了德国空军的能力和效力。德国空军部队威力的限度第一次明显地暴露出来,他们“战无不胜”的神话也破产了。
德国空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⑴ 从五月十日起连续不断地执行各种任务;
⑵ 所赋予的任务太突然以致并非所有现有的部队都能迅即投入战斗;
⑶ 战略空军部队轰炸定点目标有困难;
⑷ 战术空军部队的补给提供得不很顺当;
⑸ 尤其是,气象条件妨碍空军作战〔有两天半的时间气象条件不宜于飞机起飞〕;
⑹ 战略空军部队从佛兰德地区撤得太快;
⑺ 英军的顽强抵抗;
⑻ 可能使敌人在物质上蒙受重大损失,但不可能使其在人力上蒙受惨重损失〔对海滩的轰炸战果甚小〕。
德国军事统帅们犯下的错误——肯定不止是那著名的“停止前进”的命令——正如我们所概述的,连同盟军所进行的顽强战斗,才是德军“黄色”作战方案为什么没有达到战术目标的真正原因。英国远征军的大多数部队虽然丢弃了装备,但都能安然无恙地返回在不列颠群岛的基地;而德国陆军却由于没能赢得一场歼灭战,只得以一次“平常的胜利”来安慰自已。
然而,如果假设德国所取得的胜利是一场“全胜”,则英国可能会准备签署和约,而德国没有取得这样的胜利,因而也就失去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过,说这几乎已经到了胜利在握而又丢失的程度,那也未免言过其实。事实上,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即使德国陆军在佛兰德打赢了一场歼灭战,丘吉尔政府仍会全力战斗下去。因此,我们决不能把敦刻尔克之战过分戏剧化,或者夸大其对尔后战争进程的影响。
展望
德军各师尽可能迅速地进行了重新编组,并在六月五日作好了实施“红色”作战方案的准备。“红色”作战方案的目标是消灭“在法国残留的所有盟军部队”。作战行动计划分三个阶段连续实施。德军将朝东南方向从兰斯两侧、巴黎与阿尔贡之间实施进攻;消灭在巴黎一贝尔福一梅斯地区的法国军队。并通过结合实施正面进攻与迂回包围进攻,摧毁马其诺防线上的阵地。
在即将到来的法国战役的第一阶段,德军将首先通过快速的向心进攻将伤亡惨重并已基本丧失斗志的敌军赶回南方和西南方,尔后再将其推回东面的防线。六月十四日,德军未经战斗占领了巴黎。迄今为止一直在德军南翼待机未动的C集团军群〔冯·李勃将军指挥〕也参加了战斗。在很短时间内,其第一集团军和第七军突破了人们认为是坚不可摧的筑垒线。六月十日,意大利在它的轴心国伙伴所取得的军事成就的鼓舞下站到德国一方参战,并在阿尔卑斯山区发动进攻,但却遭到了失败。
然而,由于德军的进攻,法国的形势迅速恶化,在几天之内就显得毫无希望了。六月十七日组成的贝当政府,除了投降以外没有别的选择。降书是一九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在贡比涅森林签署的。德国就在这样一次史无前例而又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决定性地打败了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顽强抗击它的勇敢的敌人。
希特勒现在成了西欧和中欧较大部分的主宰人物。很自然,在这个伟大的胜利时刻,德国人民大大增强了自信心。潜在的危险在于,很少有人此时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