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鉴于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他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还特意作了一番表白:
天下之;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封诸子为王的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按照明制;皇子封为亲王都授予金册金宝;年食禄米万石。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上都超过此数。例如在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些藩王的府第、服饰和车旗等;下天子一等;公侯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
藩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即藩王的未来接班人;10岁时就授予金册金宝。其他诸子则授予涂金的银册银宝;封为郡王。以后各世子孙都有封爵;自六世孙以下都封为奉国尉。他们生的时候要向宗人府请名;年龄了要请婚。但他们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之类的行当;只是坐糜俸禄。明期以后;皇室成员的俸禄成了国家沉重的包袱。
本来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处;称作亲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地带兵将军的动静;以防他们叛乱。藩王虽没有行政权;但有军事权。朝廷调地方军队;地方守镇官还要得到当地藩王令旨后才能调动。遇有战事;即使元勋宿将也要听藩王节制。当燕王朱棣率军征讨乃儿不花时;像傅友德那样的将也要受他调遣。这样;许多藩王就拥有了重兵。朱元璋感到他这套制度比以往历代都严密;明江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刚死;就爆发了朱棣与建文皇帝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
对这种分封的弊端;一些有远见的臣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开说。著名的文士解缙率直敢言;他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潞濞之虞。说得最直率的概就是那个平遥县的训导叶伯巨了。洪武九年(137);叶伯巨上书言事;说明太祖太过者三;第一条就是分封太侈:;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廓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现于汉、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朱元璋见疏怒;认为这是离间他们一家骨肉;要亲手射杀他。叶伯巨终于为此事死在狱。不幸的是;叶伯巨所言果然成了事实。
洪武十三年(1380)春天;朱棣从凤阳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这时的燕王已是21岁的英俊青年。他没有留恋风光旖旎的南国春色、而毅然甘冒雪花如席的北国风寒。他出发了;率领着数千护卫;浩浩荡荡地奔赴北平;满怀着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知道;这是他一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旧宫;其规制如同天子。按照规定;藩王的府邸亚天子一等;其他诸王都是如此。为了这件事;朱元璋还曾特地告谕诸王;要他们不要与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旧宫;不需要新建;他们新建的府邸则都要按规定办事。不难看出;朱元璋对燕王寄望殊深。
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险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别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时间还早于燕王两年;都没让他们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给了燕王;其似乎有深意存焉。本来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只有朱棣为人沉鸷老辣;很像朱元璋。他身材魁梧;天资聪颖;武艺高强;智勇有略;能推诚任人;在镇守边关、打击残元势力方面立了功。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
不过;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担心的人。据说;朱元璋曾和众多王公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宫;在一片赞誉声;朱元璋龙颜悦。这时年少的朱棣却口无遮拦;一语道破天机:紫金山上架个炮;就能炮轰紫禁城!朱元璋惊;心里顿时后悔不已;以至后来他又命令修建更为广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内的一些重要地方围起来以加强防御。从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将来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威胁。
太子朱标从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人好学勤政;宽厚仁慈;非常适合做个宽仁皇帝。可惜;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标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8岁。朱元璋伤心之余;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选。这时有人推荐朱元璋最倚重的朱棣作为皇储。朱元璋同意了;但许多臣表示反对;理由有二:一是如立朱棣为太子;对朱棣的兄弟则无法交待;一是不合正统习惯。朱元璋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决定立朱标之子皇孙朱允炆为继承人;为此;朱棣一直耿耿于怀。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还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明王朝第一功臣山王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听说她贞静;好读书;被人称为女诸生;就把徐达找来说: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结为婚姻;你的长女就嫁给我的四子朱棣吧。徐达自然是满口答应。徐氏于洪武九年(1376)被册封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亲。这时朱棣18岁;徐妃16岁。就是这位看来贤淑贞静的徐妃;后来成了朱棣夺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内助。这种婚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在这点上其他诸子也是比不上的。这对朱棣以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朱棣进入北京的时候;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朱棣入住北京的时候;元朝灭亡不久;皇宫尽管已经烧毁了;但当年世界之都的繁华还在。在这个国际都市生活了20年;朱棣的胸襟与气魄更像一百多年前入主原的蒙古汗。蒙古汗残酷勇敢;富有世界野心;他们的帝国不仅是汉语的故乡原;还包括了世界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说是北京成就了朱棣。
1390年对蒙古乃儿不花的初战告捷;使他树立了威名;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这一年元旦刚过;朱棣就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如此规模的仗。素有野心的朱棣知道;这是他磨练的好时机;也是展现自己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精心准备;志在必得。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时值三月;没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有些人请求燕王停止行军;暂避风雪。朱棣却有另一番见解;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好时机;因此军冒雪而进。当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十分惊讶;毫无准备。朱棣没有贸然进攻;而是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请降。朱棣摆酒设宴;对他非常热情;令乃儿不花很感动;遂主动要求前去劝降咬住。就这样;朱棣第一次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获全胜。而另一路的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倒是陪衬出燕王的智勇双全。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声名鹊起;也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完美亮相。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了皇位;改元建文。这位年轻的皇帝和他的父亲一样抱着以仁治国之心治理天下。建文初年;社会稳定;政治开明;百姓称颂;洪武时期的高压政策被结束;阴深恐怖的南京宫殿一下变得光明起来。不过建文帝朱允炆更适合作一个文人;由于他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上优柔寡断;历史无情地剥夺了他做个太平天子的想法。
由于建文帝年龄既;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们各霸一方;并不把他看在眼里。这样一来;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臣的鼓动之下;建文帝开始削藩。在削藩的过程;杀了许多亲王;其当然也有冤杀者;燕王朱棣听了;十分着急。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又兼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
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他对朱棣说: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相士袁珙也对朱棣说:殿下已年近四十了;一过四十;长须过脐;必为天子;如有不准;愿剜双目。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朱棣便积极操练兵马。
道衍惟恐练兵走漏消息;就在殿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又在墙外的室养了无数的鹅鸭;日夕鸣叫;声浪如潮;以不使外人听到里面的声音。但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不久就传到朝廷;臣齐泰、黄子澄两人十分重视此事;黄子澄主张立即讨燕;齐泰以为应先密布兵马;翦除党羽;然后再兴兵讨之。
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便命工部侍郎张籨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谢贵、张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马守山海关、保卫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诸王。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对他十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高炽、高煦、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报三人前来;就立即召见;言谈之下;建文帝觉得除朱高煦有骄矜之色外;其他两人执礼甚恭;便稍稍安心。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这三人留下;作为人质。正在迟疑不觉之际;朱棣早已料到这一着;飞马来报;说朱棣病危;要三子速归。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归去。魏国公徐辉祖听说了;连忙来见;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原来;徐辉祖是徐达之子;是朱棣三子的亲舅舅。他对建文帝说:臣的三个外甥之;惟有高煦最为勇悍无赖;不但不忠;还将叛父;他日必为后患;不如留在京;以免日后胡行。建文帝仍迟疑不决;再问别的人;别人都替朱高煦担保;于是;建文帝决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后悔;临行时偷了徐辉祖的一匹名马;加鞭而去。一路上杀了许多驿丞官吏;返见朱棣。朱棣见高煦归来;十分高兴;对他们说:我们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过了几天;建文帝降旨;对朱高煦沿路杀人痛加斥责;责令朱棣拿问;朱棣当然置之不理。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谅、周铎两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谢贵等人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了。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发朝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准备又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发狂;喊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数日不起。
谢贵等人听说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羔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云。谢贵等人见状;就告辞了。
谢贵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着该怎样对付燕国了。但朱棣的长史葛诚与张、谢二人关系极好;告诉他们燕王是诈疯;要心在意;谢贵二人还不相信。过了许久;燕王派一个叫邓庸的百户到朝廷去汇报一些事情;臣齐泰便把他抓了起来;严加拷问;邓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谋反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后惊;便立即发符遣使;去逮捕燕王的官吏;并密令谢贵等人设法图燕;再命原为朱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张信犹豫不决;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万万不可;我听说燕王应当据有天下;王者不死;难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吗?张信便不再想法逮捕朱棣;可朝廷的密旨又到了;催他行事;张信举棋不定;就来见朱棣;想看个究竟。
但朱棣托病不见;三请三辞;张信无奈;就便服前往;说有密事求见;朱棣才召见了他。进了燕王府;但见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朱棣以手指口;荷荷而言;不知所云。张信便说: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可以告诉我。朱棣问道:你说什么?张信说:臣有心归服殿下;殿下却瞒着我;令臣不解。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密旨让我逮你入京;如果你确实有病;我就把你逮送入京;皇上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如果你是无病装病;还要极早打算。
朱棣听了此话;猛然起床下拜道:恩张恩张!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张信见朱棣果然是装病;喜过望;便密与商议。朱棣又召来道衍王拱等人;一同谋划;觉得事不宜迟;可以起事了。这时;天忽然刮起了风;下起了暴雨;殿檐上的一片瓦被吹落下来;朱棣显得很不高兴。道衍进言说:这是上天示瑞;殿下为何不高兴呢?朱棣谩骂道:秃奴纯系胡说;疾风暴雨;还说是祥瑞吗?道衍笑道:飞龙在天;哪得不有风雨?檐瓦交堕;就是将易黄屋的预兆;为什么说不祥呢?朱棣听了;转怒为喜。于是;朱棣设计杀死了张、谢两人;冲散了指挥使彭二的军马;安定了北平城;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公然造反了。
宋忠将兵3万;驻军开平;是防备燕王的重要军事力量。燕王举事后;宋忠未敢贸然进军;而是移军怀来。朱棣控制了北京城;招降守备通州的通州卫指挥佥事房胜;攻取蓟州。居庸关被朱棣攻破;守将率败军归附宋忠。宋忠为调动士气;谎称原来燕王府守卫的家属被燕王杀害了。燕王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意让那些士兵的亲属打前锋。原燕王府守卫看到家人没有死;恼怒宋忠欺骗他们;就临阵倒戈。宋忠顿时阵脚乱;燕王趁机麾军过河;直扑过来。宋忠由是败;逃回城内;结果城破被捉于厕所内。
怀来击败宋忠;是朱棣起兵后第一次规模的战斗。这次战斗;斩首数千人;缴获战马八千余匹和量的军械。更为重要的是;怀来之战解除了北平周围的军事威胁;提高了军威。不久开平、龙门、上谷、云、永平等处守军纷纷投降;壮了朱棣的力量。
八月;建文帝命老将耿炳文率兵13万征讨燕王。由于朱元璋几次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