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府原来长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言辞,而短于经理上的能力,如此一来更不知如何措
手了。
儒术成了做官的阶梯
两汉的提倡儒术固然使官僚组织间思想一致,但也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读
书人除了做官之外别无他业可从。以知识为本身为目的,从未为政府提倡。公元2世
纪张衡提出一种高妙的想法,称天为鸡卵,地似卵黄。他在132年监制的地震仪,据
说圆径8尺,今日则只有后人挑出的一纸图解作为见证。与他大致同时代的王充不断
的指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起者继承他们的
学说,其著书也不传。反之,公元175年政府在太学之前树立石碑,上镌六经文句,
据说每日来临摹经文的学者聚车千辆。
以儒学为做官的阶梯,始自武帝。其所谓“察举”和“征辟”乃是一种强迫的
推荐制度。起先所举者谓之“贤良方正之士”。公元前134年又令每一郡国举“孝廉”
一人。在后汉这制度推行稳定之时,大概每20万人口举孝廉一人。这样的“选举”,
无从全部公正无私。被举者又非如代议政治下的议员那样参与议事,却各授官职。
其影响所及只有使被举而得官者终生与举者、辟者保持恩泽的关系,而将公事视为
次要。在这关头,儒家习惯上重人身关系,而不严格的尊重法治,更能产生不正规
的影响。城里多数的太学生造成舆论的标准,只是他们专注于个人道德,经常感情
用事,只能使以客观标准解决问题的机缘更无从展开。
以上种种因素终于在朝代的末期造成无可挽救的局面。经常每项争端总是起源
于乡间,而终至惊动国都。当地方官有心惩处当地恶棍之际,经常发现他们后面有
本地富绅作主,后者又与朝官勾连,有时尚倚恃宫中宦官作后台。郡守县令不得不
强制执行。他们以道德的名义审讯,仓促的执法.即判人死罪,对方也予以报复。
这一来两方都走极端,有名分的官僚和他们家属受害的程度与家强之被惩同样深刻。
自公元153年至184年,很多事件在其他各处原本只能于现代社会发生,但在当日的
中国却已发生。成千上万的学生游街示威,向洛阳的政府请愿。大规模的拘捕被执
行;黑名单也编成。数以百计的政治犯死于监狱,其中不少人的详情从未公开交代。
宦官与名士的对决
在最后的一段冲突中,所谓党锢之祸,一方面有宦官的干预.另一方面则有为
太学生所支持的名士,一般人的印象乃是好人与恶势力之斗争。虽说以短视界看来,
这种说法不算不正确,在长久的局面里则这样的结论却使背景混淆不清。无疑的,
汉朝覆亡之前夕,最大的问题乃是地方政府之权力日渐凌夷。当日之边疆完整无缺,
及至局势不可收拾时,朝中无政策上之争执。都城内之分裂是由于宦官受到乡村中
新兴地主的支持,而为旧有士绅排斥,其实两方与官僚皆穿通一气。公元135年的诏
令,让宦官之义子继承他们的头衔与家产,因此牵涉到各郡县之地产,只有使问题
更为复杂。指责宦官上下其手,不是没有根据的。可是要说倘非如此原来已有合理
合法的安排则与事实不符。如果当初确有有效处理办法,则违法之处必已处理要当,
可以防患于未然,而不致日后惊动朝廷。事实上,号称公正严明之名士,也置已获
赦免令的人犯于死刑;有些则惩罚对方,杀害其亲属与宾客。在这样无视于法律的
情况下,终于造成整个政体之瓦解。
公元189年两方之决战,宦官张让质问大将军问进:“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
忠清者为谁?”当时何进与反宦官的名士站在一起。
张让之玩世不恭的态度我们不说,可是他这一句话却提出一段真理,仍不为当
时人所洞悉。法律与纪律不同,它是社会上之强制力。要是下层对之已然漠视,上
端也不会更为认真。如果希望法律生效,立法必须以一般现行生活状态为蓝本。倘
使反其道而行,其执行必极端的困难。
汉代末年情形有如上述,其覆亡已不足为奇。这朝代创始时循秦制而采取一种
三分政权的体制。丞相总揽百官,御史大夫管监察,大司马主军政。以后名号间虽
常更变(如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大司马为大将军大司马),其基本组织则不变。可
是公元2世纪末期,原来设官分职的观念已与事实上发生了很大的距离。监察的职责
已由一个次层的官僚称为“司隶校尉”者担承。此人具有现代国家内“反对党首领”
之形象。随着西汉之传统习惯,大将军一职,总是由帝之舅父姻兄充当,亦即是官
在外戚。再因着霍光的一段穿插大将军大司马通声势,显赫到有废立权。后汉中叶
之后一连串地产生了好几个未成年的皇帝甚至婴儿皇帝,好像出于机遇,然则也是
由于居大将军职者从中摆布。宦官之弄权,有好几个原因。他们是宫内参与机密之
近臣,为皇帝手下不可或缺者。要是皇帝未成年,则必为皇太后倚重。有好几个有
力量的宦官,树立了维护皇室的声名。他们也有权指挥京军,后者就算大将军大司
马也不一定能掌握摆布。
公元189年两方的主力冲突,把一切的做作全部放弃。当公元184年,称为“黄
巾贼”的农民造反威胁国都洛阳时,何进以太后的异母弟之身份晋封大将军;他讨
伐黄巾有功,更增加了他的威信。日后他即与司隶校尉袁绍互通声气。他们密谋召
集一支边军入都诛除宦官。但是宦官张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办法先下手。张让之弟
张朔,过去在争执中为另一位司隶校尉李膺所诛,而他媳妇又是何太后之胞妹。他
矫传旨令诱何进入宫,当场将他谋杀。袁绍为何进报仇时,将皇宫焚毁,将可能拘
捕的宦官全部斩尽杀绝,也遇得张让投水自尽。
文士自卫成了武将
至此汉朝可说气数已尽。被召人京的边军来不及参加这次政变,到达之后也无
意维持秩序,其将领跋扈难以驾驭,其士兵目无纪律。很多官僚已知中枢的领导力
量无法挽回,乃纷纷回乡筑坞,组织私人的军队自卫。根据最初所谓“上天浩命”。
皇帝纵不能一手管制社会上利害不同的各阶层,有如地主与农民、旧有和新兴的士
绅阶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至少也要在他们发生争执时作有力量之仲裁。事实
上之发展则以皇室家庭内冲突作导火线,扩张了权力斗争,将所有有关的社会问题
一齐掀动。此后,汉代名存实亡,又苟延了30年。皇帝此时实为囚人,国都则被焚,
全帝国之臣民尚要目睹身受长期的内战,自此席卷乡野,不少的文臣,虽有些志与
愿违,也因时势变为武将。有些人士更在事前预料天下将乱。可是没有人能料想到
中国会因此失去其对称与平衡状况达300多年。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在历史上是一段有趣的插曲。这场战役并没有解决问题,
只是因为两方主将之背景使读者能独具慧眼的看出他们冲突之范围。进军来犯的乃
是袁绍,亦即以前企图一网打尽所有宦官的司隶校尉。在这关头他希望做由各地所
组成的地方部队的领袖。他的六代祖袁良曾以《易经》起家。袁良以他所学传授于
孙袁安。袁安因学术上的声名才干,从县令郡守一直官至司空(监察院长)、司徒
(文教部长)。从此之后袁家再无一代未曾做到朝廷里的高官,有所谓“四世三公”、
“门生故吏满天下”的称号,当袁绍举旗而起的时候,他的附从者据说纠集了10万
兵众在他麾下候命;又称其食粮曾以大车万辆自河北运来。抵挡他的乃是曹操,他
的背景更为复杂。曹操之义祖父曾腾乃是宦官,以黄门从官的名义为太子待读。曹
操之父曹嵩乃是曹腾养子。可是曹操自己也举孝廉,在朝廷政变之初,他与官僚集
团之名士站在一起,以具有才能称著。他的军队大部以黄巾降人编成,给养则得自
军屯。他自称这时候仍在维持汉代的朝纲与体系,这样的说法也不能为人所尽信。
曹操在官渡得胜,但是汉代终究缺乏起死回生之术。直到公元6世纪末期隋朝兴
起之前,中国经历过很多局部的帝国与小朝廷的时代,同时也遭受不少异族的入侵。
第七章 长期分裂的局面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
会不安仍未获解决;甚且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绝,胡人入侵,
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于是,一个个“坞堡”地方自卫组织相继建立,中国俨然进
人另一个新形态的战国时代。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
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从某些角度看来,这也确是事实。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等于
30年战争给德国的灾害加10倍。中国北部不少地方人口为之减少;古代的五铢钱从
周朝的后期即已流通,至汉朝更为普遍,通过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在许多地方
因之绝迹。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灾荒,人民呼吁无门,其痛苦的情形不
言而喻。在这期间内有公元309年的大旱灾,大河流都可徒步通过;而又有公元369
年的疫疾,长江下游北岸的广大地区人民因之相继死亡。
新形态的战国时期
然则,称这时期为“黑暗时代”则不正确。虽说在这段长时期内战事若断若续,
但大规模的征伐和有决定性的战役不多。若非如此,则以后的统一亦必采取不同的
步骡。很显然的,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与战国时代截然不同。经过四个半世纪皇
权政治的掌握,中国已与封建体制解散之后所产生多数带竞争性的王国的情况大有
差异。士绅阶级的广泛分布也使全面动员困难。从纪录上看来,这次分裂期间军队
里的兵员大致都由招募而来。
少数民族在动乱的场合早出现,增加了局面的复杂性。传统上称为“五胡乱华”,
其实这些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及阿尔泰语系(AltaiC)的民族,后者又有原始蒙古人
和初期的突厥语系人种。可是在多半的场台之内,即使专家也不能断定其人种语系
了无差错,更不用说当中的混合部队了。他们与某些汉人冒险家在公元304年至公元
439年在华北建立了16个王国,有些在短期间内前后重叠,有些彼起此伏。在初起时
.他们既称为“蛮夷戎狄”,少不得带毁灭性。一待到他们将所创的朝代布置妥当,
他们也建孔庙、立太学开始注重文物,提倡农桑。当中有两种入侵的民族竟开始修
筑长城,以防其他游牧民族紧随着他们的来路,打扰他们新建的王国,可见得其改
变程度之深。
在这分裂期间的后期,汉化的胡人在北方所建国家与汉人在江南的“流亡政府”
不时进行拉锯战,互有胜负。但商业上倒有了来往,南北的使节也互相访问。可是
始终没有人提出这种分裂的局面应当视作当然,听任其存在,各小王国也应当保持
现在所能控制的地域。在南方或在北方.组织政府的原则仍是政治哲学,而不是地
缘政治(geopolitics)。这广大地区称为“中国”者,内部之文化既混同一致,即
没有其他的逻辑,或甚至适当的国界,可以支持分裂的局面了。只有天下一统这一
观念,才能在意识形态上使文官集团有了思想的团结,这种趋向可以在当日的文件
中看出。
后汉末季曹操企图重建强而有力的中央政权。他的成功仅及于魏。他再想兴师
讨伐南方,却惨遭失败,他的子孙继业也无一功成,此中原委可能为今日之旅游者
及历史学者所感兴趣,因为当中有地缘政治的关键在。
三国鼎立时期
当时的蜀汉以今日的四川及邻近区域作地盘。因具有充分的人力及资源,足以
支持长期之战事,已有国家之内另一国家的姿态。其跨地既广,四周仍有适当的山
川作屏障。近年来不少的旅游者已经在其东部看到长江的三峡。其实游客从下游溯
江西行,费时虽多但印象更深。两岸的绝壁既已垂直的掉入水中,其下一段景物本
来也是别有洞天,经过一段耽搁,越是在意料之外,出其不意的展开,越能令人寻
味。不仅刻下提及的公元3世纪内战中,无人敢于攻入三峡,即是第二次大战期间,
日军已逼近峡谷之东,也同样感到束手无策。
魏与蜀之外,第三个国家为吴,所在为水乡。吴国既拥有水师,也沿着长江将
各城市设防。今日的南京(过去曾称建康及金陵)创建于吴。当初创时城居水滨,
沿岸之石壁与城垣构成一体,作为防御战时坚强的凭藉。据说今日这石壁之一部仍
可在市内看出,只是因为长江改道,这痕迹现在离江滨巳有相当距离了。
公元3世纪魏蜀吴三国长期鼎立的局面已成。当中魏长于骑兵,似占优势。迄至
公元263年,距曹操首先伐吴及蜀已半个世纪,魏将司马昭终于打破此中僵局,他在
万山之中,人迹不到之处行军,以奇袭方式突出蜀汉之后门。此计既成,收拾残局,
只是指顾间事。只是他翌年去世,子司马炎乃抄袭曹家办法,倡言天命已由曹家转
移到司马家,他在公元265年成立晋朝,让曹魏的最后一个皇帝行禅让札,全部有如
以前之曹魏逼着刘家的汉朝禅让。这种象征着天命转移的仪式,也在分裂的期间为
以后四个短命朝代(宋、齐、梁、陈)所模仿。
短暂的统一
晋帝国之征服吴国,以长远的计划遂行。首先以军屯担保食粮之充足;其制造
船舶,地处蜀境也费时7年;统帅王濬向来做事以大刀阔斧具称,当一切准备停当时,
他年已7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