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532-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批薄一波,实攻刘少奇。他还在会内会外散布有所谓“圈圈”、“摊摊”,制造混乱。批判中他无限上纲,硬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到“路线错误”的高度,给薄一波大扣帽子,什么“品质不良”、“投机取巧”、“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等等都用上了。还煽动别人跟着批,逼迫薄一波一再作检讨,把财经会开成斗争会,致使会议无法按原定方针进行下去。原定6月开始、7月结束的会,拖到了8月初。毛主席很重视这次会议,十分关心会议的进展状况。他要我从始至终出席会议,做记录。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去详细汇报头天会议的情况。我的记录记得很详细,谁讲了些什么话都记下了。我汇报完后,再由总理办公室副主任李琦等同志补充。毛主席看到会议偏离了方向,就交待我打电话到北戴河“搬兵”,请正在那里休息的陈云、邓小平火速回来参加会议。8月6日,陈云在财经会议中心小组会上作了长篇发言,明确指出:“新税制的错误,其结果是很明显的: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中财委内部是否有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我以为在工作中间个别不同意见是不会没有的,在一起做了四年工作,如果说没有一点不同意见,当然不行。这些意见,也不能说他的都是错误的,我的都是对的,也不能说他的都是对的,我的都是错的。总的说起来,我在今天这样的会上不能说中财委有两条路线。”邓小平也讲了些公道话。这样,会议气氛缓和下来。8月11日,周恩来做了总结,宣布会议结束。在这以前,高岗还闹过一次。当政治局开会讨论周总理的总结稿时,薄一波向毛主席表示:“我有错误,但有些具体事情还说不清楚。”高岗立刻批评薄一波“态度不好”。毛主席截住话头,反过来质问高岗:你为什么不准上书的人写信给中央(按:指原鞍山市委书记和原东北局党校教育长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写信向党中央揭露高岗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的事)?东北的工作为什么就不能检查(按:指中监委和中财委在1952年8月联合组成检查组去辽宁,调查鞍钢无缝钢管厂发生设备爆炸事故,死伤了一些工人的事)?东北各省出了错误,你东北局还不是要进行批评、检查!高岗见主席态度严厉,才不吭声了。
——当中央酝酿参照苏联模式调整党政最高权力机构和中央分一、二线时,高岗打着拥护毛主席的旗号,造谣说毛主席已经不重视刘少奇,打算安排刘搞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让周恩来当部长会议主席,由他高岗来搞政治局。可是,在另外的场合,他又表示不同意由周而主张由林彪当部长会议主席,后来他在杭州又向陈正人自我吹嘘说,毛主席说过“林不如高”。他又说:按地位排列,过去是“林高”,现在是“高林”了。
——财经会议后,高岗以休假为名,到华东、中南地区继续进行分裂党的活动。他胡说在我们党历史上有“二元论”,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要修改,《决议》中关于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的提法不对头,需要重新作结论。他还把我们党的干部分为两部分,说毛主席代表红区,刘少奇代表白区;进而鼓吹什么我们党是军队创造的,军队的党是党的主体,而他自己就是这个主体的代表人物(按:1954年初开始揭批高岗时,周恩来对高的这种谬论概括地称为“军党论”);散布现在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权力掌握在“白区的党”的人手里,应该彻底改组,由他来掌握。企图借此煽动红区干部和军队干部跟他一道,拱倒刘少奇、周恩来,由他来当中央第一副主席和政务院总理。
——1953年秋后,高岗竟去邓小平、陈云处“煽风点火”。在邓面前他说,在中国谁是列宁的问题解决了,但谁是斯大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你看是谁呀?小平同志看穿了高岗的用意,故意指着墙上挂的几张中央书记像说,就在这中间嘛!并向高指出,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自然形成的,不能轻易更动。10月间,高岗又去找陈云,说要向毛主席建议中央多设几个副主席,提出“你一个,我一个”。小平和陈云同志都感到这个问题很严重,及时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有意亲自“测试”一下,在同年12月24日向政治局提出:他要外出休假,拟请少奇同志临时代为主持中央工作,问大家有什么意见?本来,这已是近几年的惯例,高岗却表示反对,主张由几个书记“轮流坐庄”。这一试,果然使他露了底。
第五部分第129节 杨尚昆回忆高饶事件(4)
饶漱石到北京后深夜请见毛主席,已经暴露了他患得患失的心态。当了中央组织部部长后,他还心神不定。那时,他误以为高岗权势日盛,刘少奇可能“失势”,于是不择手段地“通过与安子文划清界限,来表明自己不是刘少奇的干部,以取得高岗的同情和信任”。他在自己后来写的书面检查中承认,这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眼光,来揣测党内生活,并从维持、巩固和发展个人权位的野心出发,企图利用党内的某些‘空隙’来进行政治投机”,结果“不仅成了高岗反党活动的最有力资本和工具,而且实际上作了为高岗分裂党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阴谋扫清道路的先锋”。
——刚到中央组织部,就同刘少奇、安子文闹别扭。1953年2月底,饶漱石将整理成文的《苏联工厂考察报告》稿送请少奇同志审查。少奇同志让他拿给安子文去看和决定分发名单,并交由中央组织部付印。饶大为不满,只让铅印几十本,借口未经中央审定,扣压在手里不让分发;几个月后,少奇同志向他索取,才勉强给了两本。
——1953年春,中央组织部由王甫(当时任党员管理处处长)、赵汉(当时任办公厅主任)带几个同志去山东考察“新三反”运动和农村整党情况,受到当地党组织的阻挠。他们找到当时主持山东分局工作的向明,也谈不拢,只得返回北京。安子文听过他们的汇报,随即向少奇同志和周总理反映。饶漱石小题大作,借机向安子文发起突然袭击。在5月间的一次部务会议上,他声色俱厉地指责安“胆大妄为”!为什么有问题不向他反映,先向刘、周反映?说什么“王甫、赵汉是新兵,他们听到枪声,不免有些紧张,你安子文是老兵,你不该听到一点枪声就……”过后,饶又召开了几次会,毫无根据地给安扣上“界限不清,嗅觉不灵”,“支持条条,反对块块”等帽子,甚至把王甫、赵汉被迫离开山东歪曲为“向中央局、分局提抗议”。尤其恶劣的是,他竟然向中央谎报情况,说什么安子文接受了他的“批评”。这样一闹,中央组织部的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了。后来毛主席在批评饶漱石时说:“你不要认为你作过大区第一书记,你还没有在中央工作过呢,为什么你斗争一个‘吏部尚书’(指安子文)不给中央打招呼?!”
——在1953年夏季的全国财经会议期间,饶漱石积极伙同高岗一道斗争薄一波,指责安子文有几天未到会是“消极抵制”,一再逼迫安在会上发言,说什么“在这样大的党内斗争面前,你不应该不表示态度”(安子文顶住了,没跟他走)。而且在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不顾毛主席要加强团结的指示,在财经会议领导核心小组会上把所谓“圈圈”问题和“名单”问题抖落出来,“火上浇油”。安子文明明早已就“名单”问题向中央作了书面检讨,并请求处分,饶却抓住不放,并散布说,财经会议上斗争薄一波,会后还要斗“圈圈”中的安子文。实际上,没等到财经会议结束,饶就在中央组织部内斗争安子文了。他说“中央组织部是一潭死水,要把它震动一下”。7月22日,他召开部务会议,强词夺理地搬出一堆似是而非的材料,如“支持条条、反对块块”问题、“整党建党规定问题”、“中央组织部对华东局和山东分局表示抗议问题”等等,对安子文横加指责,而且态度蛮横,不容申辩。7月25日,他又召开部务会议,把安子文将7月22日部务会议上发生的事向少奇同志反映,斥为“有意挑拨是非,制造分裂”;并借题发挥,以中央组织部检查官僚主义不彻底为由,要求重新开会专门检讨部里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要逼安子文作检讨。这个会在8月中旬接连开了两天,安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饶却一味吹毛求疵,无理取闹。有些本来是饶漱石冤枉安子文的事情,安提出证明,要求派人查实更正,饶却蛮横地拒绝调查。更为荒谬的是,饶本来已同安子文商定,安作检讨时,对“名单”问题只作一般交代(说明3月间他在组织上犯了一个错误,已向中央作检讨并请求处分)而不谈“名单”的具体内容;在安检讨过程中,饶还插话说过:“这个问题不便在这里讲。”但当第二天会上有人对安进行批评后,饶却对大家没有追问“名单问题”加以指责,说:“安子文千对万对,但在这件事情上犯了严重错误。你们应当首先追问安子文:你犯了什么严重错误?”与会同志指出是他自己交代不要谈这个问题,饶又强辩说:“是,我是那么说了,但是你们应当追问,你们问了以后,我再出来解释。这应当是党内斗争的教训!”但是没有人响应,他自感孤立无援,不得不暂且收场。
——1953年9月,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少奇同志受毛主席委托,主持会议领导小组的工作。参加这个领导小组的有:朱德、李富春、胡乔木、习仲勋、钱瑛和我,还有饶漱石、安子文和6个中央局的组织部长。我随时将会议进展情况,给毛主席写书面汇报。这次会议,原定主要是总结经验,研究如何加强干部工作,以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饶漱石却在会议内外兴风作浪,煽惑一些不明真相的地方组织部长跟他一起攻击安子文。但仍没有能掀起多大波澜。他不甘心,在中央书记处汇报会上发牢骚,说:“这次组织工作会议,该来的人没有来,不该来的倒来了一大堆。”毛主席让邓小平问饶谁该来,开个名单统统去请来。饶心里虚,只点了一个陈赓(当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原来他听说抗日战争初期,陈赓带部队在太行地区活动时,在后勤供应方面对薄一波有不满;又知道陈讲话“没遮拦”,以为陈如果到会,能放上一炮。可是,陈赓来后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来发言。饶又一次打错了算盘,他的目的没有达到。
中央觉察到会议方向被搞偏了,决定大会暂停,转入开领导小组会议,先解决中央组织部的内部问题。在连续几天的领导小组会上,饶漱石根本不承认安子文和中央组织部其他几位同志批评他的一些事情,反过来气势汹汹地搬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诬蔑安子文“霸着组织部”,使他“插不进来”,而部里一些同志同安串通一气,抗拒他的领导。企图借这次会议使地方上的组织部长们造成一种错觉,争取他们站到自己一边。可是,问题一经拿上桌面,摆事实,讲道理,饶的种种谎言全被揭穿。情急之下,他竟然又捏造“事实”,说他的政治秘书陈麒章调来半年,组织部还不接组织关系。当时在场参加记录工作的陈麒章,不得不取得会议主持人许可,破例站起来发言,声明他一到中央组织部,赵汉就把他编入一个支部,饶说的根本不符合事实。少奇同志在主持领导小组会议的过程中,对饶进行了严肃批评。饶反而在另一次中央书记处汇报会上蛮横地责怪刘少奇在处理他与安子文的关系上“感情用事,把问题扩大了”,甚至威胁说:“如果少奇同志发言不谨慎,这个领导小组会要出问题。”因此,中央不得不决定,刘、饶、安三个人在领导小组会上的最后发言稿,都先送交中央审查。
中央书记处几次开会听取组织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我都在场。当时我已感到饶漱石的言行十分反常,但对他为什么要同少奇同志一再“顶牛”,一时还解不开这个谜。
在最后一次领导小组会上,少奇同志代表中央明确指出“中央组织部过去的工作是有成绩的,在工作中是执行了中央的正确路线的”。对于这个部过去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缺点和错误,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坦荡胸怀,主动承担了领导责任。邓小平也在会上强调:中组部工作的成绩,“是与毛主席特别是少奇同志的直接领导分不开的,但子文同志也有成绩,不能设想只是领导得好、他们做不好而会有成绩。”与会的中央领导同志本着对待犯错误同志“一看二帮”的精神,在发言中又都给了饶漱石一个“体面退却”的台阶。但饶最后发言时,仍然坚持自己“原则正确,方法错误”,不肯老实认错。这以后,他还继续在毛主席面前数落少奇同志、安子文和中央组织部一些同志的所谓“错误”,并照旧到高岗那里去议长论短,发泄怨气。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饶又一反常态,对安子文说:“我说你对财经会议有抵触,其实不是指的你,而是指的少奇同志。”这真是一语泄露了天机。
第五部分第130节 杨尚昆回忆高饶事件(5)
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迹象越来越明显,到全国财经会议和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前后,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党中央据此判明他们是野心家、阴谋家,下决心予以揭露。
1953年12月24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点明:“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究竟政出一门,还是政出多门?”同时,他建议政治局搞个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会后,少奇同志在北京主持起草《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毛主席离京去杭州,在那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
在这前后,毛主席就高、饶分裂党的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