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徽宗等到很晚才见李师师回来;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徽宗生气地问:你到哪里去了?师师回答:妾罪该万死;妾得知周邦彦得罪皇上;被押出京城;就聊备薄酒一杯;为他饯行;实在不知皇上到来;在此守候多时。徽宗问道:他又有新词吗?有一首《兰陵王》。唱一遍让我听听。这是周邦彦用心之作;经师师一唱;徽宗转怒为喜;立即下诏召回周邦彦;任命他为管音乐的晟府乐正。
  自从接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独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厅。
  当时宋徽宗三天两头地呆在李师师家;引起了一批正直臣的反对;说他玩安忽危;不顾宗社付托之重;刘皇后更说得坦率;认为:皇帝行娼;自古所无;再加上昏夜出行;也不安全;力劝宋徽宗。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里听得进去。
  有人说后来李师师也被召进了宫;册为李明妃。但金人攻破开封后;她便不知所终。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称李师师为女豪杰。据说当时金人已立张邦昌为宋朝皇帝;准备押徽、钦二帝去金国。即将启程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佳人穿了一身素服;装束如道士一般;不避斧钺闯进金营来和太上皇诀别。原来这就是甚得徽宗宠爱的李师师;徽宗让位给钦宗后她便求为女冠;隐迹庵内。
  金人久闻师师艳名;攻陷汴京后就到处寻找她;只是苦于没有消息。如今李师师自动找上门来;好不欢喜;当时便要将师师带走。师师从容说道:待我见过太上皇;便随你们北去。师师与徽宗见面后;两人抱头痛哭;说不尽会短离长的苦楚。金人将他们拖开;师师口说着:太上皇保重。哭得如泪人一般。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柳眉紧蹙;桃靥泛白;含含糊糊喊了八声太上皇;就翻身倒地;香消玉殒了。验尸后发现是师师吞服金簪自尽。后人有诗咏李师师;认为一位娼妇尚知殉节;宋廷诸臣;竟甘心臣事异姓;真是连一个娼妇也不如。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赵佶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来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赵佶才回到汴京。
  关于这一次传位;历史上有两种见解:一种看法认为;宋徽宗赵佶眼见势不好;赶快主动让位;把自己的儿子拉出来顶雷;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在内外交困之下;宋徽宗不得不退位;让儿子出来收拾残局。不管哪一种说法;着眼点仅仅在于宋徽宗是主动让位还是被动退位上。
  事实上;在这一点上争论不休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时的情势是家公认的。即;此时的宋帝国;在徽宗二十五年统治之下;已经由一座锦绣江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破船漏屋。此时此刻;这一破船漏屋正在遭遇暴风骤雨。
  1126年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被淘空了的北宋江山一触即溃。当时宋钦宗下令:毁艮岳为炮石;于是;百姓一拥而入艮岳之;争持锤斧击之。他们毁拆屋宇、砍伐树木充当薪柴与兵器;将数千只珍禽异兽悉数投入汴水之;任其所之;把鹿苑的梅花鹿全部杀死以充军粮;而艮岳之收藏的碑帖书籍则全部弃诸沟渠。建成刚刚三年的艮岳就此毁于一旦。从而;标志了徽宗皇帝浪漫生活的彻底终结。这座美仑美奂的人间仙境的毁灭;仿佛是个象征;特别意味深长地隐喻着花团锦绣的北宋帝国。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赵佶与子赵桓为庶人。第二年3月底;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宋徽宗被俘之后;听说金人把首都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地狱;并且掠走了他的全部后宫妃嫔和赵构之外的所有儿女时;神色不动;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当听说京城、皇宫的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时;也无动于衷;而当听到金兵将皇城里的书画全部掠走时;他喟然长叹;神色惨然;表情相当痛苦。
  赵佶在被押送的途;受尽了凌辱。他们每过一城池;就掩面长泣、嗟哭一路。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赵佶被辱封为昏德侯;意为一昏再昏。先关押于韩州(今辽宁昌图);后又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囚禁期间;赵佶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
  1127年7月;赵佶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赵佶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赵佶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赵佶被囚禁了9年。1135年4月;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1142年8月;宋金根据协议;将赵佶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杭州);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说国皇帝不能不说元世祖;在国的皇帝;无论如何都不能漏了元世祖忽必烈。毛泽东在他那首惊世之作《沁园春·雪》里把成吉思汗作为开国明君对待;称之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雕。并没有提到明、清两朝以及民国。这并非篇幅有限或者遗漏;而是因为现今华民族的辽阔幅员正是元帝国开创的。朱元璋也罢;皇太极也罢;都只是继承了元的江山而已。不过这里有一个误区或者习惯说法;就是把元帝国归于成吉思汗所缔造。这是不对的。
  史书记载;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蒙古国;征服了直至欧洲、波斯的广地域;但不包括国。此时南宋之外;还有西夏、金、西辽、理诸国存在于现在国的幅员之内。也就是说;直至元朝之前;华还不存在;真正统一国的并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非成吉思汗;而是忽必烈。
  鲁迅曾经挖苦道:都说是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了俄罗斯;一翻历史;发现不对。因为成吉思汗征服俄罗斯原在征服国之前。应该是俄罗斯人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了国。
  元世祖忽必烈才是元朝的真正创建者;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第四子。1215年9月23日生于漠北;自少受祖父、父母影响;尚武喜文;思有为于天下。
  无论如何;元帝国是国历史上一个很特别的王朝;真正统一的王朝。忽必烈是华民族历史上最开放的帝王;这是不可否认的。
  蒙古族是我国西北强悍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到了公元11世纪末;蒙古字儿只斤部落的贵族铁木真的力量逐渐强起来。在公元1206年统一了漠南北;建立了军事奴隶政权;开始了规模的对外扩张;形成了空前庞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攻下伏尔加河流域之后;又收兵回朝剿灭了西夏。1227年病死军;那时正是宋理宗宝庆三年。成吉思汗曾把占领的地区分封四子为世袭封地。长子术赤得巴尔喀什湖以西至乌拉尔山脉;次子察合台得阿姆河以东、新疆以西之地;多为原花刺子模占据之地;三子窝阔台封地心在新疆额敏河流域;四子拖雷则按蒙古旧俗;继承克鲁伦河、鄂嫩河之蒙古本部。
  成吉思汗死后;四子拖雷暂时监国。直到1229年秋;诸王贵族在克鲁伦河举行会(忽里勒台);遵照成吉思汗生前意愿;选举窝阔台为汗(1229…1241)。这次会还决定继续远征;兵分三路;一支远征波斯;追击逃走的扎阑丁;一支远征俄罗斯;另一支则攻打金国;以完成成吉思汗未竟之业。
  随后;窝阔台征服了亚诸国;并于1234年灭了金国;替岳飞雪了靖康耻。次年窝阔台之子奉命征南宋;窝阔台亲征波兰、匈牙利、俄罗斯直至德意志。
  在西征途;窝阔台之子贵由与拔都不和;时起冲突。1240年;窝阔台下令贵由率军返回蒙古。1241年;窝阔台病死;当时贵由尚在途;于是由窝阔台之后脱列哥那暂摄国政。脱列哥那主张由其子贵由继承汗位。按照惯例;汗应由诸王贵族的忽里勒台选出。这时察合台也死;蒙古诸王以战功卓著之成吉思汗长孙拔都威望最高。可是拔都因与贵由不和;所以拒绝参加会;致使此会迟迟不能召开;脱列哥那执政长达4年;最后于1246年召开忽里勒台;选出贵由为汗(1246…1248);而拔都仍只派其弟代自己参加。
  关于蒙古汗位的继承;成吉思汗并未规定明确制度。一方面汗生前可以指定某一个儿子为继承人;另一方面又保存了须经忽里勒台推选的制度。统治阶级对汗位的争夺无时不在酝酿之。贵由汗只执政两年就死了;谁来担任汗又起争执。这时成吉思汗的子孙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拔都为首的术赤系诸王和拖雷系诸王。拔都为汗长孙;战功卓著;拥有钦察草原及俄罗斯之广阔封地。
  拖雷因系成吉思汗幼子;一直随侍在侧。成吉思汗死后又得其封地及帐财产;从汗12万兵士独得10万余人;势力强。拖雷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也都是著名的王公。所以这时拔都支持蒙哥在贵由死后继承汗位;如此则汗位将转入拖雷系的控制。但这一意见遭到窝阔台系、察合台系的反对;他们主张汗位由窝阔台第三子阔阔出的长子失烈门继承;即把汗位仍保持在窝阔台系。这一争执拖延好几年;直到1251年;才由拔都定议;召开忽里勒台;选出蒙哥为汗(1251…1259)。
  蒙哥即位后;首先镇压反对自己当选的窝阔台系诸王;把他们谪迁;处死其下面的贵族70余人;并以巫蠹罪杀贵由;然后进行一些改革;限制蒙古诸王贵族随意向民间征敛;加强对权力的控制。随即又派遣军四出侵略。
  长兄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忽必烈青年时期就结识原儒生;请他们讲解三纲五常;治国平天下之道;这时更推崇儒学;任用儒生刘秉忠等协助理政;整饬邢州吏治;用汉法治理原;整顿河南军政;由此渐得一些汉人地主的支持;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2年;蒙哥为攻打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派其弟忽必烈率兵先征服云南;忽必烈率将儿良台合、树合也只烈等南下;他们从宁夏出发;经甘肃、四川后又分兵三路入云南;忽必烈率领的路军;来到金沙江边;不畏江水汹涌湍急;乘革囊渡过金沙江;入永胜、丽江;占领了鹤庆、剑川一带;开始攻理;因上关城池坚固攻不下来;改由苍山背后;攻占理国都城羊苴咩城。
  革囊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对没有乘坐过的人说来;是很难想象的;其实就是羊皮筏子;好像今天的橡皮船一样;用它来载人运物、穿越急流险滩。元世祖忽必烈就是乘坐革囊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的;清人孙髯翁在著名的《昆明观楼长联》;曾用元跨革囊4个字概括忽必烈征跟云南的壮举。善于骑马射箭的蒙古的统帅忽必烈不骑马;而是跨革囊;这可是一段有趣的事。
  理国士段兴智选列都阐(今昆明)企图募兵抵抗。元军攻下理后;驱兵直追;理国布缕(国相)高泰祥在姚州战死;国士段兴智被俘;历时300余年的理国到此灭亡。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赞道:吾观从古用兵;出没恍惚;不可观睨者;无如蒙古忽必烈灭理也。自临洮径行山谷二千余里;金沙江济;降摩狄(纳西)人理。灭了理国后;忽必烈采纳刘秉忠建议;改变了过去屠城的做法;而改为安抚;使诸方人民遂定安。
  元世祖忽必烈灭理后;又统一了云南37部。随后;又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并以云南作为根据地;以高屋建领之势;一举灭了南宋政权;完成了统一祖国的业。据杨慎《滇载》记载:元既灭段氏而有其地;得五城八府;蛮部三十有七。设理都元帅府;仍录段氏子孙世守其土;赦兴智;封为摩珂罗嵯;管领八方。兴智死;元季乱;原多故;段氏复据之;于是有十一总管出焉。至今忽必烈在理的遗迹颇多;理城西北苍山兰峰之麓无为寺内的翠华楼;为忽必烈攻理时下榻的地方;又叫驻跸楼;寺前松林繁茂;是理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1253年;忽必烈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在这里他重用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
  蒙古汗位之争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1256年;忽必烈修建开平城(今内蒙正兰旗东);作为他统治的基地;势力不断发展。
  1257年;蒙哥为效法其祖父成业而享盛名;亲自率军攻打南宋;留其弟阿里不哥守和林。一年之间;蒙古军长驱而下;宋四川各地守军;相继败降。
  1259年春;蒙哥率军攻打合州(四川合川);宋合州守将王坚凭钓鱼城坚守;蒙军连续进攻数月不能破;天气炎热;军疾疫流行。蒙哥亲自领兵到城下猛攻;为矢石所;蒙军败退;蒙哥不久死去。此时忽必烈正在湖北作战;得知蒙哥死讯;马上渡江包围了鄂州。
  这时;忽必烈妻弘吉刺氏自开平遣使臣来;密报阿里不哥在漠北图谋继承汗位。忽必烈在军前召集他的将领、幕僚商议。郝经说:王虽然素有人望;且握重兵;但是不知道海陵王的故事么?倘若他(指阿里不哥)自称受遗诏;便正位号;下诏原;王要回去还能行吗?郝经建议:断然班师;亟定计;销祸于未然。廉希宪说:殿下太祖嫡孙;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