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皇帝一样的档次;以此弥补刘彊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
  在得知儿子被如此优遇的消息之后;当年六月;郭圣通终于了无牵挂地离开了人世。刘秀与阴丽华对郭圣通的去世百感交集;以封国太后的礼仪将她葬于北芒。
  刘彊虽然对父亲的慈爱感激万分;但也不禁对自己所得到的超乎常理的待遇而不安;屡屡向刘秀上书;表示不想再做这个旷古未有的双料亲王;请求退还鲁郡;只当一个东海国王就够了;至于自己等同皇帝的服饰器物;他更是强烈推辞;唯恐新任皇太子刘庄心里不受用。对于刘彊的推辞;刘秀毫无商量余地地拒绝了。他对儿子的良苦用心非常清楚;叹息着将刘彊的奏章给公卿臣传阅。
  公元56年春天;包括刘彊在内的诸王都到洛阳朝见年已花甲的刘秀。刘秀带着他们一起登泰山封禅。封禅结束后;已经年老多病的刘秀希望长子能够多陪自己一段日子。刘彊没有返回封国;而是跟着父亲回到了洛阳皇宫。
  和儿子相处时间长了;刘秀和阴丽华都发现刘彊心境黯淡;而且体弱多病。虽然他不肯承认;但是原因不说自明。在百般宽慰无果之下;刘秀和阴丽华作出了另一个决定。由司空带着这样一道诏书来到了西汉高祖刘邦的祭庙: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不宜配食高库存;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他们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明明白白地告诉长子:即使父亲不在世了;继母也决不会做出损伤他的事来。东汉王朝;绝不会重演诛杀异母兄弟和废太子的历史。
  57年2月;62岁的刘秀病逝于洛阳南宫前殿。临终的时候;他相濡以沫34载的结发妻子阴丽华陪伴在他的身边。
  刘秀虽然去世了;但是阴丽华还在。刘庄遵照父亲的遗愿和母亲的嘱咐;对长兄一如既往的友爱。然而阴丽华的母爱和明帝刘庄的手足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相信的。刘秀刚一去世;广陵王刘荆就想陷害刘彊;逼他造反走上绝路。
  刘荆假冒郭况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刘彊;鼓动他为郭圣通报仇、夺回自己的皇位;并以秦始皇长子扶苏的遭遇恐吓他。刘彊惊慌失措;连忙把这封信连同送信人一起交给刘庄。
  经过讯问;刘庄发现是自己的同胞弟弟在搞鬼;便将这事隐瞒下来;只是暗地里限制刘荆的活动而已。其实刘荆真正的目的;是想趁乱谋夺皇位;刘庄发现之后;便将他改封广陵;送出洛阳城。刘荆不甘心;到封国后仍然放阙词:我的相貌很像父亲。他三十岁打天下;我如今也三十岁了;是不是也到了该起兵的时候?相士被吓得脚软筋麻;立即告发。刘庄仍然不忍心对弟弟下杀手;只是下令不再给他配备侍卫部属;派人看守王府;其它亲王待遇仍然照旧。没想到;刘荆不久又故态复萌;找人来诅咒刘庄;又被人告发。刘荆自杀。刘庄对弟弟屡教不改走上绝路很伤心;追谥思王。
  当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平息之后;这年冬天;刘庄才依依不舍地将终于放下心的哥返回封国。然而刘庄没有想到;也许是父亲的去世和自己的登基再一次使刘彊回想起了往事;更也许是刘荆事件使刘彊受惊过度;再加上因为自己的缘故;使得皇帝惩治了亲生弟弟返回封国不到半年;刘彊便一病不起。
  得知消息的阴丽华和刘庄非常焦急;派太医急赴鲁地为刘彊诊治;并下令刘彊的同母弟弟们都立即赶去宽慰兄长。可惜的是药石只能治病;却不能改命。就在这年五月戊寅日;三十八岁的刘彊病逝于鲁地灵光殿。临终时;他写下了最后一道奏章:我蒙受父亲和兄弟的恩遇;得到了两国的封地;还有超越礼制的宫室仪仗礼乐。一切都令我无以回报。由于我没有保重身体;常年患病;使皇太后和皇帝担忧;络绎不绝地派来太医方士。我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如今我命薄早逝;不但不能再孝顺母亲、还要使得皇太后和皇帝哀伤;心里非常惭愧。请皇上照顾我的儿女;为我的女儿们找到好丈夫。如今父亲去世;皇上要格外加意孝顺母亲。另外向其它的弟弟们辞别;从此永远再不能相见了。
  可以看得出来;刘彊的性情也很像父亲刘秀;宽厚善良;如果他做皇帝;于国于家也一样是好事。可惜他被自己的生身母亲给耽误了。
  刘庄得知哥的噩耗;捧着奏章泣不成声。他随后下令;以皇帝的仪仗为刘彊举行隆重的葬礼。诸王诸公主诸外戚诸侯都必须参加。伤心的不只是刘庄;还有看着刘彊长的阴丽华。当年她因为这个孩子而甘愿退出后位;他不但是郭圣通的孩子;也是她阴丽华的孩子。更因为刘彊的猝然去世;与自己亲生的儿子刘荆有脱不了的干系;阴丽华对他的早逝就更为哀伤;自责未能克尽母亲的义务;没有办好丈夫交代的事情。
  在皇太后阴丽华的坚持下;刘庄陪着母亲一起参加了刘彊的葬礼;阴丽华流着泪;一直将刘彊的灵柩送到葬地。
  阴丽华照顾关爱的;并不仅仅是刘彊。山王刘焉;由于是郭圣通最心爱的儿子;所以刘秀和阴丽华一直没有舍得送他去封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身边照顾。阴丽华对刘焉甚至超过疼爱自己亲生的儿女。直到刘庄即位三年后;阴丽华才恋恋不舍地让早已成年的刘焉离开自己前往封国。
  由于是郭圣通的宠儿;刘焉一直都被阴丽华和刘庄格外关照。按规矩;皇帝不召;亲王是不能随意离开封国;更不能随意进京城的。这是为了预防诸王图谋不轨的铁律。但是刘焉却是个例外;他什么时候在封国呆腻了;随时可以回洛阳;完全听凭自由;不必请准。阴丽华叮嘱她的儿孙们善待郭圣通的家族;而且要牢记她曾经做过他们十七年的嫡母、嫡祖母。因此必须将郭圣通视作母亲、祖母来看待。
  这一点;不但明帝刘庄做到了;连阴丽华的孙子汉章帝都牢记在心。元三年;阴丽华的孙子章帝北巡路过真定时;特地和郭氏家族聚会;赏赐万斛粟米和五十万钱。章帝还以晚辈的身份;在刚刚迁葬返乡的郭昌郭主墓前以太牢的祭祖礼节叩拜。
  公元64年正月儿子登基十年的时候;62岁的阴丽华去世了。不久与光武帝刘秀合葬于原陵。
  后来的东汉皇族;虽然不是每个皇后都能像阴丽华那样善待丈夫的其他嫔妃;但是确实再没有发生过杀害废太子和非己所出皇子的事情。这不能不说与刘秀和阴丽华的身体力行、传为家训分不开。
  十年后;在拜谒原陵的前一夜;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刘秀和母亲阴丽华在陵畔漫步;恩爱之情一如自己从就看熟的景象。从梦境醒来;五十岁的汉明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得死去活来。悲伤的刘庄下诏;在祭殿两边种下二十八棵柏树;代表云台二十八将守护父母的平安。
  两千年岁月已过;原陵仍然屹立;邙山边黄河畔;他们相携相伴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辨。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是个马上皇帝;也是个喜欢做和尚的皇帝。这就是有名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都里(今江苏武进县)人。他原来是南朝齐的官员;后来逼齐的皇帝禅让;自己建立了梁。萧衍做皇帝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列第一位。
  出众的谋略
  464年的一天;萧顺之家的第三个儿子出世了。父母为他起了个名;叫练儿。孩子长到六七岁时;该上学了;父亲又给他起了个学名萧衍;字叔达。
  一个官员家生了个儿子;这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由于这个孩子后来当了皇帝;成了天之骄子;贵人自有异相;他的出身也便被涂上了好多神秘的色彩。据说;萧衍生下来时样子就很奇特:两胯骈骨顶端高高隆起;舌头和右手上还有文字;身上不时发出神异的光彩……这当然是骗人的鬼话;不足为信。
  是萧衍的杜撰;还是无聊文人的帮闲?不得而知。其实;这也不是萧衍的发明创造。在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每个朝代都在制造着神话;编织着谎言。国古代的悲剧是;善良的人们只知对皇帝顶礼膜拜;把宫廷看得无比神圣。其实;宫廷绝不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宫廷里到处充满着血腥、污秽和阴谋。
  古代创业之君;在血腥厮杀登上帝位以后;为了抬高门第;总要找个名人当祖宗。萧衍没有那么幸运;姓萧的祖上没出过皇帝;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把汉高祖的第一功臣、丞相萧何当作自己的祖先。
  不过;萧衍和萧齐皇族却是同宗。从血缘上来看;萧衍和齐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萧顺之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族弟;他们都是东晋淮阴县令萧整的后代。他父亲曾经做过侍、卫尉等高官。萧衍后来之所以能建立功勋;并最终建立梁朝;他的家族背景起了很作用。
  萧衍时候就很聪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当时他和另外七个好友被称为八友;其包括历史上有名的沈约、谢眺、范云等。沈约后来写了《宋书》、《齐纪》等书;而谢眺则是这时期有名的诗人。不过;这八个人当;萧衍的胆识却是其他七个人无法相比的。
  在隋朝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度之前;国官吏的选拔基本上是世袭加推荐两种形式;所以;家族的背景尤其重要。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注重门第观念;不是名门望族的人;想做官是非常困难的。萧衍因为有先天的家族背景;所以刚做官时就是在卫将军王俭手下;升官的机会比其他人要多。
  果然;王俭见萧衍很有才华;言谈举止也很出众;于是就提拔他做了户曹属官。因为他办事果断机敏;和同事以及上司关系融洽;不久又被提升为参军。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他回去守丧三年;然后复官;升任太子庶子和给事黄门侍郎。
  在封建时期;官吏遇到父亲去世;必须回家奔丧守孝三年;否则要受到法律处罚。当时的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是结合在一起的;叫做礼律合一;即礼教要求的也就是法律所要求的。其他的要求也有很多;例如自己所做的官职有和父亲名字同字或者同音的不能做官;要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整。做官的当地的地名也不能触犯父亲的名讳。
  到公元493年;齐武帝病重时;当时的臣王融想在武帝去世后立自己喜欢的皇帝;以便控制掌握政权。后来事情败露;王融被入狱赐死。对于王融的如意算盘和悲惨结局;萧衍原来就已经推算出来了;他的好友范云由此对他异常敬佩。
  齐武帝去世后;新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理政务;对臣的劝谏也不接受。掌权的臣萧鸾很生气;打算把他废掉;另立皇帝。在和萧衍他们商议时;萧衍表示反对;他说:废立皇帝是事;不能轻率从事;现在废立难免会遭到众王爷的反对。
  萧鸾则说:现在的众王爷没什么才能;只有随王萧子隆文武兼备;而且占据荆州。如果把他召回来;就万事吉了。但怎么才能让他回来呢?
  萧衍说:这个随王其实徒有虚名;并无什么真才干。他的属下也没有出色的人;只是依赖武陵太守卞白龙和另外一个;这两个也是无能之辈;贪图金钱富贵;到时候只要一封书信许诺高官厚禄;就可以把他们轻易地召回来。没有了左膀右臂;那个随王到时候也会跟着回来的。
  萧鸾对萧衍的分析很赞同;于是照他们商议的执行。先是废立了皇帝;自己掌握朝政权。三个月之后;萧鸾干脆自己做了皇帝;这就是齐明帝。
  在这场骨肉相残的权利角逐;萧衍为齐明帝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立下了汗马功劳。萧鸾做皇帝之后;没有忘记萧衍的谋划之功;把他提拔为书侍郎;后来又升为黄门侍郎、建阳县男;采邑三百户。萧衍的地位开始显赫起来。在以后的几年;萧衍的军事、政治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南齐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韬光养晦
  齐明帝以篡得位;名分不正;总害怕齐高帝和齐武帝的子孙起来推翻他。为了根绝后患;他对高、武子孙开杀戒。齐高帝十九子除十一人早死外;其余八人都是被他杀死的;齐武帝二十三子除七人早死外;其余十六人也全部死在他的手里。在齐明帝统治的五年时间里;高、武的孙辈们每天也都是战战兢兢;不知祸何时降临到自己头上。他们的部分最终还是免不了被诛戮的命运;只有少数人由于一些臣的保护;才侥幸活了下来。
  零陵内史范云是竟陵王萧子良的故吏;萧子良在世时;二人相处甚密。所以;萧子良死后;范云非常注意保护他的子孙。一天;范云乘齐明帝召见的机会;对他说:太宰文宣王(萧子良)活着的时候;曾对我说过;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身处一座高山之上;山上面有一个深坑;文惠太子先掉下去了;接着武帝也掉下去了;最后文宣王自己也掉下去了。文宣王又说;他掉进深坑里之后;看见您身穿御袍坐在御床之上;不知这意味着什么?他嘱咐我不要轻易向别人泄漏。
  齐明帝听罢;流着眼泪对范云说:文宣王有恩于我;我不能辜负他!从此;他对萧子良的后代的态度有别于其他宗室。就这样;由于范云的这一通胡编乱造;使得齐明帝放过了萧子良的后代。不过;萧子良的儿子们后来还是让东昏侯萧宝卷杀掉了。
  498年;高、武旧将王敬则起兵反抗齐明帝;奉豫章王萧嶷(齐高帝子;死于齐武帝时)之子萧子恪为主。萧子恪不从逃走。齐明帝想借此机会杀尽高、武子孙;于是把各诸侯王悉数召进宫。他命自己的子侄呆在书省;高、武子孙呆在西省;每人只许携带侍从两人;超过此数即以军法论处。诸王年幼者也要由乳母陪伴入宫。当夜;他命人备办棺材几十具;准备三更时将高、武子孙全部杀掉。但到三更时;齐明帝却没有醒转过来。书舍人沈徽孚等决定将此事拖着不办。黎明时;齐明帝方才醒来。他认为这些诸侯王命不该绝;于是;赏了他们一顿酒饭;又都放出宫去。
  齐明帝杀害诸侯王的时候;都是在夜间派士兵包围住宅;硬行砸开门窗;呼啸而入;并将其家产全部没收。而且;每次杀人的时候;他都要流泪。因此;每逢他焚香祷告、呜咽流涕时;左右的人就知道明天一定有规模的流血。最可注意的是永泰元年(498年)正月的那一次;他一口气杀掉萧铉等十个诸侯王。杀人之后;才命令有关部门告发那十个诸侯王谋反;要求处死他们。事情的奇妙之处恰恰就在这里。齐明帝接到报告之后;不但没有批准;反而义正词严地加申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