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魍馊恕�
~~~~~~~~~~~~~~~
但是现在,出自北派的谭纶,向沈默身后地南宗,提出了含蓄的质疑——你们南宗在浙江根深蒂固,现在生这种事,是不是应该给出个解释。
“什么什么意思?”沈默望着茶盏中地袅袅白烟道。
“拙言。”谭纶轻声道:“我不是来试探你。今天这里生地一切。也会传到第三个人地耳朵里。”说完紧紧盯着他地眼睛。
“我真地不知道。”沈默抬起头来。坦诚地回望着谭纶道:“你知道我这半年。先忙乡试。后忙结婚。完全游离于那艘画舫之外。”
“我相信你。”谭纶点头道:“不过事之后。你没有向那些人询问一下吗?”
“询问了。”沈默点点头道:“徐文长还亲自跑来杭州。给我带了句话。”
“方便告诉我吗?”谭纶轻声问道。
“这事儿不好说。”沈默又点头道。
“看来是不方便了。”谭纶有些失望道。
“你误会了。”沈默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徐渭对我说:“这事儿不好说。””
“哦……怎么个不好说?”谭纶失笑道。
“不好说就是不好说。”沈默摇摇头道:“具体什么意思,得你我自己体会。”
寻思一会儿,谭纶沉声道:“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件事南宗是知情地呢?”
沈默颔道:“我觉着也是。”
“别你觉着也是啊。”谭纶苦笑道:“倒是给透露点内幕消息啊。”
“你知道我不是核心人士,知道的本就不多。”沈默两手一摊道:“所以凡事都是靠猜的。”见谭纶面露失望之色,他才慢悠悠道:“事实上,你太高看那艘游船了,他们只是些有名望的读书人,充其量是浙江大家族的代言人,但并不是决策者。”
“换言之,这件事他们纵使知情,也无可奈何。”沈默叹口气道:“而且为了维护身后的家族,他们必然会同联合起来,防止有人将火引到浙江地大户身上,这就是我对那句话的理解。”
听出他话语中的坦诚,谭纶肃容而起,拱手道:“让拙言兄为难了。”
沈默摆摆手,也跟着起身道:“那位赵老夫子地意思,我也能猜出几分,但我不相信他能成功……”
谭纶皱眉道:“不瞒你说,我已经劝过他了,一切以东南稳定为要,好说歹说、软磨硬泡,他总算是答应下来了,”说着无奈的摇摇头道:“可依那位老夫子的脾气……很可能还是会固执己见的。”
“让他折腾去吧,”沈默叹口气道:“总有人会给他苦头吃地。”
“到时候还望拙言兄回护则个。”谭纶拱手道:“赵部堂正气凛然,是个难得的好官,他在朝中,是百姓的福气。”
沈默笑笑道:“你又高看我了,我哪有那么大本事?”
“尽力而为吧。”谭纶恳求道。
沈默这才缓缓点头,笑骂一声道:“除了逼我就是逼我,我看你是专拣软柿子捏了。”
“二妇之间难为姑啊,拙言体谅则个。”谭纶再次拱拱手道:“我不能离开台州太久,待会就回去了,等你成亲时咱们再见吧。”
沈默拱手还礼道:“子理兄,保重了。”
“保重。”谭纶还礼,离开了驿馆。
~~~~~~~~~~~~~~~~
又过了两日,王用汲回来了,带来苏松巡抚的回信。赵贞吉展开一看,不由愣了,只见上面没有称呼,没有落款,而是从《列子汤问》上,摘了一段文字道:“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一直到“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格老子地,一个比一个狡猾!”将那信纸狠狠拍在桌子上,赵贞吉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生怕担上一点责任,沾上一点瓜葛,倒给我“愚公移山”的故事来了。”
但他是极有智慧的,自然知道曹邦辅已经将要说地话,表达的清清楚楚了……太行与王屋,严党与江浙豪阀是也,愚公,乃他赵贞吉也。现在赵愚公想请他一起搬掉两座大山,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出赵贞吉所料,吃过赵文华攻讦,又在此次事件中有功无过地曹巡抚,是“杂然相许”的。但也同样指出,即使有愚公那种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地精神,如果没有“操蛇之神告之于帝,帝感其诚”派天神相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意思很明显,我对你地提议很感兴趣,但没有十成把握,是不会动手的。
赵贞吉深知,没有曹邦辅加入,是不可能争取到李默的支持的,而如果李默不支持,想要在这里战胜严党,是没有任何指望的。
他突然怨恨起来,自己的老师明明是内阁次辅,官居一品的天子近臣,为什么就不能强硬起来,为他们这些下面的人撑腰呢?要是那样的话,还用得着拉拢曹邦辅,巴结李时言吗?
赵贞吉何尝不知,自己要做的事情,与那愚公移山无异。
但他毫不动摇,因为他亲眼所见,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惨了……那提编之法看似合理,实际上与以往任何的革新一样,无论将多少负担压在富人头上,最终还是会被他们想方设法转移给穷人们。
而且最高长官成了贪渎的头子,上行下效之际,下面的官员也纷纷伸手,想要分一杯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游戏中,底层民众永远是被鱼肉的一方。在层层盘剥之下,早已经膏血殆尽,皆曰:“与其守分而死,孰若从寇而幸生?”
以至于出现大面积的通倭投倭,甚至在某些地方,倭寇比官军还要受欢迎……因为为了获得情报,保障后路,倭寇往往在抢劫大户之后,放粮米给穷苦百姓。虽然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反衬出官府名声之败坏,如果不施以雷霆手段,将无药可医!
赵贞吉看一眼桌上压着的竖轴,上面写着自己立下的八字誓言:“知难而进,不避艰危”,现在就是自己实践自己诺言的时刻了。
“既然你们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吧。”将视线从桌上抬起,他坐直了身子,对门口沉声道:“来人。”
唯二的两个随从,老仆和护卫便进来,一齐施礼道:“大人有何吩咐。”
“赵安,赵全,你两人回南京,持本官的手令,调兵部一干属官,和直属部队过来。”赵贞吉冷声道:“将新入库的那一千条最新式的火铳,全都装备上,打钦差旗,浩浩荡荡给我开进杭州城来!”
那护卫赵全激动道:“太好了!谁都敢给咱们脸色看,这几天简直憋屈死了!现在该轮到咱们,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
老仆赵安却不无忧虑道:“大人,这样不会有麻烦吧?”
“只管去,”赵贞吉沉声道:“都是本官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有什么麻烦?”
第四卷 不为青史为苍生 第二七五章 正面的较量
赵贞吉接下来消停好几天。让有人暗暗松了口气。胡宗宪还派人私下找到沈默。让他想办法给老赵个台阶下。大家赶紧把这个案子结了吧。你赵老夫子在南京兵部闲的无聊。可大家还忙着抗倭呢。谁陪你一直耗下去呀?
沈默却不去触这个眉头。他知道赵老夫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歇菜。而依那老头脾气。估就算是歇菜。也要先爆完了再说。
果然就在两天后。杭州城西门外。突然奔来一骑。对守城兵丁高喝道:“呔。快叫城内诸官。出来迎接钦差大人大驾。”
值守千户在城上高声问道:“敢问是那路钦差,小的也好去通禀。”
“南京兵部赵尚书,奉旨查办钦案。”那身着山文甲被挂红披风的来使高声道。
值守千户不敢慢怠。赶紧去里面通禀。不一时胡宗宪率领布政使按察使并杭州知府一干僚属出来,沈默和王用汲两个,也换上官服急冲冲往西城门赶去,下了轿子,王用汲奇怪道:“难道赵部堂连夜出城去了?”
“那倒不至于,”沈默摇头道:“这是要告诉浙江上下,他要由暗转明了。”
~~~~~~~~~~~~
众官刚到城门口,便见西北官道方向出现长长一队人马,一边鸣锣开道,一边不疾不徐的行来。
待那支队伍更近了,可以看清二品大员的全副仪仗了,由十二位手持龙凤彩旗的红甲亲兵当先导引,后面的仪仗队高举肃静回避牌、斧铖、大刀、日月、狮印、葵扇、罗伞及写着钦点翰林、南京兵部尚书、督察东南军机以及钦差奉旨查案的牌子各一块。
再后面是百余名引持弩护卫,簇拥着数顶青呢官轿。以及最中间的一顶十六抬的紫玉大轿,后拥伞扇罗盖,并数名武官,最后是长长的护卫部队,均手持着新的火铳,十分有威慑力。
老百姓固然啧啧奇,见猎心喜,可在迎驾的官员看来,这无疑是一场宣告双方彻底决裂的表演。尤是当看清那顶大轿上空空如也时,胡宗宪的脸色变比铁还青。这是多么直白的示威啊。
待仪仗和卫队全部进城,官员们围到胡宗宪身边,七嘴八舌道:“中丞,这分明是要踢咱们的场子呀。”“就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不愿听这些没营养的废话,胡宗宪挥一挥衣袖,愤怒道:“让他折腾吧,把浙江折腾乱了,让倭寇再凶起来,我就辞官回家种田!”说完便闷头上了轿子,跟着仪仗往城里去了。
官员们面面相觑,只好也上轿子进了城。
跟着钦差的仪仗七扭八拐,行到一条小巷外边便再也进不去,待官员们下轿,便看到钦差卫队已经将巷内一间小客栈团团围住。
官员们又看向胡宗宪,胡宗宪再看向远处刚刚下轿的沈默,想问问他的意思,却见他朝自己递了个眼色,这才猛然想起来,原来这位也是个钦差。心下不由大为安定,也不再看他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披着红斗篷,穿着山文甲,挎着鲨皮腰刀的千户军官出来,沉声道:“沈大人,王大人,部堂有请。”
沈默两个点点头,便往小巷里走去。
~~~~~~~~~~~~~~
胡宗宪又和一众属下等了小半个时辰,眼看着日近中午,大人们又累又饿,全都站不住了,便小声问他道:“中丞,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胡宗宪笔挺的站在那里,面色也是阴沉难看,哼一声道:“本官亲自去问问。”众官员此时同仇敌忾,哪会让中丞独往,便一齐跟了上去。
才走到巷口就被赵贞吉的亲兵队长……也就是请沈默两个进去的那位千户……给拦住了,黑着脸问道:“干什么的?”
这话太气人了,你一直在这站岗,能不知我们是干啥的?胡宗宪黑着脸拱手道:“下官浙江巡抚胡宗宪,求见部堂大人,请代为通禀一声。”
“先候在这儿。”亲兵队长不客气道,去了足足一刻钟才回来,面无表情道:“部堂大正在与两位协办谈话,请大人在此稍候。”
浙江的首脑们终于忍不住了,愤怒道:“我们中丞大人乃是四品大员,一省之长,你们不能如此轻侮!”
亲兵队长却不为所动道:“请大人稍候。”便钉子似的,定定的站在那里。
胡宗宪面色十分难看,仿佛因为在受到的非礼而愤怒,但实际上心里却没有愤怒,只是十分焦灼罢了——看这情势,赵贞吉是准备撸袖子豁出去了,而这时候赵文华去泡温泉,杨宜远在南京,整个杭州城就剩下自己一个方面大员了,那老夫子肯定重点拿自己开涮!
其实他很清楚,这次倭寇入侵,自己并没有太大的责任,如果就事论事,自已最多只是个“疏忽”的过失,挨个申斥、罚俸半年也就过去了。但就怕这老头子由此牵出别的事来,比如说……提编加派,这个法子一经提出便饱受诟病。也让自己着实的罪了好些人,一旦扯到这上面,便不愁找不到攻讦自己的人,到时候是黄泥巴落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将这两件事连起来。”胡宗宪暗暗咬牙道。
这次没有再久候,只见一个亲兵疾步从里面走了出来,在千户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那千户队长便侧身道:“部堂大人请中丞大人进去。”
胡宗宪立刻疾步走进去,其余官员想要跟上,却又一次被拦下道:“部堂大人并没有请诸位进去。”
~~~~~~~~~~~~~
胡宗宪进去客栈的大堂,便见一身大红官袍,胸前绣着锦鸡的赵贞吉坐在一张方桌后,正在闭目养神。沈默与王用汲分坐左右,见巡抚大人进来,两个人赶紧起身无声行礼。
胡宗宪朝他俩点点头,也向赵贞吉行礼,轻声唤道:“部堂大人……”
赵贞吉仍然闭着眼睛,只是淡淡道:“坐吧。”
胡宗宪环视左右,只有方桌的下首有一条长凳,轻轻的走过去坐下,又望向赵贞吉,但老夫子还是闭着眼睛。只好轻咳了一声道:“这里着实狭小,大人属员众多,肯定是住不下的。下官已经命人将巡抚衙门收拾出来了。恳请大人移驾吧。”
赵贞吉还是闭着眼睛坐在那里,没有接言。
就算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何况胡宗宪还是个有血有肉的爷们,便也不再说话,陪着他一起装哑巴。
厅堂里落针可闻,沉默得令人尴尬,沈默不禁胡思乱想道:“还不如打个马吊娱乐娱乐呢。”他跟王用汲进来后,便现赵贞吉像变了个人一样,阴沉的可怕。赵尚书将早就问过他俩的问题,重新又问一遍,便让他俩坐在左右两侧。待坐下后沈默才现,在房角不显眼的地方,有一个书记官,正在奋笔疾书,肯定是将他俩说的话都白纸黑字记下来了。
赵贞吉惜字如金,一个字也没有多说,所以沈默不得要领了,只好朝胡宗宪悄悄递个眼色,让他一切小心。
胡宗宪微微垂下眼皮,算是回应了沈默。
又是沉默一阵,赵贞吉才闭着眼睛幽幽道:“这里挺好,虽然狭小逼仄,但是胜在干净,住得不亏心。”
这种变相骂人,胡宗宪岂能听不出来,他强忍着怒气道:“一切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