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的荣耀_003-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部 第六十一章 历史的原点    
  1月12,刚刚组建不久,训练很不充分的澳大利亚第九步兵师第三步兵旅和部门英军炮兵大4500人趁着|||中的英军主力部队而一举沿着海岸公路逃出了非洲军的合围圈。但是,缺乏弹药和燃料的他们也只能继续往南逃跑对于英军来说形势岌岌可危。幸亏澳大利亚第七步兵师的一个旅(步兵第18旅)已经从亚历山大通过海路坐着英国军舰到达了托布鲁克。通过这些部队的接应。才使得剩下的部队快速退入了托布鲁克。    
  德军装甲部队的和恐惧组合的巨大的威力。再加上沙漠地形的特点还有隆美尔自身的大胆而又果断的指挥,使得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能够再短短的12天的时间内,从艾尔阿格拉一路跃进到托布鲁林、罗马、伦敦和华盛顿都大吃一惊。  
  而隆美尔刮起的旋风还在继续,1月12,就在德英军刚刚撤退往托布鲁克的同时,德军攻克的距离托布鲁克后方100里的巴迪亚。彻底的封锁了托布鲁克的退路。接着,德军把两门缴获的被称为‘巴迪亚帐单’(其实这门火炮是意大利人的8寸口径要塞巨炮。小家子气的意大利人曾经再利比亚和埃及边境广造堡垒。部署要塞重炮以防止英国人可能对利比亚发动的攻击。)而现在这两门火炮再被英国人缴获了几个月之后又转了一圈落在了德国人的手中,现在这隆美尔将其调过头来对准托布鲁克的守军和进港的船队进行炮击。1月13。埃及西部边境上的第一个城市萨卢姆陷落。14日,卡普错堡的顶端插上了德国陆军旗。埃及和利比亚之间重要的东道哈尔法亚隘口被德军控制。隆美尔的非洲军铁蹄已经踏上了埃及的土地。再他们的身后,只有托布鲁克还孤零零的落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收拾。在这次昔兰尼加恶斗反击战中,德意联军的伤亡仅仅为1300人,(其中德军552人)但是他们的战果相当的巨大。全歼了英军一个师。重创了两个师和两个旅。消灭了英军32500。其中俘虏对方21400。大量作战物资。    
  时期高涨的德意联军(尤其是初尝胜利滋味的意大利人)对于隆美尔德指挥领导推崇备至。士兵们这样的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他们对隆美尔德钦佩之情:“向左看,什么都没有。向右看。也什么都没有。向前看,隆美尔。他在前方!”只是,胜利是不是来得太容易,也太快了?  
  就在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意大利人乃至德国人都认为隆美尔一定会要攻击托布鲁克的时候。刚刚搬到班加西的德军非洲军司令部里面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埃尔温,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并不适合攻击托布鲁克。更不适合攻击埃及。”站在班加西议会大楼的季明大声的对隆美尔吼道。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因为他太恼火的缘故。总之站在那里的季明浑身上下都冒着大汗。很显然,对于隆美尔的表现他十分的生气。  
  “为什么?”隆美尔一边摸着挂在自己脖子上的蓝色马克思勋章和橡叶十字勋章,(这枚橡叶勋章是他刚刚因为自阿昔兰尼加取得的决定性胜利而奖赏给他的)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道。显然,这位将军并不赞同季明的意见。但是由于这位年轻的小家伙仍然是自己的上级。所以他不得已反问道。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25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25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因为我们的补给并不充分,我们的部队人数并不多。我们没有重型火炮和专门用于攻坚的士兵,而托布鲁克的防御也得到了增强,相信你也知道,现在的托布鲁克已经增援了大约7000人的新西兰部队,而且他们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我们目前也无法彻底的封锁托布鲁克地区的后勤补给线,英国人可以不停的依靠他们的舰队通过海路运送大量的物资前往这里。相反,我们这边,总兵力并没有得到提高。部队虽然伤亡不多,但是很多士兵因为不适应沙漠气候造成不必要的减员。虽然士气高涨。但是经过十几天的战斗他们的精神也已经到了一个十分疲倦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补给线已经到了极限。从我们的布雷加到托布鲁克,我们的空中补给线长度记录440里。而路上的补给线则长达550里。而如果从迪黎波里到托布鲁克。空中补给线的长度则高达770里。路    
  线则为890里。这么长距离的补给线给我们运送物B大的困难。不,应该说,我们的补给线已经超出了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攻击托布鲁克。应该把部队布置在班加西一线。”  
  “哦?”听了季明的话,隆美尔显得十分的吃惊。显然,他原先以为自己的这个年轻的老大应该同意自己的进攻方案。没想到,第一个扯后腿的就是他。不过,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老大看自己的战功不顺眼。对于他而言。在作战的时候双方对于战术闹点小意见还是比较正常的。不过他并不明白自己的老大为什么要退回到班加西一线防御。于是他想到这里。立刻反问道:“阁下,我虽然明白您放弃攻击托布鲁克的意思。但是我并不明白。如果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已经占领的扎加拉。迈基利和德尔纳,退回到班加西。要知道。这里可是我们攻占的最重要的据点。如果我们放弃了。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重新占领那里。到时候我们的机动空间就会大大的缩小。所以,我认为,就算不要攻占托布鲁克。那么我们的防线也可以设在扎加拉。这样一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说到这里隆美尔用手指了指地图。然后悄悄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大。    
  “不!埃尔温!”对于隆美尔提出的要求季明实际上早就知道了。而且他也知道隆美尔为什么要这么干。德军部队在扎加拉附近驻防,实际上主要的目的就是以这里作为一个出发阵地。只要隆美尔的补给允许的话,那么他就可以继续的往前冲击。冲出利比亚。冲到埃及地区。可是隆美尔不知道。就算到了扎加拉。对于德军来说。补给线依然漫长。沙漠中没有铁路。而德军的港口运输又因为班加西港被毁坏所以只能用过布雷加地区的陆路运输和空中运输。这样一折腾,作为后勤补给总负责人的季明深深的知道自己的补给底线在哪里。将近7万人的吃喝拉撒。再加上数千辆油老虎的消耗,自己补给线送上去的那些东西根本无法正常的运转,更何况还要运送弹药和装备,所以,季明知道,就凭着这条脆弱无比的补给线,不要说扎加拉了。就连班加西都危险。所以,他果断的提出退防班加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自己重蹈覆辙。想到这里,他开口道:“我认为。目前,扎加拉地区无法防御。因为英国人虽然在溃退。但是他们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比如第七装甲师还在开罗附近整补。如果他们整补完毕之后,会马上向我们发动攻击。到时候失去补给的我们就会陷入灭顶之灾。所以我建议早撤比迟撤好。迟撤比不撤好。扎加拉一线无险可守。是根本守不住的。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退回到班加西。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同时也会把后勤问题丢给对方。只要班加西港口一好。我们就可以已逸待劳。攻其不备。”顿了顿。季明接着说到:“其实,我之所以放弃托布鲁克和迈基利,扎加拉一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腾出手来攻击马耳他,和他们相比,马耳他,这座要塞十分的关键。如果能够控制马耳他的话,我们就能够使得整个通往北非的补给线少将近一半的路程,同时英国的潜艇、飞机和破交舰队的航程将大大的增加。而我们则获得一个完整的基地。通过马耳他,我们反过来可以封锁英国的亚历山大港一线。使得他们和直布罗陀之间的联系被我们彻底的切断。总之,马耳他的占领意味着我们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认为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他。而占领马耳他。北非的攻势就必需停下。因为我拿不出那么多的补给来同时攻打两个地方。”说到这里季明摊开了双手。    
  “那么马耳他的攻击准备就绪了么?”季明的话刚刚结束,隆美尔就开口道。  
  “差不多了。还有一个星期。剩下的就等待天气了!”季明慢慢的说到。  
  “那么。在这一个星期之内,请阁下允许我继续对托布鲁克发起一场攻击,攻击结束之后。如果我拿下托布鲁克。那么就允许我继续攻击。如果拿不下来,我就撤退。怎么样?阁下,给我这个机会?”说到这里。隆美尔抬起头来。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着季明。    
第五部 第六十二章 昔兰尼加最后的堡垒    
  看到隆美尔的那个样子,季明陷入了沉默之中,对于他而言,从战术上来看对方的要求并不算十分的合理。因为季明知道,这次攻击托布鲁克一定会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更重要的是,英军则乘着德军围攻托布鲁克这个当口慢慢的蓄积自己的力量,然后从侧翼向德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不过,从战略上来看,季明却又不得不同意隆美尔的这个要求。因为从整个战略上,隆美尔的要求并不过分。现在德军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而托布鲁克的主要交通线也已经被切断。里面的守军人数并不是十分的充足。如果德军连尝试都不尝试一下的话就简简单单的放弃攻击转而撤退的话,无论是隆美尔,还是柏林,乃至罗马的高层都会对季明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不满,到时候季明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所以,在经过了反复的思考之后,季明还是决定让隆美尔按照计划试探一下。不过他只给隆美尔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能够拿下托布鲁克最好。如果拿不下来。那么就有计划的撤退。等到班加西的港口修建完毕。自己的部队补充完全之后再发动新的攻击。而隆美尔则十分高兴的接受了季明指派的任务。他立刻开始调动部队,准备通过一次攻击争取拿下托布鲁克。    
  早在古罗马时代,托布鲁克就已经成为了罗马人守卫昔兰尼加的一个重要的要塞。当时,他们防御着迦太基人的攻击。而到了1941年,铁路。完备的公路。港口和利比亚东部最大的机场(距离托布鲁克港15英里之外的哈尔法机场)就更使他成为了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要点。为了保护这个要点,意大利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开始在那里修筑防线和要塞。在距离城市中心14公里处。他们修筑了两条防线组成的长达50公里的环形要塞。之所以范围那么大。这主要是因为托布鲁克市区的地形非常的平坦。只有把那些可以俯视托布鲁克港制高点都安全的容纳在里面,才能使得这个港口稍微有点安全感。和昔兰尼加的大多数地方一样。这座城市的南面也有许多峭壁悬崖。这些陡坡由于沙漠风暴的作用,往往是南高北低。在托布鲁克和南面的大沙漠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依靠着这个屏障,英国人可以非常轻松的防守住德国人的猛烈攻击。    
  而托布鲁克的核心防守区域是意大利人制造的人工防线。这条防线北分为内外两条。第一道防线北意大利人成为红线是由水泥结构组成的地下堡垒。,意大利人总共在这个防线上修筑了150个这种样子的堡垒。此外,堡垒和堡垒之间还修筑了反坦克壕沟和反坦克炮位。(当然,这些意大利人并没有完全的完成),地堡之间的距离在500到600。地堡和地堡之间的外围地域则是用高达5尺的铁丝网和宽达12英尺深达8尺的壕沟组成。,这些壕沟也没有完工。地堡的直径约为100。由几个或者十几个地下混凝土工事组成。每个工事可以单独容纳3040人。堡垒的四角挖掘有机枪射孔和。此外上部的堡垒则安放有反坦克炮和平射炮位。堡垒的上面也盖有砂土。顶上还有四道连绵的铁丝网。各个堡垒之间有交通壕和小型铁路联系。攻击方向很难发现这些堡垒。而防守方则可以随时从堡垒之间钻出来对敌人实施猛烈的打击。此外。当一方堡垒被压制的时候,其他方向的堡垒也可以派出援兵对所压制的堡垒进行增援。    
  距离红线2500米左右的是意大利人的结构和第一道防线红线的结构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在城市内。所以并没有修筑反坦克壕。但是1。5米高的胸墙给了进攻方极大的困难,此外,城市中心区域已经被要塞化。所有的地面建筑都被安装了射击口。此外,意大利人还在这座防线的后面修建了四座主要用于屯兵的堡垒。堡垒十分的坚固。是用当地出产的火山岩砖修葺而成。一般的炮弹无法击穿。所以。如果德军在没有重型火力支援下选择巷战是极其不明智的。不过。托布鲁克也并不是不可能攻破。由于工作效率的低下。意大利人只是把这个要塞修成了‘烂尾楼工程’很多重要的要塞并没有完工。炮架也没有修筑完全。而轻取了托布鲁f:    
  这座城市的防守结构。所以对于隆美尔来说还是有▋  
  而隆美尔之所以要攻下托布鲁克,除了这是昔兰尼加最后的一个城市之外,还因为托布鲁克的战略地位十分的重要。从1940年到1941年初。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战线就如同一个时钟的钟摆一样来回的摆动。钟摆的摆动轨迹沿着地中海岸边。即从布雷加。的黎波里再到东面埃及的布格布格(实际上,在历史上,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1941年到1942年末也是率领部队进行类似的钟摆。。400里。而他们之间的直线长度则为550公里。除了东面极小部分属于埃及和利比亚接壤的地区之外。这个钟摆的摆动覆盖了整个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省。    
  而具体来说。这个钟摆现象发生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在于后勤的要求。在北非这样的沙漠地形作战的时候。双方的进攻动力都极度依赖后勤补给。所以。当一方的进攻势头达到攻击的极限的时候。就会因为后勤补给的原因而不得不往后撤退。这样的话。他们的防线就如同钟摆的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