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方面军司令笔记 作者: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军部队的进攻将越来越多的敌人兵力困在喀尔巴阡山,从而使敌人不能对起义者实施集中突击。斯洛伐克人民起义得到了新的兵力补充,更为强大。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实行民主改变的各地方人民民主政权机关,是被解放的领土上斗争的鼓动者和组织者。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人民委员会,后来成为新的民主国家的政治基础。
  应该指出,1944年10只初,在斯洛伐克境内作战的已有3个游击兵团,6个旅,20个独立支队,总数15,845人。(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档案室档案)一部分游击队活动在法西斯德军的后方,一部分游击队守卫着斯洛伐克解放区。
  除了游击队外,在解放区活动的还有由Я·戈利安将军指挥的斯洛浅克军的一些独立部队。后来,从伦敦回来,被我们派往起义地区的Р·维埃斯特将军接替了戈利安将军。
  苏联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继续援助起义的爱国者。1944年,苏联统帅部共向捷克斯洛伐克空运了1万枝步枪、冲锋枪、骑枪和手枪,约1,OOO挺机枪,几百枝反坦克枪,700万发子弹。同时,还向起义者提供了通信器材、药品、被服用品等。
  为了满足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请求,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9月13日下达了关于将捷克斯洛伐克空降兵第2旅和捷克斯洛伐克歼击航空兵第1团调至斯洛伐克境内的号令。后者于9月17日夜间携带着必要的技术装备全部抵达“三棵橡树”机场。这个机场是游击队于8月30日占领的,它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该机场已降落1,OOO多架次飞机。
  1944年9月间,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38集团军和乌克兰第4方面军部队在山地条件下所实施的极为艰苦的战斗,以取得巨大的胜利而结束。敌人的第一和第二防御地带全部被摧毁。
  现在,我们面临着同样艰难的任务。我们已抵达构筑有阿尔帕德防线防御工事配系的喀尔巴阡主山脉的悬崖。将敌人从喀尔巴阡主山脉上赶走并摧毁设置有永备工事的强大枢纽部的敌人防御,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迄今为止,在军事历史上还没有完成这一复杂任务的先例。
  为了不使敌军设防固守,需要加紧完成上述任务。
  按照我的命令,第38集团军邵队应固守已占领地区,尔后于9月26日22时开始部分变更部署,以便准备向西南方向和南部方向继续进攻。
  敌军在杜克拉山口地域占领了防御阵地:中央是重新调回的滑雪猎兵第1师,山口以南是步兵第359师。到9月26日,第38集团军当面共有10个敌军师。在敌防御阵地高地上构筑了支撑点体系,布满了堑壕、地雷场和土木发射工事。
  9月26—30日,第38集团军部队进行进攻准备和变更部署。拟向古塔波兰斯卡、兹博罗夫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拟由步兵第101师、第67师的相邻翼侧实施突破。派出坦克第25、第31军和近卫坦克第4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支援主突方向上的步兵。把各军现有的所有坦克合编成一个坦克旅。
  9月30日8时20分,实施了短暂的炮火准备。9时,部队转入冲击。进攻发展缓慢,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10月1日早晨,步兵第101军继续进攻,力图切断新兹米格鲁德一切哈尼亚公路。这一天的主要战斗是在波刊亚内地域展开的,在这里,在通向公路的接近地上,敌人有一个强大的支撑点,防守特别顽强。步兵第101军指挥部的行动堪称组织战斗和协同动作的范例。
  步兵第101军军长А·Л·
  邦达列夫于10月1日早上决定:步兵第127师从北面冲击波利亚内,近卫步兵第70师同近卫坦克第14旅从南面迂回这一支撑点。
  集团军司令员莫斯卡连科命令对波利亚内实施密集的炮兵突击。为此,集团军炮兵司令员调来了步兵第101军炮兵、集团军属炮兵群炮兵,使这一地段上的火炮密度达到了每公里正面150门火炮和追击炮。
  17时,在实施了2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步兵和坦克转入了冲击。步兵第127师在波利亚内北部同敌交火,而近卫步兵第70师的一个步兵团和近卫坦克第14旅在公路外侧沿高地斜坡进攻,从南面辽回该支撑点,并前出到该支撑点南面的公路上。
  遭到南北夹击的敌人,被迫于日终前弃守这个居民地。
  步兵第101军占领波利亚内后,又受领了发展胜利、前出到新兹米格鲁德—切哈尼亚公路的任务。
  对波利亚内的冲击表明,正面冲击同公路外侧迂回、向后方的前出相结合,能够顺利地解决争夺山地居民地战斗的结局。
  总之,每天战斗都涌现出作战技能方面的新范例,使我军官兵的山地作战经验不断丰富。
  步兵第101军继续实施进攻,击退了敌人的六次反冲击,向前推进了4—6公里,并于10月4日占领了奥斯特雷什诺、古塔波兰斯卡两居民地。
  步兵第67军只在右翼取得了胜利。该军占领维尔什尼亚后,为了粉碎该军中央和左翼当面之敌的抵抗,军长命令步兵第140师协同坦克第242旅向巴拉内、尔后向上皮萨纳方向实施进攻。
  天气变坏,几乎是阴雨连绵。坦克第242旅的坦克不得不沿着陡峭的斜坡、沿着潮湿而又泥泞的土路,在茂密的森林中行进。在难以通行的地段上,他们用树干和大树枝铺路。坦克旅进抵巴拉内,击退了敌人的反冲击,于10月1日日终前设防固守。这是我军分队和部队在山地顽强行动,夺取一个又一个阵地的一个典型例子。
  10月2日,步兵部队沿山地小路,甚至在无路的情况下继续向上皮萨纳方向进攻。敌人在这一方向上只有一些独立支队,抵抗力不大。步兵第67军的进攻迫使该军当面之敌逐渐收缩防御。
  10月2日20时,坦克第242旅沿着难以通行的山地恢复了进攻,冒着敌人的强大火力开辟道路。10月3日早晨,该旅开始了夺占上皮萨纳的战斗,并于10月4日攻下了这个居民地。步兵韩140师占领了哈夫拉涅茨。步兵第24l师向前推进了5公里,前出到上皮萨纳以东。
  所有这些情节说明,第38集团军的全体人员在山地战斗中表现了忘我的勇敢精神。无论是泥泞的道路,还是弥漫的大雾,还是连绵的阴雨,都未能阻止住步兵和坦克的行动。
  炮兵仍然是主要的火力突击力量。火箭炮尤为出色地发挥了它的作用。因此,10月4日我下达了一项补充命令,将近卫火箭炮兵编属第38集团军。
  应该指出的是,9月27日开始的阴雨天气给我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困难。为了可靠地巩固已占领的道路交叉点,我们组织了许多反坦克支撑点。根据炮兵司令员的命令,支撑点编有反坦克炮兵,在通向支撑点的接近地上敷设了地雷。
  沿着公路进攻的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继续顽强作战,试图开辟通向杜克拉山口的道路,但未获得重大成功。
  就是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第38集团军部队不断粉碎敌人的顽抗,从9月30日到10月4日仍然向前推进了5—10公里。
  10月4日,定下了突破切哈尼亚以东的敌人防御并向新兹米格鲁德——兹博罗夫公路前出,尔后沿这条公路实施进攻的决心。我和К·С·莫斯卡连科总结了最近几天的战斗,于10月5日向部队下达了任务:从10月6日早上起向切哈尼亚方向转入进攻。步兵第101军第127师和近卫步兵第70师在坦克的支援下,实施主要突击。
  现在集团军司令员手中已有许多师,而各军指挥部却只有3个师。为了改善部队指挥,我命令将步兵第76军指挥部列入第38集团军编成。该军辖步兵第183师和近卫步兵第14师。
  同时,德国法西斯统帅部担心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继续进攻,10月初开始在后方仓促构筑防御阵地,即所谓“安娜”阵地,它距前沿35—40公里。后来,敌坦克第1集团军指挥部拟将在杜克拉方向交战的集团调到这里,在这一地区扼制我军的进攻。
  在9月到10月初的激战中,敌人在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方面都遭到了惨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照例把一部分遭受损失的师合并成若干个战斗群。于是在这一次,即10月4日,敌人将行动在第28集团军当面的师合并成了三个战斗群。他们的任务是继续顽抗,阻止苏军向斯洛伐克前出。
  苏捷部队向斯洛伐克边境前出的积极战斗,已在第38集团军的正面,通向杜克拉山口的接近地上展开。
  为了讲明情况,需要回过头来谈谈。10月1日,步兵第67军第211和第241师部队在沙尔博夫居民地(杜克拉山口西北5公里)地域越过了波捷边界,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国境。
  为了发展上述胜利,集团军司令员将坦克第31军重新部署到了步兵第211和第241师地带。
  在激战中,Г·С·托米洛夫斯基上校的步兵第211师、Г·С·安德里延科上校的步兵和241师和格里戈里耶夫将军的坦克第31军占领了一系列大支撑点,并于10月3日傍晚前出至上皮萨纳(杜克拉山口西南6公里)地域,对杜克拉山口地域敌军翼侧造成了威胁。
  这时,П·П·科索拉波夫上校的步兵第395师和Л·斯沃博达将军的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更部署,从正面对敌加强猛攻。在苏捷部队的逼攻下,敌人被迫后撤。
  发现敌人撤退后,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第38集团军步兵第67军和坦克第31军于10月n日转入进攻,并占领了杜克拉山口。
  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踏上了自己的国土。
  从此,10月6日就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庆节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建军节。
  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政治部主任С·С·沙季洛夫中将关于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的报告中说:“10月6日8时,步兵第61军、坦克第31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的部队占领了杜克拉山口,并继续向南推进,攻占了上科马尔尼克镇。
  边界上树有界桩,但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徽被德国人摘掉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官们安装上了新的国徽,并在道路旁拉起了一条横幅。它的右边是苏联国旗,左边是捷克斯洛伐克国旗。横幅上用俄文和捷文写着,‘捷克斯洛伐克欢迎和感谢自己的解放者。苏捷人民的永恒友谊万岁!’斯洛伐克领土上的另一条横幅上用斯洛伐克文写着:‘我们的解放者红军万岁!’”
  杜克拉山口被收复的消息激起了捷克军人和斯洛伐克军人的极大兴奋。
  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的官兵们特别高兴。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踏上祖国的领土就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当我们前出至边界,夺回捷境内第一个据点时,斯沃博达将军的士兵们亲吻故乡的土地;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他们壮严地宣誓:忠于自己的祖国,决心把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斗争进行到底,直到取得彻底胜利,他们发誓要为祖国夺回荣誉,自由和独立。
  捷克斯洛伐克军人在敌猛烈的炮火下宣誓,增加了这一时刻的意义和庄严。是啊,这种誓言真可称得上是神圣的誓言。我们的战友英勇地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10月6日,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军长斯沃博达将军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И·С·科涅夫:
  在越过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边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元帅先生,请接受驻苏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全体军官、军士和士兵热烈的战斗敬礼。
  我们在您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国外部队首批进入祖国而感到幸福。
  我们同光荣的红军军人并肩踏上了我们祖国的土地,我国人民欢迎他们,他们是砸碎可恨的法西斯桎梏的解放者……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将永远怀念为了我们的自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而献出生命的人们。”(《苏捷关系》,第202页。)
  在杜克拉的战斗中产生了一条铭刻在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脑海中的口号:“永远和苏联站在一起!”
  杜克拉山口,这个曾进行过激战的地方,如今高耸着一座用灰色石头砌成的纪念碑。这是苏捷军人用鲜血凝成的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兄弟般友谊的象征。
  夺取杜克拉山口后,第38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部队继续实施进攻。
  斯洛伐克居民极为热情地欢迎自己的解放者。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报告中说:“上科马尔尼克镇的居民欢欣鼓舞地迎接解放者。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红军,因此所有一切,无论是军服,还是武器装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居民们说,德国人在逃跑前把村庄抢劫一空,他们抢走了所有的粮食、马匹、奶牛、猪……农民扬·哈夫里尔和瓦西里·罗祖姆告诉我们,镇上有许多男人,其中有些人曾在斯洛伐克军队中当过兵,至今他们还穿着旧军装。我们问道,镇上的居民是否愿意同德寇打仗,瓦西里·罗祖姆的回答说:‘我们镇上的许多人都想打仗’。”
  是的,1944年10月6日,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人们踏上祖国的国土宣告了新的军队的诞生。从那时起,该军就成了自由捷克斯洛伐克未来武装力量的核心。苏联军人也庆祝了这个重要的事件。大雨和寒风没有阻挡住近卫步兵第?o师的官兵在界桩附近举行自发的群众集会。在集会上大家畅谈了这一庄严的事件,盛赞斯拉夫人的伟大友谊,并且表示,苏联士兵不怕千难万苦,一定要打到法西斯的巢穴——柏林去。
  顽强而残酷的战斗在继续进行。在喀尔巴阡山区作战十分艰难。
  第38集团军部队的进攻发展很慢,10月8日,进攻停止了。
  我在向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报告这一情况时,说明了已取得的胜利和进攻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关于第38集团军部队尔后行动的意见。例如,我报告说,集团军部队在编制上还不适应山林地实施进攻行动,而坦克兵团在山地又失去了机动能力和穿透能力,因为它们只能成纵队沿着道路实施进攻。除此之外,行动地域的天气急剧地变坏:大雾蒙蒙,阴雨绵绵。所有土路都被冲坏,无法调运弹药、装备和食品。炮兵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