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逆天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起点vip2013-01-26完结)-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孙权和鲁肃对视一眼,不觉相视大笑了起来。
    “哼,你们就是看不起女儿家,我迟早会证明给你们看的。”孙尚香怒气冲冲瞪了孙权和鲁肃一眼,转身就要走。
    “好啦,小妹,哥哥给你闹着玩的,你要真想帮我,哥哥倒是可以给你一个任务,只是不知道你敢不敢去。”孙权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鲁肃,淡淡的笑道。
    “有何不敢,哥哥尽管吩咐便是。”孙尚香一心想着出力,倒也没反应过来,孙权这是激将法。
    孙权点了点头,道:“如今前方战事吃紧,为兄准备派子敬先生出使荆州,请求援军,但为兄又抽不出人选护卫,担心路上有失,小妹可愿意护送子敬先生出使?”
    “好啊,我早就想去荆州了,就这么办。”孙尚香刚才几乎说漏嘴了,她确实早就想去荆州,看看自己的侄儿和嫂子,只是她心中明白,二哥孙权并不喜欢嫂子和侄儿,所以为了不伤二哥的心,她也只能把这心事,藏在心底。
    “那就这么定了,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午后就出发。”孙权点了点头,孙尚香自是开怀而去。
    “子敬兄,曹操此次来势汹汹,只怕真是来意不善,出使荆州,寻求援兵一事,势在必行,吾让小妹随行,汝可知其中之意?”孙权托着鲁肃的一手,显得郑重的说道。
    “主公放心,肃定当全力以赴,为主公请来援军。”鲁肃点了点头,肃然回道,孙权话中之意,他自是明白的,为了能够争取诸葛亮的援军,显然主公是不惜下嫁小妹给诸葛亮,结成联姻关系,以此来巩固双方的结盟关系。
    (谢谢大家的支持,本书肯定会写下去的,不敢说写几百万字,但百万字那是肯定的……唉,写书真心不容易,为了写这本书,已经后院起火了,老婆极力反对偶写书的,苦逼的小虾啊。。。。。。)

第二百三十章 法正出使
    第二百三十章法正出使
    江东的鲁肃,奉命出使江陵的时候,益州治所成都州牧府内,也正在围绕着,关于是否要派使者,结好诸葛亮而陷入一片争议之中。
    益州牧刘璋字季玉,其父刘焉本是汉室宗亲,灵帝末年官居太常,汉末黄巾之乱后,刘焉眼见汉室多灾多难,遂向灵帝建议:“天下动乱,皆因各部刺史权小威轻,又用人不当,导致百姓人心背离朝廷,为今之计,当置州牧,选廉洁名重的大臣担任。”
    当初刘焉这个建议,看似出自公心,实际不过为了个人自己的利益罢了,州牧身兼军政大权,掌管一州军事,自古都说有兵就有权,这州牧掌握了军权,不但不利于中央集权,反而加剧了地方割据。
    而刘焉起初之意,是想远离朝廷,谋取交州牧一职,坐看天下风云变幻的,但其好友官居侍中的广汉人董扶,却私下告诉他:“京都洛阳,不久将有大变,根据天象显示,益州地区将会出现新皇帝。”
    得知这个秘闻,刘焉再结合当初汉高祖,从益州崛起,占据关中,问鼎中原,开创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刘焉顿时异想天开,改变主意,把要去前往交州的念头丢弃,改而某图益州牧一职。
    当时的刘焉,在朝中素有名望,以至于刘焉前往益州上任时,朝中不少士大夫,纷纷去官,跟随刘焉入蜀,其中的代表就是侍中董扶和太仓令赵韪,要知道这二人当时在朝中,都是位列九卿这样的高官,由此足可说明刘焉往昔的威势。
    刘焉从汉灵帝中平五年冬(185年),进入成都,掌管益州,父子两代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其子刘璋,虽然缺乏进取之心,但却也是个仁厚之人,因此汉末这几十年中原的动乱,一直没有对益州产生太大的影响。
    相反益州因为偏安的原因,这几十年人口增长迅速,钱粮满仓,堆积如山,更有大军七八万,又有名将张任统军,若不是刘璋为人过于懦弱,以益州的实力,何至于连汉中张鲁都战胜不了。
    身穿蜀锦披风的刘璋,头戴白玉冠,剑眉阔脸,虽然相貌俊秀,但他脸上那油光满面的白皙皮肤,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身子骨。
    此刻面对满堂文武将官,分成了两派争吵着,一派主张领军抗敌,这派人主要是以张任为首的武将。
    另一派人主张寻求援军,抵抗夏侯渊和张鲁的联军,这一派人自是以张松为首。
    不管是张任还是张松,都是属于本地派,两人在蜀郡之中,各自的实力也都不容忽视,张任掌军,负责城卫军系统,掌握外城两万兵马,但由于张任起于贫寒,所以在地方上并没有势力,完全是靠着刘璋父子的信任和扶持,方才成为军中实权人物。
    但别驾张松就完全不同,他手中虽然没有军权,但却是文官之首,而且张松家族,属于蜀郡望族,家族势力在益州,可谓盘根错节,掌握着无数官员的命脉,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尤其是自从跟诸葛亮搭上线后,张松一改往日的清高持重,在蜀郡治所成都,广结人脉,散尽家财,只为树立名望。
    以前一直被刘璋边沿化的法正孟达二人,对于自己不获重任,也是听之任之,一意孤行,多年来,庸庸无为,一副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以前二人跟张松的交情,更多是秉性相投,并不掺杂着功利因素,但自从张松从荆州归来,与二人密谈之后,二人很快就被张松举荐,担任了重要的职务。
    法正被委任为劝学从事,并且担任刘璋长子刘循儿子的先生,并且在刘循统率的戍卫中军中,兼任了赞军校尉一职,孟达被委任蜀郡郡尉,负责郡中军务。
    李严此刻也被委任为成都令,掌管成都大小事物,掌握全城大权。
    这样一来,以张松、法正、孟达、李严四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成都所有号令,只要张任的城卫军出征,那么刘璋的整个中枢,很可能会被完全架空。
    首先张松是益州别驾,别驾乃是州牧最主要的佐官之一,刘璋所有的号令,几乎皆出自他的手,其次是法正和孟达,法正在中军担任校尉,掌握军中机密兵符,随时可以调动军士,孟达身为蜀郡郡尉,同样掌管着蜀郡的三千城防兵马,而李严作为成都令,自是有权调动成都城内一切事务。
    为什么说张松四人,几乎把持了整个中枢呢,这自然是有道理。益州作为大汉的十三州刺史部,辖地数千里,最多时掌管十三个郡,一百六十多县,鼎盛时期,人口三四百万。
    就是现在刘璋治下的益州,也有八个大郡,人口超过百万,益州治所为蜀郡,蜀郡治所为成都县,因此成都县也就成了整个益州的中心,无论是刘璋的州牧府邸,还是蜀郡太守府,那都是在成都城内。
    李严这个成都令,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但在益州,那绝对是分量最重的一个,周边的一些郡太守,手中的权柄,也未必有李严的大。
    张松和张任二人,一人掌军,一人掌政,在成都那都是举重轻重的人物,如今这两人意见产生分歧,刘璋自是难以决断。
    更何况前方军情紧急,据说张鲁和夏侯渊的数万大军,不日即将抵达葭萌关,眼见二人仍然争吵不休,刘璋不由拂袖道:“尔等若要争吵,可出去吵完再议。”
    眼见刘璋发怒,张松和张任这才作揖请罪闭口,眼见二人住口后,大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刘璋松了口气,道:“二位所言皆有理,当务之急,还得抵御来犯之敌方是要务,不知哪位大人,可有好的建言?”
    “主公,下臣有一中庸之道,不知当讲不当讲。”法正在张松的授意下,出列作揖道。
    “孝直有话但说无妨。”刘璋扬手点头道。
    法正微微颔首,作揖道:“主公乃汉室宗亲,操乃汉贼,与董卓之流无异,皆欲篡夺天下,此番派兵染指蜀地,足以道明他有攻取西川之心矣。”
    “面对曹操这样的豺狼野心之徒,还需得借助外力,如今坐镇荆州的镇南将军诸葛亮,素来与曹操不合,前方赤壁一战,一把火,让曹操数十万大军化为灰烬,也说明此人足以抵抗曹操,正所谓敌人的敌人,皆我盟友,江东孙权和荆州诸葛亮,虽然彼此皆有攻伐,但二人却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二人再大是大非面前,往往都是同进退,从而二人能够屹立不倒,共抗曹操。
    “如今曹操染指西川,臣建议,主公首要任务,就是派张任将军率军驻扎葭萌关,以防有失,其次是派使者入荆州,结纳诸葛亮,双方互相盟约,共同进退,如此曹军若来,我军纵使不敌,也有援军可用,如此双管齐下,方为上上之策。”
    法正这一番长篇大论,立时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认可,也让刘璋深以为然,然而就在刘璋准备拍板之时,大堂中一人,突然长身而起,大叫道:“主公,万万不可,法正之言,实则跟张松所谋一般,切莫轻信,否则吾益州几十年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也。”
    刘璋、法正等人举目望去,见开口之人,乃是益州主薄黄权,众人不由都蹙眉了起来,刘璋开口道:“汝之言有何根据?”
    “主公,诸葛亮一介书生,却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把荆州经营的跟铁板一块,足可见其人乃雄才伟略之人,如此人物,岂能甘心长居人下,主公今日结纳,无疑与虎谋皮,它日反被其所图矣。”黄权好不避讳的直言道:“请主公立即把张松法正驱除出府,贬为庶人,以绝卖主求荣之辈侥幸心理。”
    “大胆黄公衡,汝此言,是指责吾乃昏聩无能之辈么?”刘璋勃然大怒,怒斥了黄权一声,恨声道:“黄口小子,速速退去,休要再言。”
    “主公,不听权言,它日后悔莫及也。”黄权被侍卫架出去时,仍旧在大胜喊道。
    “孝直,出使一事,就交由你办,所需花费,一律由主薄府支出,改日启程,不得有误。”刘璋虽然个性懦弱,但却最恨别人说他无能,刚才黄权拿他和诸葛亮比不说,还直接说诸葛亮雄才伟略,与他对比,自然是说他鼠目寸光了,对于黄权此番直言,刘璋自是分外窝火。
    法正这边领了刘璋军令,自是立即准备,携带着礼品和刘璋的亲笔书信,不日率领使团,赶赴江陵面见诸葛亮而来。
    南郡江陵城楚侯府邸。
    由于近来刚刚秋收完毕,诸葛亮手头要忙的政务,就少了许多,现在他主要的精力,就是用在军营。
    几乎每天诸葛亮都是清晨出发,一直待到午后才返回侯府,诸葛亮去军营视察,主要是检查各军的训练情况,以及装备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士兵们的心声,从而针对性做一些思想工作,从而提高全军的整体战斗力能力。
    在这个时代,下层的士兵,几乎根本没有什么自由,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更没有人了解他们的心声,这样的军队,要想形成战斗力,本身就很困难,要是再遇上一名无能的将领,那这样的一支军队,一旦遇到大战,往往都会不战而溃。
    每月给士兵发放军饷,半年拥有五到十天的假期,以及军队中开展蹴鞠,摔跤、比武、钟鼓乐器等等促进士兵们情感场合,还有让有功的士卒,招募进讲武堂学习,成绩合格者,可以升迁,这样一来,就让很多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兵,有了进阶的机会。
    普通的士兵,以前在军中,往往因为出身,以及文化底蕴等等问题,就算立下军功,大多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升迁,尤其是缺少文化知识的贫民士兵,他们就算获得升迁机会,但却因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而无法正常升迁。
    诸葛亮创办的讲武堂,为军中大多数有上进心的士兵,开启了学习的大门,让他们对文字和简单的战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培养出了大批基层武官,比如军中军侯级别的基层武职,要会写自己队中所有士兵的名字,记录士兵获得功勋的能力,军司马级别的,要能掌握基础的战术指挥能力。
    这一系列军事改革,诸葛亮在新野的时候,就一直在展开进行,用了整整十年,他的军中,才不过刚刚普及开来,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打造一支精锐的百战之师,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呵呵,突然发现都一万张推荐票了,对于大神来说,或许就是三两天的事情,但对于小虾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数据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制订策略
    第二百三十一章制订策略
    三月份罢兵,到如今转眼已经大半年过去,这俗话说的好,秋高马肥,谷物满仓,这样的时节,往往都是用兵的最佳时机。
    目前诸葛亮还没有找到下手的目标,自是没有借口出兵,这个时候,诸葛亮不由有些羡慕曹操,有汉献帝这面旗帜在手,曹操完全是想对谁开战就开战,根本无需找什么借口。
    因为天子诏书,就是最好的借口,天子诏令,说你有罪你就有罪,说你是叛逆,你就是叛逆,曹操手握这支尚方宝剑,自是想讨伐谁就讨伐谁。
    而诸葛亮就不一样了,眼下荆州虽然四面环敌,北有曹操,南有孙权,西边有刘璋,可他却对任何一方,因为师出无名,自是不能主动招惹,只能困守在荆州,继续休养生息。
    好在交州的士燮,刚刚在月初,被诸葛瑾大军打败,围困了两个月的交趾城,最终因缺水,而不得已开城投降,士燮因年龄过高,加上心怀郁结,担心城破族灭,病逝在府中。
    士燮病死后,其子士徽率军民,开城投降,现今士家上百口人,以及交州的大笔钱财,正在押解前往江陵的路途之中。
    据诸葛瑾的奏表所述,此次押解来的除了士家的子弟外,还有几名中原的名士,分别是汝南人氏许靖,字文休。
    徐州沛县人氏薛综,字敬文,汝南人氏程秉,字德枢,以及一干流亡交州的士人。
    诸葛瑾一一上表,请求宽恕这些人,并且希望诸葛亮加以重用,同时诸葛瑾还提议,调任合浦太守士廞为交趾太守,以此来稳定交州的民心。
    士廞乃是士燮长子,个性懦弱温厚,本是士燮送来给诸葛亮坐人质的,但诸葛亮后来却任命了他出任合浦郡太守,从而奠定了诸葛亮广州刺史部成立的根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