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和舞蹈之邦而享有盛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疆域的不断扩大,到了 

战国时期,楚国的音乐发展很快。 

     西汉时期的刘向在《新序》中记载了宋玉回答楚王的一段故事:“有个 

人在楚国都城郢中演唱,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都城中跟着他唱的有好 

几千人。后来唱《阳陵采薇》,跟着唱的人有几百人,再后来演唱《阳春白 

雪》,都城中跟着唱的不过几个人。”《下里巴人》尽管是楚国的民间歌曲, 

但在郢都一个城市里,能够跟着唱的,居然有几千人之多,可见楚国音乐的 

普及程度是很高的。还有 《阳春白雪》等比较高深的歌曲,可见楚国音乐的 

发展程度。 

     楚国还有一整套的高级乐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有乐器124件, 

不但品种多,数量大,而且按照演出实况悬挂陈列,井然有序,场面十分宏 

伟壮观。如果说长沙的马山楚墓是一座丝绸宝库的话,随县的曾侯乙墓简直 

可以说一座地下音乐厅,难怪有些外国专家把它誉为“古代世界第八奇迹”。 

     乐器中有编钟64件,包括纽钟19件,角钟45件,还有缚钟一件。出土 

时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最大的一件角钟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形 

体和重量都超过了以前出土的同类文物,不但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迄今为 

止所发现的最庞大的乐器。整套编钟花纹纤细,形体美观,没有铸造方面的 

任何缺陷。 

     钟架为铜木结构,分上、中、下三层,是曲尺形,正架长 7。48米,高 

2。65米,侧架长3。85米,高2。73米。横梁是木质,刻满彩绘花纹,两端套 

着浮雕或透雕的青铜套,作为装饰并起加固作用。中、下层横梁分别由三个 

佩剑铜人用双手或头承顶着,下层铜人站在大型雕花铜座上。整个钟架结构 

牢固,虽然承受了五千多斤的重量,在地下经历了两千多年,仍完好无损, 

和以前一样。旁边有六个丁字形木槌和两根细长木棍,供演奏者用。 

     每件钟上都有关于音乐方面的错金篆体铭文,总共有2800多字,并在鼓 

部与隧部标有音阶名称,只要准确地敲击标音部位,就能发出符合铭文的乐 

音,特别是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而且音域宽广,可达到五个半 

八度。中层角钟是主要部分,音域是三个半八度音阶。下层角钟体大壁厚, 

声音深沉宏亮,可以作和声,烘托气氛。上层纽钟可能主要是定调的。编钟 

十二个半音兼有,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乐曲。经过测试,这套编钟至今 

演奏起来,仍然音乐优美,和谐动听。 

     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的这批稀世珍宝,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 

化遗产,我国已经成功地制成了编钟的部分复制品。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 

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它 

既奏出了如歌的旋律,又在伴奏和伴唱时,发挥了铿锵轰鸣的效果,甚至站 

在十几米以外,也能感到空气的振荡,这都是别的乐器所无法达到的。编钟 

不但能演奏我国的古令名曲如《胡笳十八拍》、《满江红》、《梅花三弄》、 

 《浏阳河》、《洪湖水、浪打浪》等,而且也能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 

乐颂》的旋律,《一路平安》等外国名曲。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绘画有很大的发展,各种用具、武器、礼器、建 

筑物上,往往绘以各种图画作为装饰,增加美感。例如,纪南城南垣水门外 

曾出土彩绘编磬25具,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笔法活泼流畅,是音乐和美术两 

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不可多得的珍品。 

     楚国还流行在丝织品上绘画,这种画称为帛画。在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 


… Page 13…

出土了三幅帛画,其中一幅四周画着奇异的动植物图像,中间写有文字,其 

中许多字至今还无法认识。另外两幅,一幅是《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 

土于长沙城东子弹库的楚墓中,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有一位神态 

刚毅的中年男子,身材修长,头戴高冠,身穿广袖长袍,腰佩长剑,手挽缰 

绳,站在蛟龙身上。蛟龙头高昂,身平伏,尾上翘,有如龙舟。龙尾巴上还 

站着一只扬头的仙鹤,龙的左下角,还有一条鲤鱼在游动。蛟龙乘浪腾水, 

人物头顶上的华盖缨络迎风吹拂。看来,人物正升在云烟缥缈的广阔无际的 

天空。这是一幅描绘墓主人的御龙升天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出 

之作。 

     另一幅是《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2月出土于长沙东郊陈家大山的楚 

墓中,长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构图分上、中、下三层。主体是中层 

的妇女,她站在下层的大地上,侧身面向左上方的龙凤站立,身穿宽袖细腰 

拖地的长袍,双手合一,面部表情肃穆、虔诚。上层的天空中,左边有龙, 

头朝上,长着双眼,身躯细长弯曲,两侧各有一脚,尾端卷曲,作扶摇直上 

之状,妖娇上飞,生动有力。右边有凤,圆目长嘴,昂首仰天,苍劲刚直, 

两足奋力,展翅飞腾,龙凤紧相呼应,并且和妇人声息相通。 

     这两幅帛画尽管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 

的帛画,在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这两幅画都是楚国画家 

所作,这就充分反映了古代楚国高度发达的绘画艺术水平。 

     雕刻,楚国这项古老的艺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加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光 

彩。楚国雕刻艺术中发展最突出的是木雕。楚国木雕艺术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彩绘木雕座屏。该屏1965年出土于江陵纪南城西望山一号楚墓。屏高15厘 

米,宽51。8厘米,屏面厚3厘米。屏面由镂空透雕的凤、鸾、鹿、蛇等27 

个动物组成,中部有双凤共衔一蛇,双爪抓二蛇,左右两半对称,各以嘴、 

爪制伏两条蛇的鸾鸟为中心,这两条蛇盘作一团,分别咬住鸾鸟两边奔跑的 

梅花鹿的前上肢,底座是浮雕,有大蛇、青蛙等24个动物。整个画面,表现 

出凤鸾为保护遭受侵害的梅花鹿,正奋力与恶蛇拼博。恶蛇被强敌袭击,已 

缩成一团,面临失败。这幅画充分反映出楚国人民爱护善良、驱灭邪恶的崇 

高精神境界。从艺术成就来看,把这样多的动物纠结于这座小小的座屏上, 

布局严谨,疏密适宜,前后、上下。左右都很对称,可见作者颇具匠心。而 

且,所有动物的形象,个个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刀法娴熟,线条圆润流畅, 

表明了作者技法高超。同时以黑漆为底施以朱红、灰绿、金银等彩绘,色彩 

绚丽,鲜艳夺目,更增加了动物的生动性。所以,这件座屏,堪称我国古代 

木雕艺术的瑰宝。 

     彩绘虎座鸟架鼓,是楚国木雕艺术中的另一件珍品,该鼓以一对相背而 

卧的猛虎为座,虎背上相背矗立着一对巨大的禽鸟,双鸟冠与双鸟尾连结处, 

形成三角形鼓架,使这只双面鼓悬空而挂,鼓架上涂以彩色髹漆。造形奇巧, 

形象别致,刀法娴熟,色彩绚丽,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楚国的哲学和史学也很发达。春秋末年,楚国人老子,是我国历史上著 

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相传孔子曾经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他说:“善于做 

买卖的人,深深地收藏自己的宝货。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外貌好像很愚鲁。 

你应该克服那些对你毫无好处的骄气与贪欲。”孔子非常佩服他,回去对弟 

子们说:“老子不是鸟兽虫鱼所能相比的,他的思想非常广阔,好像龙一样, 

乘风云而上青天。” 


… Page 14…

     老子著述五千余言,叫《老子)。《老子》一书分《德经》和《道经》 

两部分。老子是一个伟大的哲人。他在《道德经》中,把“道”作为世界上 

万事万物的本体,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也 

是客观规律,是绝对永恒存在的本体。他的著作最初形成了唯物主义体系。 

     关于“道”作为事物本体的表述,贯穿于《道德经》五千余字之中,系 

统地反映了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根本否定了神的存在。否定了神对世间 

万物的创造和主宰。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道德经》就包涵了无神论思想, 

是很了不起的。但是,《道德经》中表述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是有缺点的。 

比如说“道”和“无”概念就有许多含混不清的地方。这反映了老子唯物主 

义思想的直观性、幼稚性、不彻底性。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下,这 

是不可避免的。正是这些缺点,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有神论者利用和 

发展,而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唯物主义 

思想的正确内涵。 

     在 《道德经》里,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 

不是孤立的,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老子不 

仅认为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互相对立统一,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内部也 

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老子观察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现象。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这反映了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在《道德经》里,老子多次提出,观察事物要客观,不能主观。在这里, 

老子的认识论是含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意思的,接近于唯物主义认识论。 

但老子没有看到斗争在事物转化中的作用,主张“知足”,“寡欲”,提倡 

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实行“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极为丰富。德国18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孔子的思想很 

贫乏,老子才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德国另一位哲学家尼采评 

论老子说,他“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在中国,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他那里各取所需。道教在形成过程中,也利用 

他的巨大影响,利用“道”、“自然无为”等学说,然后加以附会引伸,制 

定了道教的教义,把他尊为道教的创始人,上尊号为“道德天尊”。唐朝, 

他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朝,他被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我国历史学源远流长。在中原地区的影响下,春秋时期楚国也正式设立 

了太史和左史。楚国在史官记载史事的基础上,也曾经编过史书。孟子说“晋 

之 《乘》,楚之《铸杌》,鲁之《春秋》,一也。”可见,楚国的《铸杌》 

和记载鲁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一样,是记载楚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不 

过, 《铸杌》一书早已失传,现在流传的《楚史铸杌》是后人伪作的。 

     楚国历史与文化,光辉灿烂,是一个奥妙无穷的迷宫。楚国人民在农业、 

手工业、天文历法、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哲学、史学等方面的光辉成 

就,随着最近几十年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楚文化考古的发现,方得以昭彰于世 

的。关于楚族的源流,楚族何时形成的,古楚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等等,这都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楚文化的奥秘,有待人们继续去探求。 


… Page 15…

                           楚汉之争 高祖称帝 



     秦王朝灭亡以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谁来执掌已经夺取的政权,成为 

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矛盾。根据楚怀王与诸将的约定:谁先进关中就 

当王。刘邦自然要求履行约定。项羽虽然没有先入关中,但在歼灭秦军主力、 

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实际上起着主要作用。他听说刘邦准备称王,勃然大 

怒,要立即攻打刘邦。这样,两个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斗 

争。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11月,项羽进军函谷关,然后到达咸阳,率军40万驻扎 

在鸿门;刘邦以十万兵力驻守霸上,两军形成对峙的局面。刘邦手下有个人 

向项羽报告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子婴当宰相,想独吞珍宝。”项羽 

的谋士范增也说:“刘邦从前在东方,贪财好色。可这次入关,既不要财宝, 

又不要美女,一定是打算夺取天下,必须赶快把他消灭。”于是,项羽下令 

犒赏三军,准备明天一早进攻刘邦。 

     当时,刘邦兵力弱小,远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的叔父项伯同刘邦的谋 

士张良很友好,当天夜里就跑去告诉张良这件事,要张良跟他离开。张良忠 

心为主,没有悄悄逃跑,马上报告了刘邦。刘邦大惊,快请张良想办法。张 

良认为只有通过项伯才能挽救,于是介绍他们二人相见。刘邦一见到项伯, 

又是敬酒,又要与他结秦晋之好,并且说进到关中后,什么也不动,全部封 

存起来等项将军来了处理,请项伯向项羽转达这个意思。项伯满口答应,让 

刘邦明天清早亲自向项王赔礼道歉。刘邦连忙说好。这样,项伯连夜回到楚 

营,把刘邦的话转告了项羽,还说:“要是刘邦没有先入关中,您也不可能 

这样顺利地进来。他立了功而您却要杀他,这是不讲义气,不如好好对待他。” 

听了这话,项羽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清晨,刘邦带着一百多名随从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便摆宴招待 

刘邦。席间,刘邦说:“我和您共同攻秦,您在河北与秦军激战,我从河南 

进兵。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先入关中破秦,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